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108节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108节

  石静看她一眼,含笑说没事。
  今日必然有事,怎么可能没事,大福晋旧事重提,坚持跟石静回毓庆宫看白玉观音。
  三福晋和七福晋对视一样,都看出太子妃明显有事。
  但凡是个识趣的,看别人有事,都不会再缠着人家。奈何大福晋与太子妃有梁子,怎么解都解不开了。
  不管三福晋和七福晋怎样打岔怎样劝说,大福晋铁了心要去毓庆宫看那尊白玉观音。
  而且三福晋和七福晋越拦着,大福晋越觉得这里边有事。
  宴席散后,四福晋推说累了,先行离开,大福晋则跟太子妃回了毓庆宫。
  三福晋放心不下孩子,没有跟去,七福晋得了七阿哥叮嘱,硬着头皮陪大福晋一起去了毓庆宫。
  此时毓庆宫果然有事,却不是大福晋想看到。
  “你说什么,十阿哥一个人把大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全都喝趴下了?”
  大福晋听完毓庆宫前殿当值宫女禀报,不可置信地问出了声:“那太子呢,太子喝醉了没有啊?”
  不问大阿哥情况如何,反而问起太子来,石静几乎可以肯定,大福晋知道惠妃与宝珠筹谋。
  春屏看了石静一眼,见石静朝她点头,才回道:“太子爷酒全被十阿哥给挡,滴酒未沾。”
  十阿哥素来与九阿哥交好,九阿哥与八阿哥交好,八阿哥是大阿哥小跟班,所以在大福晋看来,八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都是大阿哥这边的。
  从前给太子添堵的事,十阿哥也没少干,今天抽了什么邪风,居然想起来给太子挡酒,将大阿哥,八阿哥和九阿哥全给喝趴下了。
  听说在三阿哥地盘,太子滴酒未沾,大阿哥却被自己人灌醉了,大福晋哪里还坐得住,听完春屏禀报就想走。
  石静刚听到芳芷带回来的话,反应跟大福晋差不多,不是很能理解十阿哥反常举动。
  回到毓庆宫,听说十阿哥被李德福亲自扶回来,在偏殿醒酒,而太子没在,石静猜测有事情要发生了。
  这会儿见大福晋急着要走,石静怎么可能放她离开:“大福晋住在宫外,进宫一趟不容易,来都来了,不如看了白玉观音再走。”
  以为毓庆宫是什么地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当初要来看观音像是的她,这会儿听说大阿哥醉酒,八阿哥和九阿哥都喝醉,着急要离开的也是她。
  大福晋怕太子妃看出什么来,坏了惠妃安排好的事,只得沉着气坐下。
  “听乾清宫人说,这尊白玉观音像并非人工雕琢,乃是天成,”石静没领大福晋去看,而是慢悠悠地给她介绍起白玉观音来历。
  大福晋听了半天,也没见太子妃挪地方,越发心焦:“这些来历我也听说了,太子妃还是带我过去看看吧。”
  她有点不放心大阿哥那边。
  石静闻言笑道:“正因为白玉观音来历不凡,想要参拜需沐浴更衣。”
  见大福晋蹙眉,石静宽慰她:“大福晋好不容易来一趟,又是诚心参拜,倒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净手便好。”
  不等大福晋反应,石静已然吩咐人去端水。等三人净手完毕,用布巾擦干,这才带着大福晋和七福晋出花厅,朝后院佛堂走去。
  才推开佛堂门,还没走进去,便有前院的小宫女慌慌张张过来禀报:“太子妃,不好了,菊韵……菊韵出事,太子爷请您去阿哥所一趟!”
