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余礼倒真忘了交税这件事,忙仔细问他。
李铭川道:“我们俩要交个人头税和田税。人头税一人一年是一百二十文,两个人就是二钱多的银子,田税交些粮食就成。”
这税收还好,在余礼能接受的范围内,主要是哪怕不能接受也得交。
李铭川想买地他是知道的,桥西村大多人都还是靠地活的,因此地贵,一亩差些的田地,都要五两银子,若是好地,比如当初李家卖的那几亩,都是值八两银子的,更有还多些的。
若是要买回当初卖掉的几亩地,怕是要费不少功夫。
余礼温声跟李铭川说:“税钱咱们卖两次糕点就回来了,就是要买地种两年地也能买,到时候地多了咱们是要享福的,怎么好现在把身子骨熬坏了。”
李铭川傻愣愣的,道:“你享福,我还要下地干活呢,那也是,若是现在熬坏了,到时种地的力气都没了,不去了不去了。”
余礼觉着好笑,说:“等买个八亩十亩地了,咱们也雇短工,兴许还能雇上两个长工,要不了多少银子。”
他先前觉得李铭川做活赚的银子很多了,但拿到卖粮钱后,觉得还是自家地里的粮食活计更重要。
但多少打消了这人天寒地冻去镇上扛大包的心思,余礼也不要他多闲着了,剁鸡草扫院子都喊他去。李铭川也乐的很,他最喜欢自己做事,余礼坐在一边看着,同他说话的情景了。
余礼在寻思,还是得多些赚钱的活计,其实他们小家因着两人都勤快,赚银子已是村里许多其他人家比不上的了。李铭川能在照料好自家地之外还在卫家做工,平日里也会做些卖柴之类的活计,余礼能掌厨,能卖糕点,还能攒了野菜野果鸡蛋去卖。
这小半年靠着他们两人就赚了快六两的银子。这是不少地比他们多的人家都做不到的。
但也没有人做到他们这样了。
李铭川在收稻前一日都不得休息,从这亩地到那亩地来回辗转,脚和鞋日日泡在泥水里,脚前些日都生了不少泡皮,手上的茧子摸着比许多农地里的大爷都厚重。
余礼日日操劳,每件事都亲手做,但凡能做出来的,绝不花钱买,妇人夫郎的闲聊他从未参与,他们攀比的头花首饰,他也从未多看一眼。
所以这些收获都是他们应得的,那些地,若是买主愿意,也终会收回手中。
到了冬至的夜里,桥西村终是下了第一场雪,雪不大,但下了许久,第二日早晨才停,余礼推开门,看见的就是白茫茫一片。
桥西村的雪是很少一连下好些天的,多是几日下一次几日下一次的,勤快的汉子这时就会拿了大竹扫帚扫清院子里的雪。
李铭川就是一大早扫雪的其中一人,有些汉子躲懒,只扫出一条能走的道就行,更有一步也不扫的,嘴硬说自个儿不出门。李铭川从不这样,他拿了扫帚细细把院子里的雪扫出去,就是后院的他都扫了,雪若是堆多了,鸡不好活。
院子里的枣树看着同买来栽下去时没多少变化,但余礼总觉着它看起来没有那么脆弱了,刚栽下去那会总怕风吹雨打便会倒了。
李铭川扫完雪身上还出了些汗,就两只手有些冷,他哈了几口气,道:“今年总觉得比往年更冷呢,前几日见着村里有两个老嬷穿着树皮纸衣,怕是这冬日里不好过。”
桥西村人多,也总有那实在穷苦的,别说棉衣了,冬日里只能穿上用树皮做的纸衣,这是把树皮泡软后捣烂,再用木锤锤实,晒干后便结成了“布”,这种树皮做的衣裳,能勉强挡挡风,但冷意灌进去,是一点都不保暖的。
余礼轻叹一声:“若是他们家里子孙勤快些,多备些柴倒好些,但日子过成这样的,要么是太懒,要么是家里有人病了许多年。”
李铭川道:“我瞧着是把勉强能穿的衣裳都给了儿孙,反而是她们冷成这样还要挖些野菜裹腹。”
说到比他们日子更苦的人家,余礼心里总有些难受,但他没有更多的能力,也不愿过多干涉别家的事。
道:“若是下回碰上了,帮着摘些野菜给她们,或是送些柴火吧,才刚入九,三九四九那会怕是会更冷呢。”
李铭川道:“知道你心善,我上次就帮了,若是再碰上,给些柴吧,冬日里越穷的越不好过呢。”
“很是。”余礼点点头,道:“咱们尽了自己这份心就好,听我娘说,从前有个要饭的从她门口经过,我娘没忍住给了一口饭吃,被赖上了,还非得娶我娘,那时家里没汉子,是我爹正巧经过,他刚从别家掌了厨回来,手上拎着刀,才把那泼皮无赖吓跑。”
说到爹娘的往事,李铭川好奇不已,问:“然后呢?娘就看上了爹?”
