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于是,她提议道:“阿采,你出去散散心吧,总不能一直窝在这宅子里。多出去走走,也许心情就好了。”
  “对了,韦夫人说佛光寺求子和保佑平安都很灵验,她说后日要带我上寺里祈福。要不,你就随我一道去吧,就当散心了。”
  甘采儿摇了摇头。
  “兰亭舟最近要升迁,他让我这两月都别出府,怕对他有影响。”
  “他凭什么?!”朱小筱一拍桌子道,怒而起身,“你都与他和离了,你爱做什么做什么,要他管!”
  “阿采,如果你不想嫁孟三公子,那我让书呆子给你寻个更好的!”
  “我就不信了,京都城这么大,还找不出一两个合适你的好儿郎!”
  “哎哟,我的姑奶奶,你可小心些~~~别激动,快坐下。”甘采儿忙起身扶着朱小筱坐下。
  “那就这么说定了,后日随我去佛光寺,我来接你,不准不去!”朱小筱大手一挥,一锤定音。
  “好,好,好,我去。”
  天大地下,怀孕的女人最大。
  甘采儿想,自己坐着韦家的马车去,又随着她们一道回来,左右也碰不上几个人,想来也不会对兰亭舟升迁有什么不良影响。
  甘采儿本以为去寺里祈福不过一两日的事,却不想,这一去竟是被困了半个月。
  因为,摄政王起兵反了。
  第254章 长生阁
  两日后,韦家的马车一大早就来接甘采儿,而后她随着朱小筱、韦夫人一道去了佛光寺。
  这日天光甚好,秋高气爽,和风惠畅,是一个郊游的好日子。
  甘采儿几人坐在马车里,一路上说说笑笑。朱小筱的孕期反应几乎没有,若不是大夫诊出滑脉,她自己是一点感觉也没有。
  韦夫人笑着说,她这一胎必定是个省心的大胖小子,一点不闹娘的往往都很皮实,生下来会很健康,也很好带。
  朱小筱连连点头,笑着应和,说大夫也是给她这么说的。不让娘害喜的娃娃,生命力都很强。
  甘采儿鼻头一酸,将脸侧向车窗处,看向车外。想当初,她怀的第一个孩子也是这样的,一点不闹她,让她能吃能睡......如果能生下来,该也是个健康又疼娘的孩子吧。
  佛光寺位于京都东郊的钟山上,一个多时辰后,马车便到了山门前。
  沿途的佛光寺僧人见到甘采儿,脸色俱是一变,而后快步离开。待她们进入山门时,就见几个等级高的僧人步履匆匆而来。
  “兰夫人,信国公夫人寿辰,梵净居士十日前就下山归家了。”
  瞧着众僧人如临大敌的模样,甘采儿摸了摸鼻子,讪讪道:“我此次是来陪友人烧香的,不是找大师的。”
  朱小筱不由侧目,小声道:“阿采,你是怎么嚯嚯人家了?”
  “嘁,也就翻过几次墙而已。”甘采儿撇了撇嘴,有些不服气,“这些大和尚也忒小心眼了,还记这么久。”
  说罢,她拉着朱小筱快步就走了。
  保佑生子平安最灵验的是观音菩萨,韦夫人买了几柱香,然后带着朱小筱进了观音殿。
  “小姐,我们也去拜拜吧。”小红提议道。
  甘采儿摇摇头,她不想求子。
  “小红,我想点盏长生灯。”
  小红心里一揪,她知道自己小姐这是触景生情,想给前世未曾蒙面的小公子点一盏灯。
  佛光寺大雄宝殿两侧,修有两间长生阁,里面供奉着众多的长生灯。左侧长生阁供奉的是为活人祈福的长生灯,而右侧则是为亡者供奉的长生灯。
  甘采儿写下前世流产时的时辰,然后仔细地折好,交给阁里的僧人,僧人对着纸条念念有词,最后交给甘采儿一盏铜油灯。
  长生阁分内外两殿,内殿供奉的未成年夭折之人。甘采儿供奉的是未出世之人,所以她将长生灯点在了内殿。
  她站在灯前,闭着眼双手合十,默默地在心中祈愿,希望那个与她无母子缘份的孩子,今生能投生在一个好的家庭,父母双全,衣食无忧,一生顺遂康健。
  正在她一遍又一遍祈愿时,忽听到很细微的“窸窸窣窣”的响动声。长生阁中除了一盏盏的油灯,并无其它照明,因而光线十分昏暗,五步之外就影影绰绰的,瞧不清楚。
  此时忽有异常响动,小红不由吓得一激灵,她将甘采儿牢牢抓紧,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把银针。
  “小姐,我们快出去吧。”小红道。
  今日并非节假日,来佛光寺的香客不多,到长生阁的就更少。此时,整个右侧长生阁里只有她们主仆二人。
  小红的话音一落,那“窸窸窣窣”的声音顿时消失无踪,像是从没出现过。
  甘采儿心里也是一凛,于是点点头,抬步就往外走。不过,只走出两三步,她心里忽地掠过一丝异样。
  她停步回头,看着木架上燃着的层层长生灯,似繁星点点。
  她不信神佛,但她信因果。她才给前世的孩子点了一盏灯,就遇上了异样,也许,她该多问几句?
