第540章

  顾敬川送了几步,在岑缨婉拒之下,停了脚步,目送岑缨远去。
  直到岑缨的影子彻底消失,顾敬川才收回了目光,叹了口气。
  缨,为丝线所制成的穗状事物。
  穗子模样好看,随风飘扬,看起来最是飒爽无比,惹人喜欢。
  但缨,也指套马的革带,性子刚烈,与寻常人不同。
  岑缨两者兼备,更趋向于后者,大约并不能看得上他这样的无用书生吧。
  顾敬川自嘲地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往家而去。
  走到门口时,瞧见旁边那破落无比的院落时,抿了抿唇,抬脚进了自己家门。
  片刻后,又从家中走了出来。
  系了襻膊,手中多了一把扫帚和镰刀。
  离开家中之后,岑缨在父亲和母亲的墓前,再次祭拜了一番,而后再次踏上路程。
  一路往金丘县城而去。
  抵达金丘县城,岑缨在从前买下的院子落脚。
  安顿下来的几日后,岑缨重新做起了淀粉肠的生意。
  淀粉肠的制法,夏明月先前只教给了岑缨和徐冲两人,不曾教给旁人,因而自岑缨等人走后,金丘县城之中,再无人售卖淀粉肠这种美味,以至于许多人对淀粉肠念念不忘,却也只能埋在记忆深处。
  眼下淀粉肠重新出现,滋味如旧,售卖之人仍旧是当初那个英姿飒爽的小娘子,许多人争先前来购买。
  淀粉肠生意红火,且日日早早售空,许多食客皆是央求岑缨要多做上一些为好。
  奈何淀粉肠全部都要手工制作,岑缨一个人属实忙不过来,这淀粉肠的售卖数量始终也增加不上去。
  众人对此颇有遗憾,但一想到慢工出细活,好饭不怕晚,便也就不再催促,只每日早早来摊前排队,好早些买上淀粉肠,多多地买上一些淀粉肠。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从夏日到了冬日,又从冬日到了初春。
  岑缨的淀粉肠摊位生意仍旧红火。
  摸着鼓囊囊的荷包,眼看着清明将至,岑缨关停了淀粉摊位,归乡扫墓。
  坟墓如去年一般崭新平整,坟墓跟前烧过的纸钱痕迹也还在。
  很显然,那位顾敬川……
  岑缨抿了抿唇,抬脚往家而去。
  待到了家门前之时,岑缨顿时愣在了原地。
  宅院仍旧是那个宅院,但从前的破败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修缮整齐,打扫干净的宅院。
  院子里面的角落里甚至还种上了一片月季,此时生的欣欣向荣,有些甚至已是有了花苞。
  再往里走,房屋的屋顶、墙壁、门窗乃至内里的桌椅床榻,皆是一尘不染,却无半分居住的痕迹。
  很显然,这处院落并无人居住,但时常有人前来打扫。
  是谁?
  第712章
  番外—远观(岑缨)
  此时,院子里却突然传来了脚步声。
  岑缨蹙眉抬头,正看到顾敬川快步而来。
  顾敬川看到岑缨之时,面露喜色,“方才听到院子里面有动静,想着大约是岑娘子回来,便过来瞧一瞧,果然是岑娘子回来了。”
  “嗯。”岑缨看向顾敬川,“这宅院,是你修缮的?”
