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慈悲 第130节
她昨日本想偷偷送二公子和小主子出府。可二公子说,他要光明正大带走小世子,他想做的事还不用她一个小侍女来承担后果。
二公子大摇大摆带小世子走了,但二公子的那番话一直在素念脑中回荡。王爷真要拿小世子的命去换圣上的命吗?素念忐忑不安了一夜。
王爷疼爱小世子的场景历历在目,王妃失踪后王爷日夜寝食难安的模样她也看在眼里。虎毒尚且不食子,王爷真会那么做吗?素念不敢确定。直到眼下,她亲眼看到王爷对于二公子抱走小世子的淡然后,她开始坚信,王爷绝不会那么做的。
素念相信自己的男主子,任府里,也有人相信陈朝。
魏棕立在任和郎面前,偏头看向床榻里睡得正香的小人。
“他不会取让哥儿的心头血的。昨日,那黔州巫医都被他抓进了慎刑司。至今都还没放出来。”
任和郎皱眉:“我不是不信他,我是不信宫中的那位。让哥儿如今既然已经进了我任府的门,那接下来,即便是填上我们整座任府,也不会再让人把他接出去。”
身为任府女婿,又身为皇帝近臣,魏棕这几日很头疼。
但不管是任府女婿的身份,还是千牛卫大将军的身份,魏棕都很清楚一点,让哥儿不容有失。明丰帝生死不明,不能再多一个病怏怏的让哥儿了。
魏棕拍了拍任和郎的肩:“养好精神,如果圣上真去了,我们有一场硬仗要打。”
任和郎很清楚这一点,不止是他,就连年事已高的任老太爷都做好了准备。
明丰帝如果真的驾崩,那这皇位必然是让哥儿的。他们任府会举全族之力,把让哥儿托上那皇位。
第122章
素念收拾了自己的行装,在陈朝的嘱意下她又带上了一队侍卫去了任府。而陈朝则是转身进了宫。
进宫后,陈朝也没有去紫宸殿,而是先去了慎刑司。
慎刑司内除了刑狱,还有一处供宫人居住的偏房。角落里最僻静的一间偏房外,有侍卫把守着。宫人偶然瞥到,发现那些侍卫是摄政王府的黑衣侍卫后都急忙挪开了眼。而陈朝到时,侍卫纷纷让路主动替他推开了门。
偏房内有些昏暗,但和慎刑司阴沉的牢房比起已是非常好了。日光透过窗纸照进屋子,也让陈朝看清了屋内景象。
昨日被灌了毒药的是年纪稍大点的那个孩子,可如今躺在榻上气若游丝的是年纪小些的孩子。而那个大孩子,如今端坐在榻旁,虽泪流满面但面色红润,丝毫没有中毒迹象。
所以,蛊虫解毒之法真的可行?
陈朝看着那个端坐在榻旁的孩子皱了皱眉,而那个黔州神医见到他进来面无表情掀了掀眼皮。
“王爷想要的结果得到了,可以放我们父子走了吧。”
陈朝未答,只是深深看了那黔州神医一眼又转身出了屋。
出屋后,陈朝给侍卫下令:“把床榻上那个孩子抱出来!”
侍卫垂头应下进门,很快屋内
传来动静。
“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要抱他去哪里?”
“你们放开我弟弟,放开他!”
砰砰打打声后,侍卫抱着那个气息虚弱的孩子出来了。
侍卫抱着孩子,陈朝走在前侧,一路带着回到了他在宫中偶尔留宿所住的寝殿,而寝殿内,有一人早早就在里头候着了。
“王爷!”
