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而且安嫔整个人谨小慎微,比之电视剧里的早期安陵容更甚。
  唯一可惜一点,这位安嫔娘娘,不会调香,也不会唱曲,更不会花样滑冰。
  被淑妃娘娘接见时的场景历历在目。
  这一回,皇帝陛下已经在外做足了亲民和蔼的范儿,诸位女眷觐见以后。
  淑妃娘娘对着命妇时也是一副亲和做派,看起来和善极了。
  这次皇帝老儿下江南带的女人也不少,除去位分较高的淑妃娘娘,还有安嫔和两位贵人。
  娘娘赐座以后,安嫔等三个后宫妃嫔陪侍在淑妃娘娘左右。
  淑妃娘娘翘起葱白的指尖,上面带着镶嵌着红宝石珍珠的金护甲。
  弯着好看的眉眼漫不经心唤一声:
  “安嫔。”
  此言一出,安嫔娘娘半点不敢怠慢,赶忙恭恭敬敬的上前垂头询问。
  “娘娘有何吩咐?”
  淑妃娘娘看着史苗等一干命妇笑道:“把我珍藏的六安茶,给夫人们尝一尝。”
  听得这种吩咐,安嫔小声答应:“是。”
  这样的场景看来有些怪异。
  虽说安嫔品阶比淑妃娘娘低。
  但那么多人都在,屋内又不是没有大小宫女。
  这样的做派,仿佛安嫔只是淑妃身边随侍宫女,可以随意支使。
  很显然,淑妃娘娘是有意要给安嫔几份难堪,安嫔也半点没有反抗的意思,逆来顺受。
  史苗把今日的见闻讲给白琪听。
  她略一思索,犹豫几分,方才开口说:
  “早年淑妃娘娘曾想把我也接进宫里,父亲拒绝了,后面去的就是安嫔。”
  万万没有想到面前白琪竟然还有这样的渊源,差点就成为了皇帝后宫中的女人。
  说及往事来,白琪心中五味杂陈。
  父亲舍不得她一入深宫似海,所以婉拒此事,最后家中落难之时,白琪有些懊恼,当初还不如真的进宫去,兴许家里就不会遭难了。
  史苗宫斗片看得多,白琪说出原因,大约也就懂了。
  史苗:“这么说,安嫔是淑妃娘娘宫中出去的?”
  白琪点头,算是默认。
  淑妃娘娘推上位的安嫔,如今位份不低,命门依旧捏在在淑妃手里,是以在淑妃面前不敢造次。
  白琪叹道:“想不到她膝下有皇子,还过的如此小心翼翼。”
  安嫔膝下育有一子。
  母凭子贵这件事,在安嫔身上却行不通。
  虽然母凭子贵,但是物以稀为贵。
  掰着手指头一数,皇帝陛下如今后宫充盈,子嗣颇丰,满打满孙十五个儿子。
  若不是有力竞争的那几个皇子,其他孩子也不一定谁都能得到优待。
  除去圣上的喜爱,皇子们想立足还要靠自己的资质和母妃娘家势力。
  很显然,皇帝陛下偏爱的只有太子。
  当下皇宫里的状况,皇子们母凭子贵还差不多。
  史苗道:“正是膝下有皇子,才不得不小心。”
  白琪显然也很赞同,默默点了点头。
  安嫔娘娘的儿子和淑妃娘娘的小儿子是前后出生的,现下只有六七岁。
  孩子这么小,安嫔娘娘可不得小心谨慎?
  两个皇子出生的时间,多半是淑妃娘娘有孕以后,扶安嫔上位收揽圣心。
  安嫔偏生肚子极为争气,又得了龙种,淑妃娘娘肯定心中不舒坦,为着自己的势力,扶容易控制的安嫔上位,明里暗里的打压却半点不少。
  圣驾到此,史苗就算再不愿意出门,也不能用守孝当做借口窝在家中。
  每日都要去行宫伴驾,整个人累得几乎褪掉一层皮。
  可惜没个体重秤,她都想称一下自己轻了几斤,原本传来原主身上三十六七老了十几岁。
  这几天熬得,皮都松了。
  下人们问她要不要吃牛乳蒸羊羔。
  史苗表示……暂时接受无能。
  虽然有羊胎素,也不能保证真的让她皮都展开啊?
