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 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 第116节

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 第116节

  荷回点头。
  “担心家人?”
  “是。”她的父母亲人都在安王的藩地内。
  “皇爷。”荷回拽住皇帝的衣袖,指尖泛白,“安王谋反,其中一个借口就是我,若是他要拿我的亲人做什么,您——”
  “你想说是你的错,想让我把你推出去,叫他不能再拿你作筏子?”
  如此一来,安王便没理由再为难她的家人,他也没可能被人掣肘。
  荷回低下头没吭声,心绪纷乱。
  在接受皇帝册封之时,她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想着嫁给皇帝后,自己多半会遭受一些非议。
  她身份如此,这些事情终究无法避免。
  因此对于太后和外头朝臣们那样激烈的反应,她并感到不意外。
  但她没想到的是。
  安王会造反。
  在他反了之后,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前朝叛贼也纷纷响应,声势浩大地想要推翻皇帝。
  从前淑妃告诉自己,她若是同皇帝在一起,会引发朝廷动荡,她虽紧张,却并不十分当真。
  她并非真是皇帝的儿媳,只是曾经同李元净相看过而已,即便他们在一起,她也不大可能遭受同杨贵妃一般的舆论处境,又怎可能左右一个国家的前程。
  可是如今,真的有人叛乱了,淑妃的预言成真,这让她始料未及。
  荷回低下头去,将整张脸埋在皇帝心口,“皇爷,我,我不知该怎么办了,您教我,求您教教我。”
  她这样无助,像只受到委屈的雏鸟在母亲怀中寻求安慰。
  皇帝将她拉坐在身畔,将她有些歪掉的金钗扶正。
  “你啊,总喜欢胡思乱想,朕不让你知道,怕的就是这个。”
  皇帝轻抚她肩头,“就算没有你,他也会寻别的理由,他所要的,从头至尾都只有朕的皇位罢了,旁的都只是借口而已。”
  “可是——”
  皇帝将指尖覆到她唇上,打断她,“小荷花,你可相信朕?”
  望着他漆黑的瞳孔,荷回缓缓点头,“信的。”
  “那就什么都不要问。”皇帝手抚上她的粉颊,语气沉沉,“跟着朕就好,朕会为你扫除一切障碍,给你最好的一切。”
  “所以,别害怕。”
  小小一方天地内,皇帝的声音沉静安稳,仿佛一只无形的大手,在她心头不断轻抚。
  阳光透过窗格,落在两人的脸上,带来几丝久违的温暖。
  万物复苏,春日降临。
  荷回望着皇帝,陷入一阵恍惚之中,心却奇迹般地静下来。
  皇帝拉起她的手往外走。
  “皇爷,您要带我去哪儿?”荷回问。
  “去见你想见之人。”
  -
  “小爷确信,皇贵妃的亲人如今在京城,还被皇爷赐了宅子和金银?”
  几日后的慈庆宫中,淑妃正一脸讶色地询问正在吃酒的李元净。
  李元净一脸颓色,自从撞破皇帝与荷回的事之后,他便时常借酒消愁,常常浑身酒意醉醺醺,被皇帝斥责过好几遍后,终究有所收敛,不至于成了个酒鬼。
  “......我骗娘娘做什么,我宫里的太监打玉河北桥经过,便听见人说二条胡同那儿新添了一家贵人,同宫里有些干系,打听了才知道,主家姓沈,正是当今皇贵妃的母家,原先被安排住在王大人府上,前几日才搬了出来。”
  淑妃:“王大人,哪个王大人?”
  李元净不甚在意道:“还能是谁,自是那位深得我父皇宠信的表叔王卿大人。”
  淑妃心中不由咯噔一下。
  为了让皇帝舍弃掉沈荷回,她难得写信给家里人,叫他们联合朝中大臣,集体上书给皇爷施压,甚至叫人专门写了童谣。
  他那样理智,立志做一代明君的人,不可能当真因为一个女人叫自己留下昏聩的名声。
  然而事实出乎她所料,皇帝对百官的反对视若无睹,对百姓的议论更是置若罔闻,照样将沈荷回捧在手心里。
  淑妃心当即凉了半截,正当她想着接下来要怎么办时,安王反了。
  并且在他谋反不多久,前朝埋伏在各地的叛军一一相应,随他一起举旗。
  而他们打的旗号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便是皇帝强纳准儿媳。
  此时,淑妃已经敏
  锐地察觉到一股强烈的不对劲。
  总觉得无形之中,有一只有力的大手在一直主导着这一切,推着人往前走,而那双手究竟是什么,她无从知晓。
  她原本心中便有些不安,如今乍然听闻沈荷回的亲人就在京城,那股不安便愈发强烈。
  听宁王的意思,沈家人到京城已经不是一日两日。
  他们原在安王的地界儿上,安王定然知晓他们的身份,既然如此,便不大可能将他们放出来,反而会想尽办法,加以利用。
  以沈家人自身的身份能力,也没可能自己逃出来。
  除非——
  有人预知了安王谋反一事,提前将他们给接了出来。
  而那个人,究竟是谁?
