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按照业绩进行考核,所以每个铺子的管事,都费尽心机提高自己所负责铺子的业绩。
毕竟那丰厚的年终奖,就没有人不想要。
所以得知只有京城的瓷器铺子推出这个手工制作瓷器,而其他铺子都没有动静。
南江城瓷器铺子管事怎么还坐得住。
主子们不主动给他,他就写信让安排下去。
书信里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南江城的瓷器铺子适宜开设手工瓷器制作点的优势,管事还在书信里表示一定会通过这个模块带动铺子其他瓷器的销售。
林玉柏和林玉溪看过后,觉得可行。
给南江城瓷器铺子管事写了回信,又写了书信回通阳城。
让通阳城那边负责作坊的管事,挑选一男一女两个瓷器制作师傅到南江城去。
同时,还得运陶瓷土到南江城。
这番操作下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南江城的瓷器铺子也设置了手工瓷器制作点。
还真别说,南江城老百姓的消费水平确实不低。
手工瓷器制作点开设接收客人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南江城的瓷器铺子销量也上涨明显。
转眼,又到了年底。
十二月下旬,林家铺子的所有管事集聚京城,召开年会。
这是林家的传统,随着产业越来越多后,慢慢增设的。
也是为了能够激励手下人好好干活,创造更高的收入。
他们赚了很多钱,也得让手下人多赚一些,来年干活的动力才会充足。
年会上,林玉溪代表对林氏各个产业的情况进行了汇报,给业绩最好的前十名管事安成绩先后办法不同数量的年终奖,那可是真金白银,让人看了直呼眼红。
最后环节是一起提前吃个丰厚的年夜饭,管事们在离开的时候,还能每人领取一份年礼。
林家人这段时间全部集中在京城。
今年,又仿佛如很多年前一样,一家人聚在一起备年货准备过新年。
这些年,家里下人多了,他们成为主子,已经很多年没有自己动手备年货。
正好今年,全家人都聚在一起。
大家也都是勤快人,又围着灶台,制作起各式年货来。
什么蒸的煮的油炸的,只要想得到的都做出来。
家里人多,下人也多,打下手的自然就多。
每样东西都做上好大一份,自家人吃不完的,还能送送亲朋好友。
仅仅是筹备年货,林家就已经变得十分热闹。
在大年夜的时候,热闹达到峰值。
满满一大桌的美味佳肴,大人小孩都穿上喜庆的新衣服。
说着,笑着,赏着烟花,度过全家团聚的除夕。
自家的好酒好菜吃完喝完,小孩子们还能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到街上赏夜景。
烟花是不是升上空中炸裂开来,大人小孩纷纷抬头仰望。
街上也热闹得很,每家铺子前,都挂上了红色的灯笼,从街头看向街尾,能看到数不清的灯笼,十分漂亮。
林玉溪今晚没有喝太多。
把孩子交给家里人,带着妻子叶晴到街上感受一下除夕的热闹。
“原来两个人偷溜出来,是这种感觉,难怪当初笑儿和世子,晚上总喜欢甩掉下人溜出来呢,这种感觉,和白天出来逛街的感觉,果真不一样。”
成亲这么多年,俩人连孩子都已经长大进学堂了,夫妻俩感情不减反增。
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姨娘妾室,叶晴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足。
看着自家丈夫笑了笑,点头同意对方的说法。
没想到,一个礼盒出现在眼前。
“打开看看。”
“咦,这不是瓷器铺子里卖的瓷娃娃么,夫君拿来送我?”
