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就这样过了几天,胤禛来瞧他们了。
“阿玛,嘎鲁玳可想你了~”
小姑娘自小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对胤禛没有惧怕,唯有亲近,且许久没见父亲,这不就腻在胤禛怀里撒起娇来。
胤禛摸了摸她的脑袋,心疼道:“瘦了,最近吃的不好吗?”
“吃的好着呢。”嘎鲁玳道:“阿玛没觉得我长高了吗?夏荷姐姐说我似乎长高了些。”
胤禛将她细细打量一遍,欣慰道:“确实长高了些。”
转而问道:“这些日子在宫里,有没有乖乖听话?课业如何?”
大概这就是父母的通病了,见面先问身体,再问课业。
嘎鲁玳嘟着嘴道:“虽说能学到东西,但都不是女儿想学的,为什么哥哥他们有骑马射箭的课,我们却没有呢?”
胤禛知道她话里的意思,其实论起来,他的姐妹那也是骑马射箭样样在行的,就说恪靖,当年和老三赛马,那也是连赢几场,赢到最后老三都不乐意同她再比,怕丢人。
可这下一代,该说不说,许是兄弟们小时候吃苦太多,对自己的孩子就有些宠溺过头,再加上如今各家后院汉军旗女子众多,大多是柔情似水的模样,而小格格们也大多身娇体弱,不说那些没长成的,就说长成的,动不动病上一场,那是常态。
像嘎鲁玳这般身体康健,还能和哥哥们比一比的,目前为止,出头的还真就她一个。
所以格格们学习的重点便都放在了琴棋书画,女工厨艺上,于骑射一道上反而没什么兴趣,这久而久之,便没有给这些格格增设骑射的课程。
但胤禛也无法和嘎鲁玳细说这其中关窍,总不能说她的额那些叔伯养的闺女都没有他好吧?虽然他确实是这么觉得的,但,咳咳,这话不能在晚辈面前提不是。
他只能安慰嘎鲁玳道:“过些日子就能回家了,到时候阿玛带你去京郊跑马。”
“好吧。”嘎鲁玳略有些失望,但她今日还有些疑问,知道胤禛不能久待,便也不在这件事上纠缠,而是问道:“阿玛,这些日子,女儿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
她皱着眉,显然很是不解:“我发现长乐居的姐姐妹妹身边都有一个奶嬷嬷伺候,那些奶嬷嬷个个都十分富态,每日吃好喝好,穿金戴银,她们是姐姐妹妹们院子里的掌事者。
那些伺候的丫鬟太监若有什么事,并不会去询问主子,而是都去奶嬷嬷跟前讨主意,奶嬷嬷知道了,也从不问姐妹的们的意见,自顾自地就吩咐人去做事了,有的妹妹们年纪小,确实该帮着想些,可有些姐姐,已经八九岁的年纪,竟也不能自己做主。
我有一回去寻雅茹姐姐玩儿,御膳房那边送来了糕点,雅茹姐姐说她正巧饿了,想着吃两口垫垫肚子,但她的奶嬷嬷说,再过一个时辰就要吃晚膳了,不宜多吃糕点,便把那盘点心全都端走了,这也就罢了,我出来时,竟见那奶嬷嬷坐在椅子上,身边有小丫鬟给她端茶倒水不说,那盘子点心已经被她吃了大半了。”
嘎鲁玳怕胤禛不知道雅茹姐姐是谁,还特意补了一句:“雅茹姐姐是大伯的女儿,弟弟是弘昱哥哥。”
胤禛沉默了一瞬,问她:“那你说了什么?”
嘎鲁玳道:“我问她,这明明是御膳房给雅茹姐姐的点心,为什么她给吃了,可那奶嬷嬷说,这点心不能久放,她怕浪费,就给吃了,不过是盘点心而已。可是阿玛,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对吗?”
她到底年纪还小,说不出有什么不对,但她就是觉得哪里怪怪的,偏偏周围所有人都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让她都自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个想的太多了。
胤禛看着她,小姑娘眼里清澈的如一汪泉水,带着不谙世事的天真,他动了动唇,想说这样的事在皇室中是司空见惯的,那些奶嬷嬷,总会以各种为主子好的借口辖制主子,就说他小时候,也是一直被奶嬷嬷把持,直到他重生回来,才寻了个理由打发了奶嬷嬷。
且如今皇阿玛以孝治天下,他对他的奶嬷嬷就很好,给钱给权,年年恩赏不断,上行下效,奶嬷嬷的地位水涨船高,连带着所谓的奶兄奶弟都是金贵人物了。
他将嘎鲁玳揽进怀里道:“嘎鲁玳,你要知道,这世间并非非黑即白,任何事情能够长久存在,那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只是这道理随着时间渐长,人心贪婪,便会逐渐变了味道,当你看见一棵树有枯萎迹象时,它的根往往已经烂的彻底了。”
嘎鲁玳听的半懂不懂,摇头道:“阿玛,我没明白。”
第227章
想念
胤禛叹了口气道:“因为受益者众多,且有的是人借着各种大道理护着他们,我们力量还小,现在想要将那腐烂的地方挖去,无异于蚍蜉撼树。”
嘎鲁玳似乎有些明白了,便不想再提这个似乎有些沉重的话题,又说起雅莉奇的奶嬷嬷,哼道:“那个奶嬷嬷真讨厌,竟然将额娘做的糖蒜都给丢了,要不是顾着雅莉奇的脸面,我早就抽她鞭子了!”
