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想到谢归墨那震惊的眼神,豫王就想笑。
侍卫道,“那道士让王爷您把靖阳王世子妃供起来……”
豫王轻笑,“我要真能得偿所愿,供她一个又何妨。”
沈棠不知道,因为道士这句话,豫王登基后,但凡她所求,无有不应。
以至于某位爷都怀疑豫王觊觎他媳妇,想挖他墙角。
事实上,要不是沈棠是谢归墨的人,豫王绝对会动这念头,这样的人,当然要放在自己身边才放心。
……
再说四房被烧掉大半,四太太连夜带女儿搬出王府大宅的事。
不过四太太虽然搬了,但老夫人还是没醒。
二太太又找到道士,寻问为什么,道士一口道,“不可能,要是真搬了,府上老夫人不可能不会醒。”
回答的斩钉截铁。
靖阳王府老夫人的病怎么回事,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么?
靖阳王世子世子妃不是会害命的人,只要顺了他们的意,不会吃这么多苦头的。
道士问四太太是不是真的搬了,二太太就把四房被烧,四太太搬出府的事说了,道士道,“这算哪门子搬出府,只是换了个地方住而已。”
“真搬了,才不算住在一个屋檐下。”
二太太是带着四太太的丫鬟去问的,回府后,就找王爷王妃分家,只有把四房从王府公中分出去,那才是真的搬出府,不然四太太就是住到天边都不行。
王爷军务繁忙,分家之事交给王妃,分家之事杂乱,王妃把沈棠也叫了去,忙了三天,才把公中分好。
既然分家,肯定要把二房三房也一并分好,毕竟老王爷老夫人都有这么大年纪了,只先分四房的,回头剩下的怎么分就成了个问题,王爷王妃都不想惹那个麻烦,就照家规分了,回头分出府再给二房三房,以后公中进账收益,再另外分。
王爷是长房嫡出,自然占大头,二房四房也是嫡出,但两人加起来也没有王爷的多,再加上最值钱的是兵权,二房四房对于分家很是不满。
但不满也没用,家规就是这么规定的。
四太太诉苦,“因为分府的事,府里下人议论纷纷,伺候的都不尽心,连累我四房被烧了个干净,公中都不能多分一些吗?”
王妃道,“这是照家规分的,多给四房,其他人就得少分。”
二太太道,“老爷心疼四房损失惨重,说给四房一间铺子,一座庄子,一百亩良田,外加五千两银子。”
这给的可不少了。
但沈棠不信二房会真给。
二太太和四太太虽然是嫡亲的妯娌,但钱财一事上向来分明,经常为老夫人偏心起龃龉,只是有老夫人震着,没有闹的不可开交,二太太舍得给四房这么多,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不过是二房带头给了,王爷王妃不好比二房给的少。
这不,这话一出来,王妃就面露难色了,沈棠道,“这事之前不是说好了,等老王爷回京,再商议补偿四房的事。”
她不说话,没人当她是哑巴!
四太太眼底泛寒芒,她始终觉得老夫人真晕和世子世子妃脱不开干系,只是沈棠和谢归墨谁都没进过屋,再加上老夫人病榻前一直没离过人,老夫人吃的喝的,除了符纸水都有丫鬟吃一样的,没理由质疑他们,不然四太太早公然怀疑了。
二太太道,“之前商议的是公中补四房,商议的时候也没人知道四房会被火烧,这只是我们二房的心意。”
沈棠道,“是直接从公中划给四房吗?”
二太太眉头一皱。
四太太立马道,“也好,二房手里的庄子铺子也不多,给我们这么多,二房日子会紧不少,公中暂时不分二房,直接划给我们四房,是再好不过了,二房的心意,我和老爷会铭记于心的。”
二太太想说不行,可显然直接划给四房,对二房更好,她没理由不答应,除非不是真给。
可公中直接划给四房,到了四房手里,四房可能会还给她吗?
二太太气的恨不得把沈棠给活剐了,要她多管闲事!
沈棠不觉得自己是在多管闲事,二太太帮着四房从长房划拉东西走,她身为世子妃,在外要维护靖阳王府的利益,在内要维护长房和谢归墨的利益,这是她分内之事。
二太太既然这么说了,沈棠就真当二太太给,她让二太太说出口的话变成真的,也帮着把东西送到四太太手里,四太太肯定更会当真。
这么多东西,沈棠不信二太太不会想方设法的要回去,二太太四太太必会内讧。
二太太把怒气压下,看向王妃,“那大嫂和王爷准备给四房多少?”
