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沈棠迈步进书房,装不知道姜老太爷为何来平远侯府,高兴的给姜老太爷请安,挽着姜老太爷的胳膊撒娇,“我没打扰外祖父和父亲说话吧?”
姜老太爷失笑,“外祖父找你父亲没有什么要紧事,只是路过平远侯府,寻你父亲说几句话。”
“你父亲忙,就不打扰他了,你送外祖父出去。”
沈棠不舍道,“这么快就走吗?我要来晚一些,岂不是连外祖父的面都见不着。”
姜老太爷不让沈绥送,但姜老太爷许久没登门,沈绥怎么能不送,和沈棠一起送姜老太爷出府,目送他坐软轿离开。
姜老太爷走后,沈绥还以为沈棠会问他姜老太爷到底为何而来,但沈棠一个字也没问,可见是知道的。
至于怎么知道的……
十有八九和那戴面具的男子有关。
沈绥是既好奇又怕知道自己准女婿是什么人了,他这个准岳父连自己女婿是谁都还不知道,平远侯府这些家丑,准女婿比他这个准岳父知道的都要清楚。
沈绥以为沈棠会问她,银杏以为沈棠会要求沈绥别听姜老太爷的劝,结果沈棠既没问,也没说,送完姜老太爷,福了福身就回内院了。
等四下无人,银杏实在憋不住道,“姜老太爷求情,侯爷肯定会听的,姑娘怎么不说服侯爷别免了对二太太的惩罚?”
沈棠望着天上飘荡的浮云,“你都知道父亲不会不听,我又何必让父亲左右为难?”
她该说的都说了,她也想趁此机会看看父亲到底信了几分。
她不信父亲会允许沈娢把姜家卷进侯府的家务事里来。
这会儿时辰不早了,沈棠回屋喝了盏茶,看几页书就到吃午饭的时辰了。
算着沈娢差不多该从姜家回来了,沈棠就带着银杏去了松鹤堂。
路过花园,远远的就看到沈娢的贴身丫鬟带着个小丫鬟往前走,两丫鬟手里拿了不少东西。
沈娢第一次去姜家,姜家不会让她空着手回府的,那些一看就是首饰盒,天知道沈娢这一趟刮了姜家多少好东西。
让丫鬟送回清兰苑,摆明了是没打算让老夫人知道。
沈棠脚步往前,进了松鹤堂,绕过屏风进屋就见沈娢挨着老夫人坐着,在陪老夫人说笑。
沈棠走上前,瞥到沈娢手腕上戴的玉镯,几乎是瞬间,沈棠眼神就冷了下去。
沈娢手腕上戴着一只翡翠镯子,晶莹碧透,是姜老夫人惯常戴,几乎从不离身的。
外祖母竟然把自己最喜欢的玉镯送给了沈娢。
见沈棠眸光落在自己手腕上,沈娢才想起来这只玉镯没摘下来,想遮掩已经来不及了,她道,“二妹妹看什么?”
沈棠道,“长姐这只玉镯和外祖母惯常戴的一模一样,要不是长姐从来不去姜家,我都要怀疑是外祖母送给……”
话还没说完,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丫鬟快步走进来,道,“老夫人,不好了,侯爷让人押着二老爷去祠堂罚跪三天……”
老夫人心往上一提,“老二这是犯什么错了?”
丫鬟摇头。
这她就不知道了。
老夫人看向王妈妈,“你快去问问。”
王妈妈匆匆出去。
王妈妈出去的急,回来的也急,她快步进来,老夫人急问道,“侯爷为何要罚老二?”
王妈妈看了眼沈娢,才回道,“二太太怂恿大姑娘去姜家,找姜老太爷来帮她求情,侯爷不能不给姜老太爷面子,免了二太太的责罚。
二太太犯那么大的错,只罚去佛堂反省还不知足,闹幺蛾子,二老爷昨儿才向侯爷保证会管好二太太,今天就又给他闹事,不罚不长记性,就罚他了……”
沈娢急道,“是我自己去姜家的,不是二婶怂恿我去的!”
不是二太太怂恿的才怪了。
连她都不信,何况是侯爷了。
前几日,二姑娘去姜家,二太太还说大姑娘消瘦,怕姜家瞧了心疼,拦着不让大姑娘去……
王妈妈看着沈娢道,“侯府家丑惊动姜老太爷,侯爷很生气,罚大姑娘你去静慈庵反省半个月,丫鬟已经在给你收拾东西了。”
“侯爷还说了,谁再敢把这事捅给姜家知道,你就一辈子待在静慈庵,不必回府了。”
沈娢脸色惨白,她跪下来求老夫人,“祖母,我知道错了,您别让父亲送我去静慈庵……”
老夫人脸色铁青。
她还奇怪姜老太爷怎么突然来平远侯府,没想到竟然是为二太太求情而来。
她和沈绥两个人都没保管好姜氏留下的陪嫁,被二太太偷拿送给永宁伯府,她瞒着姜家都来不及,沈娢却主动捅给姜家知道,还要姜老太爷亲自登门为二太太求情,老夫人气的嘴皮都发抖。
“让二太太和她一起去静慈庵给我反省!”
