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村长虽畏惧皇权,但老五到底是他的亲弟弟,意琦也是从小看到大的,又怎么舍得她入那吃人的皇家,去做一个卑躬屈膝的小妾呢?
  他叫来大儿子道:“去,去庄子上,请雍郡王来一趟吧。”
  胤禛人虽回了庄子吗,但还是派人在村里看着十四的,他想着十四好面子,这般丢脸的事,他这个亲哥哥还是不别当面的好,但十四这个暴脾气,果然还是不省心。
  胤禛到的时候,王家村的村民有一大半都被从家里拎出来赶到一起,一头雾水地看向站在前头一脸阴沉的十四,这位,不是庄子那边艾四爷的弟弟吗,这是怎么了?
  “都来齐了?”十四问。
  属下禀报道:“爷,都来齐了,最前头的是村长,也是王姑娘的大伯。”
  十四的眼睛在村长的脸上扫过,冷笑,扬声道:“你们可都认识王。。。。”
  “十四!”胤禛打断他的话,皱眉警告道:“你太放肆了!还不快将村人放了?”
  十四握紧拳头,几步走到胤禛面前,咬牙问:“你都知道是不是?”
  “我知道什么?”胤禛否认。
  十四“呵”了一声:“这儿是你的地盘,你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不过就是想瞧我的笑话罢了!怎么,如今我被个女人耍弄至此,你满意了?”
  十三上前,不赞同道:“够了十四,你自己的事情,作何要攀扯上四哥?四哥本就不同意你。。。呜!”
  十四一拳捣在十三脸上,叫骂道:“我和老四说事,轮得着你来插话?就你惯会做好人,也不想想,没有我额娘,敏妃能在宫里活的这般滋润吗?敏妃去世,要不是我额娘护着,你那两个妹妹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混账东西!”胤禛一把扯开十四,斥道:“十三是你哥哥,从小便让着你,你再说这样的混账话,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不客气?”十四甩开胤禛的手,讽刺道:“是,你们兄弟情深,兄弟情深,不知道的,以为你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呢!”
  他见胤禛带的人将自己带来的围拢起来,知道今日的事闹不成了,他眼神阴鸷地看了一圈,冷笑道:“好好好,老四,王家村,好样的。”
  他翻身上马,垂眸看着胤禛:“多谢四哥给我这个教训,弟弟我铭记在心,永世难忘。”
  十四带着人走了,留下求亲的那一堆东西,胤禛叫人把东西抬到庄子上放在库房里封存起来,安然担心道:“这一遭,十四爷怕是怨上爷了。”
  “他怨就怨吧。”胤禛淡然道,上辈子被怨的还少吗,这辈子虽因他和德妃关系近了些,十四也亲近他一些,但可曾真的将他看做是亲哥哥那般对待?还有脸说十三,他自己又有几分弟弟的样子?
  “走吧,闹这一场,王家村怕是不好待了,咱们收拾收拾东西回府吧。”胤禛道,左右过两年圆明园要建了,王家村的这处庄子,就先空着吧。
  本来也没打算待多久,况且之前年年都来,安然也没什么舍不得,胤禛说走,她便想着去干娘家辞行,却没想到王母先带了王淼上门来。
  “我想着你们怕是要回去了。”王母见院子里的人都在收拾东西,便将自己带来的包袱放到桌子上,笑道:“都是干娘自己做的一些干货,什么干蘑菇,野菜干之类的,之前看你还喜欢吃咸鸭蛋,我也腌了些,放在包袱最里头,你记得拿出来。”
  “干娘,怎么做了这么多东西?你身子不好,在家歇着就是。”安然心里感动,王母早年为了供王卓读书,把身体给熬坏了,前几年还看不出来,王卓一离开京城,像是没了劲儿似的,瞬间就有了半头白发,神态也跟着沧桑了许多,身体也弱了很多,一场风寒都能让她卧床小半个月。
  这也是安然常来王家村看她的原因,每次都会带许多补品,王母虽吃着,但身体还是时不时病上一场。
  王母眯着眼笑道:“儿行千里母担忧,你虽离我不远,但到底也是嫁出去了,又是王府里,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那王府里虽山珍海味多的是,但偶尔这种山野粗食吃着,也不会让你觉得乏味。”
  安然扶着她的手坐下:“那就谢谢干娘了,我会时常来看您的,若是我没法过来,也会派人过来给您问安。”
  王母拍了拍她的手,笑道:“我安着呢,你不必记挂我,你在那府里,照顾好两个孩子就成,我就在王家村,哪儿也不会去,等你和你大哥回来呢。”
  “诶。”安然眼眶有些热,她安慰王母道:“四爷说大哥明年就能回京述职了,到那时候,说不定能留在京中,虽不至于是多大的官,但到底也能留在家里,不出远门了。”
  “好好好。”王母笑道:“他一走这么多年,书信也没几封,只说自己过得好,但人离乡贱,还是在家好,我也不求他能当多大的官,只要在我跟前,我就心安了。”
  第190章
  罚与赏
  只要一说到远行的儿子,王母就总显出几分暮气来,安然转移话题道:“说起来,淼儿也不小了,明年义兄回来,就该给淼儿说亲了吧?干娘可有合心意的人选?”
