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太子也很无奈,没想到就那一次,那女人就怀上了,但他如今子嗣不多,儿子更少,皇阿玛在他这个年纪,十四都已经出生了,而他的儿子却是凤毛麟角,故而王木槿腹中的孩子,他舍不得。
“皇阿玛,儿子深知罪孽深重,但稚子无辜,儿子膝下凉薄,每一个孩子都是珍贵的,虽则他的母亲出身卑贱,但他到底也是皇室血脉,且那女人跟了儿子时,是干净的身子,达春没那胆子再让她去接别人的。”
“行了!”康熙听着都觉得恶心,摆手道:“那女人来历不明,不能进宫,你在外头给她找个院子待产,孩子生下来就抱进宫里来,那女人你就别再见了。”
“是!”太子本就不在意周木槿如何,听闻孩子被留下了,大喜:“多谢皇阿玛。”
“滚吧。”康熙都不想再看他一眼,挥手让他滚了,然后颓然地坐在龙椅上,半晌,感叹道:“梁九功,朕在教育太子上,是不是很失败?”
梁九功缩着脑袋不敢答话,他也知道,康熙只是想要个倾诉对象,并不需要有人答话。
康熙道:“他母亲难产去世时,朕从奶嬷嬷手里接过小小的一个他,当时朕就想啊,这么个小小的人儿,要怎样才能养大呢?朕把他自小带在身边亲自教养,吃喝穿用,哪样不是和朕一样?
若朕得了什么好东西,便是朕用不上也得送到他那儿去,他也快三十岁的人了,什么女人没见过,于女事上,朕何曾说过他一句,他那后院里,环肥燕瘦,莺莺燕燕数不胜数,还是朕给他找了个好媳妇,这才镇住那些魑魅魍魉,不叫他后院污浊不堪。
谁曾想他还不满足,竟还在外面找野食,女人也就罢了,那男子他也!”
康熙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显然越说越生气,喘着气道:“梁九功,将遣散的那些人全都撵出京城去,永远不得入京!”
他知道他这是迁怒,可老二毕竟是他的儿子,从小放在手心里养大的,为了老二的太子之位稳固,他连惩罚都不能明目张胆,那就只能在那些人手上出口恶气了。
“另外,经常去那庄子上的官员,通通寻了借口贬去外地,别叫他们再出现在朕的面前,伊尔根觉罗达春,绞杀。”
都是这些人带坏了太子!
他又坐回了龙椅上,冷静了一会儿后,帝王的思绪重新占领高地,想到木兰围场时弘晳的表现,看上去也是个不堪大用的,他的叔伯们在他这个年纪,早就稳重懂事了,偏他还一副目中无人又高傲自大的模样,这样的子孙后代,真的是大清的未来吗?
他沉吟许久,还是开口道:“梁九功,拟旨,宣已经成婚的皇子阿哥们,只要子嗣满三周岁的,全都送进宫里到上书房读书,每月月底两日休沐,其余时间全都住在宫里。”
“嗻。”梁九功应下,又提了一句:“是满三岁的小阿哥们,还是格格们也。。。。”
康熙想了想道:“十岁以下的格格们送进来。”
十岁上的格格们,再有几年就要抚蒙,还是在家里陪陪父母吧。
“嗻。”
这事一出,皇子府都炸了,如今各家的孩子都不富裕,生的多,但死的也多啊,尤其是男丁,那是一个巴掌就能数得过来的,好不容易养大了,皇阿玛倒好,一道圣旨全接进宫里去了,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老大在家揽着弘昱和他的几个亲姐姐就哭啊,边哭边道:“是阿玛对不起你们额娘,叫你们这么大了,还要离家,呜呜呜呜。。。。”
他的大女儿二女儿倒是过了十岁了,不在名单之内,但弘昱和小女儿还是要进宫的,大女儿劝道:“阿玛放宽心,弟弟妹妹他们每月月底就能回来住上两天,再说了,在宫里,有祖母在,谁敢欺负他们两个?他们进宫不会受委屈的。”
“阿玛知道,阿玛就是舍不得。”老大道,弘昱是他亲手养大的,每天起来都要看看他好不好,进的香不香,这乍然离了身边,可真是将他的心给掏走了,可圣命难为,直郡王再不舍,还是将几个孩子收拾齐整送进了宫。
一路上还碰到了几个兄弟,同样带着孩子呢,个个脸上都充满了老父亲的担忧,老大忽然气就顺了,排在前头有排在前头的好处,起码孩子年纪在这,若是打起架来,继承了他的体格的弘昱可不见的会吃亏。
不吃亏就行,不吃亏就相当于赚到了。
第220章
长乐居
小阿哥们住的是阿哥所,小格格们住的是是专门收拾出来的宫室,康熙专门取了名字,叫做长乐居,胤禛他们带着孩子们将行李放到各自住处后,便带他们去见了各自额娘。
永和宫,德妃已经在等着了,见几个孩子像模像样的请安,她笑的很是慈祥,让他们都起来后,招手道:“弘晖,快过来,叫祖母瞧瞧。”
弘晖赶紧上前道:“祖母最近身体可好?”
