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第五胡休站起来:“走,带你去看看被天雷劈成焦黑渣滓的小庙和石像。”
第五白圭跟着站起来,他一定要去看个仔细。
楚王带着江夏郡守跟着县令和第五胡休到了水边,看见百姓还聚集在此地没有散,本地士人和老巫在和百姓说些什么,他们凑近一听,发现是大家在商量怎么对待这个庙的废墟。
一些百姓觉得,废墟那也是神迹,留着吧,他们每年过来拜拜神力。
老巫建议直接把这些都清理干净,再立个天子庙,直接换信仰。
士人们还是有点文化,知道天子身份到底代表什么,按中原地区的习俗,这人活着怎么能立庙呢,给皇帝立生祠那更是闻所未闻。
还是听陛下的,咱换个他说的水神吧,二湘就挺好。
拨开人群,第五胡休先指着外面的那群黑粉,“那都是原本庙,直接被劈成这样了。比人还粗的天雷啊,陛下一举剑,就这么下来了。”
再指着那些黑黑的碎石块,“那是之前的邪神石像,陛下挥剑一斩,那剑上还有天雷呢!”
县令也跟着补充道:“第一下的时候,天雷把整个庙都劈成粉了,就剩个石像,留给陛下。”
虽然用这个字不太好,但他真的感觉就是留给陛下解决的。
第五白圭咽了咽口水,想起了上一个引起第五小白动手的倒霉兄弟:“老六他,死的不冤枉啊。”
“不不不,”第五胡休在线辟谣,“我问过刘德了,老六就是被一剑斩首的,什么天雷都没有。十二也是,就被削了脸上一块肉,什么别的都没有。”
第五白圭失望的“哦”了一声。
县令和郡守不由的看他:楚王,你这在期待什么呢,那两个可都是你兄弟呢,他们俩要是都能给天雷劈了,你要不要考虑一下你是什么成分啊?
战术性咳嗽两声掩饰尴尬,第五白圭一甩袖子:“陛下和我说什么你们也都听到了,本王回去给孩子收拾行囊,你们就在楚地把淫祠邪祀清理干净吧。”
第五胡休也抬头看看太阳,“时辰不早了,我就在这里休息一晚,明日回长沙收拾东西。”
第五白圭:“你回长沙收拾什么东西?”
“嗯?我没和你说吗?”第五胡休轻飘飘道,“我不要封地了,带着家眷回洛阳去,去礼部干活。听说单陵说,老九已经带着妻儿回洛阳了,每天在扶仙宫忙着都不肯下山。”
单陵的原话是,第五随丰已经沉迷手工艺,忙着烧出空心瓷像,彻底不下山,逼得回娘家的陈留王后都不得不去管管那些后宫姬妾。
第五白圭:“……下次这种事情你早说啊。”
一出去,外面的百姓终于吵出了最终解决方案。
这废墟再怎么说都是神迹,就给它留着,但是用干净石块都堆着埋在地下,在上面建起二湘水神庙,一为镇压,二为祭新的水神。
洛阳百官们算着时间,估摸着按他们陛下的习惯,最早也就在冬至前三天回来而已,大家都按部就班干着自己的活。
而洛阳知识分子们加快自己的学习进度,大家也都等着天子回京,主持明年学宫的入学考试。
不同于以往陛下带着侍卫们骑行回京,这次居然是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队回京,百官们得知消息,别的什么也先不做了,带上自己最近的工作报告,第一时间就去玄雍宫排队等着面圣。
结果这次陛下出乎意料的敬业,直接宫门大开,召集百官入宫开朝会。
随着群臣逐渐到齐,太尉看见自己那孙子也换了身衣服,手里捧着厚厚的文书,站在一边。
群臣毕至,有宫人去后殿推着轮椅入殿,坐在轮椅上的女性轻拍她身上面带疤痕的女童,女童下来,母女二人对着天子俯首一拜,天子颔首点头。
“诸卿,这位是勇毅夫人,前洪都王后,就由她,先来给你们说说,洪都究竟发生了什么。”
小剧场:
第五白圭:什么情况啊,老六,十二,第五小白拆个庙还能搞这么大动静,怎么折腾你们就是一挥手的事,你们也太没牌面了吧。
第五潜鱼:一剑过来我什么感觉都没有,人就成飘了,老五你好奇的话要不要也体验一下这种感受啊!
变成阿飘都活像个恶鬼第五南木:活着被千刀万剐第一人,你还觉得我死的没牌面,你是人吗第五白圭!
