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大尹朝士兵们混进不同皇子府上进行谋杀嫁祸,给这场乱局又添了一把火。
明知道外面还有敌人在步步逼近,可为了各自礼仪,倭国皇室还是没有团结起来一直对外。
反倒是一直在内耗。
等大尹朝大部队打上门来的时候,倭国人才迅速团结起来。
只不过这时候,他们手上的兵力经过内乱已经消耗掉了一大半。
现在大尹朝的士兵们架着大炮打上门,他们根本就没有应对战争的任何能力。
直接举白旗投降。
“娘的这小岛的人,这么经不住打,还没开打就举白旗,我们前期这么费心的谋划,合着是浪费了时间啊!”
大尹朝的将军们有些不爽,他们好久没有动过刀了,正想好好打一账呢。
这种不劳而获的感觉,有点不爽。
“管他们举不举白旗,他们在我国搞了那么多事情,我们还没地方出气呢。正好他们不是在争夺皇位嘛,我们也来助他们一臂之力。到时候谁当倭国的皇帝,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于是,训练有素的将士们纷纷上岸,准备进攻。
看到此情此景的倭国人,叽里呱啦的和身边的谋士说话。
“不是说大尹朝很讲文明的吗?怎么我们都举白旗了,他们还要打我们?”
“不知道啊,这是耍流氓了吗?”
倭国人还在叽里呱啦,同时又让本国士兵做好防守。
大尹朝的将士们懒得等倭国人排兵布阵,点了大炮,直接往他们的城门上轰。
剧烈的响声一起,城门就被攻下一角。
大尹朝的将军们可高兴了,“工部搞出来的这个玩意,真心不错,威力十足啊,再开几炮,把这城门给老子夷为平地了!”
倭国即使在大尹朝埋了那么多细作,也没有打听到大尹朝还有这么厉害的武器。
几炮下来,已经被轰傻。
赶忙带人往后撤。
大尹朝不负众望,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直接攻下了倭国的城门,大部队直接入城。
倭国城里的建设,和大尹朝城里建设相差不大,处处可见倭国对大尹朝的抄袭。
街上的老百姓估计也被吓得躲了起来,铺子都是关着门的,人也见不着一个。
打仗嘛,是升官的一种途径,更是发财的一种途径。
将军们按照前期已经混上岸的士兵们给的线索,分头直接往倭国皇室和大臣们的府宅走去。
不好好捞一笔,他们这么大老远过来,岂不是白来了。
出发之前大尹朝皇帝可就说了,战利品归出征的将士们所有,不用上缴朝廷。
第366章 【番外15:凯旋而归】
皇帝说这话时,想来是觉得小小倭国,怕是也搜刮不到什么好东西。
其实这也是他对武将们的一种补偿。
这些年大尹朝风调雨顺,一切安好。
文官的家眷们也纷纷投入生意场,赚了不少银子。
就这些在边境守着的武将们,也没有什么做生意的头脑,又没有战争可打,拿不到什么战利品。
收入基本就靠朝廷的俸禄,于是和文官的家底相对比,武将们就显得有些囊中羞涩。
正好出兵一个小小倭国,那战利品什么的,就归武将们了吧。
他堂堂一个皇帝,就不用跟武将们抢那点战利品。
户部尚书听到皇帝的话的时候,是有些小小意见的。
这打仗得到的战利品,以往可都是入户部的,户部每年拨出那么多银子养朝廷军队,可辛苦得很。
可惜,户部尚书跟皇帝投去的眼光,丝毫没有被皇帝接收到。
这事,也就这么拍板决定了。
将士们大多都是老百姓出身,对老百姓都抱有一丝同情。
也知道不管是什么国家,老百姓手头也拿不出多少银子。
所以战士们都是直奔皇宫府宅等地,没有往老百姓家中使坏。
一个府宅一个府宅横扫过去,收获可不小。
一箱箱金银珠宝被将士们抬着出来的时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甚是惹人喜爱。
各个府宅的人,在将士们进去的时候,也差不多都被灭了口。
倭国还是有不少士兵的,就是不知道现在他们逃到了什么地方。
