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胤禛坐到她身边,瞧了一眼她手里的书,笑道:“忙着呢?”
安然抬头,扶了扶鼻梁上的水晶眼镜,笑道:“四爷今儿怎么这个时辰就回来了?”
胤禛指了指寿康宫的方向道:“刚从那边过来,正好路过翊坤宫,便过来看看你。”
安然挑眉:“太后娘娘。。。”
“皇额娘她要随我们一起出宫居住。”胤禛也没瞒着,又道:“朕打算叫人先去畅春园收拾个大院子出来,她向来喜欢裕贵人,这每天跑来跑去也麻烦,就叫她们住一块儿得了。”
“畅春园?”安然面色古怪,若是她猜的没错的话,太后娘娘想住的地方,怕是圆明园吧,虽则两个园子距离不远,但到底还是不一样的。
胤禛点头,平和地道:“国库空虚,圆明园的扩建一直没提上日程,孩子们把院子差不多分完了,没什么合适皇额娘住的地方了,她既然也想出宫住,那畅春园自是再合适不过,且皇额娘以前也时常随皇阿玛住在那儿,不至于久居不适,水土不服。”
瞧这当儿子的贴心的,安然心里吐槽,不过胤禛说的也是实话,圆明园之所以被称为万园之园,那是因为后面几代君主的扩建和经营才能有那般规模,如今的圆明园,虽也雕梁画栋,可比不上以后的宏伟开阔。
安然想着,若是搬到畅春园,那召见内宅女眷可比在宫里容易的多了,不说旁的,十四福晋定是会去探望太后的,所以这院子可得好好收拾,免的落人口舌,她便道:
“这件事交给妾身去办吧,一定叫太后娘娘住的舒舒服服的。”
“好。”
圣驾三日后启程,一路到了畅春园附近,太后的马车本来跟在胤禛的车架之后,裕贵人的马车跟在太后后面,就见人流忽然分成了两拨,拥着胤禛安然等马车去了圆明园方向,而太后的马车在畅春园门口停了下来。
“嗯?太后的马车怎么在畅春园门口就停下了?”楚常在耐不住性子,刚出了宫便忍不住一直偷偷掀帘子瞧,不曾想倒看到了这一幕。
阮常在也掀了帘子往外瞧,见裕贵人的马车也跟在太后娘娘的马车停在了畅春园,强压住要勾起的唇角,将她和楚常在的帘子拉了下来,这才声音里带着点点笑意道:
“可能是皇上觉得,住在圆明园委屈了太后娘娘,畅春园乃是先帝故居,住在这儿,地方大不说,太后娘娘住的一定也极为安心。”
畅春园门口已经等了许多人,太后的马车一停下,十四福晋便赶紧上前道:“儿媳给皇额娘请安。”
她身后跟着的弘景及几个庶子庶女也跟着请安。
太后听到动静,眼底闪过惊喜,又有些疑惑,方才如墨说才到畅春园,怎么这会子就在圆明园门口了?但她也没来得及细想,外头十四福晋已经请她上轿了。
那就先下去吧。
如墨如画先出了马车,看见周围的环境,眼色微变,太后随之出来,下意识环顾四周,先是在孙子孙女们脸上转了一圈,然后将目光定在了正门匾额上,只见上面写了三个大字,畅春园。
这字她可太熟悉了,太后的笑容一时僵在脸上。
十四福晋守在马车边上,手已经举了起来,意欲扶着太后下车,见太后看着畅春园的正门发呆,不由心里叹了一口气,皇额娘怕是在想先皇吧,便也不敢出声打扰,只在一旁站着。
裕贵人从后面疾步匆匆地过来,来到马车旁也想扶着太后,却没想到马车旁已经站了人不说,太后似乎不知为何,在愣神?
她不由地顺着太后的眼神看去,见那正门上的字,不由一惊,下意识地就念了出来:“畅春园?”
她的声音在这寂静的人群中显的格外突兀,引的十四的几个儿子女儿齐齐看向她,眼底皆带着打量,似是在说,这哪里来的粗鄙之人,微微嫌弃的眼神,叫裕贵人顿时有些手足无措。
太后这时已经回过神来,眼底的惊讶消失不见,转而是平静无波,她神色自若地将手搭在十四福晋的手上,踩着马凳就下了马车,看着周围的景象,嘴角微弯,感慨道:“哀家也有许多年没来这地方了。”
年轻时受宠自然常来这儿住,后来年纪大了,先帝虽对她也算不错,但带出来的都是些位分低,年纪小的常在答应,并没有她的份儿,倒没想到时隔多年,竟又故地重游了。
十四福晋笑道:“儿媳还从未在这儿住过呢,今儿沾了皇额娘的光,倒是能在这畅春园里住上两日。”
“哦?”太后看向弘景,笑问:“弘景也能住进来陪着皇祖母吗?”