余礼抿唇笑了笑,道:“很小的时候听她说的了,那时候根本不关心这个,就没问。”
李铭川道:“娘只怕也是想要你们知道,不知人底细,是不能随便出手帮忙的。”
余礼道:“是呢,我便记牢了她的话,有时候心还是得硬些呢。”
李铭川自然知道这个理,两人没再聊别家,忙活自家的事去了。
晚上还没吃饭,家里门被敲响了,李铭川纳闷去开,门口是村里的跛子。
跛子姓王,王跛子脚是儿时摔坏的,家里有地,日子过得不算好但也不差。
“川小子,你家还有多的柴能卖我些吗?”
李铭川一愣,先赶紧把人迎了进来,余礼也很快去泡了茶给人暖暖。
“本来今年想着去砍些柴,但家里做了两件新棉衣,你是知道的,叔腿脚不利索,便偷了懒,觉着穿着棉衣也能过冬,不行还有棉被。可谁知道今年冬日里这么冷,我就寻思来找你买点。”
余礼搬了椅子让人在火堆前坐下,家里柴火足,但他们先前考虑了,再要砍柴必得是开了春了,那时候李铭川就要忙着春耕,一直又要忙到年末,是打算这柴用上一年,没打算再卖的。
李铭川便道:“叔我家的柴都是准备留着家里用的,没打算再卖了。”
王跛子道:“叔知道,这也是实在没法子,我问了好几家的,都自个儿用的都少,听说你前段时日还去镇上卖柴了,便想过来问问,你放心,叔不占你便宜,你在镇上卖的什么价,我就按什么价出。”
“这……”李铭川话没说完,余礼轻拍了一下他,接着道:“王叔,咱家柴也不多,但也能匀一点,只是匀给你了,若是旁人再问起……”
那王跛子也懂,马上道:“我便说川子砍的柴大多都卖掉了,这点也是我求爷爷告奶奶要的。”
余礼含蓄一笑,要李铭川去背了几捆柴给他,王跛子也好说话,马上就结了账。
李铭川等人走了,道:“若是明年不够用了,你还得上山去捡。”
余礼道:“我捡捡没事,倒是这个冬日里,若是许多人家都是这样没备足够的拆,那咱们还得把一部分的柴藏一藏好,怕是有不少人上门的。天气是冷,多的卖一卖也无事,就怕等我们只剩自己够用的了,也不停有人上门要分。”
李铭川细想确实如此,也不急着吃饭了,忙就把柴房里不少柴背到了地窖。
背完有些后悔,怕日后生事,道:“早知道不卖了,咱们总是要用的。”
余礼眯着眼睛问:“地不买了?先前还要去镇上做苦力呢,现下背个柴不必在镇上轻松?”
李铭川便闭了嘴。
第28章 腊八
第二日, 余礼叫上李铭川,去了余家, 问问有没有备齐柴火,大伯家那会是见着好些次堂哥去山上砍柴的,应当是够用的。
赵雨梅见着他们很高兴,连声问:“怎的这个时候来了?路上冷不冷啊?快进来烤烤火。”
两人没多待,赵雨梅本想留他们吃饭,也没留,只问了清楚就走了。
“有呢有呢, 你嫂子和小妹先前就时不时去捡些, 收稻后你大哥又专去砍了几日的, 够用了。”
余礼放了心, 回家后果然又有两户人家来问了,李铭川没多卖,每户卖了两捆,再有来买的, 都推脱了。有些出了堂屋往柴房张望的,李铭川也大大方方让人望。
冬至头一日,又下了雪。
冬至这日定是要吃饺子的, 没别的事忙,余礼就铆足了劲多做几个饺子的花样。
肉馅都调了三个,一个野菜猪肉的,一个菌子猪肉的,还有个做的辣韭菜配鸡蛋的。
皮子也做了白面的和玉米面的两种, 李铭川看了奇怪,问:“怎还花了心思做玉米面的?”
余礼笑答:“玉米面的饺子味道没什么特别的,但因着颜色, 能捏金元宝的样式呢。”
包饺子是李铭川不会的,他顶多把皮包了肉捏紧,但样子不好看,余礼边要他擀皮,擀皮的剂子也是余礼分好了的,李铭川只消擀就好,没别的要花心思的。
余礼喜欢吃馅少些的,但李铭川最喜欢塞满了肉胖嘟嘟的饺子,他便也各个口味包了不同大小的,只金元宝不同,金元宝要鼓鼓的寓意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