“这可不是铺子里卖的,我亲手做的,一个你,一个我。”
叶晴有些欣喜,忙跑到一个灯笼下,就着灯笼散出的光照仔细看了看。
礼盒里躺着的两个娃娃,果真一个像她,一个想林玉溪。
夫妻相视一笑,又牵起手,往最热闹的街上走去。
第369章 【番外18:宝岛】
倭国整顿好,已经是半年以后的事情。
由大尹朝派去了本土的官员进行管辖,负责管理大尹朝的官员在任期间,每年还要负责上交一定数额的赋税。
先前被派送去辽州府训练海上作战的士兵们,一部分被遣送回了原先所在的军营。
领域部分较为擅长海上作战的将士,直接被朝廷收归为海兵,负责海上巡逻。
大尹朝近些年来出海做生意的商人不少,逐渐也带回不少海外商人回来。
当前,大尹朝开放的海岸码头,也就南江城和粤南城。
现在有计划想要再开放辽州府附近的码头,要是真的把这个码头开放起来,海兵的训练必不可少。
林玉和去年在京述职结束,过完春节又回到辽州府。
在京城时,便已经听林玉山说了朝廷对码头开放一事的安排。
回到辽州府后,先不管这事什么时候提上日程,他反正是一回到,就召集心腹属下开始策划码头建设一事。
原本辽州府的出海的码头建设得本就不错,可要是以后商人们选择从此处出海,码头还应在此基础上扩大一些。
同时,岸上的库房,也应该多建一些,形成一个货物中转的地方。
这毕竟是涉及年底考核的事情,林玉和对此一点不敢马虎。
要是他能把这事情做好,相信被调任回京的日子,也快了。
驻扎在辽州府的海兵们,打了胜仗也仍旧坚持训练。
每天都会到沿海的地方进行巡逻,海上别的不说,海盗还是有不少的。
跟海盗打交道的时间长了,大家都发现这些人的口音和倭国人有些相似。
明明倭国已经被他们打得屁滚尿流,倭国皇室更是没有留下一人。
怎么还会有这些会说倭国语言的人在海上横行。
路过的商船也没少抱怨船只被海盗抢劫一事。
将领们意识到这中间有问题,只是他们也没有海上的舆图。
还是形势复杂,大尹朝这么多年都没有对海域进行管辖,现在想要了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把这事情禀告回朝廷,又过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当时负责在倭国上任的官员,才从倭国以前皇室的密室里,找到了一幅海上舆图。
第一时间找人临摹了几幅舆图,派人送回大尹朝。
有了舆图,想要了解大尹朝海域上的情况,且容易一些。
在岛上就能看到祥宁州对岸不远处竟然也有一个很大的岛屿,这个岛屿和倭国中间,还有一些小型的岛屿。
“看来,这些海盗,应该是藏身在这些岛上面,这个岛最大,地形最好,也是最有可能藏身的地方。”
“老夫同意大将军的说法,看来得派人摸过去看看那边是什么情况才行。”
“狡兔三窟啊简直,没想到这小倭国人还挺有本事,还藏了人手在其他岛上,莫不是哪天还想翻身不成。”
“要是不知道,他们还真有可能翻身,现在被我们知道了这事,这,这,这,这小不管大的小的岛屿,都应该归我们大尹朝。小小倭国想占为己有,真是异想天开呢。”
皇帝也知道了相关事情,作为皇帝面前红人的林玉山,自然也了解了此事。
林玉山一直在京城做京官,一路顺风顺水,倒也从未被派送到京城以外的地方。
但是这回,他想要主动申请跟着军队去把祥宁州对岸那个岛屿收回来。
他在林笑儿给的书籍里面看到过关于那个岛屿的介绍,名字好像是叫做宝岛。
听说那里物产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秀丽,并且还能种植很多大尹朝这边种植不了的水果粮食。
真要能把那个宝岛收回大尹朝,以后派遣官员过去管辖,他都有些兴趣。
只因为他手上有关于那岛上的详细介绍,而这些资料,却是不能随便拿出来的。
为了安全起见,他本人亲自去,不失为一个最好的选择。
“林爱卿想要去军队里做个文职?跟着一块儿去把这个什么岛收回来?”
“回皇上,微臣对这事确实有些兴趣,微臣也翻看过一些从倭国带回来的书本,看到一些上面写着关于大尹朝海岸附近岛屿的一些介绍。若是微臣真的去了,一定会尽全力协助诸位将军完好无损的把岛屿收回大尹朝。”
皇帝有心把林玉山作为下一任首辅来培养,也知道林玉山目前所欠缺的,大概还是外出经历比较少。
若是真能跟着武将们,把大尹朝海域的一圈岛屿收回来,这可是林玉山当官经历中重要的一笔。
且说林玉山现在也还年轻,太年轻就升为首辅,朝中那些老臣还不知道费多少口水来劝他不要这样做呢。
“这事容朕好好想想,林爱卿也回去好好考虑考虑,你可要想清楚了,跟着军队去,那不是一件轻松额事情。更别说,那岛上,指不定还有什么陷阱等着,都是性命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