进门后,候在殿内的人向陈朝行礼。
陈朝颔首,示意侍卫把孩子放到床榻上。
“给他把脉。”
候在屋子里的正是年事已高的太医令,孩子被侍卫轻轻放到床榻上后,太医令走到床沿坐下伸手搭上了那孩子的脉。
太医令把脉之时,陈朝就静静立在一侧。眼看着太医令把上脉后皱了皱眉,片刻后,太医令伸手探向孩子的前襟,把衣襟扯开。顺着太医令手指的方向,陈朝看到了那孩子的心口中处有一个血点,那红点还不小。
而太医令看到那血点后面色变得郑重,他转头看向陈朝:“王爷,这孩子……”
太医令话未全然问透,但陈朝知道他想问什么。陈朝点了点头。
见陈朝点头,太医令转头又搭上了那孩子的脉。
侍卫在放下孩子后就立马退了出去,眼下屋子里除了昏迷的孩子,只剩他们两人,所以再次把脉后太医令也没有拐弯抹角。
“王爷,这孩子被伤到了根基。往后身子会很孱弱,极难恢复康健了。”
昨日还哭的撕心裂肺,中气十足的孩子,过了一夜,心口多了处红点,就成了一个孱弱之人。
陈朝的视线从床榻移开:“知道了,今日之事,太医令只当不知。”
伺候过四任帝王,太医令俨然已是老精怪,陈朝简单一语,他就立马明白了陈朝的意思。他虽有些震惊,但却理解:“王爷放心,今日之事,我会烂在肚子里的。”
陈朝再出殿,这一回他终于朝着紫宸殿去了。去紫宸殿的时候他路过了奉先殿,站在奉先殿外他听到里头的靡靡佛音。明丰帝虽不在殿中,但奉先殿内的这场祈福大戏还是做足了全套。一半是为了掩盖明丰帝昏迷一事,另一半则是太后真心想要祈福。
那一场火,烧了大半皇室先祖牌位。而那场火刚起,明丰帝就昏迷不醒。虽知道是明丰帝是中毒,但太后不免想,万一是先祖怪罪呢?祈福诵经,修缮牌位,给先祖请罪,也许明丰帝就能醒来了呢?
现在只要能让明丰帝醒来,太后什么方法都愿意一试。而陈朝从不信奉神佛,但若佛祖真能让明丰帝的身子好转的话,他也会去虔诚地拜一拜。
在奉先殿外片刻停留,陈朝继续朝着紫宸殿走去。
紫宸殿内沉闷氛围依旧,整座宫殿在禁军重重包围中寂静一片。
进殿后陈朝先问清楚了太后所在,给陈朝开门的女官换了一个,不是太后贯用的那个。
“王爷,太后娘娘天明才睡下。您要不迟些再来?”
这些时日,睡不着的又何止陈朝一人。
陈朝看了眼天色,天明还没多久,说明太后也才刚睡下。
陈朝:“让她睡吧,我去正殿看看圣上。”
正殿内,明丰帝依然昏迷在榻上,几日未曾进食,使得明丰帝的身型明显瘦了不少。明丰帝瘦弱的身型让陈朝想起了他瘦瘦小小的幼时。
这些年,陈朝在明丰帝身上倾尽全部心力,才把明丰帝从一个只会啼哭叫舅舅瘦小稚童教养成了在他离京后可以独当一面的少年帝王。
都说世族薄情重利,皇家无情重权。但生在陈家的陈朝并没感受到这些。陈家也算世族,但人口比一般世族简单。在家中,他自幼感受到了父母疼爱,长姐呵护,在外,他亲眼看着他父亲为着百姓为着朝堂征战沙场。他也亲眼看着他父亲无视阶层对所有士兵一视同仁。而他父亲也自幼教导他要兼达天下,心怀百姓。
陈父的举动和教导潜移默化影响着陈朝,而陈朝也长成了他父亲期望的模样。所以今日坐在皇位上的即便不是他的亲外甥不是明丰帝,陈朝也会竭尽所能。而这都是因为陈朝清楚,皇位动荡,朝堂不定,最后为之付出代价的只有百姓。
这种清楚认识使得陈朝坚持了许多年。坚持多年后直到今日,陈朝面对的局面是,为了皇位安稳,朝堂安定,要付出的代价是他的让哥儿。
而他也终于发现。他虽心怀天下,但他到底不是慈悲为怀的佛祖。他做不到………即使不为皇位,不为朝堂,只是为了他一手带大的血脉相连却即将濒死的亲外甥,他也做不到……
方才看着那气息虚弱的孩子,陈朝在脑中不自觉就把那孩子的脸替换成让哥儿的,让哥儿的脸只闪过一瞬,陈朝的心就揪在一处。
如今站在明丰帝的榻旁,看着他昏迷不醒,陈朝的心自然也是揪着的。只是他也清楚感知到,两者之间是不同的。
陈朝坐到床沿边,摸了摸明丰帝头,心中默念:“子山,不要怪舅舅……”
陈朝在明丰帝的榻旁坐了很久,直到太后进殿。
太后拢共没有睡两个时辰,眼底青紫未褪,眼眸中带着和陈朝相似的红血丝。
“阿朝,嘉儿找到了吗?”
