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安然和宋九娘简单聊了两句,又看向许青黛,笑问:“不知许大姑娘寻我何事?”
若是在明玉楼算是偶遇,那么跟着到基金会来,想必是有事要说了。
许青黛和安然只有一面之缘,也并不知安然的身份,只听宋九娘提到过是京城贵夫人,这次厚着脸皮跟着过来,确实也是有话要说。
她性子爽利,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艾夫人可知宫中皇贵妃娘娘建立的红枫书院?”
安然挑眉,看向宋九娘,见宋九娘轻轻摇头,便知宋九娘并未告诉过许青黛她的身份。
“红枫书院我自是知道的,不知许大姑娘为何问起这个?听说那儿只招收贫苦人家的孩子入学,许大姑娘家,想必不用吧?”
许青黛摇头道:“倒不是为了入学,只是听说那儿招收了许多孩子,这么多孩子,想来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走仕途,您也知道,我许家世代行医,我的医术,在整个许家同辈人中是数一数二的,所以我想问问,不知红枫书院收不收教医术的夫子?”
原本并不在意的安然一下子就坐直了:“你是说,你想进红枫书院教医术?”
许青黛点头,有些不好意思道:“我知道红枫书院里面的夫子们个个身份贵重,我一个江南来的医女,在京城没什么门路,也无人知道我江南许家之名,怕是没资格进书院教书,但又不甘心我这一手医术被埋没,正巧今日碰到您,便想着厚着脸皮,请您帮我牵牵线。”
安然疑惑:“你们许家在江南那边一向吃得开,你为何要千里迢迢跑来京城?”
许青黛抿唇,扬起的唇角带着苦涩:“不瞒夫人,我今年十七,从十五岁起爹爹为我说亲,却不知为何,每一门亲事刚定下来,未婚夫就不约而同地出事。
江南人人都知道,春晖堂许家大姑娘克夫,所以即使我有一身医术,后院娘子们也不愿意请我去看诊,生怕沾染上什么,上次跟着爹爹来京,本就抱着不回江南的想法,但京城的局势,贵人后院都不愿请我这么一个外来医女,要不就得签卖身契才行,我不愿意,所以。。。”
安然了然,京城各府女眷,有条件的都会自己培养医女,对于许青黛这么个自由之身,又是江南来的,爹娘亲戚都不在,于女眷们来说,便是不可靠的存在,随时可能因为一些好处而另投他人。
许青黛心里是有些焦急的,见安然陷入沉思,以为她不愿意,心中失望,但还是道:“若是艾夫人为难,那就算了。。。”
“没有,你的想法挺好。”
安然笑道:“红枫书院今年原本就是想成立几个专科,初初定了账房,木工,制衣,膳食,我也曾考虑过开个医学,只是想着这得要多年才能出师,怕是孩子们坐不住,毕竟家里不富裕,都想着早点学成早点赚钱呢,故而便将此项划掉了,没曾想今日碰到了许姑娘,又提起此事,或许这便是缘分了。”
许青黛听的有些懵,安然这般熟稔的语气,看上去就像红枫书院是她做主一般,她刚想问安然这是什么意思,就听安然道:
“许大姑娘,重新认识一下,我是红枫书院的院长安然。”
红枫书院的院长?
那不就是!
许青黛心里一惊,下意识起身跪下:“民女不知皇贵妃娘娘尊驾,有所冒犯之处,还请娘娘宽恕。”
“快起来吧,这儿不是在宫里,我更喜欢旁人称呼我为院长。”
安然将许青黛扶起来,示意她坐下说话:“许大姑娘一身医术,去书院当夫子自是欢迎的,只是书院里有些情况,我想跟你先说说。”
“是,您说。”许青黛道:“院长,民女闺名青黛,您直接唤名字就好。”
安然从善如流:“青黛,想是你也知道,书院中有许多的女孩,她们的学习能力丝毫不弱于同龄男孩,每逢大考,排名前三中男女各半,但我这段时间发现,十几岁的男孩和十几岁的女孩,他们讨论的事情完全不一样。
成绩好的男孩会想着未来考科举走仕途,成绩弱一些的男孩会想着好好学算学,出去后再不济也能当个账房先生,但同样年纪的女孩子,不管成绩好坏,言语中都有意无意透露出对未来夫婿的向往。
我曾问过她们,从书院毕业之后想要做什么,她们大多都是沉默以对,有性子外向的私底下找到我,说她们也不甘心就这么嫁人,余生只能困于柴米油盐。
可没办法,若一直拖到年纪大了,女孩子就不好找人家了,家里父母即使愿意养着,但兄弟们的妻子们也容不下这么一个小姑子一直在家的,即使学得一身本事,出去找工做也不容易,老板们大多不会收女子。
父母之所以送她们进书院读书,刚开始也只是为了省一口口粮,若是再能识些字,以后便能以此找个条件更好的婆家,至于让女儿出去做生意或者找工做,想都别想,抛头露面的女孩子是不容易说婆家的。”
许青黛听的眼睛泛红,她也是一身医术,却只能被世俗裹挟着藏于袖中,这几年,她深刻地感受到女子在世间行走的不易,所以更能共情书院中的女孩子们。
而她旁边的宋九娘,已经用帕子捂脸擦泪了,她何尝不知女子之苦呢?
