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没有晕船的夫妻俩,好好欣赏了一番海上夕阳美景。
心里只有生意的尹弈啸,看到这副美景,只觉得这一遭就算是橡胶没造出来,也无所谓了,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就算是他这样满身铜臭味的商人,也觉得值了。
“等家里两个臭小子考上秀才了,也得带他们来一趟,这景色,可真比笑儿他们画的还要美。”
“是该亲自来看看的。”
叶晴心里也十分有感触,以前她从来没想过能走过大尹朝那么多地方。
现在真的走过了那么多地方,心里无数次赶集阿爷临走前把她托付给了这个男人。
第360章 【番外9:橡胶车轮】
海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一切都十分原始。
甚至上面的老百姓说的都是当地方言,林玉溪他们反正是听不懂的。
不过这都做好了准备,他们在对岸的小县城请了个会这边方言的人跟着一块儿来的。
等下到了他们的橡胶种植庄子,还有熟悉的管事等着,一切都不成问题。
跟着来码头接他们的下人汇合后,一行人上马车。
海岛上可没有修什么水泥路,路上坑坑洼洼的,十分颠簸。
这可让本来就晕船的那几个下人更加难受了些。
马车走走停停。
没错,走了没多久就有人要下马车蹲在路边吐。
说起来也是一趟十分辛苦的出差。
花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可算到了橡胶树种植的庄子。
庄子算得上的离码头近了,当时林笑儿也是为了方便橡胶树长成后能把成品运到船上。
选择的这块地,当时并没有花多少银子就买下来了。
“这就是橡胶树吗?长得可真直啊!”
“比在西域看到的那什么白桦树,还挺直。”
夫妻俩第一次来海岛,第一次看到橡胶树,充满了好奇。
在庄子上等着的管事,看到主子后,一直在一旁做着简单的介绍。
“这个地方天黑的倒是晚,这都什么时辰了,竟然还没黑透。”
管事带着一行人先安顿下来,吃过丰盛的晚饭,一切都得等休息好了之后再继续。
海岛上吃的晚饭是渔民们早上才捕捞回来的海鲜。
以前也不是没有吃过海鲜,但是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新鲜的。
晚饭饭桌上,还有一个海岛鸡汤,听说是拿椰子汁煮的鸡汤。
看起来寡淡无味,吃起来十分鲜甜,叶晴十分喜欢这个味道。
还问了管事,这椰子能不能带回京城,能放多久。
管事被丢到海岛已经好几年时间,拖家带口都来了。
只不过来了海岛后,他一直负责这一片橡胶树,其他的,他也不是很了解。
对于叶晴的提问,最终也没回答上来。
休息好了之后,林玉溪召集管事和带来的下人开始商量采集橡胶制作成品的相关事宜。
建作坊,招人干活。
这么一忙碌,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算搞定。
终于开始关键环节,制作橡胶。
按照林笑儿留下的资料,林玉溪已经带着心腹做个实验,学会了制作方法。
等作坊招到了足够多的人后,便开始按照流水线的模式,把不同的步骤教给不同的人。
制作橡胶的流水线便开始运作。
他们来海岛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一大半。
叶晴一直跟在林玉溪身边打下手,香水铺子在这边是开不起来的,这边的老百姓,似乎并没有太多挣钱的法子。
所以他们请来种橡胶树的老百姓和到橡胶作坊干活的老百姓,工钱都很低。
一天一个人只需要十文钱,还很多人抢着要去干活。
又在海岛带一个半月。
橡胶成品已经做出了不少,林玉溪和叶晴也打算离开海岛。
光有橡胶还是不够的,做车轮,还得需要很好的钢筋,这东西,在海岛上可没有。
早在来海岛之前,林玉溪就联系了尹弈啸留下来的人。
把图纸给过去,让他们安排人按照图纸制作轮子。
现在是时候把橡胶带回去和铁轮子组装起来。
回城的船上,林玉溪他们还租了个货舱,带回来的东西装满了好大一个货舱。
不出意外的话,以后每半个月都能有这么大一货舱的橡胶运回岸上。
回到岸上小县城的一行人,没有继续在小县城多做停留,而是继续带着橡胶前往靠近铁矿山的一处作坊。
作坊也在大尹朝南部,从小县城过去,只需要七八天的时间。
要是不带着这么多橡胶,只是单枪匹马的话,估计还能更快一些。
管理车轮作坊的人是尹弈啸的,虽然尹弈啸消失了,他这些手下却仍旧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各项任务。
又是在作坊专研了好些天,第一批橡胶车轮成功做出来。
在第一时间安装到马车上,又进行了试行。
“这橡胶车轮果真不错,在水泥路上跑起来都没有多大的声音,坐在里面也感觉不到什么颠簸。”
“确实,跟那木头车轮比起来,这简直是好太多了。”
“难怪当初世子和世子妃要到海岛那么远的地方去种橡胶树,现在这橡胶轮子做出来,好处可真是太多了!”
