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胤禛要上战场,虽然历史上他应该是安全回来了,但刀剑无眼的,谁知道哪里一个冷箭就射到身上了呢,她没了解过现在的战争是什么样,但伤亡肯定有,所以她打算重操旧业,配点灵泉水,做点金疮药,止血药等应急的药物。
  就算胤禛自己用不着,但以他的性格,若是他人受伤,只要胤禛手里有的药,那就定然会拿出来的。
  而此时的胤禛正在乾清宫和康熙在吃泡面,哦,不,是研究这种油炸的面饼。
  康熙很高兴,还特意叫人上了一壶酒,笑道:“你这侧福晋,倒是有几分巧思,这面饼虽费油了点,但若按照你那侧福晋的说法,若是能保存个半年之久,那就是极好的行军粮了。”
  胤禛谦虚道:“她在家,也就琢磨着这点厨艺了,也是这次儿子说要随军,她担心的一夜没睡踏实,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开始琢磨这面饼子,说是不知从哪本杂书上看的,也记不清楚用量,浪费了许多面粉,花了一天时间,才琢磨出这么点儿的东西。”
  康熙笑他:“你啊,有时候就是太较真儿了点,她心里记挂着你,这才耗时耗力研究处出这些东西,那点子面粉,浪费了也就浪费了,回头朕让人往你府上送个十石八石的,做出这么好的行军粮来,这场仗,她记首功。”
  胤禛淡笑不语,出宫时身后跟了几辆马车。
  四阿哥进宫,不知进献了什么东西,皇上竟然赏了他好几马车的东西!
  什么?可怎么听说都是麻袋装的?
  说是十石面粉,特意赏给四阿哥的。
  啥?四阿哥家都吃不起面粉了?
  宫里议论纷纷,都疑惑皇上为何赏了这么些面粉给四阿哥,而倚梅苑中,安然看着原本宽敞的廊下堆了满满的面粉,一时有些无语。
  胤禛不自在的咳嗽一声,解释道:“这是皇阿玛赏的,这不下雪了么,我就让人堆在这儿了。”
  安然无奈道:“可我这院子里,就挖了一个地窖,实在放不下这么多面粉了,再说了,这么多面粉,要吃到何年何月去?别再给发霉了,爷,要不运到前院去吧。”
  “运到前院,倒是有地方放,但我明年不在家,又有谁来吃?”
  两人大眼瞪小眼。
  安然脑瓜子一转,建议道:“爷,要不咱们行善事去?”
  “怎么说?”胤禛眉头一挑,来了兴趣。
  安然拉着胤禛坐下,与他细细说了今日半日闲的安排,轻声道:“这么大的雪,京郊不知冻坏多少贫苦百姓,咱们将这些面做成面片汤,或者疙瘩汤一类的,去城外布施,只说是自家老太爷心善,不忍大家挨饿受冻,想来也不会太惹人注意。”
  便是康熙知道,他们也没露了名姓,只说是为了老爷子,想必也不会说什么。
  胤禛眼带欣赏地看向安然,赞许道:“我家然儿就是聪明,好,就依你说的办。”
  第149章
  王家
  不过去布施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办,那就是安然认干亲一事,王卓将母亲,媳妇和弟妹已经接到京城小院里了,胤禛知道后,便挑了个时间,带安然前去拜访。
  王卓家,王母坐在堂屋,穿着一身新衣裳,苍老的面容上尽是忐忑,心里暗暗骂儿子,王卓这臭小子,原先同她说的是,村里庄子上的那位安夫人,因父母早亡,举目无亲,觉得他们家好,便想着认个干亲,她虽没和这个安夫人有过交流,但听淼儿说她极为温柔细心。
  因此王卓那臭小子说安夫人想认个干亲时,她是欣然同意的,想着安夫人看着就不像穷的样子,看上他们家,怕也是因为王卓举人身份,她再三和王卓确认安夫人没有坏心之后,这才答应了下来。
  谁知今儿早上起来的时候,那臭小子才说了实话,那安夫人,竟然是一位皇子侧福晋!
  她当即脑袋一晕,险些就要昏倒,这这这,他们家何德何能,竟被一位皇子侧福晋看上?王母原先还因为自己儿子举人身份而有所自得,这会子只恨儿子没有考上进士。
  “娘,不用紧张,安姐姐是个极好的人。”王淼握住王母的手以示安慰,原先她只知道艾四叔和安姨是大哥的主家,没曾想竟然有这么大的来头,她虽也有些忐忑,但到底是和安然相处过的,因此也不算慌乱。
  “你大哥这臭小子。。。”王母揪了揪衣裳,只喃喃念叨着。
  王淼和王大嫂对视一眼,无奈一笑。
  再如何忐忑,安然坐的马车还是停到了门口,
  王卓和王森早就等在门口,见马车过来,王森赶紧就往屋里跑:“来了!来了!”