“这回是我罚的她!”
“谁求情都没用!”
第72章
贴金
让沈绥和老夫人丢面子,还连累二老爷被沈绥罚跪祠堂,老夫人能饶了二太太才怪了。
沈棠坐在那里,天知道她做了多少努力才没让自己笑出声来。
二太太挑衅父亲一家之主的威严,不知道她对这结果可满意?
沈娢想求饶,老夫人脸冷的她半个字都不敢说出口,她望向沈棠,沈棠没趁机落井下石就不错了,能帮她求情?
想都别想。
指望不上沈棠,沈娢只能自己上了,“祖母,后日就是王家表哥迎娶永宁伯府大姑娘过门的日子,二婶和二叔得回去喝喜酒……”
在老夫人气头上,沈娢这不是在帮着求情,而是在火上浇油了。
老夫人怒道,“你二叔二婶不回去,王家就不办喜事了吗?!”
就是为王家那不成器的侄儿,才闹的侯府这般乌烟瘴气,她和侯爷罚一个吃里扒外的二太太,还要挑日子不成?!
沈棠真的憋不住了,没见过这么蠢的,本来老夫人罚二太太去静慈庵,二太太要去王家喝喜酒,老夫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沈娢这么一劝,老夫人明着不许了,二太太要还敢回去,那就是把老夫人的话当耳旁风。
王家大少爷成亲,二太太作为姑母不能回去,必会惹人非议,她倒要看看二太太要怎么保住自己和王家的脸面。
沈娢还跪在地上,老夫人呵斥道,“还不回去收拾东西。”
沈娢模样酷似老夫人,平常老夫人舍不得骂她,但顶着那张像极了老夫人的脸,做这样愚蠢的事,老夫人更没法容忍,尤其没法容忍在姜家面前丢脸。
沈娢不敢再多说一个字,一脸委屈的起了身,只是眼角余光扫到沈棠时,恨不得将沈棠抽筋剥皮。
沈棠回之一笑,没差点气的沈娢当场失去理智。
沈娢几乎是跺脚走的。
老夫人气的抬手揉眉心,沈棠劝道,“祖母别气坏了身子……”
老夫人心力交瘁的摆手,“你也回去吧。”
沈棠很听话的起身告退了。
回到清漪苑,沈棠歪在小榻上看书打发时间,银杏端糕点进来道,“大姑娘和二太太去静慈庵了,三姑娘与她们一起去的。”
沈娢怎么说也是长房女儿,她和二太太去静慈庵,沈冉不一起去难免会叫人觉得奇怪。
只是可怜了沈冉,好事从来没她的份,坏事少不了她。
也不知道她有没有怀疑过自己不是二太太亲生的……
要不是怕打草惊蛇,沈棠还真想挑拨一下。
沈棠继续翻书,看的仔细,傍晚沈棠吃完晚饭,将手中象牙筷放下,银杏进来,骂骂咧咧道,“真是不要脸。”
沈棠随口问道,“怎么了?”
银杏道,“大姑娘和二太太分明是被罚去静慈庵反省的,有人问起,二太太说她和王家新娶的大少奶奶属性相冲,不宜去王家喝喜酒,正好大姑娘要到静慈庵给九泉下的夫人祈福,就一起去了……”
还真是会往自己脸上贴金,把受罚说成去祈福,沈娢出娘胎就差点被自己亲娘活活掐死,这事京都不少人知道,沈娢不受疼爱还这么孝顺,她没一起去,就更衬的她不孝了。
沈棠庆幸自己吃完晚饭了,不然准得恶心的吃不下饭。
两日后,是王家大少爷迎娶永宁伯府大姑娘过门的日子。
二老爷在佛堂跪了三天,膝盖肿疼,没法去王家喝喜酒,二太太和沈娢在静慈庵反省去不了,沈绥也没去,只差管事送了份贺礼去,把王家气的够呛,也惹来不少揣测。
毕竟王家是二太太的娘家,永宁伯府和王家结亲还是因为沈棠把李大姑娘带下水,于情于理,沈绥都该去喝杯喜酒的,偌大一个侯府,四房老爷,一个到场的都没有,说不过去。
嗯,老夫人没安排三太太去送贺礼,她以为沈绥会去,沈绥以为老夫人会安排,然后就这样了。
不过沈绥也不在乎王家生不生气,就冲王家敢打他女儿的主意,两家也不用再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