第241章 大晋新象(正文结束,后面有趣番外开启)
邓仲姬当然是无法讲话的,宫人备了笔墨让她书写。
王后字毕,小白看向姚章,御史大夫起身走至邓仲姬身边,开始朗声给百官把她的陈词读出。
随着姚章念出陈词,百官们皆是面色凝重。
他们已经从瘸腿老人那里见过了王后的血书,此时再听王后之词,才发现洪都王的在地方干的事情比他们想的还要严重的多。
强抢民女、虐杀姬妾、瞒下相国病情,私开矿产,觊觎帝位,还想联合方士诅咒天子……这一桩桩事情摆出来,罪行累积的比罪人潜鱼还要多。
小白看向宗正第五槐:“宗正,罪人南木已经被孤削去宗籍,元惠这孩子以后就在洛阳随勇毅夫人一起生活。”
宗正张张嘴,心想元惠情况不一样,是受害者,陛下怜惜孩子年幼没问题,做主给王后离婚也没问题,我们宗室的孩子跟着母亲生活更是没关系。
但是您这又给撇清他们夫妻关系,又给封个勇毅夫人,感觉像是一家里就踢出去了第五南木。
有点奇怪,不确定,再听听。
第五南木已经都被陛下您在城里公开凌迟了,事情你都干完了,我就是最后写个材料给走个形式而已,陛下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小白的目光挪向丞相:“这几日朝中选个豫章郡守出来,明年去和单陵交接。”
丞相出来举荐了几个官员名字,小白挑出一个,这事就算结束。
接着就是所有诸侯王子弟都需要来洛阳念书的事。
百官们听到这个,第一反应就是陛下要质子,但是立刻推翻这个猜测,他们陛下这是什么人,怎么会需要质子。
和陛下就后宫问题谈过几次的朱平想到了什么,举手赞同。
他们陛下还年轻,现在就已经为了大晋未来想到了储君问题,必须趁着陛下还有这个心情的时候让他教出一个储君来。
最后,就是小白必须要大晋上下都进行的一个大事。
“孤已经决定了,敕封正神,所有需要血祭、人祭,不能为人间消灾劫难的妖鬼,全都不得立庙祭祀。
大晋各地神明,有名有姓者皆把来处和神职上报,由大晋来为神灵正名,以后我大晋正神,皆会由朝廷举行官祭。”
百官们都愣住了。
只有丞相拱手举起玉笏,问:“陛下为何会有此种念头?”
捧着文书的刘德从后头走上前来,长叹一口气,情感十分真切道:“处理完豫章郡罪人后,长沙王送陛下至楚国境内,陛下看见鄂县水边当地人要用女子祭祀他们的‘江神’,他们还说祭祀是惯例,三年一次,江神赐予他们风调雨顺。我前去与他们争辩也不成……”
刘奉眯眼,这上面那个都能给陛下做发言人的年轻人,还是他一心只爱练武的耿直大孙子吗?
“陛下爱民,此行若不是碰巧撞见鄂县祭祀,那女子已经要在船上被烧死了。若朝廷不正仙神,还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会因祭祀邪鬼丢了性命。”
百官们是相信他们陛下的仁爱之心,引天雷斩假神真鬼的事也定然是真的,但依照他们对陛下的了解,陛下干事从来不是只干一件事。
仔细想想,琢磨琢磨陛下此举可还有什么深意,想来想去,百官觉得这背后的学问学识不少。
陛下这应该是顺便也收拢地方民心和祭祀权吧。
以后经过朝廷认可的才是正神,会有地方官定期举办官祭,让地方百姓借由祭祀进一步认可大晋。
同时,地方原本的信仰,除了祭祀正常功能也很积极向上为民解忧的,其他要么是邪神被推倒拔除,要么改变祭司方式改变神职,这个过程也是收拢地方权力和民心的一部分。
果然,还是他们熟悉的陛下。
李理举起笏板,夸道:“陛下为天子,又是天下之主,这天下神明自该由陛下来定,如何祭天下神明,也由陛下做主。”
这个事情换个人来干,那肯定是会被骂疯了的,但是他们陛下那是天子,怎么祭神,谁才是正神,这事他才是权威。
小白:“魏骁,回去之后和学宫众贤才们也说一声,他们来自大晋各地,我会和他们去讨论各地风俗。”
把各地的神都弄清楚来处,给神编谱系嘛,这事他真会,就是要和本地人求证资料,整合也需要考虑当地的民风民俗。
魏骁站起来一拱手,看吧,他们陛下那是真的很忙,一年就不知道干了普通国君几年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