“好,好着呢。”德妃笑着拍了拍他的手,问:“前段时间你去了热河,感觉怎么样?好玩儿吗?”
“好玩。”弘晖虽没有参与什么比赛,但也叫人牵着小马在草原上溜了溜,广阔的草原天地辽阔,即使只是自己玩,也不由觉得心胸开阔,心旷神怡。
德妃道:“好玩就好,看你脸色还不错,想来身体也能适应,祖母也就能放心了。”
她又看向胤禛,责怪道:“其他孩子也就罢了,身体都是健壮的,带去倒也没什么,弘晖这孩子自小身体就弱,太医都说只能养着,骑马射箭那是万万不能的,偏你性子倔,非要把弘晖带去那老远的地方,不说那些蒙古来的小子手上没轻没重的,就说这一路上,你也不怕弘晖身子受不了?”
“本宫可告诉你,弘晖是本宫的嫡孙,若是他真出了什么事,本宫绝不饶你。”她瞪向胤禛。
弘晖有些尴尬,赶紧替胤禛说话:“祖母,阿玛带孙儿去承德,是问过孙儿意见的,是孙儿自己想去的,不是阿玛逼着的,祖母别责怪阿玛。”
德妃拍了拍他的手,安抚道:“好好好,祖母不说你阿玛了,你啊,这般仁爱的性子,日后被人欺负可怎么好?”
弘晖笑道:“不会的祖母,大哥和三弟会护着孙儿的。”
德妃似乎这才想起她还有另外几个孙儿,看向弘昐,见他已经没了刚出生时早产的羸弱,夸道:“李氏倒是个会养孩子的,瞧弘昐这孩子长的多好,听说你和那些蒙古小子们熟的很,经常一起骑马射箭,可见身体是真的大好了。”
弘昐道:“孙儿也只是顺带,最多玩个半天就要好好歇一歇了,真正和蒙古小王爷们经常骑马射箭的,是三弟。”
“哦~弘昭啊。”德妃看向弘昭,眼里的笑收了几分,但胤禛还看着,便也夸了几句:“弘昭自小就长的壮实,于骑马射箭上,定然天赋异禀,但在读书之道上,也不要懈怠了,你看你二哥,听说一直挑灯夜读,弘昭你可要好好学学。”
“是,孙儿知道。”弘昭一脸受教的表情。
胤禛不想让德妃在这里唠叨,便道:“额娘,这几个孩子进宫,日后都是在宫里住的,见面的机会多的很,如今天儿也不早了,就先让他们回去歇着吧,也好和他们那些堂兄弟堂姊妹好好熟悉熟悉。”
说到这个,德妃终于想起了一边的嘎鲁玳,笑道:“听说嘎鲁玳在热河时大出风头,被封了县主?”
大出风头这个词,胤禛十分不喜欢:“嘎鲁玳性子像安氏,从来都是安安稳稳,不争不抢,被封了县主,也是适逢其会,这孩子心善,怕她的堂哥弘皙出事,这才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了弘皙,皇阿玛一高兴,便封了她做县主。”
德妃微微点头,笑道:“原来是这样,安氏的性子,本宫是了解的,嘎鲁玳若真像她额娘那般,倒也不错,这女子啊,就该温和娴静,端庄稳重,那些骑马啊,射箭啊,都是爷儿们的活计,以后嘎鲁玳了可千万不能再这般了,听说还学了鞭子,把科尔沁的小王爷打了,你说这像不像话。。。。”
“额娘。”胤禛神色严肃地打断她的话:“额娘消息倒是灵通,不过嘎鲁玳在热河时,可是被皇阿玛夸有满洲姑奶奶英姿飒爽的作风的,想必额娘也很同意这个评价,对吗?”
德妃脸上的笑一僵,话锋一转:“是,皇上圣言。”
胤禛不管她再说什么,起身道:“那儿子就先带他们回去了,改日再带他们过来给额娘请安。”
“去吧。”德妃收了笑,淡淡应了一声。
胤禛带了几个孩子出了永和宫,先是将嘎鲁玳送回了长乐居,家里唯一的女孩子,如今住到了这陌生的地方,虽然带了夏荷和石榴,但老父亲依旧充满担忧,不由就有些唠叨:
“你祖母若是召你过去说话,别自己一个人过去,把你几个哥哥带上,在这里住着,若是有人仗势欺人,你也别怕,该吵吵该闹闹,阿玛自会护着你,若是动起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