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快起来吧,一家人,无需这般客气。”安然道:“以后咱们常来常往,就当寻常人家婆媳相处就是,弘昭若是有事没时间陪你,你觉得自己待着无趣的话,就来皓月轩,无论何时,额娘总是欢迎你的。”
“是。”富察婉宁笑道:“那婉宁日后就常来叨扰额娘了。”
安然笑了,示意一旁的茯苓给富察婉宁添茶,道:“这是西湖龙井,我尝着味道清,觉得不错,不知你可喜欢这口味?”
富察婉宁尝了一口,笑道:“真是好茶,婉宁吃着也喜欢。”
“那就好。”安然看了看天色道:“快要到午膳的时间了,你先坐着,小厨房里炖了火腿鲜笋汤,这会子怕是好了,额娘去看看。”
富察婉宁不想自己一个人待着,便跟着起身道:“婉宁能一同去吗?”
“当然可以。”安然知道她是在努力融入这个家庭,笑着招手道:“走,咱们一起去。”
富察婉宁的眼睛瞬间弯成了月亮,上前扶着安然一起往小厨房而去。
安然闲得无聊或者起了兴致,就会亲手下厨,所以小厨房的人对于她的到来并未觉得惊讶,而是熟练地让开了位置,笑道:
“主子,火腿鲜笋汤已经炖了许久,奴才闻着这味道,怕是已经成了。”
安然拿了块干净的布,将炖着汤的砂锅盖揭开,一阵热气袭来,紧接着就是一阵咸香中透着鲜美的味道传来,一旁的厨娘递上一个小碗和一把勺子,安然先是搅了搅汤,然后盛了一碗稍微凉一凉后,舀了一勺送到了富察婉宁面前。
“尝尝?”
富察婉宁先是一愣,继而展颜一笑,低头就着安然的手喝了汤,鲜美的味道顿时充斥在口腔当中,她眼睛一亮,赞道:“好喝!”
安然乐呵呵道:“你喜欢就好,正是吃春笋的时候,弘昭和嘎鲁玳前几日特意带人去山里挖的,本就给你留了一份,不过这东西留不长,待会儿回去带上,这几天就赶紧让厨子做了。”
“是。”富察婉宁已经看到角落里堆着的竹笋了,笋叶上还裹着泥,一看就很是新鲜。
她见安然又揭开灶台上的锅盖,熟练地用铲子翻动着热气腾腾的菜,不由好奇道:“额娘平素里也时常做饭吗?”
安然将菜装到盘子里,笑吟吟道:“做饭于我来说是乐趣所在,所以闲暇之时会下厨做一两样,今儿没提前问你的口味,各色味道都做了一些,你以后过来,若是有什么喜欢的菜,告诉额娘,额娘做给你吃。”
“好。”富察婉宁大大方方应下,又问:“额娘,三爷喜欢吃什么菜?”
安然想了想,凑近她悄声道:“你别瞧他面上一本正经的,其实和他阿玛一样,最喜欢甜口的东西,吃不了辣,又爱吃辣,最喜欢热锅子,暑热天气也常吃,小时候常常吃的上火,夜里闹着肚子疼,还不敢声张,怕叫我知道断了他的辣,可他是我儿子,我哪里能不知道他的状况?就连去火养胃的药都是我叫人偷偷送去叫小顺子给他喂下的。”
富察婉宁强忍着笑,心里却已经笑开了,没想到三爷看上去沉稳温和的一个人,小时候竟也有这般调皮不听话的时候。
“咳咳咳!”
门口忽然传来男人的咳嗽声,就见胤禛和弘昭站在小厨房的窗口处,两张相似的脸上都透着点点无奈和宠溺。
弘昭笑道:“额娘,儿子幼年调皮的事情许多,还请额娘在婉宁面前给儿子留几分颜面。”
富察婉宁终于忍不住笑出声。
弘昭故意叹气,一脸愁容道:“您瞧,婉宁笑话儿子了吧?”
富察婉宁用帕子捂着脸,笑的脸都红了,半晌歇了笑,看向弘昭,一脸调侃道:“倒没想到三爷幼时这般有趣。”
第329章
丧事
弘昭进来,捏了捏她的鼻子道:“待过两日归宁,想必岳父很乐意和我分享分享婉宁的幼年趣事。”
在长辈面前如此亲近,富察婉宁有些羞涩,偷瞄了一眼安然,却见雍亲王不知何时也进了厨房,站在安然身边,亲昵地将安然额前落下的碎发挽到了耳后,然后接过了安然装好的菜。
富察婉宁:雍亲王,似乎同传说中的很不一样。
“吃饭了。”大名鼎鼎的雍亲王端着菜去了前院,还招呼了一声在外头院子里玩儿的嘎鲁玳三人。
“吃饭喽!”弘明率先反应过来,吭哧吭哧地跟在胤禛屁股后面跑,叽叽喳喳道:“阿玛!阿玛!今儿中午有什么好吃的?”
