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两人一看,原来是稻香村。
  其他人有抽到栊翠庵的、也有抽到紫菱洲、当然地方就那几个,也有人和湘云、黛玉、探春抽到一个地方。
  至于薛宝钗刚好抽到她住的蘅芜苑,迎春没抽到自己住处,反而抽到了凹晶馆。
  好在娘娘没有明确作诗时限也没规定格律,姑娘们努力想想,总能做出一首。
  湘云大笔一挥,就要交卷,黛玉连忙拉住她:“让我瞧瞧,外祖母说过,这样的东西一个不好,就是送命题。”
  湘云瘪了瘪嘴:“林姐姐你又促狭,我虽写得不好,但也不至于送命。”
  黛玉瞥了一眼:“我看,是要有赏才对。”
  一时间探春也写好誊抄完毕,湘云见探春如此,便把自己的诗作也誊抄了一遍,三人一起交了卷。
  陆续其他家姑娘也交卷,迎春大约是靠后几个,看着顾姣身边的大丫鬟把纸笺拿走,眼中和脸上神情忐忑。
  迎春对自己的诗不是很满意。
  薛宝钗眼里却满是期待,家中也为她请过先生,此刻只盼自己的诗作才华能有人看中发现。
  可算完了,眼看那尊大佛走了,凤姐才正常的说说笑笑起来:“这些诗作各位夫人要先品评一回,择其优者才送去给娘娘,姑娘们累了,可要吃什么果子,一会儿我叫人送来。”
  姑娘们倒也没有要吃的,有说还想去各处逛逛的,也有要交流刚才诗作的。
  只有湘云悄悄挨着过去:“凤姐姐,先前你家厨子做的鸭头好吃。”
  话只说了半截,凤姐就敲她脑门:“那东西我就是送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吃着也不雅,一会儿我让人给你做点,让你带回家去。”
  湘云笑嘻嘻道了谢,又约着黛玉和探春一起出去玩。
  史苗她们逛了一下园子,最后还是在甄家大太太主屋说话。
  眼看着姑娘们的好诗送来,甄家大太太让了让,请史苗先看。
  史苗推辞:“你今日是寿星,你先来。”
  甄家大太太笑道:“如此就却之不恭了。”
  说罢她先将所有诗作都快速看过一回,然后才叫人将东西散出去。
  史苗又道:“这样传着不知看到几时,不若各人看看手上诗作,念出来大家一起品评。”
  众人都说好,但带了姑娘来的夫人们大部分脸上带着忐忑。
  甄家大太太立时开口:“既然我是寿星,今日我就开这一回头,我手上留下这一首,自是我最喜爱的。”
  说罢甄家大太太看了史苗一眼。
  史苗眼神还好,看得见纸笺背面透出一个林字。
  甄家大太太留下的多半是黛玉的诗作。
  甄家大太太清了清嗓子,逐句念出来。
  果然是杏帘在望。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妙,太妙了!我最爱这一句。”
  “我倒是觉得,盛世无饥馁一句很好。”
  当然好了,颂圣颂得不着痕迹。
  众人都说好,不愧是探花家养出来的姑娘,没有辜负贾敏才女的名声。
  颂圣诗,黛玉已是收着写了,没有露出多少锋芒,皇帝跟前,露了锋芒不是好事。
  往后还有湘云、探春、宝钗等人的诗作,评过一轮,大家心里各有评判,当中挑出来十首呈报给宫中元春。
  薛宝钗的也入选了,她那一手端庄板正的簪花小楷,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天宫里就送了赏赐,好在这回元春长了脑子,不论什么诗作排名,各家姑娘都是一样的东西。
  好景不长,外面忽然刮起来风言风语,说是史侯家那位早早失了父母的姑娘,性情尖刻小性,刁钻古怪。
  史苗不气反笑:“这就是柿子捡着软的捏!她不敢编排三丫头,咱们家就在旁边呢!也不敢编排林丫头,敏儿肯定不会放过。”
  周氏也厌恶道:“以为云丫头自小没了父母就好欺辱,真是可恶!也不瞧瞧自家烂成什么样子!”
  第155章
  入秋的京城,天空湛蓝高远,几缕白云恰似轻柔的薄纱,轻轻笼罩在澄澈无比的天幕上。
  荣国府内,庭院深深,刚刚翻新过的朱红廊柱,在日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
  周氏端坐在正厅的雕花椅上,身着一袭深紫色的锦缎衣裳,绣工精致的领口与袖口盘着一圈虫草纹样,衬出她当家主母的身份。
  她手里紧攥着一方素白帕子,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脸色阴沉得仿若被一层寒霜所罩,心中怒火灼灼,却又被她强行压抑着。
  这薛家和她预料的一样,果然阴损,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好不容易觅得一门靠谱亲事,被流言蜚语纠缠不休。
  一想到若旁人误认这流言出自荣国府,她这管家太太的颜面何存?
