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86节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86节

  怕太子妃吃心,非说自己不喜欢荷包,从此腰间再没挂过荷包。
  就是夏天熏蚊虫用香包也不戴,身上咬了包,吓得毓庆宫李德福天天捧着熏香炉跟在后头。
  太子十二岁那年,太皇太后提醒皇上该给太子选宫女通人事了,结果派去的人全被赶了回来。
  太皇太后这才注意到太子对太子妃特别的偏爱。
  有一回她随太皇太后出门,中午在慈宁宫附近的夹巷里,看见太子把太子妃按在墙上亲。太子妃推了一下,哪里推得开,反被人压得更紧。
  直到太子妃有些站不住了,太子才托住她的腰,哑着声音哄人:“掌珠,我不要什么通人事宫女,我只要你。”
  太子妃吓坏了,摇头说不行,太子拍拍她的背:“小傻子,不是现在,等我们大婚再说。”
  怜惜地看向太子妃:“你把你的第一次给了我,我的第一次自然也会留给你。掌珠,我谁也不要,只要你。一辈子都只要你。”
  这番话似曾相识,听得她心惊胆战。转头看太皇太后,果然见她老人家沉了脸,表情冷肃。
  先帝是怎么病的,又怎么没的,苏麻喇姑心知肚明。
  这根刺一直扎在太皇太后心里,并没有随着先帝薨逝消失。
  后来太皇太后找到太子问话,虽然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却没见到与之相符的行动。
  太皇太后又找太子妃,让她劝太子按规矩来。太子妃顺从地去了,与太子在毓庆宫说了半天话,回复太皇太后说太子答应了。
  几日之后,送去的宫女被太子临幸,皆大欢喜。
  奈何太皇太后不信,又赏了自己身边的一个宫女给太子,结果收获了一小滩鸽子血。
  望着几可乱真的元帕,太皇太后闭了闭眼,吩咐她:“你把那几家适龄姑娘再捋一捋,写个单子拿来我看。”
  “太皇太后,定下来事,还能反悔不成?”她小心翼翼地问。
  石家姑娘被内定为太子妃,消息几年前就放出去了,眼看这姑娘都要及笄,太皇太后不会想换人吧。
  若当真换了人,让石家的脸往哪儿搁。
  就算石家能拉下这个脸,大姑娘曾经被内定为太子妃,住在宫里九年,与太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恐怕很难再嫁出去。
  这辈子就算完了。
  先爱上是的太子,愚弄您老人家也是太子,与石家大姑娘不相干的话,苏麻喇姑只能在心里想想,哪里敢问出口。
  还没问出口,已然被太皇太后一个眼刀劈过来:“让你去你就去,啰嗦什么。”
  不知有多少年没听见太皇太后如此疾言厉色地对她说话,苏麻喇姑赶紧应是,去整理名单。
  名单呈上去,太皇太后拖着病体约见好几家女眷,虽然没有明说,也透露出一些意思来。
  若非病势忽然加重,力有不逮,如今太子妃是谁都不一定呢。
  即便太子妃足够聪慧,用一句“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通过了太皇太后考验,太皇太后还是不放心,临死前拉着她的手,让她密切关注太子和太子妃,一旦发现不对,务必提醒皇上。
  “两个孩子都是好的,可我这心里呀,总是不踏实。”太皇太后躺在病榻上回忆从前,越发不安,“不是我心狠,万一掌珠也像董鄂氏那样是个没福气的,保成可怎么办呐!”
