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第五慕和第五茂也没闲着,跟着小白干木工活,造水车动力装置。
  俩孩子完全不知道他们天子皇叔要干什么呢,就一直贴在边上搭把手,尽量不帮倒忙。
  不需要搞装修的纯建筑还是搭建的很快的,那边屋子一建好,小白就带着人和工具过去组装,大家都闪开,看见这些东西被天子组装起来。水一流过,水轮被带动,里头的石磨开始缓慢转动。
  第五幕和第五茂看呆了,这是他们帮着天子做出来的东西,看着平平无奇,居然遇水能自己干活!
  小白把炒好的菜籽投到碾槽中,操控着碾盘,等菜籽被碾的粉碎,要个半小时。
  菜籽依次碾成粉了再扫出来,扫进圆形木甑中压好就是一饼,再放入锅中蒸熟。一般一次就蒸一个,两分钟,标准是看见蒸汽又不熟透。
  蒸熟的粉末再填进一个容器中做成胚饼,再把这个胚饼放进根整木凿成的榨槽里开榨。
  掌锤的小白师傅执着悬吊在空中大约30斤重的油锤,一下下撞到油槽中“进桩”上,被挤榨的油胚饼随着油锤的撞击,油槽中间的小口开始流出金黄色的清油。
  屋子里的每个人都闻到了菜籽油的香味,越王上前蹲下,拿着旁边一个干净的木棍,沾了点油出来,自己先是手上感受液体的黏腻,再放进嘴里品尝。
  没什么味道,但是植物的清香和油脂黏腻在口腔内弥漫,也让越王的脑子都要炸了。
  “油,是油!”
  跟过来看看的相国脸色也激动起来,过去挨着越王蹲下,从越王手里夺了木棍,点了油,也放在指头上先感受一番,再放进嘴里。
  “真是油……好香的油……”
  越国这地方穷,能种水田,饿不死人,但是完全不适合大面积养牲畜。
  越王那么爱打猎有一个原因,那是为了自己打着吃的。不然牛不能吃,猪他不吃,能吃的羊就那么些,多吃吃就没了。
  这油菜,山地也能种,不怕种到水田去。
  油不同于其他农产品,它能存两、三个月,菜籽炒熟了后还能加上个储存时间,就算它也是两、三个月,也快半年了。
  能缺油水的本地人自己吃,也能想办法卖出去。
  重要的是,这是天子送给越王的礼物,算是用这个技术,让他挣一个外快,以及利用产出的油来推广一下油菜种植。
  等油菜地种起来再说吧,不然这点菜籽都不够干什么的。
  越王很是感动,没想到天子居然还这么关心自己的生计,这从未有过的技术都给了自己挣外快。
  为了报答陛下,他决定,把第五慕和第五茂塞到陛下身边,让两个孩子随侍天子左右,年底直接跟着天子一起去洛阳,明年去上长安的学。
  小白拒绝,但越王先是借口让两个侄子照顾叔叔,后面又换了说法,托小白这个叔叔照顾两个侄儿,愣是把两个孩子塞到了天子身边。
  相国也表示,他会拉着越王好好在越国种粮食种油菜榨油的,两位殿下就跟着陛下走吧。
  两个孩子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已经不停推翻对天子的印象,但自从那金黄的油出来后,他们对天子的印象最后定住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相国、父王,你们留在越国,我们姐弟在陛下身边会好好听话!
  给天子的马上装自己亲手抄的粮食,送走两个孩子的越王一时也有些惆怅。
  他回了宫中,内官立刻送上来一封厚厚的信。
  “大王看,这是陛下让我在他走后交给您的。”
  越王打开一看,密密麻麻,介绍蒸、煮、煎、炒、焖、炸、炖等不同烹饪方式的区别,还每种烹饪方式都给他写了一个菜谱。
  蒸蟹、煮菜、煎鱼、炒青菜、焖肉、炸丸子、炖肉。
  还在菜谱后面特地写了,美食之道千变万化,一个炒菜,不同食材都有最合适的时间,火候和翻炒的功夫决定能不能发挥出一个食材最大的优势。
  光是菜,不同品种的菜都有不一样的炒菜最佳时间,他看越王很有天赋,希望越王有时间可以钻研钻研,把每种食材最佳的食用方式都补充上来。
  还多赠送越王一个他亲手打的铁锅一个,希望越王为大晋的美食多加努力。
  越王捏着纸,抬头赶紧问道:“陛下走之前给我留的东西放哪了!”
  我要拿菜籽油来试试炒菜!