橡胶车轮还在继续制造,成品已经开始往京城和南江城等几个府城运送。
林玉溪这几个月的重心都放在了橡胶车轮上,对橡胶车轮的售卖,也是抱以很大信心。
夫妻俩是跟着运货的车队一起回京城的。
回京路上,他们的马车都换上了橡胶车轮。
果然马车跑得更快,车内坐着的人也更加舒适。
这样奇怪的车轮,一路上碰到过的马车车夫,都投来奇怪的目光。
于是,运送车轮的各个车队,都沿路对橡胶车轮做了宣传。
等林玉溪夫妻俩再次回到京城的时候,京城不少人已经知道了橡胶车轮的事情。
甚至消息都已经流传到宫里去了。
橡胶车轮的铺子还没开业,就有不少人跟林家打听橡胶车轮这个东西。
林家在大尹朝这些年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没办法,林家的生意总能做出和别人家不一样的东西来。
并且做出来的东西,都十分好用,深得广大老百姓的喜欢。
一时之间,林家人各个成了香饽饽。
出门不管是主子还是下人,认识的都会问上一句。
就连林玉山每日去户部上衙,都会被同僚们问起这事。
他是知道一些的,可家里的生意,具体还是掌握在大家手中,他知道的其实也不够详细。
只能跟同僚们简单解释几句,再顺便把他已经换上了橡胶车轮的马车给同僚们坐坐感受一下。
好在橡胶车轮铺子没有过几天便开始营业。
对它有好奇心的人,都能到铺子去解决迷惑。
橡胶车轮可不便宜,用料那都是顶好的东西。
一辆马车换两个橡胶车轮,就得上百两银子。
第361章 【番外10:椰子甜品】
京城的轮胎铺子建在城外,占地面积十分大,还有给客人试驾的马车。
铺子的店小二都经历过严格培训,驾驶马车技术也是被一一考核过了才能上岗。
铺子占地面积大,穿过前厅来到后院,就是一片宽阔的水泥地,这个场地便是用来试驾的。
开业当日,鞭炮刚刚响完,涌入轮胎铺子的客人一波接一波。
先由店小二带着客人到后院试驾区感受橡胶车轮的舒适度,再带着客人选择不同价位轮子。
林玉溪全天都在京城的橡胶车轮铺子里坐镇,看着店里忙忙碌碌的众人,便感觉心里十分踏实。
橡胶轮胎价钱不低,可京城有钱人不少。
能来橡胶车轮铺子的客人,口袋都是不差钱的主。
试驾过后,感受到了橡胶车轮与木质车轮的不同,当场购买车轮,让店小二现场就帮换上的可不少。
京城贵人多,身份地位越高的人,马车也越大越豪华,用的轮子也就越多。
一辆辆马车进了铺子再出去的时候,几乎都换上了橡胶车轮。
开业当日营业额,经铺子掌柜计算后,扣除成本,只算利润都高达五千两银子。
这是个十分有赚头的买卖。
当然,前期投入了这么多,还不一定什么时候才能回本。
不过总能回本的。
橡胶车轮也是有保质期的,卖给客人的时候就已经提醒过客人,两年最好换一次车轮。
如此也不用担心这桩生意做不长久。
当初林笑儿打算做这个橡胶车轮的时候,就十分感激先辈的“车同轮”政策,给他们现在的车轮生意极大便利。
不止京城的车轮铺子一开业就生意火爆,同时开业的另外几个府城的车轮铺子,也不乏有钱人第一时间去换橡胶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