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孩子们认真的学习,林父认真的教习。
又去看了在做手工活的女孩子们,她们做的,和惠娘她们做的差不多,不过技艺还不够,用的还是粗布在做练习,还没有正式把东西绣到丝绢上面。
遇到不会的,孩子们会跟一旁的女人请教,学会了,又继续低着头练习。
福利院的整体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之前他寄给贤王妃关于福利院的计划虽然也很详细,但是具体学习何种技能,他也没有写得很具体。
第406章 【番外55:被封官】
林玉山在家休息了不过十二天的时间,就收到通知官复原职,开始了上朝当值的日子。
回去上早朝的第一天朝会上,意料之外的,官职又往上升了升,正三品。
整个朝堂上,这般年纪就到了正三品的,寥寥无几。
林玉山称得上是除了徐首辅之外的第二个升官这么快速的年轻人。
想当年,与林玉山同一届的状元、榜眼,这会儿,也只不过还是个四五品的官员。
站在林玉山身边的人,不住传来祝贺声。
一同得到奖赏的,还有几个武将,以及军营里的一些小将。
几乎是去了东鲲的,扩张了大尹朝国土的,每个人都得到了奖赏。
当然,并不是每个官员得到的都是升官的奖赏。
就比如大将军,原本就是超一品的品级,再加官进爵也无处可加,更别说大将军还是当今皇后的亲舅舅。
于是只能从别的方面奖赏。
至于那些士兵们,现在还在家中休假,一些表现优异的,升官的圣旨,也会派送到他们手上。
至于其他的士兵,得到的便是一些财物上面的奖赏。
令大家没想到的是,之前被派去了东鲲山的那些领头的匠人,也得到了丰厚的奖赏。
就比如林玉兴,正在庄子上和下人们盘点今年的收成呢。
就看到有官员模样的人来到庄子里,还没来得及问问是来做什么的。
就听到“林玉兴接旨”几个字音。
接旨这种事情,在林家还真不陌生。
林玉兴也十分熟悉这个讨论,当下就让下人拿出接旨需要的各种东西摆放好,他们也齐齐下跪,听官员宣旨。
明黄色的圣旨被拿在官员手中,文绉绉的字眼一个个从他嘴里蹦了出来。
林玉兴只听懂了大致的意思,好像是他被皇上破例封了个七品的小官,也不用他去官府当值什么的,就负责多多研发丰产的农作物种子就好。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跪着的人,齐齐呼喊。
林玉兴被宣旨的官员扶起身子,才接过那道圣旨。
“林大人,恭喜恭喜了啊!”
林玉兴被这喜讯冲击得有点兴奋,又赶紧回过神,把宣旨的官员往屋子里请,吩咐妻子安排好饭菜,这可得好好招待招待这位来宣旨的大人。
“大人,里面请,里面请。”林玉兴边做着往里请的手势边带路,“真是劳烦大人大老远跑这一趟,累着了吧,先喝个茶,这茶叶啊,还是今年明前的新茶呢,也剩下没几斤了,味道还不错的。”
林家整个庄子上喜气洋洋,这还是这个庄子上第一次接收到圣旨呢。
谁也想不到,林玉兴就是在家好好种田,不用参加科举,也能被皇帝赏个官给当当。
下人很快把茶水端了上来,玻璃杯装着的茶,把里面的茶叶看得一清二楚。
“好茶啊林大人,看起来就是极品,闻起来这个味道,更是沁人心脾。”
“大人喜欢的话,我让下人给大人装上一些,回家了大人还能接着喝,等明年新茶出来了,到时候第一时间往大人府上送些。”
“林大人客气啦,客气啦。”这个来宣旨的官员倒也不拒绝。
往时,到这种村子里来宣旨,他才懒得去抢这种活。
不过这可是朝中最年轻的林家人家里的人,又被封了官,他可得来好好看看是怎么回事。
这桩差事啊,他也是强迫了脑袋才要到的。
都说林家这些年发展得很快,进到这个庄子,他就有感觉了,明明是普普通通的屋子,跟别的庄子没什么两样的田地。
可人家拿出来的这明前龙井,他以往可没有口福能喝到的。
据他了解,这些都是进贡到皇室,或者是最上面的几位大人。
东西上,市面上压根就不流通,有银子也难买得到。
林家的饭菜没多久就备齐,林玉兴第一次单独招待官员,虽然他现在也是小官一名,可招待起来还是觉得有些拘束。
一顿饭吃饭,给对方带上庄子里产出的一些好东西,还没忘了递上一个丰厚的荷包,这才把人给送走。
“相公,这是怎么回事?”
