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平儿出口提其他事,三太太也岔开话题对凤姐道:“罢了,还好那边老太太没多问,下次自己忙不过来,就让婆子丫头各处看看。”
  那头史苗领着黛玉、探春姊妹在石头跟前认花木藤蔓,并没有打探此处屋子为何如此的缘由,给足了甄家颜面。
  甄家众人收拾心情,仍旧与史苗说笑,请她们往凹晶馆去。
  史苗客随主便,姑娘们也不多好奇,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
  史苗今日玩得尽兴,最后领着家里小辈告辞,到家以后又送贾家的谢礼,向甄家今日的款待致谢。
  然而王熙凤不能歇息,风风火火叫人开了库房,甄家三太太和王夫人亲自挑了东西,命人连夜将蘅芜苑布置好。
  另外几位太太还各自给甄家的姑娘、甄宝玉也添了摆件,免得下一回有谁再来游园,又丢自家脸。
  王熙凤看着那边一言不发装死宝钗,气不打一处来,倘若凤姐真动口骂了,就真坐实甄家欺负客人。
  凤姐冷笑道:
  “姑娘也是去过宫里服侍的,多少大世面没见过,论理该比我没见过世面的更会布置才对,今后千万别藏拙了,都是一家子姊妹,大方些,不妨事的。”
  薛宝钗此刻只能装作镇定模样,维持自己问心无愧的姿态,但又怕凤姐生事,低眉顺眼道了一声是。
  凤姐觉得此处晦气,便也不多待,等回到住处,子时都已经过了三刻。
  大姐儿早就被乳娘领着睡下,就为薛宝钗,凤姐今日忙得连女儿都没见一眼,还吃了夹板气。
  ……
  从甄家回来,湘云、黛玉都留宿荣国府。
  说起今日游园,她们除了感叹园子构思精巧,也叹息寄人篱下的不易,就说当面被排揎的妙玉。
  就算性子是有点怪,但当时招待太太们的时候举止得当,没出错处,还非要被元妃娘娘生母刻意点出来。
  听说她曾经也是官家姑娘,以前买了很多替身都不中用,最后只能自己带发修行,家道还中落了,机缘巧合客居甄家大观园。
  还有宝钗,屋子布置得确实不能入眼,还擅自大肆改动元妃娘娘的省亲园子。
  湘云道:“只怕她是担心打坏了什么东西,处处小心,又怕落人口实,才不要那些东西。”
  黛玉摇头:“既是客居,便不该如此,实在不行退回一些,好歹也该留几样,再不济自己买些来摆一摆,也能瞧得过去。”
  今日要是有些嘴碎的看见,往外传出去,不知会编排成什么样,那是贵妃娘娘省亲的园子,往重了做文章,说甄家不敬天家都是可以的。
  湘云又道:“兴许是她家中手头不宽裕,不是说她有个犯事的哥哥?”
  探春道:“瞧她家也不像是拿不出几两银子的模样,外面的东西,也不是样样都贵的。”
  黛玉也点头:“以前我送你们的玩意儿,也花不了几个钱,只要不是非寻什么金的玉的,名家画作,不消多少开支,就能布置起来。”
  年纪小小的惜春也发表自己的观点:“画作何须再买?自己添两笔裱起来,便雅致大方,况且园子里有的是花,折几支来添个鲜亮也好啊!”
  惜春说不明白,今日去看的那个屋子,怪怪的让人发寒,分明外面是春天,姹紫嫣红,那屋里瓶子里,竟然一枝花都没有。
  总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哪怕以前有些龃龉,但还是愿意把人往好处想,年岁渐渐上来,更能体会薛宝钗的难处。
  姊妹们私下讨论得再怎么热烈,却也互相提醒,不能把这件事说出去,对宝钗影响不好。
  史苗也懒得掺和,她现在只想吃瓜看戏,今日那桩事,也够甄家气一回,薛家谋算宝二奶奶的计划无疑又多了一重阻碍。
  甄家那边显然很快调整过来,没过几日又要请夫人们去玩乐。
  风雅的以文会友,同时也是隐形相亲大会。
  女眷们的走动,比官员松快,况且一群人作诗皆是歌功颂德,没准还能拍一拍圣上马屁。
  史苗才去过,这一回就推辞不去。
  荣国府两个太太也各自找了事,推辞不去,贾敏称病不去。
  没过两天,史苗后悔了,非常后悔且遗憾。
  以至于后面回想起来,都恼恨自己为什么不去呢!
