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36节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36节

  长大之后,大阿哥从来不掩饰自己对掌珠喜欢。但凡掌珠求到他面前,不管是什么事,他都会帮忙。
  明知道是坑,也愿意往下跳。
  所以那天他无意中听到太皇太后与掌珠对话,第一个反应是,掌珠无意于他,九年爱慕付之东流。第二个反应是,她心悦人可能是大阿哥。
  当时他又怒又妒又害怕。可等他走出慈宁宫的时候,害怕战胜了愤怒和嫉妒,盘踞在心口,猝然决堤。
  她想见谁?大阿哥吗?石静真想冷笑,可她忍住了:“那天没等你,是我不对,可我当时要去通州驿站接人,时间紧迫,实在等不及你出来。”
  见对方不为所动,石静干脆说今天的事:“我赶在初一进宫给太后请安,并不合礼数,不过是想早点见到你,把话说清楚。”
  说到这里,忽然有些委屈:“我在宫里等了一天,都没见到你,后来听说你和三阿哥来了什刹海走冰,便赶来这里寻你,结果又扑了一个空。”
  父亲打算年后娶黎百玉过门,虽是继室,也不想慢待于她,三书六礼一点都不能马虎。
  父亲愿意续弦,祖父自然高兴,可他并不满意黎百玉出身。
  说什么正一品大员娶女商贾为继室,父亲不怕丢人,他的脸都没地方放。
  石家三代与觉罗氏联姻,莫说正妻,便是妾室都是好人家姑娘,断断没有自降身份与商贾结亲的道理。
  考虑到黎百玉救过父亲命,又出钱资助过福州大营,祖父只能勉强同意父亲纳她为妾。
  二房瞅准时机,在祖父面前各种拉踩,生怕黎百玉进门将府里中馈夺回去。
  一边是父亲,一边是恩人,父亲很是为难,石静也正在想办法。
  家里的事千头万绪,忙都忙不过来,她还得抽时间进宫解释,得防着反太子党趁机搞事情,还得在马车里哄人,简直焦头烂额。
  穿越过那么多世界,每一次任务都完成得干脆利落,只这一回拖泥带水,走一步退三步,心态都要崩了。
  当然,清朝作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已经发展到封建君主制顶峰。康熙朝九子夺嫡,也是封建王朝争夺皇权巅峰一战。
  皇帝是明君,对前朝和后宫局势洞若观火。参与夺嫡这九个皇子,各怀心思,各有所长,没有一个凑数的。
  而太子胤礽身处风暴眼中心,在历史中两次翻车,最终被圈禁到死,想要逆风翻盘,谈何容易。
  历史上最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和靖难之役,也不过是两股势力的对决,胜者为王败者贼,而康熙朝九子夺嫡,则是令人窒息的车轮大战。
  才穿过来的时候,站在上帝视角,又有金手指加持,石静觉得这一局是养老局。以身入局之后,才发现这个局千变万化,牵一发而动全身,越发不敢轻举妄动。
  就连石家也因为被动了主线,瞬间变成一个泥潭,想要拔出腿都需要花点时间。
  更何况,宅斗本来就不是石静擅长的。
  在末世都能咬牙撑下来的人,她自己都没想到会在这样稀松平常一天,在这个狭窄的马车里,在任务目标对象面前轻易落泪。
  眼泪落下来,石静的话也说得哽咽断续:“我找不到你,回去……回去的时候正好看见大阿哥一行人。他们听说你在什刹海走冰,特意带着十阿哥寻过来,想做什么?不,不用我说,你也应该能猜到。贵妃百日孝期还没过,若是被他们看见了,少不得要去皇上面前告状,十阿哥也会与你为敌,不死不休!”
  手被对方握住,眼泪大颗大颗砸在他的手背上,石静都觉得不可思议。可心里就是委屈,委屈极了,感觉不哭出来能憋死。
  “你怎么,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就像个小孩子,说生气就生气,说翻脸就翻脸,离开我的眼就乱来。”
  鼻涕也流出来了,石静想拿了帕子去擦,却猝不及防被人圈进怀中。
  作者有话要说:
  胤礽:是,我不省心,你快点嫁给我吧!