  说到这个,王母有些发愁道:“淼儿的婚事,我是想着她大哥回来再说,倒是她二哥,都快20的人了,一天到晚没个正行,他大哥孩子都快到说亲的年纪了,他倒好,现在还没成婚,每次说起这事,他转身就走,全当耳旁风,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森一直没有成婚,前些年,附近镇上巡卫队招人,他去报了名,竟也被选上了,至此就有了个官身,虽然只是个无名小卒,但也是方圆百里优秀的潜力股了,这几年媒婆都快把门槛踏破了,只是王森一直不乐意成婚,要不是看在王卓离京之前,捐了一大笔银子放在私塾助学子花用,估计闲话早就传到王母耳里了。
  但王母以前也是在人堆里八卦过的,哪里能不知道村里妇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嘀嘀咕咕的闲言碎语,故而每次王森回来都没给好脸,甚至想把这儿子撵出去。
  “二弟是个有主见的,想来心里有数呢。”安然安慰道。
  王淼也道:“是啊,娘,您也别老愁二哥了,等明年大哥回来,叫他揍一顿二哥,二哥肯定就老实了。”
  王母笑道:“也是,老二他向来听你大哥的话,那淼儿你呢,可有中意的人家?娘不是个迂腐性子,你若是有合心意的,咱们去了解了解人品,要是没什么问题,娘就请媒婆上门来。”
  王淼脸一红,跺脚道:“娘,我整日陪着你,哪儿有什么合心意的人呀?”
  王母道:“待你大哥回来,你还是和你大哥大嫂住到京城小院子去,娘也不是瞧不起庄户人家,咱也是土里刨食的,只是你读了这么多年书,娘实在舍不得你去嫁到农户家里,整日过着养鸡养鸭的日子,最好还是找个读书人,能和你有话聊不是?”
  王淼道:“娘说好就好,我都听娘的。”
  送走王母,安然看着她略显佝偻的背影,长叹了口气,叮嘱春和道:“等回去,提醒我给义兄去封信,问问最近的情况吧。”
  有封信,好歹也是个念想不是,只是如今的交通,来回估计都得有两三个月。
  回府已经五月,胤禛还有些遗憾:“原想着在庄子上给好弘昭过完生辰的。”
  弘昭笑嘻嘻道:“在哪儿过都一样,只要阿玛额娘陪着就行。”
  生辰这天,弘昭早早就起床,他如今也大了,去年就搬到了前院住,和弘晖弘昐当了邻居。
  “弘昭。”
  他刚出门,就见弘昐弘晖二人在门口等着他呢,见他出来,纷纷递上给弘昭的生辰礼。
  弘晖笑道:“今儿是你九岁生辰,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
  弘昐也道:“愿你且喜且乐,且以永日。”
  “多谢两位哥哥。”弘昭躬身,谢过两位祝福,招呼道:“额娘昨日同我说,今儿要给我做一顿大餐。两位哥哥不如随我一同去倚梅苑,尝尝我额娘的手艺?”
  弘昐眼睛一亮,欣然答应。
  弘晖却咳了两声,回绝道:“二哥昨晚有些着凉,今早起来,嗓子便有些不舒服,还是不去了,免得给你们过了病气。”
  弘昭皱眉,不赞同地看向弘晖身后的随侍小桂子,问道:“二哥昨晚是不是又挑灯夜读了?你们这些做奴才的,怎么就不知道规劝主子?”
  小桂子苦着一张脸:“是,是奴才的错。”
  他没劝吗?可主子不听啊。
  “咳咳!”弘晖又咳了两声,原本略显苍白的脸上多了一抹病态的红,显然他也不是说假话,他知道弘昭是关心他,心下微暖,浅笑道:“是二哥昨儿得了一本古书,一时看的入了迷,这才晚睡了,以后不这样了。”
  “二哥再喜欢读书,也不能不顾自己的身体,我瞧二哥脸色不太好,可曾请了府医来瞧?”
  弘晖赶紧摆手:“就是普通的风寒,我已经叫人熬了药,回去后喝了,再捂着被子睡上一觉,想来就大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