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外头诸般猜测,安然全然不知,当然,就算知道了,她也不以为意,任由她们猜去就是,她现在正在庄子上侍弄药材,顺便将自己记忆里的一些药妆方子和调香方子写出来。
  安然嘀嘀咕咕道:“这个时节,山东那边的玫瑰许是开的正艳,不知道若是从山东那边运到京城,能不能保证花朵的新鲜,带土的话,应该可以,桂花还要等两个月,茉莉花长的最好的地方,是在云南。
  云南是个好地方,奈何现在离的太远,还有薰衣草,以前听说新疆那边有大片的薰衣草,想必那儿最适合薰衣草的生长,奈何现在新疆还不叫新疆,准噶尔的叛乱还没定呢,哎!”
  胤禛见她又是皱眉又是叹气的,不由笑问:“嘀嘀咕咕说什么呢?”
  安然凑近胤禛,悄咪咪道:“四爷,什么时候能平定准噶尔啊?”
  胤禛奇道:“怎么忽然想起问这个了?青海才刚平定,如今若是再动兵,怕是不行。”
  安然失望道:“准噶尔那边,以后被你儿子平了,取名叫新疆,新疆可是个好地方,那地方的天气适合许多瓜果生长,还有花朵药材一类,玉石也多,但最关键的是,十分适合棉花的生长,当然,更高产的品种还需要人工培育。”
  第389章
  太后病了
  胤禛没有纠正她现在并没有弘历的事实,而是道:“中原内地,江南那边,都有种植棉花的,新疆那边暂且够不着,其他地方产量近些年还不错,不过万事以农为本,粮食都吃不上,若是再有大量土地种植棉花,怕是百姓们不会答应。”
  安然自然知道这个道理,这也就是她为什么希望出兵征讨噶尔丹的原因,又想到农业生产,不由叹道:“农是国之根本,我自是知道这个道理,奈何我对此研究一窍不通,学的专业也并非农业。”
  “农业?”胤禛好奇道:“你们是如何研究农业的?像是《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吗?”
  安然点头道:“差不多吧,不过要更多元一些,但很多研究都基于你说的这几本书,还有一些科学研究,就像《天工开物》。”
  她见胤禛一副迷茫的样子,突然知道了代沟一词的意思,想了想道:“大概就是格物致知的意思吧,也就是文人常说的奇技淫巧,其实这些书若是放到底层,让百姓们所熟知,想必发展会更好些,奈何事实就是,能看懂这本书的,不屑于里面的技术,而想要技术的,却看不懂这本书。”
  这就是扫盲的重要性。
  胤禛沉吟片刻,道:“明年春科举会试,再加一课,就叫格物。从今天开始,报纸新增一个板块,加入《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内容,明年的格物就考农学,技术等等,不过,这一门得单开一个榜单,先试试看能不能选一些人出来。”
  安然不赞同道:“如今我的文章已经在京城周报上发表,京城中无一不侧目,此时忽然加这一板块,这不就是变相的在提醒他们吗?而且京城周报目前只在京城售卖,对那些远道而来的农家子来说,更无出头之路了。”
  胤禛笑道:“现在已经是七月底了,明年二月的会试,那些对农业一无所知的人,哪怕想要取巧,将农书从头到尾背上一遍,那也比不过真正的农家子,而远道而来的举人,为了路上不耽误行程,很多都已经往京城赶了,他们会在京城过冬,若是有心,自然也会知道报纸的重要性。”
  说到这个,安然又道:“我听说那些远道而来的举子中,家中富裕些的自不必说,家中困难些的,一路过来,路费就已经花了大半家资,到了京城之后,为了能有个住的地方,省吃俭用,殊为不易,有的甚至熬坏了身体,这些可都是未来大清的栋梁,这临门一脚若是有了意外,那可真是不值。”
  “你的意思是提供住所?倒也不是不行,京城里面,有些犯了错被发配的官员府邸如今还闲置着,稍微修缮一番就能入住,主院还可改成书斋,可供他们随时看书。”
  安然顿时夸道:“四爷真是想的周到。”
  两人正商讨着细节,苏培盛忽然进来禀报道:“皇上,宫里传来消息,说是太后娘娘病重,如今正昏迷着。”
  “什么?”
  胤禛皱眉:“怎么会忽然病重了?前些日子的平安脉不是还说身体好着呢吗?报信的人呢,叫他进来回话。”
  “嗻。”苏培盛赶紧出去叫人。
  很快,一个小太监垂头进来跪下:“给皇上请安,给皇贵妃娘娘请安。”
  “起来说话。”胤禛问:“太后的身体是怎么回事?”
