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33节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33节

  这样阻力小些,孩子们也更容易接受。
  黎百玉考虑了好几天,还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她对他好,他都记得,将来必然加倍偿还。
  石静一听就知道是谁提的醒,实话实说:“毫无头绪。”
  顿了顿,又道:“若阿玛觉得黎夫人好,是良配,能容得下青儿和争儿,娶她进门做继室也不错。”
  至少父亲不用再磨合,还能反过来帮黎百玉适应京城勋贵人家生活。
  石文炳诧异抬眸,确定长女眼中没有任何勉强,这才点头:“你放心,黎夫人是个通情达理女子,也很喜欢孩子。”
  石静相信父亲的能力和识人之明。况且黎百玉人已经在通州驿站,见面就知道品性,现在骗她们没有意义。
  下午石争睡在了暖阁临窗大炕上,父亲一直守在她身边,她睡醒就看见了父亲温和的笑脸,这才抱着父亲哭了出来。
  石青大些还好,跟着石争哭了一会便收了声,在父亲面前彻底放松下来,再看父亲满眼都是孺慕之情。
  石争则格外粘人,晚上的家宴都坐在父亲身边。祖父要说她,却被父亲劝住,只说石争见他最少,他也很想与这个孩子亲近。
  反正是家宴,桌上没有外人,石争年纪又小,祖父便也睁一眼闭一只眼。
  隔着一道山水屏风,二夫人问起了黎百玉:“你阿玛不是还带了一个姨娘回来吗,怎么不见人?”
  石静一边给石青夹菜,一边纠正二夫人:“她叫黎百玉,不是姨娘,我阿玛打算娶她做继室。”
  姨娘管不了家,继室却可以。
  二夫人心里“咯噔”一声,试探着问:“她是福建本地人?”
  早晚要见面,以后还要做妯娌,宅斗不可避免,石静不介意给二夫人提前介绍:“是福建本地人,还是福州第一女富商,机缘巧合救过我阿玛命。这些年一直拿银子补贴福州大营,皇上都知道有她这号人。”
  二夫人闻言脸都白了,嘴上却不肯饶人:“这不是挟恩图报吗?”
  石静瞥她一眼:“那也得我阿玛愿意呀。”
  二夫人轻哼一声,不再套话,石静也乐得清闲。
  到就寝的时辰,石争才恢复正常,恋恋不舍地放开父亲的手,跟着石静回屋睡下。
  翌日,石静起了一个绝早,用过早膳便坐上马车去通州驿站接人。
  从石府到通州驿站,乘马车得走上小半天,想要在城门关闭之前回府,必须早起。
  等石静这边收拾好,准备上马车的时候才发现父亲居然在暖阁里陪着石青和石争说话,半点要出门意思都没有。
  她过去请安,问父亲:“阿玛不随我一起去吗?”
  父亲不自然地笑了笑:“你去就好,你去接,黎夫人更高兴。”
  石静:“……”
  罢了,父亲一路奔波很辛苦,她就自己把人接回来好了。
  马车很快使出城门,没走多远就被人追上了。胤礽弯腰钻进马车的时候,石静整个人都不好了:“你怎么知道我今天出门?”
  胤礽也不回答,先钻进马车,坐在她对面才开口:“是你阿玛说的。我今天本来约了他去茶楼说话,他却说有事,让人把你今天行程告诉我了。”
  太子私下结交外臣是大忌,不然皇上也不能亲自下场为太子结党,多年后又亲手送索额图上了西天。
  被康熙皇帝溺爱着长大,被宫里宫外之人合力捧杀,有索额图和索党保驾护航多年,胤礽肯定觉得自己是个例外。
  不,他不是例外,前明还有一个朱标。
  可人家朱标有亲妈加持,他有吗?
  幸好她的父亲足够谨慎,没有被胤礽恩典砸晕,跟着他胡来。
  可胤礽就是个混世魔王,擅长胡搅蛮缠,父亲多半招架不住,又不敢得罪,这才拉她出来挡箭。
  石静闭了闭眼,抛开亲情和道义不谈,父亲这一波“死道友不死贫道”操作可以给满分。
  反正旅途寂寞,有个人作伴也好。
  “所以你知道我去接人?”石静瞬间接受了这个安排,倒了一杯热茶推过去。
  昨日父亲返家,只带了自己行装。石静问过黎百玉那边的情况,让家里准备了两辆马车,又花银子从车行雇了两辆马车随行。
  芳芷去安排马车的时候,被告知二夫人明日要带宝珠出门,母女俩一人一辆马车,大马车没有了,只剩两辆双人小马车。
  石家一共四辆马车,两大两小,按房头均分,一个房头分得一辆大马车一辆小马车。
  平时出门紧着大马车用,小马车作为备用。
  她不用马车,也没听说谁要出门。这种无关痛痒小事,石静懒得跟她们计较,反正她有银子,可以花钱去租车马行里最好的马车。
  比石家那几辆老古董好用多了。
  所以石静让人在外头租了两辆大马车,她自己乘坐则是双人小马车。
  车厢空间太小,还要放火盆和茶具,多一个人都嫌挤,石静便让身边服侍的去另外一辆小马车上坐。
  此时人高马大的男人硬挤进来,坐她对面,长腿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这种双人小马车,又叫香车,是专门给高门大户家姑娘准备的,限乘两人,隔小几对面而坐。
  现在情况是,小几之上,一切正常,下面完全摆不开。
  稍有颠簸,膝盖相碰,撞得石静直蹙眉,偏对面那人没有觉察,还腆脸问她:“是不是去接黎百玉?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去?姑娘家一个人出门多危险,我不放心,就来陪你了。”
  膝盖又不轻不重地撞了一下,石静心里叹气,只得稍稍分。开。腿,让过他的膝盖。
  胤礽感觉膝前一空,继而被布料包裹,耳根微微发热,话反而少了。
  端起她推来茶盏,喝下一口,还是感觉口干舌燥,索性喝光。
  两人很少有无话可说的时候,石静一时找不到话题,也端起茶盏来喝。
  “你不想见我,我却总来招惹你,你……你会不会很烦?”胤礽尽可能收起自己长腿,奈何地方实在有限,只能一只膝盖紧贴着车壁,一只膝盖放在她两膝之间。
  石静差点被茶水呛到:“谁说我不想见你,我只是……”不想见面的时候,被人围观。
  话完没说还,空出来的手便被人握住了,听他委屈道:“既然你没有不想见我,为什么我几次约你,你都不应?”
