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安然一愣,叫她坐下道:“不着急,慢慢说,有什么事,额娘给你兜底呢,不怕。”
  苏布达闻言,平复了呼吸,喝了口茶,这才将最近的事情一一讲述,安然最近忙的很,也没怎么关注,还以为这比赛早就已经落幕,毕竟每周的报纸都在顺利发行,就连认字比赛都已经成功举办过一轮,效果甚好,连报纸的销量都跟着水涨船高。
  谁曾想,在苏布达讲述中,竟是这般曲折。
  安然有些不敢相信道:“所以,现在的局面是,以书生为首的男子一派和以农妇为首的女子一派,支持者无数,比赛陷入焦灼?”
  苏布达郑重点头。
  第386章
  润笔
  说起这个比赛,苏布达本也以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比赛,但不知是不是奖励太过丰厚,且设置的报名门槛低,报名刚开始,门口就排了长长的队伍。
  一连三天,报名者众多,没报上的纷纷堵在门口不愿离去,苏布达无法,特意又将报名时间往后延了两天这才开始进入初选。
  不过参赛的人多归多,但比赛进程还是挺快的,很多人都只是冲着初选的奖品而来,准备并不充分,有的上台还没开口,看着底下的观众,脸就已经涨的通红,结结巴巴半天讲不出话,最后只能在观众的嘘声中半途便下了场。
  还有的一个故事讲的稀稀拉拉,虽都是老掉牙的故事,但好歹也是讲完了,乐颠颠的拿了奖励就下了台,引起没报名的观众一阵艳羡。
  “原来真这般简单就能拿到,早知道我也报名了。”
  这是人群里时常能听到的话。
  初赛良莠不齐,到了决赛就有了许多看点,一轮又一轮筛选下来,排名基本稳定,就只剩第一第二名很有争议,苏布达觉得这两个故事都挺好,一时无法决定,想了想,便想出了个由百姓投票的主意来。
  因着之前每一轮的故事都借着报纸刊登了出来,带动了不少销量,投票的事情在上一版说明之后那天,报社门前的投票箱便爆了。
  安然听了详细的过程,将角逐冠军的两人作品合集拿了过来,这两人还挺有意思,初赛都是单独的故事,但决赛都是长篇故事,书生讲的是神话故事,是很老套的狐狸报恩,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狐狸是男生。
  狐狸在山林中修行几百年,终于化成了人形,从深山来到了城镇,刚开始闹出了不少笑话,后来阴差阳错的救了一位小姐,后来就被那小姐带回府做了小厮。
  在做小厮的时候,跟着少爷读书识字,因对小姐有救命之恩,所以老爷只当收养了一个流浪的孩子,见男主有读书天赋,不仅为他请了老师,还送男主去考科举。
  而在读书的时候,男主和小姐互生情愫,科考之前,男主找到小姐表达心意,两人私定终身,约好男主高中便回来求娶公主。
  而在上京科考的路上,因男主是个精怪,一路上又发生了各种奇异故事,最后上京考上状元后被公主看上,当然,男主的视角,自不会像陈世美那般始乱终弃,最终结局是公主为正妻,小姐为美妾,三人和和乐乐过的美满。
  “老掉牙的故事,但写的十分曲折有趣。”安然不是十分感兴趣,但也看出这个故事为何会受欢迎,言情文,在任何时候都很有市场,即使书中男主最后并非始终如一,但在如今妻妾乃是常事的时代,一妻一妾都已经是非常完美的男人了。
  而这个故事还融合了科举,从一个山林里什么也不懂的小狐狸,最后奋斗成了权臣,这就不是简单的言情文了,这还是男主奋斗文,故而不仅是女子会喜欢这个话本,就连男子,估计喜欢看的也不少。
  而另一个故事,来自于一个村子里的农妇,原本只是想着混个初赛的奖励,谁曾想竟然进了决赛,如今,更是能够角逐一二名。
  这个故事讲的就比较现实,说是村子里有户人家,一连生了五个丫头,除了大姐留在家里伺候一家老小之外,其余的能送人的就送人,送不了人就随便找了个地方扔了,最后才生了个男孩,一家子如珠如宝爱护着。
  男孩能吃的很,家里又穷,那时候大姐七八岁了,从小就操持家务,手上老茧比家里谁都多,一家子一合计,就将大姐卖给了地主家,让她当丫鬟去,大姐虽在家里时寡言少语,但心思玲珑,在地主家备受老太太喜爱,最后做到了大丫鬟。
  随着大姐越来越大,容貌也越显俏丽,老爷就看上了大姐,想叫大姐给他当妾,但夫人不同意,又恰逢老太太病逝,好在夫人有点良心,便叫大姐给了一笔她能出得起的赎身钱,将卖身契还给了大姐,叫她回家去。