沈棠道,“二婶这不是为难母妃吗,你和二叔商议定的,母妃也得和父王商议一番。”
谢姝不满分出府,摔东西泄愤,吓的丫鬟跳脚,打翻烛台,把四房烧了,四太太护女儿,嘴里连句实话都没有,还想要王爷心疼四房损失惨重,没怪四老爷四太太教女无方就不错了。
第305章
嫌隙
有沈棠在,二太太四太太占不到半点便宜,反倒把自己气了个半死。
王妃和二太太四太太妯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十几年,还能不知道二太太四太太的为人,知道沈棠是在护她,也干脆将这事推给了王爷。
王爷什么都没给四房。
嗯,也不能说什么都没给,只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王爷给四房一间四进院子,一间铺子,结果四太太明里暗里说长房给少了,还没二房给的多,直接把王爷给惹恼了,干脆什么都不给了,还扔下一句,“管教好女儿,不然再多的家产也不够她烧的。”
有些事王爷是不愿意多说,他一向不喜管这些事,再加上四房都要分出府了,能闭一只眼就闭一只眼,但不说不代表不知道,二房四房在他跟前玩花样,还敢有微词,王爷岂会姑息。
王爷这话说出来,四房还敢多说半句,王爷就要追究谢姝之过了,虽然谢姝不是故意为之,但该罚也得罚。
因为摔东西发脾气,导致四房被烧,还把过错扣在丫鬟头上,这事传扬出去,别说只是四老爷四太太的女儿了,就是王爷王妃亲生的,谢归墨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只怕也没几个敢上门求娶的。
王爷走后,分家之事就算告一段落了,沈棠也回到了沉香轩。
只是她前脚回屋,后脚四儿屁颠颠跑进来,告诉沈棠道,“世子妃走后,二太太四太太在去梧桐院的小道那里吵起来了……”
沈棠嘴角勾起一抹弧度,银杏就问道,“为什么吵起来?”
四儿道,“二太太不知道四房走水和四姑娘有关,还以为真是丫鬟笨手笨脚烧的,才给四房那么多东西,长房家大业大,王爷都觉得该给四房一个教训,要四房把二房给的东西还回来,四太太不同意,然后就吵起来……”
吵架是沈棠意料之中的事,要不是等着看这一出,她也不会把二房的信口捏来,变成真的,话是二太太当众说的,东西却私下里要回去,等于四房什么都没落着,二房还有个兄友弟恭的好名声。
四太太能吃这个亏?
东西到了四房手里,就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也没可能还回去了。
但二太太也不甘心吃这个亏,可不得吵起来,就是打起来都有可能,一间铺子,一座庄子,一百亩良田,外加五千两,不是小数目了,二太太就是给自己亲生女儿都给不了这么多,能给四房女儿吗,,留着将来给自己女儿做陪嫁不好吗?
老夫人这会儿是还晕着,等醒过来,发现自己受一通罪,最后四房被分出府,二房和四房还有了嫌隙,怕是真得气吐血不可。
沈棠已经期待老夫人醒过来了。
周管事招呼人,紧锣密鼓的把四房的东西送出府,事情还真是邪门,四房的东西前脚送出去,后脚老夫人就醒过来了,府里上下都震惊道士的灵验。
老夫人醒来,如沈棠预料的那般,得知四房被分家了,一口气没提上来,就又吐血晕了过去。
可怜梧桐院上下刚因为老夫人转醒,阴霾顿扫,高兴起来,老夫人就又晕了,顿时又乱成一锅粥,火急火燎把太医请进府。
不过老夫人虽然晕了,但这回是怒急攻心所致,太医能治,开了平心静气的药方子,叮嘱老夫人静养,切忌动怒。
老夫人也不想动怒,可也得忍得住,身子骨是她自己的,她明明没有病,喝了那道士烧的符纸水,就真的晕了,那符纸水一定有问题!
可符纸是道士当着满院子人的面烧的,道士是二太太和江侧妃要请进府,道士和她无冤无仇,没理由害她。
但直觉告诉老夫人,这事和谢归墨沈棠脱不开干系!
他们就是想将二房四房,甚至连着她这个老夫人都赶出府,便趁机将四房撵了出去!
想到自己昏迷这么多天,老夫人就怒火中烧,烧的后牙齿和眼睛都疼,太医人还没走,又默默把药方里降火气的药又加了一钱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