  每次都是他厚着脸皮来见她。
  石静简直无语,从她守孝结束,他们几乎每个月都见面,而且越临近年关,见得越频繁。
  昨天才见完,今天又见,是不是见得太多了一点?
  况且明天就要过年了,腊月二十九有重要的祭祀活动,这一日皇上会带领众皇子,宗亲和部分官员去太庙祭祖。
  想起这一节,石静放下茶盏:“今天不是去太庙祭祖吗,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不想见他就说不想见他,找什么借口,胤礽放开她的手:“我不放心你一个人出门,告假。”
  这也能告假?石静一个头两个大。
  在身上摸了摸,发现忘带怀表。伸手摸来胤礽身上的怀表,见时间来得及,扬声吩咐:“折返,去太庙。”
  又喊了太子身边服侍的,让人赶紧回宫去取太子祭祖穿的吉服。
  斋戒沐浴不赶趟了,但愿列祖列宗能原谅他吧,石静暗暗祈祷。
  为求自保,猥琐发育,与皇权冲突的事能躲就躲,但该露脸的时候还是要露脸的。
  吉祥物作用必须发挥。
  好在马车够快,毓庆宫侍卫手脚也不慢,听说皇上的仪仗已经出宫,石静干脆让人把马车停在太庙附近的胡同里,在双人小马车中伺候胤礽更衣。
  还轻车熟路地给他重新编了辫子。
  石家古旧的双人小马车,顿时被杏黄色储君吉服给照亮了,很有蓬荜生辉之感。
  此时隔在中间的小几被取下,双人香车依然拥挤,石静给人系腰带的时候,几乎被他抱在怀里。
  最后挂朝珠,还被人拉住手,承诺等他回来。
  可等胤礽被人簇拥着离开,石静立刻吩咐:“出城。”
  太庙祭祖多大的事,提前三天焚香沐浴,过程繁琐得要命,之后还要回宫换衣裳,再骑马出宫。
  等他做完全套返回,恐怕早已日上三竿,赶得及出城也赶不上回城了。
  石静可不想在通州驿站过年。
  于是留下一个人在这里等着,她自己则带着车队出城去了。
  就是这个时辰出城,返回恐怕都要快马加鞭。
  临近年关,进城的人多,出城的人少,路比平时好走。尽管路上耽误了一点时间,赶到通州驿站也并不算晚。
  “夫人,不用在驿站过年了,石家派人来接!”明天就是除夕,黎百玉已经做好了在驿站过年准备,没想到石文炳还是派人来接她了。
  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裳才问:“派了谁来?”
  小丫鬟笑嘻嘻回禀:“石家大姑娘亲自来了!”
  黎百玉愣住,眼圈发烫。
  她知道石文炳与原配一共生六个孩子,三个儿子全都娶妻,外放做官,三个女儿年龄比较小,最大的二十岁,最小的只有四岁。
  原配在时,石文炳屋里干净得很,连个通房都没有。原配病逝之后,屋里就更干净了,也没听说有乱七八糟事发生。
  别问,问就是伉俪情深,为原配守节。
  后来她才知道,石文炳为原配守节,固然有伉俪情深原因,追根究底还是他长女,大清未来的太子妃,对续弦这事非常抗拒。
  哪怕收到长女写来的家书,得知她转变态度,一路之上石文炳也是心神不属。
  所以来到京城地界,黎百玉并没有贸然跟着石文炳回家,而是劝他先回去了解情况,没问题再派人来接她。
  有问题也没关系,她这么多年都等了,不在乎这一两天。
  她这辈子嫁了两次,被伤了两次,并不想再重蹈覆辙,直到救下了命中注定那个人。
  石文炳出身高门,自己又有本事,在福州乃至整个福建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位高权重。
  到底是她高攀他。
  三番两次被拒,她也没有放弃,终于等来了一个结果。
  有人说她挟恩图报,有人说她上赶着倒贴不要脸,可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石文炳好,除了病逝原配,只有她一个人知道。
  之前所有努力,遭受的所有非议,全都值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