  那个作者:大婚倒计时
  第36章 备嫁中
  胤礽什么时候换到自己身边来的,石静都没觉察。
  这下好了,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全都蹭在他石青团花常服上了,弄脏好大一片,特别明显。
  石静想拿帕子擦去,却被人抱得更紧,根本动弹不得。
  她被气哭了,弄脏了他的衣襟,他反而抱紧了自己,轻笑出声:“是,我不省心,我胡闹。你快些嫁给我吧,一直守在我身边,提点我,保护我,永远不要离开我。”
  永远?永远是多远?对石静这种穿越者来说,任务完成之日,便是她死遁离开之时。
  系统设定,并非人力能够更改。
  况且,这回是她最后一次穿越做任务,完成之后便能回到从前世界,退休养老了。
  她与胤礽注定无法永远,等他走上人生巅峰,她便要离开。
  石静垂下了准备环住他腰身手,想要说点什么,终究没有开口。
  胤礽抱着石静,清楚地感受到波澜起伏情绪在她身上如潮水般褪去,凝固,冰封,重新回归到平日冷静淡漠的状态。
  被情绪带走,还有她对自己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情愫。
  “大哥,贵妃百日孝期还没过,你怎么能跟着石家大姑娘进酒楼呢?”九阿哥坐在大阿哥府邸书房里,一边喝茶一边抱怨。
  在说话之前,已经把郁郁寡欢十阿哥送回宫。
  八阿哥比九阿哥还着急,语气却比他缓和许多,想得也更长远:“冰场主事不知得了谁的话,死活不承认太子和老三去过,更不要说走冰玩乐。大哥反而被太子和老三撞见从庆云楼出来,万一被告到御前又是一桩公案。”
  经八阿哥提醒,九阿哥才想到这一层:“太子多半不会出面,可架不住老三是个碎嘴子。别看他着急的时候说话磕巴,告起状来口条顺溜着呢!”
  见大阿哥不为所动,还有心情拨弄碗中的茶叶,九阿哥提高声音喊了大哥。
  大阿哥这才回神,轻笑着说:“急什么,你们可别忘了,当时谁在我身边。”
  九阿哥闻言差点拍桌子:“大哥,石掌珠是未来的太子妃,她跟在你身边,正好给老三作证!”
  他知道大阿哥年少时对石家这位大姑娘上过心,没想到大阿哥成亲了,孩子都生几个,还对人家念念不忘呢。
  念念不忘也罢了,不能把脑子都给念没了。
  八阿哥也不明白,平时精明的大阿哥怎么就被石家大姑娘三言两语给骗了去:“大哥,九弟说的有道理,石家大姑娘是太子那边的人。”
  想了想,冷笑:“依我看,她今日出现在什刹海,多半是去找太子。还没找到人,就遇上了咱们。恐怕咱们撞见太子走冰,这才使计将咱们引开,反过来制造大哥孝期进酒楼的事实。”
  九阿哥恍然:“一石二鸟,一箭双雕,这女人也太阴险了些!”
  “你们放心,有石家大姑娘跟在我身边,太子不会让老三去告状的。”大阿哥笃定道。
  这下不光九阿哥,连八阿哥都懵了:“大哥何出此言?”
  大阿哥低头拨弄着茶碗里浅黄色茉莉花茶叶,看也不看两人道:“未来的太子妃这时候不在家里绣嫁妆,却跟我一起出入酒楼,皇上知道会怎样想。”
  九阿哥坐直身体:“太子又不待见太子妃,管皇上怎样想她,保不齐正想推掉这门亲事呢!”
  “话不能这样说。”八阿哥冷静下来,“太子妃是太皇太后生前定下来,想换也难。既然人选无法更改,太子多半不会在婚前给石家大姑娘没脸。”
  亲事退不了,两人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关系,给石家大姑娘没脸,就等于给自己没脸。
  不过太子并不是一个能吃哑巴亏,早晚会在石家大姑娘身上找补回来,到时候还有好戏看呢。
  孝期冰嬉,固然能狠狠告太子一状,可也会给皇上留下一个“兄不友,弟不恭”印象,总不如暗戳戳挑拨太子和未来太子妃夫妻反目,来得划算。
  思及此,八阿哥不说话了。
  九阿哥听八阿哥分析完,语气也缓和下来,但还是气不过:“明知是圈套,大哥还往里跳!这下好了,状没告成,勉强打了一个平手!”