  -
  小剧场
  越王:我的两个孩子就拜托你了,你毕竟是做叔叔的
  地下的求定猛地跳起:自己的孩子自己带,我小叔叔不带别的侄子!
  然后他被太子一把按住。
  太子:小白是长辈,你都死了,看开点。不想想别的,也可以想想我们大晋的下任储君,怪你自己怎么不生个儿子
  求定:……下任储君的人选烦恼不怪现任皇帝,已经怪到我这个先帝身上来了是吗?
  第233章 越国商队
  从丹阳往南继续行走,小白一行人换上了粗布麻衣,吴王送来的那些东西分一半给越王,剩下的他们带上,变装成商队,又找了个越国本国的商队,让熟人带着继续往南行走。
  第五慕和第五茂两个孩子也摘下了自己的玉佩金钗,打扮成商队的一员,兴冲冲的跟着往南走。
  小白问过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把换下来的衣服饰品都收好,不介意的东西,可以放进商队的货物里充点数,反正南边人也不会买。
  两个孩子不服气,他们觉得自己身上的那些玉和金子贵重的很,绝对不会卖不出去。
  第五茂不理解,捏着自己的玉佩,不服气的放话到:“我的这块玉,质地坚腻,雕琢巧妙,但凡有点眼光的,都能看出它的贵重,”
  姐姐第五慕拿出自己的金钗,“我的金钗肯定比你的玉更受他们喜欢。”
  小白的侍卫们和商队众人看见他们这么孩子气,都被逗的大笑出声。
  商队主人邾苗见两个孩子不服气,解释道:“公子、女公子,这百越之地,比起玉,更爱金银,比起金银,实实在在的粮食、布料和盐,他们更喜欢。”
  他当然是清楚二人身份的,只是这出门在外,不便多说,就这么称呼他们姐弟。
  邾姓,一听就知道从前也是越国大姓,只是随着越国被楚国攻占,他们这些原来的越国贵族也渐渐没落。
  从前是越国人自己当政的时候,大家就算都是食利阶级,多少也会想着发展越国,可是被楚国一占,比起更富裕点,还有盐场的吴,越这个穷地方楚国并不太感兴趣,也是作为楚王发配贵族的流放地。
  要开发楚国也是开发他们老家的云梦泽,而不是更远的越国,因此被楚国占据的一百多年,越国就连贵族生活水平都直线倒退。
  后面楚国被大晋灭了,越地也成为了大晋的地盘,但是大晋优先管理的也是原先诸国的那些大城,越地太偏,又被忽略了。
  直到越王来到他的封地,带来不少金银、书籍、农人和工具,越这片地方才终于又有了动静,在越国相国的带领下开始一点点发展。
  邾苗就是落魄的旧越贵族出身,他们家也和本家的朱姓关系很远了,本家还能再吴越交界地有地有人,到他们,那是光靠地都吃不饱饭,家里也没什么文化书籍,只能靠人自己动起来,跑去越和百越的交界地做生意过活。
  一笔写不出两个越,百越和前头的越国往上数也能算一家,甚至现在的百越之中,有一些部落首领,往上数还是越国公卿呢。
  越国被楚灭后,一些越人因不愿被楚人统治而南下。越地都经济文化倒退的厉害,更别说那些南下做回部落首领的越人了,已经是连越字都看不懂,更不要提洛阳的新洛字了。
  还能听得懂互相说的话,已经是他们最后还剩的一点“祖上是一家”的体现了。
  南下的越人和百越互相杂糅,他们自己没带回去什么先进的东西,反而因为缺少材料和技术工,连冶铁都是个高难度科技树,从被周天子认可的诸侯国之一的公卿贵族,倒退回擅耕种的部落。
  一些本来还琢磨不想被大晋统治的越人一看他们现在的生活,立刻决定不跑了,穷死在越地那也还有个家,绝不南下去住那些破屋子。
  南边落后成那个样子,那是缺粮缺铁缺人缺布,什么都缺,也就靠着些山林动物和灵芝什么的珍贵药材来和他们这些商队做交易,换点布匹和工具。
  粮食是大宗商品,一买卖起来很容易被查到,等着被人找吧;至于人,敢让大晋人口外流,不说别人了,越国的相国都会来找你。
  这次他们带来的货物,就是一些布和越国这两年换新农具淘汰下来的旧农具,百越人绝对会喜欢的那种。
  小白牵着马,看着小路边山林上的植物,问邾苗:“邾苗你通常南下都是和哪几个部落做生意?”
  邾苗立刻恭敬回答:“我们商队都是和越国南边的闽地的朱鸢部、宁海部做交易多些,他们更重农桑,和我们做生意大家也都能语言互通,对我们带来这些商品更感兴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