  小太监道:“太后娘娘的身体一直很好,只是前些天夜里落了场雨,太后受了凉,断断续续的发热,吃了几副药慢慢好了些,却又开始头疼,经常夜里睡不着,捂着心口说心慌的厉害,昨晚上状态好了些,比往常还多吃了点,夜里却忽然就上吐下泻,今儿早上又晕了过去,这会子还没醒呢。”
  “胡闹!”
  胤禛训斥道:“这么严重,朕怎么一点消息都不曾收到?若不是太后昏迷,你们竟还想一直瞒着不成?”
  小太监瑟缩了下,结结巴巴道:“是如画姑姑说,太后虽身体不虞,但前朝事忙,太后不愿叨扰皇上,所以。。。”
  自从用十四威胁太后之后,太后便一直隐居在寿康宫,只是胤禛知道她心里定是不愉,这次病了,不愿叫他知道,怕也是堵着气呢。
  “收拾收拾,回宫。”
  不管国事再如何忙,太后总归是亲生母亲,母亲病重,这当儿子的不在床前孝敬可说不过去。
  因着太后重病,情况危急,安然也没多收拾什么,总归宫里什么都有,便只带了几件贴身衣裳就回了宫。
  翊坤宫一直有人打扫,安然却顾不得安置,留了春杏带着人收拾,自己则带着茯苓白芷跟着胤禛去了寿康宫。
  一进寿康宫便闻到了满院子的药味,门口的如画疾步迎了上来,面容带着憔悴,行礼道:“奴婢给皇上请安,给皇贵妃娘娘请安。”
  “快起来,如画姑姑不必多礼。”胤禛扶起她,安然担忧问道:“太后娘娘如何了?太医怎么说的?怎么好端端的就昏迷了?”
  如画边引着两人往屋里走,边道:“皇贵妃娘娘放宽心,太后娘娘已经醒了,只是不大有精神,太医说,娘娘是因着伤寒未愈,又吃了大油之物,故而肠胃不适,导致上吐下泻,身体受不住才晕倒的,太医已经开了方子,喝些药,清淡饮食,想必很快就能好了。”
  胤禛皱眉:“大油之物?”
  如画点头,见快到内室了,便顿住脚步,靠近安然耳边说了一句:“太后最近很重口腹之欲,太医叮嘱不可多吃肉,奈何太后她。。。”
  如画语焉不详,安然却听明白了,老人家口味重,重油重盐还喜欢吃肉,不忌嘴不养生,身体机能受损,可不就得大病一场?
  胤禛没听清她们说的什么,径直进了屋内,就见里头人还挺多,舒舒觉罗氏和董鄂氏一脸局促地站着,太后靠坐在床头喝药,身着寝衣,头发披散,脸色透着苍白,但瞧着很是丰腴,双下巴肉眼可见。
  而坐在床边给太后喂药的,竟然是住在景阳宫的耿常在。
  第390章
  晋位
  “儿子给皇额娘请安。”
  “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
  两人进屋,请安的声音立即惊动屋内众人,舒舒觉罗氏和董鄂氏赶紧行礼,耿常在也连忙放下手里的碗起身。
  “妾身给皇上请安,给皇贵妃娘娘请安。”
  “起来吧。”
  胤禛挥手坐了下来,又道:“都坐下吧。”
  他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后,问道:“皇额娘的身体怎么样了?怎么病了也不通知朕一声?若是真出了什么事,叫朕这个做儿子心中如何能安?”
  太后将脸转到里面不去看他,冷声道:“你国事繁忙,又久不在紫禁城,哀家一个老婆子,哪里敢去叨扰你?便是你这皇贵妃娘娘,哀家也是不敢使唤的。”
  安然当即福身行礼道:“是妾身的错,妾身没有照顾好太后娘娘,请皇上责罚。”
  胤禛道:“皇贵妃一直尽心尽力照顾朕,又在圆明园常住,对后宫之事难免有纰漏,这也情有可原,不过到底也是疏忽了,就罚皇贵妃两月月俸以做惩戒,以后尽心伺候太后就是了。”
  “妾身领命。”安然应下,不过是两月月俸,她又不靠这点银子过活,于她来说,不痛不痒。
  舒舒觉罗氏和董鄂氏对视一眼,一起跪下请罪道:“是儿媳的疏忽,才叫太后娘娘受这一番罪,皇贵妃娘娘将后宫诸事交由儿媳,却没有照顾好太后娘娘,还请皇阿玛责罚儿媳,不要责怪皇贵妃娘娘。”
  老人家不忌嘴,也怪不到她们身上,安然便接话道:“你们两个到底年轻,经验不足,还是本宫太过疏忽了,不是你们的错。”
  太后冷眼看着这一番母慈子孝,冷哼一声道:“行了,别在哀家面前做这一番戏了,哀家不吃你们这一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