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安然倒还真忘了这事,还好内务府来问了一嘴,若真问都不问就安排了,以嘎鲁玳的性子,怕是要抽赤那一顿,她笑道:“这事我来安排吧,内务府不用忙。”
打发走了内务府的人,安然只当做没听过这事,她可没空给自己亲闺女添堵,不过嘎鲁玳出去玩后回来,还是提起了这件事。
“雅莉奇说,她把自己的贴身丫鬟送到了赫舍里府,去伺候她的未婚夫。”
去年选秀,康熙借此当了一回大红娘,适龄的阿哥们除了弘昭外,全都被赐了婚,今年木兰秋狝,他又将格格们全都安排上了,大多都是赐婚于蒙古各部,唯有一人,太子嫡女雅莉奇,她被指给了索额图长子格尔芬的第三子。
这一场联姻,对于太子来说,着实是一步废棋,明年二月的婚礼,他却完全没有嫁女儿的欢喜,甚至还暗骂雅莉奇没用,不如嘎鲁玳讨皇上开心。
好在还有太子妃在帮着操持,不至于让雅莉奇在内务府那些人面前丢脸。
嘎鲁玳也不是个懵懂的孩子了,自然知道这贴身丫鬟的用处,她歪在安然身边,目露疑惑道:“额娘。我瞧着雅莉奇竟然还挺高兴的,说是她那个丫鬟对她甚是忠心,待她进门,若是生个小阿哥,就抬那个丫鬟做格格。”
她有些不解,这送女人到自己丈夫身边,难道还是件喜事不成?
安然摸了摸她的头,笑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法,你觉得不好的,或许在她看来,已经是极好的境地了,咱家不兴那一套,所以没给赤那准备人,旁人若是问起你这事,你只说一切全是我做主就是了。
“女儿知道的。”嘎鲁玳将头靠在安然肩膀上,亲昵地蹭了蹭。
安然把玩着她垂下来的长辫子,忽然有些伤感道:“你这一嫁,山高水远的,额娘下次再见到你,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嘎鲁玳笑了,悄声道:“那你让阿玛努力点,再努力点。”
安然讶异地看着她。
嘎鲁玳颇为自得,傲娇道:“我可是阿玛最聪明的女儿。”
“是是是,就你最机灵。”安然捏了捏她的鼻子,想到还有十来年的光景,估摸着她的外孙都有七八岁了。
她又道:“郡主府已经在建了,你有什么想自己布置的吗?”
嘎鲁玳摇了摇头道:“总归就是那么多东西,也没什么想添置的,额娘,您看着安排吧,我都行。”
“行,反正圆明园那边,你阿玛给你们几个都留了院子,你要是郡主府住的不舒坦了,搬去圆明园住就是了。”
嘎鲁玳撒娇道:“那我不能回繁星阁住吗?”
胤禛从外头进来,听见这话,笑道:“你成婚后,想什么时候回来住就什么时候回来住,阿玛自是欢迎的,只是最好还是带上赤那,免得旁人还以为你俩总吵架呢。”
嘎鲁玳拉着胤禛的上手臂晃了晃,笑道:“阿玛最好了。”
安然“咳咳”了两声,就这么看着嘎鲁玳。
嘎鲁玳赶紧又腻歪在安然身边,笑道:“额娘也最好了。”
这还差不多,安然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子。
婚期将近,嘎鲁玳也不再出门,她的嫁衣有绣娘准备,但她需要为赤那做两身新衣裳,这几日一直腻在安然屋里,和安然学着打毛线。
她的女工不算好,但做手工的能力还算不错,安然给她织的两件羊绒毛衣,她爱的不行,正好要给赤那做衣裳,她就想着,要不就跟着额娘织两件毛衣,也算不落俗套了。
“额娘,我和赤那回了科尔沁,您说我该怎么做?”嘎鲁玳手上织毛衣的动作不停,继续道:“听说恪靖姑姑做的极好,喀尔喀部都被治的服服帖帖,只可惜我不能去姑姑那儿取取经。”
蒙古各部是不准随意往来的,关系再好也不能串门子。
安然想了想,指了指手里的毛线道:“畜牧业,蒙古的畜牧业一直是大头,马的价值自不必说,还有一物多用的牛羊。”
她缓缓靠近嘎鲁玳,轻声道:“蒙古之所以经常动乱,一是因为,蒙古环境艰苦,部落想要争取到更多的利益,获得更好的生活,二就是有人不甘于人下,利用了部落其他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而引发动乱。”
