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她也私心希望,这次若再遇上那孩子,能帮上点忙。
可她没想到,这才过了一天,她备下的药便有了用武之地。
“把药给我吧,正好我要去他那边,顺道带过去。”兰亭舟忽开口道。
“你这几日就别去八公子那里,免得过了病气。若在船上生病,医治起来不便。”
“可,两千两黄金呢...我若不去看看,于心难安。”甘采儿有些犹豫。
兰亭舟看了她一眼,颇有些无奈
“放心,你的两千两黄金跑不了。我天天都替你看着,你只管安心吧。”
兰亭舟拿上小红找出的药,走了。
他终于说服甘采儿短期内不去见杜恪。
杜恪是一颗惊天巨雷,一旦被人发现,就会把他周遭所有的人都炸得尸骨无存。
兰亭舟不想甘采儿离他太近。
“福庆号”是一艘大型客船,为了保证航行速度,不是所有港口都会停靠,而只在大港口或大的城镇停留,大约每两三日才会靠岸一次。
“福庆号”第一站停靠在凤天镇。凤天镇虽叫镇,但其实比竹山县还大。
这得益于它在汨江的水路、陆路要道交汇处,来往的客船和车马大多要在此处停留,所以格外繁华。
连坐三日的船,终于能有机会下船落地,大家都很高兴,纷纷往岸上去。
船老板给了大半天的时间,叮嘱所有人一定要在天亮前回到船上,“福庆号”卯时准起启锚,过时不候,若是谁错过了时间,责任自付,概不退赔船票。
“你也要上岸?”兰亭舟见甘采儿整理衣服和行装,出声问道。
“嗯。”甘采儿点头。
“之前答应了黄嬷嬷,要去伢行给八公子挑两个小厮。”
“黄嬷嬷同意吗?”兰亭舟皱眉。
“当然同意呀。现在八公子只有黄嬷嬷和喜鹊二人跟着,太不方便了。”
兰亭舟沉眸,略思忖道:“你不如把钱给黄嬷嬷,由她亲自去挑。毕竟她经验足,而且又服侍八公子多年,更能知道谁合适。”
“若你自己去挑,难免会挑得不合八公子心意,白花了钱。”
甘采儿觉得兰亭舟说得很有理。
但是,她没如他建议的那般,将钱拿给黄嬷嬷,而是让黄嬷嬷与她一起去伢行。
当兰亭舟看到甘采儿不仅要与黄嬷嬷同去,她手中还牵着一个杜恪时,脑袋不由一炸。他看向黄嬷嬷。
“嬷嬷,八公子病还未痊愈,此时下船,是否不妥?”
“多谢兰公子关心。八公子的病已无大碍。”黄嬷嬷和善地笑着。
“八公子第一次出远门,怕生得很。老奴跟在他身边,也方便照顾。而且,老奴也想带他去镇上医馆再瞧瞧,拿些药回来备着。”
兰亭舟放下手中的书,站起身来。
“我也同你们一起去吧。坐了三日的船,上岸走走也好。”
甘采儿虽意外兰亭舟主动提出要逛街,但能与他同行,她还是很高兴的。
两辈子加起来,她与兰亭舟一起逛街的次数,那都是屈指可数。
“墨云,你去知会一声亭之,叫他带着人跟上。码头上的人杂,多加些小心。”兰亭舟吩咐道。
“是,公子。”
“对了,小筱呢,今儿怎么没瞧见她?要不,我们把她也叫上?”甘采儿道。
“小姐,朱小姐一早就跟韦公子下船了。这会儿怕都走好远呢。”小红幽幽地道。
甘采儿顿时无语。
果然是女生外向,一旦有了心上人,哪里还记得她这个闺蜜。
“夫人,我们也走吧。时辰不早了,我们快去快回,别错过了开船的时间。”
于是,兰亭舟、甘采儿一行人也下了船。
第94章 风云变
甘采儿一行人先去的是医馆。
坐堂的老大夫将杜恪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道:“小公子无甚大碍,不过是少小离家,心情郁结而造成的不适。”
“多与人说说话,多蹦跳玩乐几日,便可不药而愈。”
甘采儿这才放下心来,前世给她的阴影太深。她真怕杜恪也像那个孩子一样给烧傻了,那她就太愧对赵姨娘,以及她给的金子。
从医馆出来后,他们便直接往凤天镇的伢行去。
临进门前,甘采儿看着兰亭之和他那一大堆人高马大的师弟,一脸为难。
“真要这么多人全进去,店家怕莫以为我们是来抢劫的。”
兰亭之挠挠头,道:“要不,我和他们在门外等?”
