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九零拆迁,我有一栋楼> 九零拆迁,我有一栋楼 第4节

九零拆迁,我有一栋楼 第4节

  沈浪把藤椅上的白衬衣捞出来穿上,一边系扣子一边往外走:“什么事了?”走到院子门口,又想起来家里还有个媳妇和没有开始剁的包子馅,他回头道:“灿灿,我出去一趟,馅子放那儿,等我回来剁。”
  不等江灿答话,他已经关了大门,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走了。
  江灿也挺好奇寥县棉纺厂能出什么大事的,还要把沈浪这个保卫科的保安给喊过去。
  她看了一下猪大肠,洗的很干净,闻着也没什么异味,觉得沈浪做事情是挺靠谱的,只要答应了,就不会偷工减料。江灿把水空干净,端着猪大肠进了厨房,准备卤猪大肠。
  一下午的时间,卤好了一大锅的猪大肠,期间江灿把饺子馅也剁好了,就等面发好就能蒸包子了。
  猪大肠的香味太霸道,左邻右舍探头探脑的过来敲门,钱寡妇带着两个孙子上门,两孩子馋的嗦指头,看到江灿可怜兮兮的喊:“阿姨,我想吃肉。”
  钱寡妇道:“沈浪媳妇,你家这是做了什么好吃的?我孙子馋的直哭,匀给他们一口,让他们尝尝味道。我也不白吃,我等会儿回家薅一颗大白菜给你换。”
  笑的非常热情,一点也不见上午的尖酸刻薄,仿佛上午吵架的不是她一样。
  旁边几家也都领着孩子过来,表示不白吃,用东西给孩子换一点肉吃。
  江灿看着众人笑的很热情:“孩子们,别急,都有!我家里卤的猪大肠,吃着跟肉一样香,等会儿,我回去给大家端一些尝尝鲜。”
  她重新回了院子,从大铁锅里捞了一根猪大肠,放在案板上,切成半厘米长的肥肠段,端了小半碗出来,热情的招呼道:“孩子们,想不想吃香喷喷的肥肠段?谁排队排的好,我送谁一块肥肠吃。”
  吵闹的孩子们便高高兴兴的排队了。
  邻居们看她性格这么绵软,竟然主动给孩子吃卤肥肠,面上笑的更是热情亲切,一个老太太伸手就往碗里抓,“这猪大肠闻着真香?我这个老婆子也尝尝鲜。”
  江灿麻利挪开碗:“也没多少,先给小朋友们分。”
  一个小朋友一块,等十来个小朋友分外,碗里还剩下两小块,刚刚那吊梢眼老太太又要伸手,江灿直接丢尽自己嘴里,并评价道:“闻着香,吃着更香。小朋友们,肥肠好吃吗?还想吃的可以来阿姨家买卤肥肠,一斤五块钱。阿姨家只有两斤多,卖完就没了哦。”
  又跟大人们道:“也能用青菜换,就按照市场价走。”
  想白吃,那肯定是还不行的。
  谁也别赚谁便宜。
  第4章
  小朋友们一人分了一小……
  小朋友们一人分了一小块,根本不经吃,尝过味道以后发现吃着比闻着还香,就开始闹腾大人赶紧买,不然就卖完了。
  刚刚想尝尝味的吊梢眼老太太顿时大怒,“一斤猪大肠七毛钱,你卖五块钱,你个黑心黑肝的怎么不去抢啊。”
  江灿:“十来斤猪大肠就出了两斤多的卤大肠,要不是看着孩子们馋肉,我一斤都不想卖。我还准备明天卖肥肠面呢。谁要买的,等会儿敲门来买。我先回去包鲜肉包子了。”说完直接进屋。
  爱买不买。
  外头闹闹腾腾的,孩子们缠着大人要吃肥肠,觉得这卤肥肠比肉都香。
  吊梢眼老太太骂骂咧咧:“一斤猪肉两块六,一斤烂肥肠就敢要五块钱,黑心肝的破烂货,想钱想疯了。谁疯了才买!”提着撒泼打滚的孙子就要走。
  她孙子抱着老太太的腿撒泼,闹腾着要吃,哭嚎着,“我要吃肥肠。”
  肥肠太香了,比肉都香。
  吊梢眼老太太眼珠子一转:“谁想吃就进去拿,不能让她这么骗钱。”
  她孙子立刻明白,嗷嗷嗷的往里跑,一进厨房,眼珠子乱转,伸手就要往大锅里捞肥肠。
  江灿还能被一个小崽子拿捏住了,一巴掌拍在小崽子的手背上,一把揪住小崽子的耳朵,提溜着他往外走:“上别人家里偷东西,想被警察抓起来?”