  “是啊。”顾敬川笑着点头,“我看岑娘子去年归来时有心在家中居住,却因宅院破落无法如愿,便抽空将房屋院落修葺了一番,时常过来打扫一二,如此,岑娘子回来的话,也能随时居住,不必因此而烦忧。”
  “只是先前房屋和屋内的家具多处损坏,我也不知晓先前什么模样,只能凭借想象和常理来做,也不知晓与岑娘子从前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差别。”
  “没有差别。”岑缨如实回答。
  确切来说,是几乎一模一样。
  与她幼时跟父母住在这里之时,一般无二。
  尤其是院子里那片月季花。
  以至于她方才有些晃神,只以为自己回到了小时候。
  父母还健在,她无忧无虑的那个时候。
  但即便这只是她一时的错觉,能看到老宅恢复原貌,让她想起幼时的欢乐时光,已是足矣。
  岑缨鼻子有些发酸,深吸了一口气,冲顾敬川行礼,“多谢顾郎君。”
  “举手之劳,岑娘子客气了。”顾敬川笑答。
  说是举手之劳,但修建房屋,整理院落,栽种花草,哪一件都不是易事,需得耗费极大的精力和心神。
  更需要许多银钱。
  岑缨当即从身上拿了钱袋子出来,双手奉上,“这些还请顾郎君务必收下。”
  “岑娘子客气了。”顾敬川连连摆手,“许多皆是我亲自动手,不曾请工匠来做活,修缮房屋所用的木头、瓦片什么的,许多也是我曾经盖院落时留下的,不花什么钱的……”
  但岑缨看的分明,顾敬川的这件衣裳已经洗的发白,袖口处多有磨损。
  很显然,顾敬川的日子过得有些拮据。
  但顾敬川却仍旧坚持,“真的,不曾花什么钱,岑娘子不必记挂在心上。”
  “岑娘子刚刚回来,又是为祭拜父母而来,这一路上必定紧赶慢赶,十分疲累的,我方才刚做好了热茶热饭,我去拿上一些来,岑娘子吃喝之后,也好歇息一番。”
  “嗯……我怕床褥放在床上素日容易落灰尘,都放在了那边的箱子里面,岑娘子放心,皆是崭新的。”
  “我先去给岑娘子拿饭菜过来吧……”
  顾敬川有些局促,转身便往外走。
  岑缨顿了顿,抬脚跟上,“来回拿取十分麻烦,且既然是邻居,我还不曾前去拜会,今日便算是去顾郎君家中做客吧。”
  “好。”顾敬川头点得如同小鸡啄米一般,急忙引着岑缨往自己家中去。
  寻常的院落,家中家具简单,但打扫得十分干净,但屋中书本纸张甚多,堆得颇高,有些大约是他今日才刚刚写的字,还不曾收拾起来。
  “家中有些乱,岑娘子莫要见怪。”顾敬川有些不好意思,只慌忙收拾了一番,去灶房中端了饭菜上桌。
  小米和大米一并混合蒸成的金银饭做主食,菜是一个炒鸡蛋,一个眼下这个季节里面生得极为茂盛的灰灰菜。
  灰灰菜是野菜,随处可见,随手拔上一些,便能充当菜蔬。
  这是农家人常见的做法。
  “手艺粗陋,岑娘子莫要嫌弃。”顾敬川将盘中大半鸡蛋拨到岑缨碗中。
  “世人常说,君子远庖厨,读书人尤其如此,顾郎君能自己做饭,已是极佳。”
  岑缨笑道,“至少,比我厨艺好上一些。”
  这句话引得顾敬川忍俊不禁,话亦是脱口而出,“那我往后给岑娘子做饭吃……”
  “什么?”岑缨一顿。
  “没什么。”顾敬川将碗挡住自己的脸,“我是想说,岑娘子这几日住在这里,不方便做饭,可以时常到我家中来吃的。”
  岑缨笑了笑,没说不行。
  但也没说行。
  顾敬川也笑了笑,接着低头吃饭。
  吃完饭后,岑缨告辞回家。
  天气阴沉,细雨连绵,春日容易惹困意,顾敬川便也回屋小憩。
  但不多久的功夫,突然惊醒。
  他听到了马匹嘶鸣的声音。
  顾敬川披了件外衣出门来瞧,果然瞧见岑缨正骑了马匹,从家中出门而去。
  马匹嘶鸣,一路驰骋,去的是官道的方向。
  顾敬川咬了咬下唇,满脸皆是失落。
  帮她修缮了家宅,她也不在家中多住两日么?
  果然,这里除了她父母的坟墓以外,并无任何能让她牵念之人,记挂之事。
  不过,若是换个角度来想的话,待明年清明,岑娘子还会再回来,还能再见她一面,不是吗?
  这般想着,顾敬川的心中好受许多,转身返回屋中。
  困意还在,但翻来覆去的,人却是无论如何都睡不着。
  淅淅沥沥的雨落在屋顶瓦片上,顺着屋檐慢慢滴落,落在青砖铺的地面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
  顾敬川莫名觉得有些烦躁,干脆腾地起了身,收拾一番之后,坐在桌前,继续抄写上午不曾抄完的《三字经》。
  这是要售卖到书铺的书,价钱给的合理公道,且因为他字写得好看,书铺出的价钱比给旁人的一本要多上六文钱。
  既是如此,那他更应好好抄写,早些交货才行。
  还有,今日清明,学堂今日歇息,但学生们昨天交上来的课业他还没有完全看完,也得早早看完,尽数做完批注,明日好发还给学生们。
  再来,明日要教的课程,也得提前预备一二为好……
  总之,他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
  人忙碌起来,总是会沉浸其中,忘却许多事情。
  顾敬川也是如此。
  以至于外头再次有了响动之时,顾敬川眉头微蹙,诧异无比,但待看到这动静是来自撑着油纸伞走进院子里面的岑缨之时,顾敬川呆愣了在了原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