说到鞭子,嘎鲁玳又道:“阿玛,我的鞭子被李嬷嬷收走了,您能帮我要回来吗?回头您帮我收好,我回去还要练的。”
胤禛道:“好,阿玛待会儿就去找那个李嬷嬷要鞭子去,至于那个奶嬷嬷。。。。”
他让嘎鲁玳附耳过来,轻声道:“她若再敢这般无理,你就去找你的哥哥们,叫他们为你报仇。”
小丫头还是头脑太单纯了些,可弘昭他们几个小子就不一样的,男孩子窝在一块儿,一肚子坏水儿,多的是手段整治那个李嬷嬷。
“好!”
待了这么久,是时候出宫了,胤禛让嘎鲁玳先回了院子,自己背着手来到嬷嬷们住的地方。
开门的是孙嬷嬷,见到胤禛时不由一愣,连忙行礼道:“奴婢见过雍郡王。”
“起来吧。”胤禛语气淡淡,听不出喜怒:“本王听说,荣安的鞭子被李嬷嬷收着了,这孩子行事不知轻重,鞭子也敢偷偷带进来,好在本王已经训斥过她了,荣安也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错误,这不,央求本王来将鞭子带回去,免得再给李嬷嬷添麻烦。”
孙嬷嬷垂首道:“那王爷稍等片刻,李嬷嬷正在屋里,奴婢这就将她喊出来。”
毕竟是女眷住的地方,胤禛不好进去。
不多时,李嬷嬷脚步匆忙地出来,手里还拿着个盒子,见到胤禛后,笑道:“奴婢给王爷请安,许久未见王爷,不知王爷近来可好?”
语气中颇有几分亲近。
胤禛道:“原来是您啊,本王一切都好,嬷嬷身体如何?”
这位李嬷嬷,也是个熟人,和德妃年轻时是手帕交,后来德妃得势,就把她也调到了永和宫,只是后来不知怎地,似乎和德妃闹了矛盾,她便自请去守空着的宫室,德妃也再未管过她。
直到这两年,许是德妃年纪越发大了,便有些想念故人,李嬷嬷这才出了那空无一人的宫室,倒没想到被调到这儿来了。
“奴婢也好着呢。”李嬷嬷笑道,将手里的盒子递给胤禛道:“这便是荣安县主的鞭子了,一直被奴婢好好存着,还请王爷过目。”
胤禛接过盒子,将其递给苏培盛,并未打开,而是道:“嬷嬷做事,本王想来放心,也是荣安不懂事,才给嬷嬷添了麻烦,只是别看她个子大,其实严格算起来,才将将满八周岁,这孩子在家被本王和她额娘惯坏了,看在本王的面子上,还请嬷嬷多多担待,多多照顾照顾。”
孩子到底还要在宫里不知要待多久,天高皇帝远的,若真有什么事,他鞭长莫及,所以胤禛说话很是客气。
“不敢不敢。”胤禛说的客气,李嬷嬷却不敢真的应下,笑道:“荣安县主的性子很是活泼灵动,课业也能完成的很好,想来还是随了王爷的聪颖,并未给奴婢添什么麻烦。”
胤禛道:“那就好,这孩子性子有些冲动,若她真惹了什么麻烦,还请嬷嬷不要隐瞒,本王定会严厉教训她,让她以后不敢再犯。”
“是是是,奴婢知晓了。”
胤禛偏头看了眼苏培盛,苏培盛了然,立即上前,将手里的荷包塞到了李嬷嬷手里,笑道:“这是给嬷嬷的一点儿体己钱,天气越发冷了,嬷嬷去买点热茶吃。”
他又从袖子里拿出另一个荷包,塞到一直恭敬站在一旁的孙嬷嬷手里:“这是给嬷嬷的一点儿热茶钱。”
李嬷嬷心里暗笑,这差事果然是个肥差,油水足的很,就这些天,各府的皇子福晋们接连上门,她们银子可是没少赚呢,只可惜还有孙嬷嬷要分一杯羹,要是只有她,不知要多收多少两银子。
强忍着心里的想法,她面上笑道:“王爷太客气了。”
手上却没闲着,荷包已经揣袖子里去了。
胤禛没和她们多说什么,略略寒暄了几句就出了宫。
倚梅苑内,安然正在做针线,前几日胤禛派人送了几个新制的手炉,她觉着十分精致小巧,便想着给弘昭和嘎鲁玳留两个用,又怕手炉没东西包着冷的太快,便想着给手炉外头做个棉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