  吊梢眼老太太大怒,张嘴就要骂人,江灿抢先一步,指着老太太的鼻子:“狼心狗肺的玩意儿,这是你亲孙子吗?你怂恿他往热锅里捞肥肠,想让他的手烫烂?你是后奶奶吧?看不得孙子好。你儿子儿媳妇知道你想要把孙子弄残废吗?”
  江灿在屋里可没有听到外头的话,不过这不重要,使劲儿挑拨就是了。
  吊梢眼老太太被骂懵了,“你少胡说八道!”
  几个邻居瞬间想到上午江灿胡咧咧钱寡妇晚上倒洗澡水不穿衣服的事情,妈的,这女人嘴巴真毒啊!
  几个想赚便宜的人都往后退了几步。
  江灿指着老太太:“你慌了,你慌了!我还真猜对了?”跟那孩子道:“孩子啊,你可长点心吧,要不是我刚刚拦着你,你这手已经变成卤爪子了,你以后可就是没手的孩子,上幼儿园都没人跟你玩。”
  五岁的小胖子‘哇’的一声嚎啕大哭。
  吊梢眼老太太气的半死,赶紧哄小胖子,“牛牛,别听那贱人胡说八道,你是我亲孙,我哪能害你,是那贱人要害你。奶给你买肉吃,晚上给你做红烧肉。”
  心里觉得江灿邪乎,她真猜对了,牛牛确实不是t她亲孙子,可她也是当亲孙子养着的,毕竟他儿子不能生啊。
  江灿善意提醒:“牛牛啊,多长个心眼子,保护好自己。”
  吊梢眼老太太抱着小胖子走的更快了。
  外头众人议论纷纷,“真是后奶奶?我怎么看着蔡婆子有点慌?”
  江灿这个新媳妇看着绵软,竟然这么不好惹,结婚第二天就干趴下了钱寡妇和蔡婆子。
  江灿转身回屋,看盆里的面发的差不多了,开始揉面做包子。
  一个中年妇女抱着孩子进来买肥肠,“我要半斤猪大肠。”
  江灿从热腾腾的大锅里捞出一截肥肠,拿着秤给中年妇女称了半斤,用油纸袋子装好递给中年妇女,笑道:“大姐,这卤肥肠干煸、红烧、做汤、做面都好吃。”
  她怀里的小姑娘直接伸手去抓油纸袋子,女人揪了一小块给她,自个儿伸着脑袋往锅里看,想看看江灿是怎么卤的,竟然把难吃的猪大肠做的这么香。
  她也想学一学。
  江灿也不在意,这不是看一眼就能学会的东西,不过也不再让大家进厨房来,厨房是做饭的地方,人来人往的不干净,也不安全。
  随后陆续又来了几个邻居,零零散散的卖出去了两斤多,一共赚了十二块钱和三颗大白菜,最后半斤没有卖,留着给沈浪做干煸肥肠。
  以后的肥肠还得沈浪洗呢。
  刚刚还不肯给孩子买卤肥肠的,这会儿听到肥肠卖完了,有些后悔没有买点尝尝鲜,孩子一听没有了,哭的更伤心了。
  哄不住孩子,便上手揍了,心里埋怨江灿这个新媳妇事情多,没事做什么好吃的,结婚第二天就闹腾的孩子们闹腾不停。
  天擦擦黑的时候,江灿看着蒸了两大锅的包子,一共八十八个,一锅两层能蒸四十来个呢。
  要是用煤炉子肯定蒸不了这么多,江灿烧的地锅。
  剩下的包子明早再蒸,她先把这些卖了。
  江灿把一个竹篓腾出来,用干净的棉布垫在里头,把鲜肉包子小心的放在里面,用棉布盖好后,又把竹篓绑在自行车后座上,骑着自行车去街口。
  这一块很热闹,路两边是几家门店,张记饭店、乔家砂锅米线、还有一家火锅店和炒菜馆,尤其是乔家砂锅米线生意最好,外面的烧烤炉子上烤了不少的羊肉串。
  路边也很热闹,有几个人再里边支了几个小桌子在摆摊,靠近巷子的馄饨摊子,旁边是卖炒凉粉拌凉粉的,路口是一家烤烧饼的,紧挨着的是炸面筋炸毛蛋炸火腿肠。
  小面筋被炸的金灿灿的,刷上特制的辣椒油,隔老远闻着都香。
  引来了不少的小年轻过去买,炸面筋和炸火腿肠可吃不饱,再买上一个烧饼夹住烤串,那滋味,美得很。
  江灿蹬着自行车停在了路口,把竹篓里面的棉布掀开,露出里面白白胖胖的大肉包子,她掰开一个包子放在最上面,能让人看清楚里面的鲜肉馅。
  她长得漂亮,往哪儿一站,就吸引了别人的注意,两个男青年踌躇着过来问:“卖包子?”
