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这。。。。
  他赶紧拿了出去追,却见人群涌动间,却看不见方才那两桌客人了。
  离开的安然一行人并没有按照原先的计划前往铺子,反而兴致勃勃地在街上逛了起来,因着今日是元宵,晚上有元宵灯会,故而街上已经挂满了灯笼。
  几人途经一家大酒楼,就见门口已经搭起了台子,旁边放着各色各样的灯笼,最上面是一盏极为漂亮的透明琉璃灯,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亮眼的光,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观看。
  胤禛和安然在人群外瞧了一会儿热闹,却听说猜谜活动要到晚上才开始,这才有些恋恋不舍的走了。
  “去铺子吧,也走了许久,你需要休息,等晚上亮灯了,我再带你出来转,嗯?”
  安然也有些累了,闻言也不坚持再逛逛。
  胤禛挥手,一直跟在后面默默赶马车的侍卫赶紧驱车上前,将两人送到了糖水铺子前。
  虽一直叫糖水铺子,但其实有一个正经的名字,名曰:半日闲。
  乃是半日闲新出炉的方掌柜所取,取自苏轼的诗,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马车停在门口,一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小男孩上来询问是否要牵马,他身形瘦削,头发微黄,穿着一身黑色粗布袄子,袄子上面用红线绣了三个字,半日闲,
  这是半日闲特制的男性员工服。
  半日闲从外面看,就是一家装修十分普通的铺子,但有趣的是,在铺子门口两侧,摆了两幅画,这两幅画不是什么写意山水画,也不是写实花鸟画,而是画了一看就让人胃口大开的甜品糖水。
  白色瓷碗中摆了满满的红豆,中间铺了小小的糯米圆子,再撒上些许桂花,看了都觉得暖呼呼,甜滋滋的。
  而旁边摆了一个花边小碟子,里面摆了四五块造型可爱的小熊饼干,小熊脑袋圆滚滚的,小鼻子小眼睛,看上去憨态可掬。
  进了铺子,就见大厅里四周被木板隔出了大大小小的空间,用布帘子遮挡,既保护了隐私,也能让人感到热闹,当然,若不喜欢嘈杂,楼上也有独立的包间。
  见有客人来,一身粉裙的侍女赶紧迎上来,垂手行礼道:“客人新年好,客人是想在大厅用餐还是去楼上?”
  “去楼上吧。”安然道,她虽觉得无所谓,但到底还要考虑胤禛,在这大厅用餐,万一被人看到,难免会有些麻烦。
  “是,客人请随我来。”
  上了二楼,就没有楼下那般嘈杂了,安然问:“你们这铺子倒是有几分意思,先前未曾看过,可是新开的?”
  那侍女道:“是,今日新开业。”
  “呦,那赶巧了!”安然笑道:“看你们店里似乎生意还可以,还以为已经开了一段时间了呢。”
  说到这个,侍女也笑的更加真诚:“仰仗客人你们的支持,所以才会生意兴隆。”
  安然挑眉,细细打量侍女,问:“你叫什么名字?可识字?”
  她怎么记得郭必怀说过,这里的姑娘们都是王家村的出来的?倒不是瞧不起,只是乡下姑娘,识字的真是凤毛麟角。
  侍女刚要开口,就听拐角处传来一道清亮的声音:
  “安妹妹若想知道,不若来问问我这个做掌柜的?”
  第74章
  灯笼
  一道绿色身影从拐角转出来,眼神柔和,走至近前,先是看了眼安然,眼里略过笑意,然后才低眉垂首对胤禛行礼:“民女给四阿哥请安。”
  “不必多礼,我今日只是个陪客。”胤禛道,周嬷嬷的幺女,他有点印象。
  方清韵起身,看向安然,伸手上前,亲密道:“与安妹妹神交已久,今日总算见着了。”
  “方姐姐安好。”安然握住她的手也笑的开心。
  那日方清韵送了她一把扇子,她左右想了想,不回礼不合适,便自己也做了点东西交给周嬷嬷,休假的时候带去给方清韵,两人这般有来有往,已有三四回了,偶尔还添两封书信,也算是闺中密友了。
  “快来,我想着今日你许是要过来,便特意留了牡丹厅出来。”又看向站在一旁的侍女,笑道:“牡丹厅的单子我早就叫厨房准备了,你去瞧瞧,看看好了没有。”
  “是。”侍女始终低着头,听到方清韵的吩咐,这才脚步略快地下了楼。
  方清韵眼底闪过满意,看向安然得意道:“我训练的丫头,规矩还不错吧?”