大尹朝将士们暂且也不想追去把他们杀个片甲不留,先把属于他们的战利品全部找出来了另说。
“真没想到,一个小小倭国的府宅里,都能搜到这么多宝贝,看来这一趟来得值了。”
“这东珠,又大又圆的,果然是岛国,数量还不少,拿回去能换不少银子。”
经过一天一夜的时间,大尹朝的士兵们才把倭国皇室和大臣府宅的金银珠宝全部搜刮出来。
一箱一箱被抬到船上放着。
在此期间,士兵们找到的那些小小的金银珠宝,进了自己口袋,将军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罢了。
战利品全部被放到船上后,将士们又开始了正事。
其实上岸后,大尹朝混在倭国队伍里的士兵也不少,这时候已经跟着倭国士兵守护他们皇室和大臣们推到了树林里。
凌晨,好几个信号弹从树林里放向天空。
吃饱休息了一晚上的大尹朝将士们醒来,精神抖擞,开始干正事。
钻进树林里了正好,他们很擅长在树林里作战。
兵分几路,朝信号弹不同的方向追去。
又经过了两天一夜的追缴,可算是把倭国逃亡的这些皇室中人和重要大臣送去西天。
留活口什么的完全没有必要,留下来就是祸害。
他们大尹朝能人志士多了去了,不需要把这些有狼子野心的人留下来。
万一不知道多少年后,这些人又卷土重来,岂不是一大麻烦。
留下几支队伍守在倭国,大部分大尹朝的将士们带着满满的战利品上船回了大尹朝。
获胜的战报是早在最初的时候,就派了人送回去。
等大尹朝的军队回到辽州府码头的时候,皇帝最新派来迎接的使臣,也已经等在码头迎接大尹朝的将士们。
在回大尹朝的海上航行中,收获的战利品除了给皇帝留下的几箱,其余的已经被将军们分给了士兵。
皇帝是说过战利品不上交的,可大家也不是那谈心的人,贡献给皇帝的还是得贡献出去。
不过,倭国一战,他们收到的战利品确实丰厚。
即使留出几箱给皇帝,每个士兵分到手上的,仍旧不少。
主要是这一趟出征,似乎也没有费多少力气。
和倭国人打仗,还比不上他们刚开始晕船时候难受呢。
一场盛大的庆功宴在辽州府举行,林元青也见到了林玉和。
叔侄俩一个文官,一个武将,一个在大尹朝西部,一个在大尹朝东部,竟然有好些年没有机会见面。
互相说着各自的近况,家里的情况。
只是说起林笑儿和尹弈啸的时候,不免都一阵唏嘘。
庆功宴是林玉和配合朝廷使臣一起筹办的,拿出了最好的肉和酒水招待凯旋归来的将士们。
肉管饱,酒管够。
庆功宴结束第二天,将领们要按照朝廷命令回京复命。
而皇帝派来的使臣,也不是仅仅来参加庆功宴,把皇帝圣旨带来的而已。
还得带人去倭国善后。
这一场战争下来,倭国便纳入大尹朝的管辖范围,由大尹朝人全权接手管理。
可不仅仅是附属国那么简单。
后续的一切事宜,还有得麻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林元青这回也总算是有机会跟着几个大将军一起回京复命。
这么些年,他都很少进京。
没办法,武将就是如此,无召不得入京。
在边关这么些年,要不是把妻儿带去了白临城,他甚至连妻儿的面都很难见到。
等回京复命的一行人到达京城时,已经是八天以后。
大尹朝的水泥官道,路况确实好,速度快了很多很多。
进京便被皇帝直接召进宫里复命,林元青也跟着一起。
做武将这么些年,他还是第一次进宫呢。
跟在几个大将军的后面,一举一动的学着他们的模样。
皇帝在将军们进京城门的时候就已经等在宫殿内,这一仗打得漂亮,也是他上任以来打的唯一一仗,他可得好好奖赏一番。
暗卫早就把大将军们给他带了几箱战利品的事情告诉了他,他也好奇,一个小小倭国,竟然还能拿出这么多战利品。
宫殿内,几位将军穿着铠甲一同向皇帝行礼。
又让士兵们把战利品抬上来,一一打开。
为首的大将军把倭国出征一事进行了汇报,皇帝在皇位上听得连连微笑点头。
过后又给了没人一对赏赐,林元青也收到了不少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