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昨天粮草物资等东西运到岛上后,将军还派人给她们一人一身衣服的布料,也让她们给自己做身衣裳。
她们身上现在穿着的,还是之前一起运过来的士兵的衣服,松松垮垮的套在身上,有些不伦不类。
林玉山到的时候,这些女人正聚在屋檐下做穿针引线做衣服。
跟林玉山说话的,仍旧是之前登记个人详细信息时候的那个女子。
“你们的事情,朝廷已经知道了,不作为的县令以及一系列官员,现在也受到了处罚。接下来,得安排你们的去路,你们是想回家呢,还是有别的想法,都说出来听听,能安排的,朝廷都会尽量给大家安排。”
这个事情,这群女人在这段时间也讨论过不少次。
大家身子都脏了,离开家里这么长时间再回去,能不能承受得住左邻右舍的闲言闲语。
本来她们女人在家里就不受重视,现在还遇上了这种事情,大多数人回去了怕是命不久矣。
就算是家人没有那么狠心的,回去了可能也会转手就被嫁给大她们几十岁的鳏夫。
“大人,不知道您有没有好的建议,我们家里,应该是回不去了。”
和林玉山心里想的差不多,只是他也没想到,眼前这个女人能用这么平淡的语言说出这样令人伤心的话。
“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我给不了你们什么建议。如果你们不回家了,兴许可以送你们到一个地方隐姓埋名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我想,你们能在那种情况下生存下来,以后自由了应该也能凭借自己的本事生活下去。”
女人把林玉山的话用她们的本地话说给大家听,听完,有些人默默流泪,有些人看向了看不见的远方。
第383章 【番外32:干正事】
场面一度陷入安静之中,林玉山也不好再继续问下去,过于伤感,并且,他暂时也还没想出好的去处。
“那你们一起讨论讨论,要是有什么头绪了,就尽快跟我联系。军营里,你们待在这儿,不方便,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这世道,女子都是依附在男人身上才能生活下去。
有权有势的都是男子,女子仍旧只是一件附属品。
如果她们的家人不想要她们了,那她们肯定是回不去了,回去了也是死路一条。
读书论政时候都有各种点子的林玉山,在这种时候,也没有了什么想法。
他想着,要是他姐林笑儿在就好了,她那么多好的主意,肯定能想出好的解决办法。
只可惜,她已经消失了好长好长时间。
现在面临的所有问题,只能自己去想解决办法。
林玉山离开后,没有直接回营帐。
带着小厮走到海边,看看在海边捡螺挖牡蛎的小兵们。
这些家伙,不上战场打仗的时候,也精神得很。
大概是捡了这么长时间已经有经验了,大家一捡一个准。
林玉溪往脚下的沙滩看了看,只有沙子,哪里来的贝壳。
往小兵他们脚下看了看,也是只有沙子,可他们就是能捡到贝壳。
“林大人,您也来捡贝壳吗?”