  错过了绝佳的吃瓜位。
  那甄家也是够倒霉的,真是有多大场子,丢多大脸。
  两个儿媳周氏和关氏,还有贾敏、贾媃和贾娴都在。
  周氏说起那天甄家的大瓜,鄙夷中带着几分压抑不住的幸灾乐祸。
  作为宝钗栽赃嫁祸的现场亲历者,在周氏看来,上回婆母去甄家游大观园,对那个薛家的宝钗姑娘实在太慈悲了。
  婆母还主动体谅起薛家姑娘是不是在守孝。
  若是周氏在,她都怕自己忍不住脾性嘲讽一番,还好没去。
  明眼人都知道薛家在谋划甄家宝玉将来正房奶奶的位置。
  不然不会强调宝钗的金锁要和宝玉‘正配’了。
  原先还觉得甄家宝玉被惦记上,颇有几分无辜,如今一看,甄家宝玉也不是个好的。
  周氏冷笑道:
  “听说四五个丫鬟都不是姑娘子了,当中有三个肚子里有了,那天被要被嬷嬷拿去,才闹出来,逃命的一个丫头满脸是血,冲到夫人堆里叫救命,当场有人吓得厥过去。”
  史苗没问那丫头叫什么,问了可能也不会传得细节处处不出错。
  总之就是通了男女之事的宝玉和屋里的丫头有首尾,当中有人珠胎暗结。
  甄家下人没处置好,大概是打杀发卖之类,有个求生欲旺盛的直接破罐破摔跑去客人面前求救。
  甄家又结结实实丢了一个更大的脸。
  贾媃瘪了瘪嘴:“想不到那个叫宝玉的哥儿,年岁不大心思倒是不小。”
  她们家哥儿那个年纪也只敢和过了明路的丫鬟调笑,丫鬟们也没敢勾着爷们坏事,才多大,就不怕将来怀了身子。
  不过这件事倒是从侧面解开了当年史苗在阅读原著的一个疑惑。
  宝玉和袭人云雨情了很多次,身体健康的少男少女,又没有措施,居然能相安无事那么久。
  而且曹公还隐晦写过宝玉和其他姑娘也暧昧不清,比如和碧痕洗澡满屋子的水。
  居然谁都没中招?
  如果不是宝玉有生理缺陷,就是作者的强行设定控制。
  史苗的出现打乱了剧情线,比如贾敏和林如海的存活,薛宝钗父亲没下线,王夫人大儿子现在也活得好好的等等。
  所以,导致那边宝玉的功能也正常了?弄出那么多个孩子来?
  第153章
  现实生活所能出现的荒诞情节,比小说精彩一百倍。
  虽然时下对男子的限制不如女子多,但当官的人家都要几分脸面。
  从明面上来讲,朝廷禁止官员狎妓,所以才会有蒋玉涵之流,甚至于尤老娘带着两个闺女尤二姐和尤三姐再往后发展,大有暗娼之嫌。
  满京城数过去,就没有几户内宅干净的人家,旁的大臣家中男丁未必没有这样丑事,甚至有更过分者。
  可惜不见哪户人家,直接闹到宾客面前,史苗她们只听转述,甄家还有打杀奴仆的嫌疑。
  御史大人不参一本,都是御史不尽职尽责。
  宝玉身边的丫鬟肯定大部分都过了王夫人的眼。
  当下这套社会规则如此,大户人家诸如荣国府讲些体面,又有史苗压着,奴才们大抵日子过得不错。
  但身份终归是奴籍,甚至于为了背靠大树好乘凉,放了籍也有人不愿走。
  更多的奴才实则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
  奴籍天然低人一等,不敢忤逆主子,也不知那个丫鬟绝望到何种地步,才拼死一搏。
  让主子家丢了大脸,纵使碍于人言,保得一时性命,将来又在何处?
  以甄家宝玉的条件,不至于以后娶不到妻子。
  但寻亲这一点,对男女都一样。
  各家哥儿要想定一门四角齐全好亲,也需要名声才能。
  现在甄宝玉和宝钗,勉强算是半斤八两。
  听着甄家那桩丑事,贾敏猛然想起来以前苏家那个玉石俱焚的客居姑娘。
  兴许那个求救的甄家丫鬟也到了求生不得的境地,故而才鱼死网破,抗争到底。
  甄家这事做得真难看,史苗能想到甄家的夫人和老爷们脸都绿了的场景。
  往后又传来甄宝玉被他爹打个半死的消息,听说屋里的丫鬟都换了。
  至于原先的丫鬟们,说法模棱两可,甄家倒是有几分势力,到头来对外的说法是丫鬟们和外面小子厮混,被教引嬷嬷发现端倪,最后仗着公子脾性好,污蔑主家。
  到最后,甄宝玉清清白白反而成了最大的苦主。
  这样的鬼话,也不知几人会信。
  总而言之,哥儿都是好的,就是被丫鬟们教唆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