  “菊韵是谁?”七福晋不知内情,忍不住问。
  话音未落,却见大福晋急急转身,甩开宫女搀扶的手朝外走去。
  按照惠妃谋划,事情应该发生在毓庆宫。太子醉酒,且酒里被下了药,回到毓庆宫见到的第一个女人便是菊韵,然后天雷勾地火做下丑事,被太子妃捉奸在床。
  太子与太子妃婚后琴瑟和鸣,蜜里调油,太子独宠太子妃,再未踏足撷芳殿半步。
  而撷芳殿众人安静如鸡,谁也不敢生事。
  可见太子妃是一个醋妒不肯容人,且很有手腕的女人。
  “越是这种女人,眼睛里越容不得沙子。”惠妃老神在在问她,“太子婚前婚后判若两人,你来说说是因为什么?”
  答案明摆着,大福晋回答:“因为太子妃?”
  之前都说太子不待见太子妃,迫于压力才娶她,即便婚后和谐,大福晋也不相信太子妃能对太子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堪比大变活人。
  最开始惠妃也不相信,但与太子妃打了几次擂台,就由不得她不信:“你别忘,太子妃是谁亲手带大的。”
  太皇太后不但是太宗时代宫斗冠军,还曾将如日中天的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玩弄于股掌之间,托举先帝上位。
  等到先帝亲政,独宠董鄂皇贵妃,太皇太后又领着当今打赢了继承人保卫战,成功扶当今坐上龙椅。
  哪怕退居二线,在慈宁宫养花,太皇太后都能帮着当今出谋划策,左右朝局。
  被这样一个战力惊人的老太太养在身边九年,手把手地教导,最后还得到认可,不难想见太子妃有多厉害。
  “额娘,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要放弃不成,大福晋有些着急。
  从前皇上不太管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太子身边只有三阿哥,大阿哥身边却有八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在宫里还有惠妃,宜妃等人的策应,都很难占到上风。
  如今太子身边又多了一个手腕得太子妃,他们可还有胜算?
  惠妃不慌不忙朝她摆手:“太子妃行事做派都像太皇太后,但有一点不及。”
  大福晋福至心灵:“眼睛里容不得沙子。”
  惠妃欣慰地看向大福晋:“太皇太后当年是太宗皇帝五宫大福晋之一,能容得下太宗皇帝专宠自己的亲姐姐海兰珠,太子妃绝难做到。她太霸道,也太干净,这就是她的弱点。”
  连撷芳殿那几个侍妾都容不下,如何能接受太子与自己堂妹有染。
  不管太子是否中意宝珠,只要两人睡过,在太子妃心中太子就脏了。
  惠妃也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与太子妃一样干净得眼睛里容不下沙子,进宫之后用了好长时间才过了心里那一关,开始承宠。
  都说荣妃进宫最早,其实惠妃没比荣妃晚进宫两年,却比荣妃少生好几个孩子,便是因为她进宫之后有意避宠。
  她可太知道那种同流合污的痛苦了,所以生下大阿哥之后,她便无心争宠,心里眼里只有权力,没有男人。
  惠妃相信再过几年,等太子腻了,身边有新人,太子妃痛苦一段时间,也能过了自己这一关。
  但绝不是现在。
  太子并不像宝珠所以为那样中意她,不然也不会只让她洗脚。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宝珠陪太子睡过之后,就能在太子和太子妃亲密的关系里扎上一根刺。
  这根刺存在一天,太子和太子妃之间就存在罅隙,毓庆宫就不会如现在这样铁板一块。
  到时候做什么都容易些。
  可眼下情况远远超出惠妃预期,大福晋怎能不着急,是以告辞的话都没来得及说,非常失礼地转身离开。
  毓庆宫在乾清宫东南方向,而阿哥所在西北方向,正好是一个大对角。大福晋只是平头阿哥福晋,没有资格传软轿,只能腿儿着过去。