  “你小子小点声!”王母一巴掌拍在二儿子的脑袋上,心里的紧张瞬间得到释放,往日爽利的笑容回到脸上,虽还稍显僵硬,但也没了拘谨。
  胤禛显下了马车,转而伸手把裹得严严实实的弘昭抱下来,安然扶着春和的手下了马车,两人皆披着斗篷,王卓率先行礼:“给四爷请安,给侧福晋请安。”
  王母几人赶紧也照着做。
  胤禛笑道:“今儿只论家理,没那么多规矩。”
  “是。”王卓伸手,引着他们进屋。
  屋里烧了碳炉,安然将外头的披风取下来,今儿为了以示郑重,安然特意打扮了一番,一身浅紫色绣花鸟飞鱼的旗装,梳了个一字头,戴的是玉石头面,穿的并不算多么珠光宝气,但却让王母几人觉得,原本还有些昏暗的屋里,竟无端亮堂了几分。
  “王家婶子,王大嫂子。”安然浅浅一笑:“早就想和两位见面,奈何事多繁杂,拖至今日,还请勿怪。”
  王母慌忙摆手:“不见怪,不见怪,那个,你们坐,你们坐。。。”
  弘昭脱了外头的斗篷,大眼睛好奇地四下瞧了瞧,就和王卓八个月大的儿子对上了眼睛。
  “啊!”
  你好啊!
  王卓大儿子正是认生的时候,见到陌生的人,正趴在母亲怀里偷偷瞧呢,就见弘昭和他打了招呼,他不由露出了个无齿的笑。
  王卓抱过大儿子,看向胤禛道:“四爷,要不咱们先去书房坐坐?孩子就让王森带去旁边厢房玩儿吧。”
  先让安然与家里熟悉熟悉,再作认亲,想来应该会好一些。
  孩子还小,在这屋里难免添乱,左右弘昭的奶娘也在,安然便点点头。
  胤禛走了,王母等人齐齐松了一口气,这可是皇子,她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哪里能想过皇子离她们这么近呢?
  见胤禛走了,安然也不跟她们客气,寻了个椅子坐下,见王淼还在愣神,笑着道:“怎么,几日不见,认不得我了不成?”
  王淼上前,腼腆一笑:“安,安姐姐。。。。”
  安然调侃道:“近日是不是懒怠而荒废学业了,要不然怎么见了我还拘谨上了?待会儿可要好好考考你!”
  王淼的脸顿时垮了下来,她这几日因要跟着大哥进城,高兴了好几日,确实有些荒废学业了。
  倒是王母几人,有安然这一番亲近的话,气氛倒是没那么紧张了,王大嫂给安然倒了杯茶,笑道:“侧福晋一路过来,先喝杯茶暖暖身子吧。”
  安然接过茶笑道:“嫂子不用这般客气,叫我安然就好。”
  “成,那我便叫你一声安妹子。”王大嫂也是个爽快人。
  “婶子们这几日住在京城,感觉如何?”安然主动挑起一个话头。
  说到这个,王母那可真是有的聊了,只见她拍了自己大腿一下,同安然吐苦水道:“哎呦,这不进城不知道,一进城吓一跳嘞,这城里的东西,处处都要买,个个都像是金子做的似的,到哪儿去,手里的银子都像是水一般哗啦啦地就淌了出去了。。。。”
  王大嫂暗暗推了王母一把。
  王母语气一顿,赶紧找补道:“当然了,咱们城里就是不一样,住的舒服极了,暖和又干净,不像村里,到处乱糟糟的,左右邻居也好相处,听说隔壁也是个举人,文雅的很,就是不爱同咱们说话,许是城里人都不大爱串门吧。”
  安然就笑:“是呢,城里的人确实不大爱串门,不过出门就是街,没事出去溜达溜达,不花钱也能瞧个热闹。”
  “这外头确实热闹,安妹子也经常出来逛吗?”王大嫂接话道,话说出口她就有些后悔,人家一个皇子侧福晋,想要什么有的是送上门的,何必出来闲逛呢。
  却见安然叹了一口气道:“我倒是想多出来逛逛,奈何府上有规矩,我这身份,又岂是轻易能出来的呢?”
  她转而又笑道:“不过如今这日子,我已经很满足了,王嫂子有所不知,我幼年父母双亡,后来进宫,有幸伺候德妃娘娘,后来又被娘娘看中,指给了四爷,如今有了儿子封后被侧福晋,这番光景,已是我求都求不来的了。”
  王母几人不由面露心疼,虽说在乡下人家心里,若是送女儿去当妾,是会被人在背后说嘴的,可安然这情况,显然是身不由己,在皇宫里当宫女可不是什么美差,连自己的夫君都无法自己选择,那宫里的娘娘说让她伺候谁,那肯定就得去伺候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