  淑妃站在那里,被不知从哪里来的一阵冷风,给吹得遍体生寒。
  她定了定神,转头看了眼趴在桌上、已经有些醉意的李元净,开口道:
  “小爷继续这般下去,叫我如何向太后复命,不过一个女人而已,何以至此?”
  听闻太后两字,李元净终于懒懒掀起眼帘,笑了一声。
  “太后?太后她老人家当然会这么说,沈荷回如今有了身孕,她便是有再大的气也不会在这时候发,反而会向着她,可原本不是这样的。”
  李元净声音里有些委屈,“太后她原本是要为我做主的,可就因为那个还没成型的孩子,便连她老人家也弃了我。”
  他仰头,朝着淑妃喃喃道:“娘娘,我再不是父皇唯一的孩子了,父皇他,他也许会封沈荷回肚子里的孩子为太子,娘娘,您教教我,教教我该怎么办?”
  淑妃见他一脸惊慌失措的模样,心中亦是烦躁,道:“小爷有如今杞人忧天的功夫,还不如向皇爷请命,上前线去杀敌平叛,有了军功,自然有人拥戴你,怕什么?”
  “更何况。”她抿了抿唇,道:“她肚子里的是男是女,谁又知道。”
  本以为听到自己的建议,李元净会振作起来,谁知他一脸挫败嘟囔道:
  “我哪里是会打仗的料,更何况安王和那些前朝叛贼已经被父皇派人收拾得七七八八,如今已是强弩之末,我若去,怕是还没出朝阳门,大捷的消息便已经被送到乾清宫父皇的案上了。”
  淑妃原本已然走到门口,闻言,整个人为之一怔。
  不由返回到李元净身边看着他,问道:“小爷说什么?”
  李元净起身,扶着身前的紫檀圆桌,方才勉强站定。
  “我说,多谢娘娘的好意,平叛马上就要结束,想必我那二叔很快就要被人押解入京,父皇怕是用不上我了。”
  淑妃从慈庆宫出去之时,脸色发白,下楼梯没注意,险些扭着脚,被贴身宫女扶着方才勉力站定。
  “娘娘。”宫女语带忧虑,“您脸色不大好,可是小爷同您说了什么?”
  淑妃摇了摇头,并不曾回答她,只是将手中帕子捏紧。
  太快了。
  从安王谋反到如今,也才不过半个月的功夫而已。
  据她所知,安王并非什么不堪一击的小王,他在自己藩地握有重兵,虽远不及朝廷的数十万军队,但一旦暴乱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可是皇帝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如秋风扫落叶般,飞速解决掉了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叛。
  像......提前计划好的一般。
  淑妃满心烦乱,只觉得如今的自己好似身处迷雾之中,看不清方向。
  “没有。”淑妃对着贴身宫女道:“只是听闻叛乱将要平息,所以高兴。”
  宫女闻言,不由笑起来,“原来如此,难怪娘娘方才那样入神,连脚下都没注意。”
  一边搀扶着淑妃沿着宫墙夹道往前走一边接着开口,“您从前常说,前朝反贼一直是皇爷的心病,如今心病马上要解了,您替皇爷高兴也是应当的,只是可惜了安王,也不知他没事儿造什么反。”
  淑妃原本心烦意乱,听到她那句‘前朝反贼一直是皇爷的心病’的话,忽然顿住脚步,似乎是察觉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娘娘?”宫女见状,一脸担忧,除了上回知晓沈氏被封皇贵妃,其余时候,她还从未见过自家主子这般失措的模样。
  不知过了多久,淑妃终于摇头,说:“没事。”
  她转头,望着西北方向露出的属于乾清宫的一角,只觉手脚一片冰凉。
  夕阳下,一群昏鸦从明黄的瓦片上腾空而起,飞向灰蓝的天空,在紫禁城上空不住盘旋着,很快消失不见。
  -
  在安王被皇帝派去的将军捉住的那一日,恰逢上巳节。
  这一日,宫中女眷照例要到西苑太液池边祓禊、踏春游玩。
  荷回起了个大早,随着皇帝到太液池边时,众嫔妃已经早在那里等候。
  自从皇帝封荷回为皇贵妃后,这些人便再没有见过他,如今好容易再度瞧见龙颜,不免都有些激动。
  深宫寂寞,每一次面圣的机会都十分宝贵,自然就有人存了趁此机会将皇帝拉到自己宫中的想法,却被身边清醒的宫嫔无情打断。
  “我劝你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为好,免得叫自己难堪。”
  “往日皇爷便不曾将眼睛落在咱们身上过,更何况如今?瞧他和皇贵妃的那股热乎劲儿,你我何曾见过?因此我奉劝你,还是看清自己的位置为好。”
  一番话说得那刚起了心思的妃嫔又瞬间如霜打的茄子般,蔫儿个彻底。
  众人落座,观看宫人们射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