  “你懂什么。”大阿哥当时并没想那么多,是太子表现给了他合适的理由,“此事我心里有数,不必再议。”
  九阿哥恹恹地闭了嘴,八阿哥看向大阿哥,神色莫名。
  另一边的毓庆宫,三阿哥正兴高采烈地对太子说:“二哥,老大想抓咱们的现行,反被咱们抓了现行。这事不必你出面,包在我身上,管保他吃不了兜着走。”
  胤礽摇头:“今天的事算扯平了,不许再提。”
  “为什么呀?”话问出口,三阿哥便想到原因,“也对,告了老大的状,万一把石家姑娘牵扯出来,得不偿失。”
  觑着太子脸上的神情,又道:“今儿多亏了她,咱们才没被人算计了去。老大那伙人实在狡猾,尤其老八,诡计多端。”
  与此同时,康熙早已知晓一切,他问梁九功:“两边都没有人求见朕吗?”
  梁九功摇头说没有。
  “太子在做什么?”他又问。
  梁九功回答:“太子把石家姑娘送回府,之后便回了毓庆宫,这会儿可能都歇下。”
  自己还在批奏折,他倒没事儿人似的歇下,康熙无奈叹气,话锋一转:“石文炳是不是要续弦?”
  石文炳本人能干,很得皇上赏识,石家大姑娘又自小被太皇太后选定为太子妃,皇上对石文炳自然十分重视。
  石文炳也是个妙人儿,隔三差五给皇上写奏折。别人给皇上写奏折,多以请安为主,他不,他给皇上讲故事。
  讲的还是他和黎百玉故事。
  皇上百忙之中,总要抽空看上一看,所以对石文炳私事那也是门儿清。
  黎百玉这个女人不简单,据说是福州当地的女首富,就这么没名没分地跟着石文炳,为福州大营出钱出力。
  石文炳进宫给皇上请安的时候,告诉皇上自己把黎百玉也带了回来,倒是没提续弦事。
  但梁九功估摸着也快了:“石夫人孝期已过,石大人调回京城,又把黎百玉一并带了回来,想必是有这个打算。”
  康熙“嗯”一声:“你去打听打听,若果真如此,朕总要抬举黎百玉,给她个封诰,以表彰她这么多年对朝廷做出的贡献。”
  黎百玉为朝廷做贡献,也不是一天两天,成千上万两白银砸下去,早该受到表彰。
  皇上早不抬举她,晚不抬举她,偏偏在石家大姑娘巧妙化解了太子和大千岁矛盾的当口,很值得深思。
  当初石家大姑娘拿出青蒿粉,皇上抬举她的两个妹妹,如今她出手平息矛盾,皇上又要抬举她的继母。
  这哪儿是抬举黎百玉,分明是在抬举石家大姑娘本人啊!
  梁九功瞬间心思百转,恭声应是。
  宫里发生的事,石静并不知道,她此时正在为父亲和黎百玉亲事发愁。
  祖父要父亲纳妾,父亲不肯,坚持给黎百玉正妻名分,二房在旁边煽风点火,事情陷入僵局。
  谁知几天后,便有了转机。
  皇上召见了她的父亲,说过正事,又问起他的私事来。父亲把续弦事说了,皇上也觉得好,许诺赐婚,还答应婚后给黎百玉封诰。
  皇上赐婚,何等荣耀,莫说二房,便是父母之命都不好使。
  年后,赐婚圣旨颁下,黎百玉嫁进石家,成了石文炳继室。
  赐婚之后,石文炳马不停蹄上折给黎百玉请封诰,皇上很快批复,按照石文炳品阶,封赠黎百玉为一品诰命夫人。
  这一套操作下来,老太爷没话说,二房也傻了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