  “他比皇上更像先帝,有抱负有能力,偏偏是个痴情的种子。”太皇太后病逝那一日,都在考虑要不要跟皇上说,换掉石家大姑娘。
  奈何老天爷不给时间,还没想好,人就去。
  说来也奇怪,太皇太后病逝之后,太子好像换了一个人,对石家大姑娘似乎不那么在意了。
  石家大姑娘出宫那一日,他甚至都没露面。
  之后六七年两人之间全然断了联系,石家大姑娘安心在家中守孝,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太子则先后纳了四个格格,独宠李氏。
  与李氏生下一儿两女三个孩子,甚至在婚前有庶长子。
  除了李氏,被送进慎刑司林氏也曾被临幸。
  先帝独宠董鄂妃是真,可先帝也没忘给皇家开枝散叶,在位十八年,育有十四个子女。
  太子随了先帝又如何,该尽本分半点没落下。
  太皇太后顾虑,在苏麻喇姑看来,不过是病中多思。
  可太皇太后让她在病榻前发了毒誓,苏麻喇姑自然不敢懈怠,人在慈宁宫后罩房修行,眼睛却一直盯着毓庆宫动静。
  看着太子大婚,看着太子妃将大哥儿养在身边,拉拢李氏围剿其他妾室。人还没搬过去,已经把撷芳殿牢牢抓在手中。
  然后腾出手,借太后势,搅弄后宫风云,让看似报团取暖的四妃各自显露心机,彼此争斗,从中取利。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这些都是太皇太后当年在盛京玩过的老套路。
  苏麻喇姑再熟悉不过。
  太子妃是太皇太后手把手教出来的,熟练掌握一些宫斗老套路并不稀奇。可她居然在婚后劝动太子去修河堤,远离皇权中心,用“远香近臭”的道理,弥补了皇上和太子之间的裂痕,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这个千古难题,太皇太后在世时都没能解决,不然也不会亲手除掉如日中天的摄政王,为先帝腾地方。
  天上不能有两个太阳,一座山头容不下两只猛虎,就是这个道理。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再加上一个洪武皇帝,都没能凑出一个顺利继位太子。”
  太皇太后派她去摄政王身边的时候,眼中含泪,叹息着说:“更何况是意气风发皇上,与春秋正盛皇父摄政王呢!”
  在两虎相争之前,太皇太后果断选择了自己的儿子,独自背负起忘恩负义的名声,把自己关在慈宁宫自苦。
  若不是先帝去得早,皇上当时年纪太小,太皇太后压根儿不会走出慈宁宫,出现在朝臣们面前。
  不管是君臣还是叔侄,抑或是儿子和情人,豁出去的话,尚且容易取舍,可亲生父子之间的难题,真是无解。
  若太子妃能解开这道困扰了太皇太后半辈子的难题,也是太皇太后生前最放心不下的难题,苏麻喇姑觉得即便太子妃被独宠,真到当年董鄂氏程度,也是可以容忍的。
  百年之后到了地下,她见到太皇太后也有说辞了。
  “皇上那边我来解释,也不拘什么吉日,你等我消息好了。”与石静统一了思想,苏麻喇姑又提要求,“我在北房住惯了,不想住厢房,你干脆在后罩房收拾出两间屋子来。”
  “那怎么行?”石静摇头,“后罩房住的全是宫女嬷嬷,临着后身夹巷又吵,您清净惯了怎么能住在那里。”
  苏麻喇姑看她一眼:“办完你想办事,还了人情我就走,你还想把我留在毓庆宫不成?”
  又笑起来:“你想留,我还不住呢,我得回去呀给太皇太后看屋子。”
  两日后,石静带人把苏麻喇姑接到了毓庆宫。老人家在宫里服侍了一辈子,东西却少得可怜,只带了一个贴身宫女,让那宫女背了一只灰扑扑小包袱。
  “我以为还要再等几日,没想到您这么快就办妥了。”皇上慧眼如炬,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石静很好奇。
  苏麻喇姑呵呵笑道:“你是太皇太后看重人,前几日宫里又出焰口道场那样的事,我说不放心,求了皇上让我搬到毓庆宫住几日,帮着你整顿内务。”