  江灿笑:“皮薄肉多的鲜肉包子,一块钱一个。”
  她这么一笑,那两男青年脸都红了的,其中一个道:“来两个鲜肉包子。”
  江灿拿油纸袋子装了两个鲜肉包子递给青年。
  这包子很大,两包子就能吃的饱饱的了。
  她的同伴买了五个鲜肉包子,两人都不指望好不好吃,看卖包子的姑娘这么漂亮,忍不住买上一些。
  给完钱也没走,红着脸问江灿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
  江灿笑:“我叫江灿,昨天结婚刚搬来石榴巷子。好吃再来啊。”
  那青年面色古怪,昨天石榴巷子只有沈浪结婚,他忍不住问:“沈浪?”
  江灿:“是我丈夫。”
  两人赶紧提着包子跑了。
  江灿:……
  沈浪名声可真大,让人家听一声都要被吓跑。
  连烤串的大姐听到沈浪的名字,多看江灿两眼:“给我来两个包子。”并从自己围裙里拿出两块钱递给江灿。
  江灿笑着接了钱,先把掰开的半个包子送给她,让她尝尝,“我给你挑个大的。”
  其实个头差不多,不过总归有些大一点点的。
  大姐尝了一口,眼睛一亮,“这是你自己蒸的?好吃!再给我添三个,明儿个当早饭吃。”
  江灿笑着给她又挑了三个包子。
  那大姐接了包子放好,把炸好的几串面筋递给江灿,“你也尝尝我这炸串,小姑娘就没有不爱吃的。”
  江灿接过炸面筋就着另外半个包子吃,连声夸道:“这面筋炸的焦焦脆脆的,裹上麻辣红油,是真有味。”
  别人都夸她包子好吃了,她也可劲夸对方炸串香。
  旁边几个等炸串的客人听到这些话,也买了一个包子,准备就着炸串吃。
  炸串大姐叫周红玲,前两年厂子效益不好破产了,她就卖起了炸串,这一卖就是两年多,还问江灿以后都卖包子吗?“你这包子做的好吃,煎饺、馅饼、馄饨、饺子肯定都做的好吃,可以多卖两样。”
  江灿感受到对方的善意,肯定是因为沈浪,她笑眯眯道:“谢谢您,我准备早上卖包子,中午和晚上卖快餐和卤肉。今天晚上就是来试试,看看我这包子有没有人愿意买,刚刚多亏了您照顾我生意。”
  周红玲:“这包子卖相好,还好吃,我看着都想尝一个呢。”连夸江灿能干,心里为沈浪高兴,原本以为娶个名声不好的媳妇,日子不知道要怎么过呢。
  如今看到江灿,她就知道,名声都是外人败坏的。
  就像沈浪,多好的孩子,偏偏名声不好,都说他吃喝嫖赌不干好事。
  江灿包子卖的又好又快,别人买了包子就不买烧饼了,那烧饼摊的大娘一个劲的瞪江灿,怨她抢了自己生意,也怨周红玲买了江灿包子,给江灿开了个好头。
  也亏得听到江灿说自己就早上卖包子,不然她真要把江灿撵走。
  江灿那一筐热气腾腾的鲜肉包子不经卖,很快就见了底,她收好竹篓,与周红玲打了招呼后骑车回家。
  骑车回家的路上,她还在想卖饭的事情,觉得这年头做生意挺容易,大家兜里都有了些钱,更愿意在吃食上花钱。
  今天试水很成功,她这条路走对了。
  等到了家,院子们还锁着,沈浪还没有回来,她拿出钥匙开了门,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把自行车推到堂屋里。
  旁边就是一台缝纫机,上面也盖了一层大红色的棉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