  等她踩着花盆底气喘吁吁赶到三阿哥的住处,什么都晚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福晋:啊啊啊!(土拨鼠尖叫)
  那个作者:下本开《世子妃职业病又犯了》,读档流,离婚律师横扫北宋婚恋市场求收藏么么哒
  第72章 闹丑事
  大福晋永远记得那一刻,她被人带到茶房,看见大阿哥衣衫不整地被侍卫抱住腰,仍旧满脸通红想要扑向蜷缩在墙角同样衣不蔽体宫女。
  看大阿哥这情形明显是中了药,大福晋心中着急,却不敢嚷出来。因为今日酒中的情。药,很可能是惠妃安排人下的,意在让太子出丑,不知为何反而害了大阿哥。
  若她此时嚷出来,回头查到延禧宫,那才是把人丢到家。
  大福晋叫了人来,匆忙给大阿哥穿戴整齐。又向三福晋借了屋子暂时安置还未清醒大阿哥,这才深深吸气,重新走进那间茶房。
  此时她终于看清楚,那个蜷缩在墙角,衣衫不整的宫女不是别人,正是毓庆宫出了事菊韵,也是惠妃用来离间太子和太子妃棋子,宝珠。
  这招妙棋是如何变臭的,大福晋不知道,但她知道下了臭棋要及时止损。
  宝珠这颗臭子不能要。
  思及此,大福晋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扬手朝着宝珠脸就是狠狠一巴掌,抽得宝珠唇角当场见血。
  “哪里来的小贱蹄子,居然敢趁着爷们儿醉酒行那勾引之事!”不管宝珠是什么反应,她都必须把脏水泼到太子妃身上。
  宝珠被大福晋抽了一巴掌,嘴角冒血,才从惊慌失措中回过神来。
  按照惠妃的计划,宝珠今日哪儿都没去,一直盯着毓庆宫大门,只等太子醉酒回来跟去服侍。
  惠妃说她用情。药与别的不同,别的情。药服下是乱发。情,她用情。药是有针对性。
  所以这种情。药一吃便是两副,男一副,女一副,彼此吸引,难舍难分。
  想着太子谁也不要,疯了似的只想宠爱自己的情形,宝珠摸了摸袖袋里药粉包,心中火热。
  谁知阿哥所那边的宴席还没散,忽然有个面生小宫女过来给春屏带信,说太子醉酒在阿哥所闹起来,带去人忙不过来,李公公让春屏再安排几个人过去伺候。
  春屏本来要自己过去,奈何手边有事,便点兰溪带人去。
  宝珠就是这样被兰溪带去了阿哥所,又被安排到后罩房边上的一个小茶房熬醒酒汤。
  太子醉酒,需要人熬醒酒汤很正常,宝珠也没多想。
  醒酒汤快熬好的时候,有人过来催,却没人取。宝珠灵机一动,将袖袋里情。药拿出来吃下,端起醒酒汤便要出门给太子送去。
  谁知才走出茶房门,便被一个人高马大的男子拦住去路,不由分说亲她,同时撕扯她的衣裳。
  宝珠从小养在深闺,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想要挣扎,腿却软得厉害,很快被人推进茶房吃干抹净。
  对方身上酒气浓重,好像醉酒又好像神志不清,心里眼里全是男女之间那点事。
  宝珠初经人事,虽然有情。药加身,几轮下来半条命都没了。
  瞳孔短暂失焦之后,宝珠终于清醒过来,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喊救命。
  门外很快有动静,先是两个内侍闯进来,齐齐“啊呀”一声,转身出去,又把门关上了。
  没一会儿,门再次被人推开,宝珠循着亮光看去,只见太子,三阿哥和两个她不认识的年轻男子站在门外。
  三阿哥慌得不行,问太子怎么办。太子朝里看一眼,淡声说:“先把两人分开,还能怎么办。”
  这里是三阿哥地盘,三阿哥赶紧喊了两个内侍过来,想要将她身上的人拉走,哪里拉得动。
  “这是喝了多少酒!”太子似乎无奈地叹了口气,对三阿哥说,“大阿哥力气足,内侍拉不动,喊侍卫过来。”
  经过苏麻喇姑清洗,毓庆宫从原来的筛子变成了如今铁桶,规矩分明,人人都像锯嘴的葫芦,再难掏出一句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