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55节
朱标:【我还是觉得这个规矩不错,自己住多自在。】
群消息:【朱标被禁言。】
群消息:【群主设置了消息免打扰。】
翌日下早朝,胤礽破天荒跟着皇上走回南书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毓庆宫地方不大,太子妃也住过去的话,房舍恐怕不够用吧。”皇上没有一口回绝,但态度很明确。
不同意。
之所以委婉地说地方不够用,是在给他这个储君面子。
昨天晚上他在群里解过,历朝历代太子妃都与太子住在东宫,凭什么轮到他就不行。
地方小不是理由。
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他吃穿住用行都是汗阿玛做主,兄弟们羡慕他嫉妒他,只有他知道那种不自由有多痛苦。
他喜欢狗,老四也喜欢狗,但老四养狗没人管,他却不能。
因为养狗可能被咬伤,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道理他都懂,可这种因噎废食事经历多了,真的很烦,很想反抗一回,看看是什么结果。
又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已经被拉进炮灰太子群,还被通知十三年后可能被废。胤礽放开了藏在袖中拳,按照刘据告诫他,有话好好说。
皇上不是以地方小为理由吗,那他不针对皇上,只针对这个理由,就事论事好了。
“皇上说的是,毓庆宫确实不大,儿臣想只让太子妃一个住过来,那些侍妾和孩子仍旧留在撷芳殿。”这是他真实的想法。
皇上转头看他一眼,摆手让随行的人退后,压低声音问:“你不是不中意太子妃,成亲之前闹着要换人吗,怎么忽然转了性情?”
胤礽想说实话,脑子一偏想起李承乾教他的,改口道:“为子嗣计。汗阿玛子嗣众多,却只得儿臣一个嫡子,儿臣便想着与太子妃住得近些,朝夕相伴,多给汗阿玛生出几个嫡孙来。”
康熙没想到胤礽会这样回答,眼中错愕一瞬。
当初内定石家大姑娘为太子妃,胤礽可没少折腾,甚至当面顶撞他,惹来多少闲气。
那段时间他说什么,胤礽反驳什么,好像吃了火枪药。
后来胤礽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再不肯对他说,总是自己想办法得到。
比如他喜欢西边进贡的宝马,就带人半路抢劫,搞得跟土匪似的。
这回太子想让太子妃留在毓庆宫,没有先斩后奏,还知道先跟他商量一下,实在出人意料。
如果胤礽能像前明太子朱标那样让人省心,把太子妃留在毓庆宫也不是不行。
可他明说了不中意人家,到现在都不肯与太子妃圆房,说句不敬的话,很像先帝对元后的态度。
元后被废,降为静妃,继后,也就是现在太后,很明智地选择远离先帝,这才在太皇太后周旋之下保住了后位。
远香近臭就是这个道理。
天知道胤礽主动提出让太子妃留在毓庆宫,打是的什么主意,万一离得太近又结出一对怨偶来,可如何是好。
谁知胤礽话锋一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居然是为嗣子计。
别看长大之后做了很多荒唐事,胤礽从来都是一个重信守诺的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从不食言。
他说为子嗣计,想离太子妃近些,多给自己生几个嫡孙,那不用怀疑,也不必干涉,自己坐等嫡孙出世就好。
至于规矩嘛……康熙笑了笑,不是还有那句话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所有规矩在子嗣面前都不值一提。
过了皇上那一关,再没人能阻拦他把掌珠留在身边。从南书房出来,胤礽直接回了毓庆宫,把好消息告诉石静。
“皇上为何这样好说话,你是不是承诺了什么?”石静住在哪里无所谓,怕只怕胤礽为了留住她跟皇上做交换,到时候难以收场。
胤礽抬手摸了一下鼻子,含含糊糊道:“也没承诺什么,我不过说想离你近些,方便多生几个嫡子出来。”
还真用了李承乾教他的法子,拿子嗣说事,难怪皇上那么重规矩的人能为他破例。
虽然法子来自炮灰太子群,可胤礽忽然想留下她,并且急着圆房,未尝没有这方面意思。
康熙皇帝老当益壮奋斗了一辈子,活着的时候立有三位皇后,却只得胤礽一个嫡子。
当然想胤礽多给他生几个嫡孙。
大阿哥与大福晋琴瑟和鸣,成亲七年,一口气生下四朵金花,平均下来不到两年生一个孩子。
就这生孩子频率,硬是没拼出一个儿子来。
胤礽与大阿哥,一个是皇太子,一个皇长子大千岁,可以说是天然的敌人,从小到大都在互别苗头。
大阿哥努力七年,没生出儿子。胤礽没成亲,却让李格格一举得男,已然压了大阿哥一头。
若是再接再厉,生出嫡长子,那真是把大阿哥脸放在地上踩了。
哪怕不是为了给皇上生嫡长孙,单纯为羞辱大阿哥,胤礽也会非常热衷跟她生孩子。
孩子不是爱情的结晶,而是朝斗筹码,石静只要想一想心里就腻歪。
“也好,生儿子,我再搬去撷芳殿也不迟。”宫里女人不管得宠与否,都是这个宿命,石静打算入乡随俗,放过自己。
结果她想放过自己,胤礽却不愿意,他闻言眼睛里的光亮一点点黯淡下去。
“好啊,全都随你,我怎样都行。”他垂下眼睫道。
石静看向别处:“后天晚上,我去找你,还是你来找我?”
