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71节
从前九阿哥,十阿哥欺负十二阿哥,都是小打小闹,属于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那种。
十二阿哥又是个能忍,默默承受了好几年,跟谁都没说。
这一日东窗事发,万琉哈氏破例被允许去阿哥所探望受伤十二阿哥,这才发现儿子不止折了一条腿,身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她哭着走出阿哥所,一状告到皇上面前。皇上怜惜十阿哥才没了额娘,并没重罚,只让抄书。
万琉哈氏咽不下这口气,又跑去求太后。
“皇上不是罚了十阿哥抄书吗,你还想怎样?”太后年纪大了,早已不管事,更懒得理会后宫纷争。
万琉哈氏住在翊坤宫,被宜妃磋磨,太后有耳闻。
后宫就是这样,谁心里没有一包眼泪。她做皇后的时候,还被董鄂妃踩过呢,她能找谁说理去。
“在这里想要活得好,要么位份高能忍能熬,要么得宠能抓住圣心,要么多生儿子。”
当年太皇太后很同情她的遭遇,却不肯为她出头:“我管了元后的事,元后被废成了静妃,皇上连静妃也容不下,把人送回了科尔沁。你要是也想回科尔沁陪静妃,我倒可以管上一管。”
太皇太后都管不的事,她这个太后还是不要乱插手的好。
况且皇上已然罚了十阿哥,难道她还能再罚一回不成?
“万琉哈氏,慈仁宫岂容你在这里哭天抢地,还不速速退下!”
不等万琉哈氏再说话,宜妃已然柳眉倒竖呵斥出声。
万琉哈氏住在翊坤宫偏殿,而翊坤宫主位正是宜妃。万琉哈氏不懂规矩,到处乱窜,冲撞太后,宜妃也是有责任。
况且十二阿哥为何会被十阿哥骑马踩伤,宜妃大约也猜出了几分。
十二阿哥被踩伤前一日,正好是宜妃生辰。每年的这一天,皇上不管多忙都会到翊坤宫来坐一坐,不忙就留下用膳,天晚了还会留宿。
可今年的这一天,皇上没有来,不但没来还召了万琉哈氏侍寝。宜妃不知自己做错什么,寿面也没吃,一个人躲在房中流泪。
期间五阿哥和九阿哥过来给她拜寿,她也没什么兴致,说了两句话便让他们走。
五阿哥还好,从小养在太后身边,跟她不怎么亲。九阿哥却是个实心眼儿,听说自己被万琉哈氏抢了风头,肯定会在十二阿哥身上找回来。
他不方便自己出面,多半借了十阿哥手。
钮祜禄氏家大业大,贵妃也是一个人一百多个心眼子,不知怎么就生出了十阿哥这个草包来。
十阿哥自己没主意,却很听九阿哥的话。十阿哥无缘无故骑马踩十二阿哥做什么,宜妃猜他是被九阿哥给怂恿。
十二阿哥还养在慈宁宫后罩房的时候,万琉哈氏总有些不安分,不是趁着皇上过来的时候在院子里晃悠,就是假装出门“偶遇”皇上。
直到十二阿哥从慈宁宫搬到阿哥所,落在九阿哥手里,万琉哈氏投鼠忌器,再也不敢出门乱晃碍她的眼了。
同样是她的儿子,与老实木讷的五阿哥相比,九阿哥脑子明显灵光多了。
读书一般,可他喜欢的都能学好,鬼点子也多。
前一日万琉哈氏才招了自己的眼,转过天十二阿哥便被踩伤,若是九阿哥干的,皇上肯定会有不好联想。
可换成十阿哥,皇上只会怜惜他去年才失了额娘,不忍心重罚。
这一招借刀杀人玩得漂亮,老九不愧是她的儿子,脑子就是好使。
宜妃话音才落,她带来的太监宫女便要动手,结果被惠妃叫停了。
作者有话要说:
石静:都闪边去,十二阿哥救世主只能是我。
第53章 救世主
“宜妃,你也知道这里是慈仁宫,如何处置不是你一个人能拿主意的,还得听太后娘娘的意思。”惠妃不客气地叫停了宜妃身边的人。
贵妃病死之后,皇上说得明白,后宫诸事交给延禧宫妃和钟粹宫妃协理,翊坤宫妃和永和宫妃辅助。
荣妃能力有限,心思也不在宫务上,后宫权柄便落到了惠妃手中。
宜妃再得宠再骄纵,也只在翊坤宫好使。
即便太后不管事,还有惠妃这个临时总管在,轮也轮不到宜妃在这里指点江山。