第469章
《外科明隐集》
许青黛问:“院长的意思是想要我教书院的女孩儿们学医吗?可医女想要出头怕是不易。”
方才说的那些其实有些扯远了,安然拿起杯子喝了口茶,继续道:“我知道,医者,想要出师,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出师之后去哪儿,也是一个问题,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
她话锋一转,忽然问:“不知青黛可曾听闻开刀术?”
安然以为许青黛会思索片刻,却没想到她眼睛一亮:“院长竟也知道开刀术吗?”
许青黛不等安然回答,信手拈来道:“开刀术属于外科手术,青黛曾拜读过前人陈实功老爷子的《外科明隐集》,里面详细记载了许多疮疡,刀伤,骨折等处理方法。
许家原本也有此类技术,但此法是在人的身体上动刀子,听上去实在骇人,故而许家的这些外科技术已经没落了,最近几代,也只有我对此感兴趣,但因着没有人敢让我动刀子,故而一直没有真正动手过。”
安然没想到许青黛似乎还真自己研究过,不由好奇问:“那你可曾见过剖腹取子的方法?”
“剖腹取子?”一旁原本安静的宋九娘惊呼出声,有些害怕地问:“若是剖腹取子,那母亲还能活吗?”
许青黛想了想道:“我曾经在一本残卷上似乎见过剖腹取子的方法,却只有零星的记载,剩下的不知所踪,但我觉得,既然前人有过记载,那么说明这个方法有可行之处的。”
安然点头:“这种方法听起来确实骇人听闻,但如果操作的好,是可以在保证母体存活的同时取出胎儿。
这种手术一般适用于胎位不正,胎儿过大等因此难产的妇人,自古以来,女子生产便如同一道鬼门关,若是能习得剖腹之术,想必能帮助更多的产妇平安生下孩子。”
许青黛沉吟片刻,才道:“院长这是想让我去探究剖腹之术?”
安然摇头道:“这只是其中之一,我其实更希望的是你去深究外科之术,方才所说的剖腹之术,听说便是将人的肚子剖开,取出孩子后再缝上。
那么大的孩子出来,肚子上的伤口定是不小,那么这样的缝合之术,是不是也适用于砍伤,砸伤等大的伤口,有助于更快地恢复?”
外露型的伤口最怕的就是感染,如果及时缝合,再仔细消毒处理,想必感染的几率会小一点,幸存的概率也会大一些。
“院长说的有几分道理。”许青黛表示赞同:“而且这种外科手术,学起来要简单一点,不必从汤头歌开始死记硬背,只要多练习,想必很快就能上手处理这种外露伤口。”
安然点头:“是,我也是这么想的,缝合之术练好,能用到很多地方,那么学习这些技术的孩子们,说不定就能凭此开辟出一种新的医学方式来,到那个时候,医女们或许就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说来,我前些天经过一家医馆,里头有个农人左脚的大脚趾被锄头砍断了,可能是用了十足的力气,故而那脚趾头骨头尽断,只剩一点皮肉连在上面。
看诊的大夫看了之后直摇头,说脚趾怕是留不住了,以后也会影响行走,下地干活怕是不利索,那时我就在想,要是能有大夫敢将脚趾的骨头接上,然后缝上那掉落的脚趾头,说不定农人以后还能行动自如,下地干活呢。”
许青黛有些犹豫道:“但是,这种外科手术,面临的大多都是鲜血淋漓的场面,男娃们胆子大一点,想来很快就能适应,倒是小姑娘们见了,怕是会受到惊吓不敢多看,更别说亲自动手缝合了。”
安然也想过这个问题,道:“是,女孩儿对于血腥的场景会敏感一些,但世事无绝对,或许也有胆子大的,或者适应能力比较强的,时间长了可能就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