胤礽哼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不是最看重规矩吗,就按宫里规矩来。”
是让她去找的他的意思。
石静捏紧了手里的帕子,点头答应。
早点生下嫡子,对胤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凡是有助于完成穿越任务的事,石静都会去做,并且会做好。
生孩子算是其中最容易的。
一晃到后天,期间没见到人,只听说连着两日胤礽都去了撷芳殿。
他可以去撷芳殿找他小妾,却要自己这个正妻巴巴地到前殿伺候,多么大的讽刺。
石静心里腻歪得很,可为穿越任务,她忍了。
用过晚膳,梳洗过后去前殿找他,却扑了一个空。
“太子去了哪里?”石静问李德福。
李德福装傻:“奴才不知。”
“我与太子约好了今日见面,你既不知,便派人去找。”石静在外书房坐定,一副见不到人,便不走架势。
李德福在毓庆宫当差多年,早知道太子妃厉害。石家大姑娘住在宫里那段时间,便有人传她养在太皇太后身边,性子像极了太皇太后。
看似随和亲切,骨子里十分强势,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狠角色。
后来听说她被太皇太后选中,内定为太子妃,李德福不免有些担心。
石家大姑娘强势,太子也不是个软和,这样的两个人真能相处融洽吗?
直到有一日,太子把石家大姑娘带到毓庆宫来玩,李德福亲眼看见太子围着石家大姑娘团团地转,又是倒茶又是喂点心。
石家大姑娘吃得急,嘴边沾了点心渣子,太子笑着拿帕子擦掉,那副殷勤的样子与平时判若两人,把李德福看得一愣一愣的。
听说太皇太后当年,把天不怕地不怕的摄政王多尔衮玩弄于股掌之间,石家这位大姑娘怕是得真传。
就在李德福以为太子被石家大姑娘吃死了的时候,两人之间的关系忽然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太子明确表示不中意旗人女子,想娶汉人姑娘做太子妃。
一石激起千层浪,那段时间不少汉官家眷削尖了脑袋带着自家闺女进宫给太后请安,想走太后门路。
还有胆子大,人为制造与太子偶遇。
太子走到哪里都是桃花扑面,防不胜防。
李德福以为石家大姑娘这个小青梅多半是黄了,结果兜兜转转,新欢没见一个,笑到最后的还是旧爱。
六年多,两人一个照面都没见过,硬是把前缘给续上了。
足见皇命不可违,太皇太后生前决定,更是没人能够更改。
强扭的瓜不甜,这话不错,太子不愿意,谁又能左右呢?
大婚当日,太子就给了太子妃一个下马威,之后几日倒是礼遇,可直到如今两人都没圆房。
在宫里混久的都知道,判断皇上宠爱哪位妃嫔,就看谁被临幸次数多,谁生下孩子多。
皇上如此,太子也一样。
没圆房,就是不喜欢。
果然夏天还没过去呢,太子便演不下去了,把太子妃一个人丢在毓庆宫,跑到撷芳殿寻欢作乐。
苦了他被留下挡枪,什么都不能说。
见太子妃咄咄逼人,李德福除了恭声应是,派人去找,还能怎样。
一个是主子爷,另一个是主子娘娘,谁也得罪不起。
李德福出去之后,在廊檐下撞见了匆匆跑过来的大哥儿,不由朝着他无声摇头。
“额娘走了吗?”大哥儿跑到李德福身边问。
李德福摇头,劝他:“太子妃心情不好,哥儿还是别进去找不自在。”
大哥儿听说太子妃还在书房,扭头就跑,跟门口当值说一声推门进去了。
石静还以为胤礽回来,抬眼见是大哥儿,眸中闪过的失望,连她自己都没察觉。
却被大哥儿看了出来。
他恭恭敬敬给石静行了礼,乖乖喊了一声额娘,这才走到石静身边。
石静把他抱在怀里,问他这两日怎么没去后殿玩。
“阿玛嫌我吵,把我送回了撷芳殿。”大哥儿撅着嘴回答。
石静笑:“你是想住在毓庆宫,还是回撷芳殿啊?”
大哥儿认真地思考起来,半天才道:“一边住一天行吗?”
小鬼灵精谁也不得罪,石静无意为难,结束了这个话题,问他这么晚跑过来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