  大姐这些年拿的月银全都交到了父母手里,回家以后原以为会一家子美满,谁知家人却嫌弃她被地主家赶了出来,以后没有月银拿了,便自作主张地将她嫁给了村里的赖子。
  那赖子酗酒,喜欢打人,还和村里的寡妇不清不楚,大姐受了两年的罪,再又一次被打流产之后,终于忍不住,一把刀杀了那赖子,将尸体扔进了深山,对外只说赖子出了门再也没有回来。
  寡居的大姐不再依靠自己的父母,而是卖起了豆腐,做豆腐虽辛苦,但也能度日,积攒一些银钱后便出了村子自己开店,她手里一直藏着老太太赏她的一些首饰,卖了之后,正好能盘下一家铺子,之后的生活便是越来越好,最后又遇到一位良人,幸福美满一生。
  苏布达见安然看这个故事看的入神,笑道:“这个故事,便是女儿刚听的时候,也觉得有几分意思,而且这个村妇,她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像是个说书先生一般,起承转合十分流畅自然,但她其实并未读过书,也不识得一个字,这个故事也没有原型,只是她在农田耕作时,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
  “哦?”安然来了兴趣,都说故事的内容最能体现作者的内涵,这位农妇想必也是一个极为坚韧之人,就像故事里的女主人公一样。
  她又看了看稿件,笑道:“改日额娘有空,倒是想见见她,对了,这稿件是谁润笔,倒是十分引人入胜,叫人看了欲罢不能。”
  现场讲的故事,都吩咐了好几个人记录,再经过一番润笔,才能将其刊登在报纸之上。
  苏布达抿唇一笑,道:“是畅春园的太妃们。”
  安然挑眉,这倒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她随口问道:“太妃们在畅春园住的如何?”
  苏布达笑的眉眼弯弯:“一切都好,每日琴棋书画,没事就串串门子,写写诗稿,如今女儿又将这故事交给她们润笔,且忙不过来呢,不过,倒是每天喜气洋洋的,再没有以往那般暮气沉沉了。”
  “那确实挺好,都还年轻呢。”
  第387章
  读后感
  苏布达杵着下巴,笑问:“额娘,你觉得哪一本会夺得嫡第一?”
  安然想了想,指了那书生的故事道:“这本吧。”
  “为什么?”苏布达好奇道:“女儿还以为额娘会更喜欢那个农妇讲的故事。”
  安然笑道:“你问的是觉得谁能赢,又不是问额娘喜欢哪一本,额娘喜欢的,不一定就是旁人喜欢的,不是吗?”
  苏布达纠结道:“其实,我也更喜欢农妇的故事,书生那些情情爱爱我看的只是一时新鲜,仔细想想又觉得没什么意思,倒是那个农妇的故事值得让人回味。”
  苦难中开出的灿烂花朵,值得让人为之侧目。
  安然叹道:“可也有许多人看不懂这个故事,反而书生的故事更加通俗易懂。”
  果然,事实正如安然所说,三天以后,投票结果出来了,书生的故事以十票之差赢得了比赛。
  凡是参与到了投票之人纷纷沸腾起来,就像是他们自己的作品赢了似的,走街串巷,奔走相告。
  “真是热闹。”
  报社二楼,安然笑看着楼下台上台下的热闹,建议道:“这样的比赛,其实能多办几场,就当是给百姓们增加一些娱乐活动了。”
  “咚咚咚。”
  门口传来敲门声,安然轻轻点头,身后的茯苓便去开了门,引进来一位穿着布衣的中年妇女。
  中年妇女一脸拘谨,紧张地扯着衣角,她身上的衣裳虽半新不旧,但很干净,头发盘起,簪了一根素净的银簪,整个人显得很是利落。
  安然温和一笑:“请坐吧。”
  中年妇女坐下,背脊挺直,也对安然笑了笑,虽有些紧张,但并不显得瑟缩。
  安然给她倒了一杯茶,递过去问:“您贵姓?”
  中年妇女赶紧接过茶道:“我姓冯,夫家姓卫。”
  “那我就叫您冯夫人吧。”安然笑道,叫冯夫人只捧着杯子不动,招呼道:“您别紧张,天气热,给杯凉茶解解暑吧,叫您过来,没别的意思,只是我好奇,想知道写出那样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的人,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冯夫人将手里的凉茶一饮而尽,又小心翼翼地擦了擦头上的汗,她似乎是个寡言的性子,听到安然像是在夸她,脸上飞起红晕,但也只是羞涩地笑了笑,并不接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