胤禛回道:“放心吧,都是你爱吃的。”
弘明就没有东西是不爱吃的,他和弘昐在吃的上一向很有话题聊。
弘昭将富察婉宁推出厨房道:“你在这儿等着,别烫着你。”
然后他就转身进了厨房,端了一碟热菜出来,笑道:“走吧,吃饭去。”
“那剩下的。。。”富察婉宁有些犹豫,她要不要也端一份?
弘昭笑道:“用不着你,这是男人的活儿,而且也就顺个手而已。”
这时安然解了围裙出来,笑着拉过富察婉宁的手道:“走吧,剩下的就交给茯苓她们就是了。”
富察婉宁点点头,跟着安然走了。
进了屋,众人皆坐下,并未分男女两桌,而是都坐在了大圆桌上,茯苓白芷带着人上完菜,并未停留,而是都退了下去。
“吃饭。”
胤禛和安然率先动筷,弘昭和嘎鲁玳这才拿起筷子,富察婉宁见状,也跟着动筷。
“今儿这鲜笋汤炖的好,鲜的很。”胤禛率先夸道。
安然眉间染上笑意,道:“都是弘昭挖来的笋的功劳。”
胤禛摇头道:“鲜笋虽好,但也多亏炖汤之人火候掌握的好,要不然就失了那一层鲜味了。”
安然低头一笑,给胤禛又盛了一碗:“既觉得好吃,那就再多吃一碗。”
一家人热热闹闹吃完饭,若是不忙的时候,便是胤禛都有午睡的习惯,因此安然也没多留富察婉宁,叫她跟着弘昭回自己院子里去了。
睡午觉时,胤禛问安然道:“富察氏如何?”
安然笑道:“是个聪明乖巧的孩子,虽偶有拘谨,但瞧着也是个大气的性子。”
胤禛拍了拍她的肩膀道:“那就好,弘昭也成亲了,以后外头的事务会越来越忙,以后你同她相处的时间应该很多,相处的来最好,若是相处不来,也别勉强自己。”
安然点头道:“我知道的,好歹我也是做婆婆的人了,难道还怕刚进门的儿媳妇不成?”
说到最后,她自己先笑开了。
胤禛也跟着笑。
弘昭成亲是件大喜事,但嘎鲁玳也到了去蒙古的时候,即便再不舍,安然也还是含泪送走了她,远方旌旗飘扬,她的心似乎也随之而去。
嘎鲁玳走后,安然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不是滋味,虽说嘎鲁玳前几年一直在宫中吃住,一个月也就能见一次面,但那时候她是心安的,总觉得女儿离自己很近,喊一声就能回家吃饭了,可如今不一样,她连京城去蒙古的路都不知道在哪个方向,甚至不能根据嘎鲁玳走了多久去推出她到了哪儿。
好在身边还有龙凤胎闹腾着,婉宁也时常过来陪她,在嘎鲁玳走后一个月,安然这才有了真实的笑容,然而还没等她心情好两天,这几年一直住在王家村的谢意琦忽然派人过来报丧:王五爷和王五奶奶前后脚去了。
安然听到这个消息,手上的茶盏摔到了地上,碎片四溅,她却也顾不得什么,急切地问:“不是说只是王五爷冬日受凉卧病在床吗?怎么,怎么就。。。报丧的人呢?”
郭必怀道:“报丧的是个小厮,站在后门处怎么也不肯进来,说是谢姑娘一再吩咐,只报丧,不进门。”
安然叹了口气,站起身道:“他不愿进来,那我就去见他,这事发突然,总该问问详细些。”
到了门口,就见一身穿丧服的小厮站在那儿,见安然竟然出来了,“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额头紧紧贴着地面,声音哽咽道:
“舒福晋容禀,我家老太爷一个多月前就不好了,于正月二十八那日仙逝,自从老太爷仙逝,我家老太太精神便也不大好,于七日前逝于家中,几日前已经下葬了。”
亲耳听到事实,安然想起初见王五爷和王五奶奶的场景,身体晃了晃,不由潸然泪下,哭道:“意琦,意琦糊涂!我同两位老人相识一场,总该,总该叫我去送一送的。。。”
嘎鲁玳成婚时,意琦倒是来的,那会儿见她面色憔悴,安然还问了一嘴,但意琦只说是王五爷近日着了凉,如今卧床养身体,不是大事,就是照顾起来破费精神,现在想来,许是王五爷身体已经不大好了。
轮到弘昭成婚,意琦没来,说王五爷的病还没好,王五奶奶又病了,她抽不开身,便只叫人送了礼来,真没想到,短短一个多月,王家竟连办了两场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