昨夜陈朝出宫,让侍卫和太后传了话,太后也知道了陈朝出宫的因由。
见太后一进殿就提任兰嘉,陈朝眼眸一黯。
看到陈朝黯淡无光的眼神,无需再多言,太后已经知道了结果。
额间的青筋猛跳,太后抬手揉了揉太阳穴。陈朝看到太后疲惫的模样,蹙了蹙眉:“阿姐也要顾好身子。”
姐弟两,这几日境况都差不多。谁也没谁好到哪去。陈朝说这话的时候,太后看了看他憔悴的模样,最后也没有反驳。
太后累了,而且她还有更在意的事,昨夜她苦等了一夜,就想知道结果。
“蛊虫一事,你查的如何了?法子可行?”
听到太后问蛊虫一事,陈朝握了握拳。随后他起身,带着太后往一侧的软榻走去。
扶着太后先在软榻坐下,陈朝再坐到了太后身侧。
“阿姐……”
陈朝缓缓开口,简单两字就能听出他的疲惫,太后一听他这起调,心中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那个神医是李怀远安排的,我昨日审了才知。而李怀远最早入伍便是在黔州,此事是我没有查清楚……”
太后这两日就靠着这一丝丝的希望支撑着,陈朝一开口就破碎就她的希望。支撑着她的最后一股精神气卸去,太后身子一软。
陈朝知道太后受不住,所以先扶太后坐下了。
软软靠在软榻上,太后双眼无神,她的视线先是落在了床榻上的明丰帝身后,又转向了陈朝。
“李怀远?怎么会是李怀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赵泰德死前的那番话陈朝从未告诉过太后。面对太后的问题,陈朝半真半假道:
“昨夜诓我出京的也是李怀远,我抓到他了,但还来不及审,他就死了。那神医,虽是李怀远的安排,但背后定然是安王的安排……”
太后沉着眸:“安王……他自己死了都不愿意放过子山吗?不就是这皇位吗?若能换子山活着,我愿意给他。”
太后说完,陈朝沉默了,许久他才开口。
“阿姐,我会想法子让子山醒来的。”
太后垂着眸,身上的生气尽散,呢喃自语。
“还有什么法子呢!”
***
“我有什么办法啊!你虽然是郡主,但也不能欺负我一个七旬老人啊!”
正午阳光下,白发老头站在树下的阴影处跳脚。让他跳脚的是他面前的一盘棋盘。棋盘上黑棋成一片压倒之势,白棋少的可怜。而正持着黑棋的任兰嘉,此时脸色和她手中的黑棋一样黑。
看着曾老在她面前跳脚,任兰嘉恨不得把那盘棋子都盖他脸上。这天下,怎么会有棋艺这么差的人,她都懒得和他下。但她又实在无趣,所以转变了法子,变成教他下棋。
结果她这个夫子还没被气死,学棋的先跳了脚。
任兰嘉冷脸:“要不是看在你七旬的份上,你觉着我会容忍你这么久?”
都说远了香,近了臭,遭受了三日嫌弃的曾老受不了了。
“郡主实在无趣,要不我教您学医术吧。”
看到时候是谁嫌弃谁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