  “谁,是谁在那里?”甘采儿问道。
  “窸窸窣窣”又轻微地响起,但仍是无人回应。甘采儿想了想,往回走了几步。
  “小姐,你别动,我去看看。”小红拦住了甘采儿。然后,她手拿着一把银针,小心地往声音来处慢慢靠过去。
  等小红走到房间内侧,才看到在最角落处,坐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杜八公子,怎么是你?!”小红失声道。
  甘采儿闻言大惊,忙快走几步,赶了过来,然后她也看到了缩在角落里的杜恪。
  “你为何在这里?”甘采儿蹲下身来,要将杜恪拉起来。
  杜恪却挣开了她的手,并不起身,只默默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这时,甘采儿明显地感觉到了他的异常。
  “杜八公子,可是出什么事了?”甘采儿干脆席地而坐,坐在杜恪的身边。
  杜恪没有回答,只呆呆地看着那一排排的长生灯。
  不知道过了多久,杜恪忽开口道:“兰夫人,这些灯真有用吗?真能让往生的人,因有人祈福而在来世过得幸福吗?”
  甘采儿心里“咯噔”一下,隐隐猜到了什么。要知道,这里的长生灯可都是点给夭折之人的。
  “当然会的。”甘采儿说得十分笃定,没有一丝迟疑。
  “都说佛光寺最是灵验。要是没用,哪会有那么多人来祈愿?刚才我也给家里早夭的人点了长生灯呢。我相信,有了我的祈愿,他在来世定能幸福!”
  “是吗?”杜恪扭过头,看着甘采儿,眼里是迷茫和痛苦。
  “自然是的。”甘采儿拍了拍杜恪的肩膀,“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对了,你怎么一人跑来这里呢?黄嬷嬷和喜鹊呢?”
  杜恪将头埋在膝盖上,所问所非答:“兰夫人,我想回旦州,我想我娘了。”
  “你都知道了?”甘采儿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杜恪缓缓地点了点头:“康师傅,是姚家的暗卫。”
  于是,甘采儿从杜恪那里知道,最近他遭遇了两起刺杀,是姚家的暗卫救了他,然后他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他一时接受不了,便偷偷地跑出来。他不想当什么皇子,他想回家找他娘。
  他听说皇后给那位替他死的真正的杜恪在此处点了一盏长生灯,所以他走之前,想来看看。
  甘采儿听后冷汗直冒,真是万幸,让她遇上了杜恪。不然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不过,就是现在,他也离死不远。既然有人刺杀他,必是公孙奕是查到了他身世。
  “傻孩子,你若执意回家,不是给赵姨娘引祸端吗?”甘采儿耐心地劝杜恪。
  “摄政王连皇子都敢杀,又何况杜家一个区区姨娘?你只有在京都城,他们才不会去旦州找赵姨娘的麻烦。”
  “杜八公子,你这条命是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心血才保下来的,你不能不爱惜。不然那个孩子就白死了,你得替他好好活下去,才能孝敬赵姨娘。”
  杜恪本就是聪慧的孩子,这一两年来跟着兰亭舟学习,各方面的才思更是突飞猛进。不过是突然听闻身世,他受刺激太大,一时接受不了,才独自跑了。
  此时有人开导两句,理智就已渐渐回笼。前两次刺杀若没暗卫相护,他早成剑下亡魂了。这种情况下他要独自回旦州,无异于痴人说梦。
  思及此处,他不由冷汗涔涔。
  “那我再偷偷回去便是。”杜恪低着头道。
  “你跑来跑去的,是嫌命太大吗?”甘采儿揉了揉他头发,无奈道,“你还是先与我在一起吧。”
  “小红,你让玄鹰卫给孟煜去传话,说杜恪在这里。顺便,你再去弄点脂粉来,我给他易一下容。”
  当朱小筱看着甘采儿牵着一个小乞丐出来时,双眼圆瞪,吃惊不已。
  “阿采,你上哪儿捡来一个孩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