  最后几个字故意扬声,恐怕旁人听不见似的。
  此时两人才穿过游廊走到后罩房,石静带苏麻喇姑进屋去看,歉意道:“之前以为您爱清净,会住在慈仁宫,没想到您要搬过来,只来得及匆匆把屋子收拾了一遍。”
  毓庆宫后罩房原来住着宫女,嬷嬷,听说苏麻喇姑要搬过来住,石静便将原来的住户挪到了东西两边围房,把面阔五间后罩房全都腾出来给苏麻喇姑临时居住。
  明间作厅堂,用于会客,次间作卧房,稍间按照苏麻喇姑喜好专门布置了一个小佛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然而最让苏麻喇姑满意不是佛堂,而是卧房:“里外两间都是炕,夏天睡着凉爽,冬天也暖和。”
  “怎么慈宁宫后罩房卧房没有炕吗?”清朝的皇宫讲究俭朴,地龙只在主子屋里有,奴才住的地方烧火盆,如果没有炕的话,冬天就难熬了。
  苏麻喇姑住的地方,不应该啊。
  “原来是有炕,后来年久失修给塌了。”这样的话,苏麻喇姑不会跟皇上说,却是可以说给石静听。
  石静会意:“这个好办,等会儿我禀太后派人去修,保证您住进去的时候屋里暖烘烘的。”
  苏麻喇姑也不愿意麻烦别人:“我年纪大了,冬天总是腿疼,睡热炕能好些。”
  “您放心在毓庆宫住着,慈宁宫那边的大炕什么时候修好了,晾干,您再住回去。”苏麻喇姑服侍了太皇太后半辈子,对与清宫里事,比石静这个半路出家的解更多,石静恨不得苏麻喇姑永远住在毓庆宫才好。
  后罩房布置虽然简单,却很实用,尤其适合老年人居住,苏麻喇姑看哪里都满意,索性安心住了下来。
  人是上午住进来的,风声是下午放出去的,先礼后兵。
  之后半个月风平浪静,所有人照常作息。苏麻喇姑每天跟在石静身边,陪她去慈仁宫给太后请安,看着她处置毓庆宫事务,像个影子似的,一言不发。
  “前殿那边忽然多出来一个瘦瘦小小的宫女,是怎么回事?”胤礽出公差回来,拉着石静胡闹过后,还是不满足,缠着她再来一回,石静说累了,他也不让她睡,与她说起正事。
  “是苏麻喇姑要出手了吗?”他问。
  “有吗?”刚刚清洗完,石静躺一会儿才坐起身,抓了枕边肚兜给自己套上,套完肚兜发现亵裤不见了。
  夜已深,石静懒得叫人进来伺候,索性光着裹了薄被,接上刚才的话头:“苏麻喇姑来的时候是带了一个贴身伺候的宫女,也是瘦瘦小小的。”
  说着打了一个呵欠:“人一直在苏麻喇姑身边伺候,不可能去前殿晃吧。”
  胤礽记性非常好,尤其是对人脸,几乎过目不忘。他懒得管毓庆宫,并不代表他对毓庆宫失去掌控。
  “是有个小宫女,面生得紧。”胤礽连人带薄被搂过来,三下两下剥开,把自己也裹了进去。
  “单人被,你挤进来做什么?”石静推他。
  “你说呢?”见她羞红了脸要跑,长臂一伸又把人捞了回来,“单人被好,我就喜欢睡单人被。”
  石静想翻身面对他,换一个更安全姿势,已然来不及了。
  作者有话要说:
  苏麻喇姑:都三更天,前边怎么还没完没了?
  胤礽:请回来一个祖宗,神烦。
  第61章 案中案
  炙热从身后刺入,石静吓得“啊”一声,之后声音再不能连贯,全都支离破碎了。
  偏他得偿所愿还故意戏弄人,每一次都让她觉得要结束,却是另一段雨打芭蕉开始。
  直到她逮到他的手臂,狠狠咬了上去,他才将她翻了一个面,看着她的眼睛完成最后的洗礼。
  “掌珠,你的眼睛真美。”在这个世上,除了他,没人知道掌珠的眼睛在昏暗的灯光下也能呈现出漂亮的灰蓝色。
  眼中含泪,刹那绽放的时候,如星空般璀璨。
  后罩房就在正房头后,中间隔了一个院子,正房那边叫水,后罩房也能听见。
  “这都三更天,正房怎么还不消停。”苏麻喇姑年纪大了,睡眠浅,有点动静便会惊醒。
  宫女乌日娜睡在内室大炕另一边,闻言小声提醒:“午后太子回宫。”
  “太子明日不去上朝吗?”从二更天直闹到三更天,也没人管管,苏麻喇姑对李德福都生出些不满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