  史苗暗里留意着。
  安嫔娘娘衣着之上万万不敢有出挑打扮,每日规规矩矩侍奉在淑妃娘娘身边。
  除去安分守己,便只有安分守己。
  这日史苗伴驾流程结束,从淑妃下榻的霜林苑出来,沿着游廊才走到头。
  安嫔娘娘细长的眉眼垂着,好一副可怜样,悄悄站在转角。
  别有一番楚楚惹人怜爱的风味。
  虽然史苗的审美更倾向于淑妃娘娘那种明艳大气美人。
  却也不得不承认,安嫔这类弱柳扶风的款儿,也别有韵味。
  配上她说话的语调,就更叫人可怜了。
  “夫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史苗原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
  可安嫔始终是皇帝的女人。
  人家都拦到这儿,史苗总不能当没看见,埋头狂奔。
  史苗不得不带上无懈可击的笑脸:“娘娘,您有何事苦恼?”
  安嫔娘娘手上绞着帕子,目光落在史苗拿在手上的玉佩,声音细细的:
  “这一件赏赐,我想向夫人买了它,夫人可否割爱?”
  安嫔要向自己买东西?
  史苗将玉佩翻起来看一眼。
  这只是一个寻常的玉环,打了红色的洛子,乃是今日淑妃娘娘赏赐当中极为寻常的一样。
  史苗疑惑:“为何?”
  安嫔娘娘难过的像是要哭出来。
  从她的语调中也可以听出强烈不安,仿佛要碎了。
  “原先我有一块极像的,也是淑妃娘娘赏赐,前几日被皇子殿下不甚摔坏,我怕淑妃娘娘问起。”
  看她不像撒谎的样子。
  史苗一时也摸不清楚这位娘娘究竟是真的愚钝,还是本性便是怯懦如此,又或者演技实在高超。
  淑妃娘娘送的东西,史苗岂敢随意转手于人。
  但安嫔都求到这个地步……
  史苗只好暂时找个借口:“娘娘,这是淑妃所赠,恕我不能转赠,娘娘若是苦恼此事,我家中还有相像的,我让人送来给您,您看可否?”
  安嫔听说史苗愿意找一块相像的,倒也没执着于淑妃娘娘赏的玉环。
  她眼眶突然就红了,泪珠子似乎就要滚下来。
  可怜安嫔瞧着估摸也就二十四五年纪,一脸愁容,不知在宫中磋磨了多少年。
  安嫔小声道谢,还给史苗到了个万福:“多谢夫人。”
  史苗回去一路上都拿着玉环看仔
  细翻看。
  只是寻常的羊脂玉环,哪怕对着光,也看不出上面有什么暗记。
  兴许这位娘娘真的是遇到难事,身上一毫一厘都被辖制,稍有不慎就会被淑妃娘娘吹毛求疵?
  战战兢兢,不知什么时候淑妃娘娘会对自己发难,如履薄冰。
  史苗回到家中让人找了找,很快就找到一个差不多成色的玉环,让下人打一个差不多的红络子。
  她将两个拿在一处一比,几乎分不出来,以假乱真。
  这玉环在勋贵人家,真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
  甚至史苗这一个质地更加莹润。
  “没什么差别,穗子也打成一样的,还是常见的玉环。”
  翌日再去给淑妃娘娘请安,史苗悄悄将玉环塞给安嫔娘娘。
  看得出来安嫔在拼命忍着,才没哭出来。
  声音里都带了哭腔:“多谢夫人。”
  史苗看她头上也有珠翠簪钗,却只能拿出一个荷包。
  “我身无长物,望夫人不要嫌弃。”
  就是一小包银子。
  史苗不太了解安嫔的背景。
  但她入宫从淑妃宫里的宫女做起,显然家中官职不大。
  如此看来,她的日子果然十分难过。
  淑妃娘明艳动人的美貌,在史苗这儿变了味。
  诚然淑妃娘娘在皇宫之中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宠爱不易。
  相比而言,谁又是容易的呢?
  对处于上位的皇帝讨好邀宠,自我以下,阶级分明,甚至刻薄如斯,何至于如此?
  ……
  皇帝陛下南巡没有带义忠王,故意将他留在京中和太子打擂台,这大约也是对太子殿下的考验。
  白琪认为义忠王很可能会选择扶持某位皇子上位。
  比如淑妃娘娘的皇子,可能性就很高。
  但史苗不这么认为,红楼梦里明确提过,义忠王坏了事儿。
  显然义忠王看不上当幕后摄政王,学得是朱棣那一招。
  这一两年江南风调雨顺,皇帝江南南巡进行得顺利。
  好吃、好喝、好玩,众多商贾献金、献物。
  好一个珍珠如土金如铁,银子流水一般淌出去。
  难得这一回江南官员竟然没有任何一个御驾收拾落马。
  圣驾离了金陵,官员们一面回味接驾时的荣光,一面又额手称庆。
  为了恭迎御驾,江南各家书院的教学工作几乎停滞。
  贾赦和贾政就没得空闲,尤其贾赦,几乎都要把书院里听过的东西全部忘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