弘景上前,将另一边的裕贵人挤到后面,扶着太后笑道:“当然,托您的福,皇伯说了,叫孙儿们这几日好好陪着皇祖母,让皇祖母高兴高兴。”
“好好好。”儿孙绕膝,太后顿时喜笑颜开,将心里对胤禛的怨气抛洒了个干净,指着畅春园笑道:“那就别在门口站着了,走走走,随皇祖母进园子。”
“是,皇祖母,孙儿搀着您,您务必注意脚下。”
弘景和十四福晋一人一个,搀扶着太后上了软轿,入了畅春园,其他几个弘字辈儿的也都围过来跟在后面,倒是将裕贵人挤到了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后远去。
第412章
药庄招工
太后有了正经的孙辈陪着,且还是自己最爱但如今却不得见的十四的孩子,哪里还记得裕贵人,她带着孙辈们在十四福晋的搀扶之下进了安然给她安排的院子,刚绕过影壁,忽地顿住脚步。
就见那院子里背对着她站着一身着锦袍的男人。
太后不可置信,半晌才颤着声音问:“是,是十四吗?”
十四转过身来,他也三十多岁了,常年在外征战,看着成熟了许多,虽被胤禛派去守皇陵,但好像过的还不错,眼睛清明,没有任何颓丧之意。
“扑通!”
他对着太后跪了下来,以头触地道:“儿子不孝,叫皇额娘操心了。”
太后瞬间红了眼眶,上前将十四扶起,哭道:“儿啊!”
十四福晋在一旁也跟着抹泪,她也许久未曾见到十四了,以前在外打仗,本就聚少离多,谁曾想好不容易能回来了,却被亲哥派去守陵,她面上不敢说什么,心里不是对皇上没有怨言的。
太后哭了一会儿,见十四头上微微有了汗,赶紧心疼道:“快,快进屋,你什么时候来的?是不是等额娘等了许久?”
十四搀扶着她进屋,笑道:“也没来多久,这一路上,皇额娘累不累?皇兄说您近日身子不舒坦,銮驾不易太快,免的颠簸,儿子叫小厨房给您炖了燕窝,这会子吃正好,不知您可有胃口?”
十四叫人做的吃的,太后就算吃不下,那也是会给面子吃上两口的,一大家子进了屋,太后还舍不得松开十四的手,上下打量他许久,叹道:“你受苦了。”
“不苦。”十四摇头道:“是儿子不孝,未在额娘膝下承欢,还叫额娘跟着担心。”
太后哼道:“你有何错?都是皇上的错,叫谁守陵不成,偏叫你去,倒把十三当做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似的。”
她以前抚养过十三,十三一直对她敬重有加,虽不像十四这般亲近,但也是当半个儿子的,但这人啊,最忌讳的就是有所对比,十三如今被重用,权柄在握,乃是朝中第一人,而她的十四呢?却只能在皇陵吃苦,叫她如何没有意见?
十四听出太后话语里的怨气,抿唇道:“皇阿玛自小宠爱儿子,儿子是皇兄一母同胞的亲弟弟,皇阿玛仙去后,是儿子主动提出去守陵的,那里不算多么艰苦,皇额娘别迁怒皇兄和十三了。”
太后不信,只道:“你别给你皇兄找补,他就是那般冷心冷肺的一个人,眼里只有他的皇贵妃,哀家这个太后,虽是亲生母亲,当的也不甚有滋味。”
涉及到后宫,十四不想多嘴,他看向十四福晋,使了个眼色,十四福晋立即上前,将桌上的燕窝端到太后面前道:“皇额娘,燕窝晾的差不多了,儿媳伺候您用吧。”
“我来吧。”十四接过碗,用勺子舀了一勺喂到太后嘴边,细心叮嘱道:“皇额娘小心烫。”
太后笑道:“还是你最贴心。”
这边一家子其乐融融,那边,跟着太后进来的裕贵人心情就不太好了,她原本还想着贴在太后身边,谁曾想十四在院子里,她便没有再跟着进屋,而是转头出了太后的院子。
畅春园的风景自不必说,然而裕贵人看着不远处的美景,一时有些迷茫,原以为跟着太后能去圆明园,可没曾想皇上将太后安排在畅春园,且还有十四福晋一家围着,竟没有她的任何位置了。
圆明园内,胤禛陪着安然休息了一会儿便去处理政务了,安然也没再歇着,换了衣裳后就坐了马车前往药庄。
药庄内,春和已经等着了,她自从接手药庄以后,便每日都会来看看,后来觉得太过麻烦,小包袱一背直接住了进来,叫晚上回家的伊尔哈见了空空如也的卧室差点吓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