宜妃与万琉哈氏近期的恩怨,惠妃知道一点。除此之外,她还知道九阿哥经常欺负十二阿哥。
把两边拼在一起,不难推断十二阿哥因何受伤,还这么凑巧地被马踩断了腿。
七阿哥天生不良于行,很不得皇上喜欢。若十二阿哥被踩伤之后,无法痊愈,变成与七阿哥一样跛脚,不管是万琉哈氏还是十二阿哥,都将难逃被皇上厌弃命运。
既报了仇,还彻底断了这对母子后路。
更妙的是,九阿哥没有自己动手,而是玩了一招借刀杀人。
心机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歹毒。
虽然大阿哥已然出宫建府,不在阿哥所住,可宫里出骨肉相残,小小年纪便歹毒至此的人,惠妃还是觉得有必要管一管。
若她袖手旁观,高高挂起,这回吃亏的是十二阿哥,下回没准儿就是大阿哥本人。
这样的歪风邪气绝不可助长。
况且将此事内幕揭开,打宜妃母子一个措手不及,也能让皇上看清宜妃和九阿哥的真面目。
太子行事乖张,越发不务正业,放着军国大事不理,自请去无定河赈灾,偏皇上听之任之,可见心里有多失望了。
哀莫大于心死。
等太子耗光了皇上对元后的愧疚,以及与他那点父子之情,迟早被废。
太子被废,参与夺嫡皇子全是庶出,那么皇长子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如果能在太子被废之前,将宠妃儿子提前淘汰,惠妃是非常乐意的。
宜妃一共有两个儿子,五阿哥实在不够看,有可能出头,只有九阿哥一人。
宜妃闻言警惕地看了惠妃一眼,连忙起身给太后赔罪,说是赔罪,听起来更像狡辩。
“太后娘娘,不是臣妾托大,而是这万琉哈氏住在翊坤宫,让她这样到处乱窜,胡乱喊冤,臣妾难辞其咎,不能不管。”
既向太后解释了缘由,又回击了惠妃挑拨,可真是巧舌如簧。
荣妃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似乎有心想说点什么,却又闭上了嘴。
德妃则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模样,仿佛置身红尘之外菩萨。
眼瞧着宜妃和惠妃当着太后面掐了起来,石静心中有自己盘算,自然不会轻易得罪宜妃,也不会让惠妃冲在前头,做万琉哈氏和十二阿哥救世主。
这个救世主,只能她来做。
与四妃循例晨昏定省不同,石静从前在慈仁宫住过,得到过太后照拂,与太后更亲,在太后面前也更放得开。
她指使人给厅堂里人换茶,借此缓和了宜妃与惠妃之间的针尖对麦芒,却没将哭成泪人万琉哈氏请走。
宜妃脸上有些不好看,碍于石静太子妃身份,和她刚才和稀泥态度,没有当场发作,坐在那里沉默地喝着茶。
惠妃狐疑地看了石静一眼,不知她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谨慎起见,也没说话。
见宜妃和惠妃都不说话,荣妃想掺和也没了胆量,象征性夸一句茶好,便没了下文。
德妃仍旧是一副远离红尘,不问俗世模样,仿佛下一刻就要飞升。
屋里没人言语,规矩和秩序得到恢复,太后这才开口让万琉哈氏起来。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万琉哈氏满肚子委屈无处倾诉,可在宜妃与惠妃交锋的时候,她连句话都插不上。
不是没胆量,她敢来慈仁宫闹,已经为了儿子豁出去了,哪怕得罪宜妃也要把话说清楚。她是单纯嘴笨,想插话都插不进去。
这会儿屋里安静下来,她终于得机会。太后让她起来,万琉哈氏也不起来,一边哭一边道:“十二阿哥被十阿哥马踩折了腿,皇上已然罚了十阿哥抄书,嫔妾没什么可说的。可嫔妾去阿哥所探望十二阿哥的时候,发现他身上全是旧伤,青一块紫一块地骇人,这才跑了来求太后娘娘做主。”
“哦?”太后闻言朝前倾倾身,“你可问过是怎么弄的?”