  周氏缓缓抬眼,目光中满是懊恼与愤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薛宝钗平日里那副八面玲珑却暗藏心机的模样。
  她嫁祸人的手段,周氏可是看得真真儿的,如今但凡跟薛家沾边的事儿,周氏听了一星半点,就忍不住来气。
  史苗坐在主位上,脸色也不太好看,心中暗自思量,薛家素来喜编排人,想不到这辈子对付上了史湘云。
  薛家到现代社会,最适合的不是经商,而是去当水军公司,弄一堆带节奏造谣的,专干那搬弄是非的勾当。
  这一次黛玉父母双全,家世显赫,故而轮到家世稍弱的史湘云吃亏。
  薛家也是真蠢,以为湘云真是软柿子随便捏。
  湘云自小没了父母,史家若不优待,必会遭到外面议论不慈,惹到湘云,她又是史家这一辈头一个定亲的姑娘,史家那边岂会轻易放过。
  史家只是低调,并不是吃素的。
  湘云刚直的性子打小就有,这一两年收敛了些,可也绝不是任人拿捏的主儿。
  要不是顾及着王夫人和甄家那点亲戚情面,就凭等级森严的世家规矩,薛宝钗哪有机会凑到姑娘们跟前?
  史苗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冷笑,声音冷硬如冰:“咱们家的姑娘,岂是他们几句闲话就能抹黑的?都怪之前太给甄家留面子。”
  儿媳周氏也深知,真要较起真来,都不用老太太出面,自己只需一句话,就能让薛宝钗在这京城的交际圈里彻底混不下去,往后嫁人都难。
  正是知道女儿家难,故而不会想着将事情做得太绝,结果有些人还得寸进尺了。
  难不成在外面传湘云的不是,就能把薛家宝钗姑娘衬托得高贵?
  这边厢,甄家大夫人拉着迎春的手,坐在暖阁的塌上。
  甄家大太太身子不好,这几日略冷些就受不住,暖阁已经烧起来。
  窗外秋风愈发猛烈的呼啸,吹得
  窗棂哐哐作响,一股子寒意弥漫进来,瞧着像是要变天。
  甄家大夫人身着一件酱红色的薄夹袄,整个人显雍容。她目光关切又带着几分忧虑,轻轻拍着迎春的手,手上的绞丝祖母绿镯子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叮当声。
  甄家大太太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如今你可看清了?这世道人心复杂,知道你想为史家那姑娘鸣不平,可没凭没据的,万一不小心被牵连进去,旁人将你也编排进去,又该如何?
  你心思单纯,总觉得人人都是好人,往后可得多留个心眼儿,别着了道。”
  迎春紧咬下唇,眼眶微红,满心都是对湘云的担忧,嗫嚅:“那云儿的名声怎么办?”
  甄家大夫人微微叹气,眼神中透着几分无奈,这回也算给迎春上一课。
  她安慰迎春道:“咱们世家大族,还不至于被薛家这商户拿捏住,史家姑娘的本性大伙都清楚,过几日,这事儿也就没人提了,只是你往后千万要留心,就算拉不下脸,也要知道敬而远之。”
  迎春心里也知道不宜与宝钗深交,可她在宝钗跟前脑子着实算不上灵光,有时又不懂拒绝,旁人瞧着,迎春反而和宝钗极好呢!
  园子落叶被风吹得打滚,发出沙沙的细响,似在悄声议论着府中隐事。
  迎春性子绵软,身份不如史家姑娘后台硬,才情更不如她们,真吃亏了怕是更难翻身。
  甄家大太太也暗自下定决心,再不许自己这边的姑娘和三房那头来往。
  甄家这边早就打听清楚了,流言蜚语的源头就是薛家那几个丫头和婆子,偏偏那薛宝钗还能大言不惭的说是湘云自己性子太直,叮嘱姐妹们不可学她,免得落人话柄。
  甄家大太太知道此事时气得心口疼,就薛家自己那摊子烂事,还好意思提什么话柄?
  原本甄家老太太过世,甄家得了圣恩进京当差的时候,就该几房分家才对。现下三房出了一个贵妃娘娘,家是暂时不要想分掉了。
  日子慢慢又过了半旬,今年秋天果然冷得早,几日之间,秋意就愈发浓重起来。甄家的园子里,枫叶如火,随风纷纷扬扬翩跹洒落。
  金黄的桂花一簇簇,馥郁的香气沁人心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