“咳,无事便走到了海边,看到大家都在忙,便想着也试试,只是没想到,一个都没看到。”
“林大人,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呆呆的,可它们也挺聪明的,可不会轻易躺在沙滩上。林大人不妨用这铲子铲开脚下的沙子,里面保准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林玉山学着他们的样子,试了试,果真在沙子底下,埋藏着好多贝壳。
这些外壳坚硬的小家伙,也是有点谋生本领的呢。
脑中有想不出解决办法的事情,林玉山干脆把这事放在脑后。
跟着大家在沙滩上捡了大半天,一桶又一桶满满的收获被提了回去。
这才挽起袖子,跟着大家一起回营帐。
晚饭时,林玉兴才骑着马回来。
脸上神情自如,显得十分高兴的模样。
“这个地方,还真是个好地方,我看那些开垦出来的荒地,都十分肥沃,用来种庄稼,合适得很。”
“那些田地所在的位置,之前本来也是杂草丛生,想来是积累了很多腐烂的树叶和虫子的尸体。”
“应该是这么回事,这下可好,先前还担心没有施肥就播种,现在倒是不用怎么担心,不过之后追肥也是必不可少的。”
林玉兴说到种田的事情,就兴致勃勃的,拉着不会种田的林玉山说了好一会儿。
说到后面的时候,还吸引了在附近休息的小兵过来听。
就仿佛他是个种地夫子一般,说着说着,发现人越来越多,他也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晚饭的伙食仍旧不错,海鲜是管够的,不过野猪肉可没有昨晚的多。
野猪这种动物,不是你想捕到就能捕到,有时候,也得看看运气。
所以,想要实现猪肉自由,还是得养猪。
林家对于养猪也是挺有经验的,毕竟家里在有产业的地方都建了养猪场。
只不过这趟出来,林玉兴也只带了会种田的人出来,养猪这方面的人才,想必皇上是选择了别人。
不交代他们的事情,他们也没有打算主动去把任务领过来。
免得被人说抢了他们的饭碗,到时候落下个吃力不讨好的名声。
三天的时间转眼就到,之前晕船晕得再厉害的人,这会儿也得打起精神来干正事。
各行业的匠人都来了好些,大将军又给不同的工种派了不少小兵去帮忙。
一时之间,东鲲这个岛上又忙活了起来。
建房子的,有带着人上山砍树运回来的,有挖泥巴做泥砖的,还有负责烧瓦片的。
东鲲上有没有铁矿山,大家初来乍到也不知道。
建房子只能建砖木结构的,砖还只能是泥砖。
毕竟是打算长久待在这儿的,总不能一直搭营帐居住,这不是长久之计。
种田的,在林玉兴的带领下,继续开荒。
这回带来的种子五花八门,可不只是粮食的种子。
还有各种蔬菜的种子,也通通带了过来。
光靠吃野菜维持生活,也是不够的,还是得种出大家常吃的蔬菜。
还有负责制冰的,早就在分到的营帐里偷偷忙碌了起来。
制冰可是独门绝技,不外传的。
所以制冰的那个匠人,带来的都是自己人,在里面制冰,不给外人进去。
也就是制好了冰,需要运走的时候,才需要让小兵到营帐门口运走。
有了冰,船只也能到更远些的地方去捕鱼。
特别是三文鱼这种适合生吃的鱼类,越往北的海域,能捕捞到的越多。
林玉山一直在期间默默引到大家往北边的海域去。
他看得很清楚,在林笑儿留给他的舆图里面,往北的地方还有不少小小的岛屿。
现在应该处于无主的状态,谁去占领了,那便是哪个国家的。
这种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扩张国土的好事,可不能不去做。
由于他也没有亲自到过舆图上画着有岛屿的位置,也不能直接跟大家说那边有岛屿。
只能希望每天出海捕鱼的士兵们,能早些发现,早些把那些岛屿占领了。
可别又有倭国人侥幸又逃到了那些岛屿上,那可真是后患无穷。
水泥是暂时无法制作了,可路还是得修的,马车还是得造的。
不然这岛上的交通也不会很便利。
目前,他们活动的范围还是在东鲲的东北部,还有很大一片地方暂时没有去查看。
即使他们有好几万的士兵在这岛上,这岛相对于大尹朝国土而言是小的,可面积也摆在那里,不是靠着几万士兵就能把土地全部开出来种粮食。
要致富,先修路。
早几年前提出的口号,现在还流行。
这会儿,也把修路的这个活带到了东鲲岛上。
士兵们多,现在工具也足够,每天还能吃饱饱的,修路这事,累是累,不够大家也干得起劲。
第384章 【番外33:语言学习】
同时提上日程的,还有让原住民学习大尹朝语言文字的事情。
将军派出去的人终于和原住民达成共识,他们也选好了十几个聪明的年轻人作为代表来学习大尹朝的文字和语言。
负责做夫子的,是鸿胪寺派来的一个官员,也是这一趟才跟着来的。
他教学经验丰富,只不过以前教的都是大尹朝读书人经史子集。
现在负责教这些原住民语言,觉得应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上了半天课后,发现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对方说的,他听不懂;他说的,对方也听不懂。
看来直接拿科考的启蒙书教学,是不可能的事情。
下午原住民离开后,他一个人想想不出什么好的主意,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快速教导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