万琉哈氏咬了咬牙,余光瞄见宜妃朝她投来威胁的目光,刚刚升起那点勇气顿时溃散。
“还能是怎么弄的,当然是自己磕碰出来的。”见万琉哈氏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宜妃笑吟吟接话,“阿哥们午后要上骑射课,谁刚学骑马射箭的时候不是一身淤青。”
怕太后不信,忙举例:“五阿哥从小养在慈仁宫,他刚学骑射那会儿,太后娘娘瞧见他屁股上淤青,手掌上的血茧子,也心疼得不行,还专门请了皇上来问。”
见太后点头,宜妃脸上笑意更浓:“万琉哈氏没养过孩子,难免大惊小怪。”
小阿哥学骑射,被马鞍颠得屁股淤青,练射箭手上磨出茧子,都正常。
胤礽三岁学骑射,等石静进宫的时候,手上早有了老茧,已然能跟着皇上去景山狩猎了。
那年他才五岁。
十二阿哥今年九岁,宜妃硬说他是才学骑射小孩子,恐怕有些勉强。
石静能想到的,惠妃也想到了,她淡笑一声说:“我记得十二阿哥今年九岁,只比九阿哥和十阿哥小两岁多一点,怎么到宜妃嘴里,就变成了一个才学骑射小娃娃?”
见有人给自己撑腰,万琉哈氏又哭了起来,边哭边说:“太后娘娘,嫔妾问过十二阿哥,起初他只是哭不肯说,被嫔妾问急了,才把这些年被九阿哥和十阿哥欺凌的事说了出来!”
“十二阿哥从小养在苏麻喇姑身边,是个最老实不过孩子。”
话说出口,万琉哈氏反而不怕了,越说越顺溜,越说越委屈:“这次若不是被十阿哥马踩折了腿,还不知要忍到什么时候呢!”
宜妃中间想插嘴,苦于没找到机会,这会儿见万琉哈氏哭起来,才气急败坏道:“你胡说!九阿哥与十二阿哥无冤无仇,欺负他做什么!”
没提十阿哥,大有祸水东引意思。
没娘孩子总是背锅就是这个道理,几方对质的时候,连个为他辩解人都没有。
九阿哥犯了错,有宜妃替他说话,十阿哥才没了额娘,便要开始背锅。
惠妃立刻听出了宜妃弦外之音,心中有些犹豫。
宜妃很得皇上宠爱,一把年纪了仍然圣宠不衰。她心眼儿比针鼻还小,又爱在皇上面前吹枕头风,现阶段能不得罪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相比有宜妃护持九阿哥,出身更高贵,却背后无人的十阿哥,似乎更好对付一些。
若论外家的出身和权势,太子都不如十阿哥,更不要说大阿哥。
而且看宜妃这护犊子架势,想兵不血刃地将九阿哥第一个踢出局,怕是有些困难。
想到这里,惠妃瞬间改了主意,掉转矛头,朝太后笑道:“也是,九阿哥与十二阿哥无冤无仇,为何要欺负他?倒是十阿哥飞扬跋扈惯了,很有些小脾气。”
宜妃一听就知道惠妃想明白了,暂时不会与自己为敌,很快接上她的话:“十阿哥被惯坏了,脾气大得很,一言不合就动手。九阿哥也被他欺负过呢!”
立刻从施暴者变成了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