“蒙古环境艰苦,因为草原不适合耕地,所以只能当个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牲畜是部落人们的命根子,马的价值自不必说,牛羊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牛羊肉,牛奶,羊奶,羊毛等等,这些东西,蒙古各部从来不缺,咱们大清,就说京城里头,一年吃不上肉的大有人在,若是蒙古那边的牛羊肉能过来,冲击市场,把价格调低一些,大清的百姓能吃上肉,他们也能赚到大把银子,有了银子,他们就能采买更多东西,生活也就更好。”
虽然这可能会让市场混乱好一阵,但只要能渡过去,不管是蒙古还是大清的百姓,生活就能好过许多。
她叹口气道:“只可惜山高路远,送封信都要几个月,那些牛羊,活着赶到京城不现实,死了肉又容易坏,所以很难实现,而且,大清如今对蒙古的政策,是不允许商人和蒙古各部私下买卖的。”
嘎鲁玳抿唇,知道额娘说的是什么意思,赤那曾经和她透露过,他带着科尔沁做的那些生意,都是经过皇玛法的恩准的,而且所得利益,皇阿玛要得八分,剩下的两分,才是属于科尔沁的。
不过就算得的这两分,也够科尔沁各部好过许多了。
安然看出嘎鲁玳心中沮丧,摸了摸她的头,嘎鲁玳说,希望胤禛能够更努力些,可世事无绝对,就算胤禛能顺利上位了,成了帝王后,再以帝王的眼睛去看,或许所思所想就会和如今变的截然不同。
第322章
嘎鲁玳出嫁
十二月十日,嘎鲁玳出嫁的日子,安然和胤禛翻来覆去一整晚都没睡着,然而天亮之后,两人还是端起笑脸,以待来宾。
府里挂满了红绸,安然穿戴一新,一路来到繁星阁时,嘎鲁玳已经起床,正坐在镜前梳妆,喜娘正在为她开面,往日里活泼的小姑娘,今日也安安静静地在镜前坐着。
“额娘。”嘎鲁玳从镜子里看到安然,叫了一声。
安然从感慨中回神,笑着上前理了理嘎鲁玳披散下来的一头乌发,轻声问:“昨晚上睡的可好?”
“睡的很好。”嘎鲁玳和赤那也算是青梅竹马了,熟悉的很,她又心大,晚上睡觉的时候虽然有些激动,但也是对未来新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根本没有半丝紧张,但她看了看安然,虽然上了妆,但眼底的青色还是让她看到了,便问:
“额娘昨晚睡的晚了吗?”
安然用帕子擦了擦略显干燥的眼睛,笑道:“是,额娘昨晚和你阿玛盘点你的嫁妆,一不留神就睡晚了些。”
嘎鲁玳知道安然这是借口,但并未挑明,而是道:“额娘放心,我嫁去蒙古,定会学习恪靖姑姑,为您和阿玛争光,绝对不会叫人欺负我的。”
可额娘只希望你能健健康康地活着,活到你阿玛登基,把你从蒙古接回来。
安然心里这般想,嘴里却道:“额娘相信你能活出自己的人生。”
她从怀里拿出一样东西,上前将之戴在嘎鲁玳的脖子上,道:“这是额娘和你阿玛亲自为你雕的玉葫芦,送到众生寺佛前供奉了九九八十一天,希望这葫芦能保你福禄双全,平平安安。”
嘎鲁玳捏了捏玉葫芦,敏锐地感觉到这玉的重量似乎有些不对,轻的很,这里头怕是中空的。
安然拍了拍嘎鲁玳的肩膀,就听喜娘道:“请舒福晋为荣安郡主上头。”
她拿过一旁红木托盘上的梳子,上前捧起嘎鲁玳的一缕长发道:
“一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
二梳梳到尾,婉结同心佩。
三梳梳到尾,此生共富贵。
四梳梳到尾,白手永相随。”
话落,安然低头,眼泪自眼中滑落,她反应极快地将其抹掉,扬起笑道:“以后,和赤那好好相处,不许再随便耍小脾气,夫妻之间,要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明白吗?”
嘎鲁玳不知何时也红了眼眶,强忍着泪道:“女儿谨记额娘教诲,永不敢忘。”
妆成,嘎鲁玳起身,安然亲自为她穿上喜服,像小时候那般叮嘱道:“蒙古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千万保重身体,莫要贪凉,啊?”
她为嘎鲁玳系着领口,手上忽然落下一滴水珠,她手指微顿,缠着手将扣子系好,笑道:“好了,坐到床上去吧,你那些小姐妹们该过来了。”
嘎鲁玳被石榴和夏荷搀扶着去了床上,果然不一会儿屋内就热闹起来。
舒舒觉罗氏小腹隆起,身材丰腴,面色白皙中透着红润,眼睛亮晶晶的,时刻带着笑意,显然日子过的不错,进来一见嘎鲁玳,就夸道:“大妹妹今儿可真漂亮。”
董鄂氏也笑道:“是啊,大妹妹今日真是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