“嗐,当时从东鲲回来的船上,玉山就和我说皇上一定会给奖赏的,让我在家里等着奖赏送来。只是那时候玉山也没说是什么奖赏,真是没想到会直接封我做官呢。以后你相公啊,也是领朝廷俸禄的人咯!”
“莫非是因为相公去了东鲲帮忙开荒种田不成?”
林玉山升官了的消息,现在还没有传到林玉兴耳里,至于他为什么被封官,想来也是这个原因。
“大差不差了,我们还是赶紧收拾收拾,往京城去一趟,到时候问问玉山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当晚,林家庄子附近的农户们都过来道喜,林玉山不得不让妻子准备准备,简单办了几桌酒席招待大家。
林家虽然有这么大个庄子,但是他们向来都是好相处的,附近农户在种植上面有什么需要请教的,直接过来问,就能得到满意的回答。
所以林玉兴他们在这附近的 人缘极好,也不曾因为是外来的,而被排斥。
当然,刚开始来的时候,也出现过一些摩擦,不过随着大家对林家的了解,这种摩擦也渐渐消失。
粮食已经收获完毕,冬季作物交代给下人继续忙碌,林玉兴带着妻儿北上进京。
这几年都是如此,林家人过年都聚在京城一起过团圆年。
随着林家生意越做越大,林家的晚辈也越来越有出息,相聚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
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提前安排好手头上的事情,怎么也得抽出时间回京城聚一聚。
林玉兴今年回京的时间还早,往年都是冬季作物播种出苗将近十二月才会往京城赶,今年因着突然被封官一事,提前了不少。
在前往的京城的路上,就听说了林玉山也升官了的事情。
这下,林玉兴他们是确定,封官一事,跟他去东鲲是肯定有关系的。
其实,皇帝很早之前就想给林玉兴一些奖赏,毕竟能使粮食增产,让老百姓们收获更多粮食,林玉兴本来就做了很了不起的事情。
第407章 【番外56:天朝上国】
这几年,林家进入官场的人还真不少。
不说林玉山这一辈的,当官的是少了些,加上刚刚被封做了个闲官的林玉兴,也不过三个。
不过下一辈,当官的人数就逐渐增多,更别说现在还有很多小辈还在学堂努力读书准备参加科举中。
想来再过几年时间,林家就能彻底从农家升级为官宦之家。
就连晚辈的一些女孩子,随着家里地位的提升,嫁的人家也都是当官的。
其中,要数林月嫁得最好。
她本身就是神医的亲传弟子,又学得一手好医术。
名声在大尹朝也不低,当年上门求娶的人家,可不少。
最后还是让林月自己挑了个喜欢的嫁了过去。
现在生活得也很好,是她们这一辈里,女孩子的榜样。
前些日子,林月还带着几个新收的徒弟,一块去福利院给院里的孩子和女人们做了一次全身检查。
都是公益免费的,就算是身体需要吃药调理的,也免费让林月开的药堂送药过来。
林玉山从东鲲回来后,升官了,名声也变得比以前还要响亮。
皇帝更明目张胆的重用着这位没有家世背景的新人。
早朝退去,留下徐首辅等一众大臣,同时也留下了林玉山,准备商讨今后大尹朝海域开发和东鲲、原倭国岛国等新扩张土地的发展前景。
“微臣认为,我们当往海外扩张,近些年来,到我朝的洋人越来越多,他们来我朝,学习我朝先进的文化知识,我们也当去他们生活的地方看看,兴许他们也有适合我们学习的东西。”
“我朝可是天朝上国,那些洋人待的地方,想来跟那些番邦小国大差不差的。有必要派人去学习他们的东西?我看呐,我们就应该关闭那几个对洋人开放的码头,不让他们来我朝随意学习才是。”
“倒也是这个道理,他们拿来的那些东西,也没什么稀奇的,那些东西,我们不也都造得出来么?”
林玉山对于两个老臣的说法,有些不赞成,他看过林笑儿留下的书籍里面,闭关锁国的那一段历史,虽然没有亲身经历、切身体会过,但是这种盲目自大,不积极进取的思想,就是不能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