兰亭舟淡淡扫了他一眼,道:“每人可是给了五十两银子的。”
“既收了钱,便要做事。”
“亭之,你和他们分批进去,每四五人一批,都可佯装进店挑买下人。”
于是,甘采儿他们一群人便分作五拨人,分别进了伢行。伢行小二见一下涌入这么些客人,忙招呼着上前,笑脸相迎。
甘采儿向小二说明了来意,小二满脸堆笑:“夫人想给小公子挑小厮呀?那您可真是来对地方了!”
“不是我铁生吹牛,我家伢行里的小厮,那可是全凤天镇上最好的,最齐全的!”
“砍柴,挑水做杂役的;磨墨,掌灯做书僮的;会拳脚能护院的,我家那是应有尽有。”
“小到四五岁,老到四五十,各个年纪的都有,绝对包夫人满意!”
伢行小二的一张嘴,跟是说书先生似的,“叭叭叭”地不停吹嘘着。
店小二一边说着,一边将甘采儿等人请进一个宽敞的花厅。
“请,夫人您这边请!”
“敢问夫人,您想挑的小厮是多大年纪,做什么的?”
甘采儿望向黄嬷嬷,她记起兰亭舟说的话,给杜恪选小厮,还得黄嬷嬷说了算。
“我家公子年纪小,那就挑两个年纪稍大的吧,要十岁上下,既通些文墨,也能砍柴烧水做些杂事的。身体得强壮,若遇上什么事,也能帮上忙。”黄嬷嬷道。
“好呐,您请稍等,小的这就给你们叫人去。”
不到半刻钟,店小二领着一排人进来,约十三四人,都是十岁上下的少年,高低胖瘦各有不同。
黄嬷嬷绕着那排少年走了两圈,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分别指了两个少年。
“哎呀,这位嬷嬷眼光真好,这两位......”
还不等店小二开始大吹特吹,甘采儿掏出荷包,“啪”地一声,扔在桌子上,豪气道:“直接说多少钱?”
“一人十五两,两人共三十两。”
“诺,这是银票,收好了。去把他们的卖身契拿来!”
店小二脸上乐开了花,没想到只两句话,就成交了一笔买卖!他拿着银票,正要出去。
忽然,花厅中响起一道清脆但细小的声音。
“嬷嬷,我想要这个。”
众人一看,原来是杜恪。
他正一手扯着黄嬷嬷,一手指着另一个小少年。
那少年是刚才落选中的一个,长相清秀,白静文弱。
黄嬷嬷仔细打量那人几眼,而后眸子一沉。
她蹲下来,对杜恪道:“八公子,你也知道,府里的公子只能配两名小厮,你可不能坏了规矩。”
杜恪抿紧了唇,不说话,眼光却一直望着那少年,目中极是不舍。
店小二眼睛一转,忙折返过来,笑着道:“买两个是买,买三个也是买。多养一个人,也费不了多少几口粮。”
“这样,我给你们打个折,这一个算十两,怎么样?统共四十两,三人全带走!”
黄嬷嬷没搭理店小二,只是对杜恪轻声道:“老奴知道八公子是想福宝了,此人长得再像,但他也不是福宝呀。”
“等我们到京都安顿好了,再派人来接福宝,好不好?”
福宝是杜恪的贴身小厮,陪他从小到大,这次没能一起走。
甘采儿凝目细瞧了瞧,此人果然有七八分与福宝相似,难怪杜恪会想要他。
既然出了杜府,又何必再管杜府的什么条条框框。难得杜恪喜欢,多买一个人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
甘采儿正待要将人买下,便听兰亭舟抢在她前面开口。
“那便一起买了吧。”
“不可。”
黄嬷嬷蓦地一口断然拒绝,口气竟罕见的强硬。
“兰公子,府上的规矩不能坏,不然到头来,吃苦的只会是八公子。”
兰亭舟淡淡一笑,缓声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一眼就能讨八公子喜欢,那必是有过人之处。”
“与其让八公子心心念念的,还不如放在眼皮底下。黄嬷嬷,你觉得呢?”
黄嬷嬷默了默,没有再反对。
杜恪抿着的唇角松开,悄悄地笑了。
兰亭舟看着杜恪脸上不谙世事的笑,心里沉甸甸的。
杜恪的身份,怕是已引起猜疑了。
这条去往京都的路,注定不会太平,需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