  安然夸道:“方姐姐出手,自然是极好的。”
  一群人进了牡丹厅,很快就有侍女端了汤品上来,安然还是第一次尝到这里的手艺,她细细品尝了一番,感觉和她做的虽略有不同,但味道也很好。
  “味道还成吗?”方清韵瞧她尝的认真,不由笑道:“那几个大娘虽说没做过这么精致的汤品,但好在她们听话,学习时也认真,我尝过几回,味道一次比一次好,就是不知道合不合你心意。”
  安然将嘴里东西咽下,笑道:“已经很好了。”
  她又尝了几块点心,心里安稳下来,即使比不上京城那些老字号,但生意是差不了的,又有方清韵坐镇,不说挣什么大钱,却也是细水长流的进项。
  方清韵到底是掌柜的,今日又是刚开张第一天,两人聊了一会儿,她便被侍女叫了下去。
  待她走了,安然这才有空细细打量这里面的装饰,和普通的餐馆有所不同,这里的椅子虽是中式椅子,但座椅和靠背都包了柔软的垫子,有点后世新中式沙发的影子,柜子上还摆了围棋书籍和文房四宝等物,整个房间雅致中带着几分惬意。
  安然转了一圈,最后在窗边坐下,招呼胤禛道:“爷快来,这儿能看到街景呢!”
  此时太阳已经西垂,天色渐暗,路边已有灯笼亮起,连成一串形成两道暖黄色的光路,街上的行人也更加多了,孩童们提着小灯笼互相追逐,欢笑声随处可见。
  安然忽然起了兴致,招来郭必怀笑道:“我见下面有卖灯笼的,你去问问,可有未做完的空架子,买些上来咱们也做着玩玩儿。”
  胤禛道:“怎么想起来做灯笼了?要是想要,待会儿我们下去买就是了。”
  “我累了,不想下去。”安然摸了摸肚子,有些犯懒:“而且下面人太多了,挤来挤去也看不到什么,倒不如坐在这高处瞧的热闹。”
  她去拿了套文房四宝,对着胤禛讨好笑道:“爷,我可不擅长绘画,您教教我呗,也不要什么复杂难画的,画个柿子鲤鱼,梅兰竹菊什么的就成。”
  胤禛起身,伸出手指轻轻弹了安然的额头,取笑道:“你这话一出,确实露了你的短处,梅兰竹菊在你眼里都是简单的,那什么是复杂的?”
  他拿了起毛笔沾墨调色,边画边道:“就说画竹,先画竹节,加重色水分不能太多,提笔要稳,竹叶要注意提按,笔尖落笔,压下去。。。”
  他说的慢,画的速度却不慢,很快一幅绿竹就跃然纸上,笔直挺立,苍翠欲滴。
  “爷真厉害。”安然夸奖道。
  她自己又铺好一张纸,沾了墨,比比划划半天也没落笔,胤禛见了摇摇头,从她身后环着她,握着她的手一起画:“都说了落笔要稳,不要犹豫。。。。”
  “咚咚咚!”
  “咚咚咚!”
  外面传来敲门声,隐约有侍女劝道:“两位爷,牡丹厅已经有客人在了,文竹厅还空着,您二位随我去文竹厅休息吧。”
  敲门声却不停,一道傲气的男音传来:“你别拦着爷,这里头的是爷的亲哥哥。”
  这声音,是老九。
  胤禛皱了皱眉,感觉太阳穴开始突突跳了。
  “四哥!四哥!”九阿哥在外头敲了半天门,见里头没反应,不耐烦地又喊了一声:“老四!”
  “啪!”
  门打开了。
  胤禛黑着脸,但大过年的,又是在外头,多少要给老九点面子,他斜了一眼门口两人,淡淡道:“进来。”
  九阿哥挠挠头,有些讪讪,拉着后头的十阿哥进了门,嘿嘿道:“四哥,我在楼下看见小郭子从这出来,又看见窗口站了苏培盛,便猜到你在这儿了,你。。。”
  他这才看到站在一旁的安然。
  安然行礼:“妾身安氏给九阿哥,十阿哥请安。”
  九阿哥意识到他似乎打扰了老四的好事儿了。
  完蛋。
  老四指不定要记仇呢!
  不过不慌,听说这个安氏颇受老四宠爱,他眼珠子一转,笑眯眯道:“原来是小四嫂啊,是小爷唐突了,还请勿怪。”
  他从腰间拽下一枚钱形玉佩,摩挲着上面“正德通宝”的刻字,颇有些舍不得,但还是递了出去:“出来匆忙,也没带什么贵重东西,这枚玉佩就当是小爷我给还未出生的小侄子的见面礼,还请小四嫂收下。”
  肉疼,这玉佩可是磨了好久才让额娘送他的。
  “这太贵重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