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何玉铭想起另一个人:“慕川呢,他怎不和你一起回去?”
  “别提了,他忙死了。”提到这个人,何韵秀更不高兴了,发泄似地咬着西瓜,好像咬的不是瓜而是某人的胳膊一般。
  这个慕川就是他们之前强渡黄河后遇到的那个佟师长,说到这个人,纪平澜就想起不久之前他们曾今在一次军事会议上的碰面,当时佟师长居然改口叫何玉铭“二哥”,听得纪平澜莫名其妙,要说他们可没有亲戚关系,而且佟师长的年纪也比何玉铭大了好几岁。
  当时何玉铭对他说:“你还不知道吧,他跟我妹妹订婚了。”
  听到这个消息纪平澜的第一反应就是政治婚姻,佟家跟何家一直是政治伙伴的关系,政坛斗争尔虞我诈,谁也不能放心谁,通过联姻来巩固关系也是很常见的手段。
  只是这样一来何韵秀就有点可怜了,虽然佟慕川是个风评不错的军官,但作为结婚对象来说的话,他可比何韵秀大了十几岁,跟何啸铭差不多年纪。刚二十出头的大家闺秀,却要嫁给一个三十好几还死过一任老婆的中年光棍,这怎么看也是委屈何韵秀了。
  不过何玉铭却告诉他,佟慕川这个未婚夫是何韵秀自己选的。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何韵秀自己都要去从军,寻常的奶油小生她当然看不上眼。而她又有点恋兄情节,倾向于找年纪大的,会照顾自己的男人。佟慕川的性格气质兼具何啸铭的威严跟何玉铭的儒雅,长得也帅,又有英勇善战的名声,也就难怪年轻的何韵秀会心生爱慕之情了。双方家长对此自然是十分满意,于是一拍即合就把婚事定下了。
  “你都不知道,那个死男人有多无聊。”何韵秀吃完了西瓜就开始对何玉铭抱怨,“成天嘴里说的,心里想的,全都是带兵打仗的事情,一年到头忙得不见人影,只有偶尔公事路过的时候才会顺道来看看我,还连花都不知道买一束。送我东西之前,也不会想一想我喜欢什么,别人送女朋友什么他也送什么,尽给我买些俗气的要死的金戒子玉镯子,上次被我说了,结果不送戒指了,你猜他送了我什么。”
  何韵秀从腰间的枪套里抽出一把人称掌心雷的小手枪拍在桌子上:“这个!他送我一把枪,我是个女孩子诶,他居然送我一把枪!”
  何玉铭笑:“是挺没趣的,那你还不把他踹了?”
  何韵秀幽幽地叹了口气:“可我就是喜欢嘛,有什么办法。”
  纪平澜自上一次做出深入敌后大闹一通还活着回来的壮举之后,这两年来又经过了几场大大小小的战斗,也立下了一些战功。
  虽然不能和某些老资格的名将相比,但在年轻一辈的军官里,纪平澜的能力出众是毋庸置疑的。
  在他带领下的独立团打起仗来自然是胜多败少,就算形势不利被迫败退,也是撤得井然有序,把损失缩减到了最小。去年他已经因功晋升为中校,不过何玉铭仍然压他一头,比他更早就升职成了上校。
  这也没办法,在军队里文化高背景好的人升官就是快,由于是美国留学回来的高材生,何玉铭在军校执教的时候就是中校军衔,这点是纪平澜拍马也赶不上的。
  由于独立团在不久之前的战斗里减员严重,基本丧失了战斗力,接下来将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休整期。
  比起新组建的队伍,一支身经百战的老部队总是能让长官省心很多的,老兵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军事氛围,新兵将很快融入到这个氛围中去,而不需要挨个去敲打。下级军官们对练兵事宜也已经轻车熟路,纪平澜不用像过去那样事必躬亲地盯着了,所以这次回重庆述职,他跟何玉铭将在重庆逗留挺长一段时间,参加一些会议另外还有一些针对于军官的培训,团里的事务就暂时交给了武哲和周填海两个。
  临行前纪平澜又去了军部一趟,回来以后就跟何玉铭说:“郑军长看来有意要提拔我做师长,你怎么看?”
  ☆、总要见公婆(二)
  “是正式任命还是提议?”
  “只是提了一下,李师长身体一直不好,年内就要退役,郑军长也许是打算让我来接替他。”
  “回绝吧。”何玉铭说。
  “……为什么?”纪平澜虽然对何玉铭言听计从,但是这么一个晋升的大好机会,他还是觉得放弃了怪可惜的。
  何玉铭不答,倒反问了他一个问题:“你今年几岁?”
  “二十六,怎么了?”
  “才二十六岁,就已经是团长了,看看你周围的其他团长,还有哪个是在三十岁以下的,你已经树大招风了,还以这个年纪去当师长,只怕难以服众。”
  “我还怕别人嫉妒不成?”
  “不要小看别人的嫉妒,有的时候友军一点点微妙的不合作,就足以把十拿九稳的事情搞砸了。再说独立团现在的人数,已经赶上了许多简编师的规模,你实际上跟师长也没有多少区别,没必要为了一个虚衔给自己招来敌视和麻烦。”
  何玉铭说的并不夸张,国军的编制多多少少沿袭了军阀混战时期的混乱局面,随着战争的进行更是越来越混乱和随意,一个团几千人的也有,一个师只剩几百人也不奇怪,由于纪平澜确实能打,这一次补充的兵员军部直接调给他两千多人,使得独立团的总人数甚至超过了一些师级部队。
  纪平澜也觉得何玉铭说的有道理,不过他还想再挣扎一下:“从长远来看的话,一直超编也不好。像我们这样不愿入党的军官,在仕途上本来就是要艰难一些的,我怕错过这次机会,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何玉铭用一句话就彻底说服了他:“如果从长远来看的话,一旦你的职位太高,影响力太大,也许我就不得不离开你了。”
  纪平澜差点把这茬给忘了,对如今的他而言当然什么都没有何玉铭来的重要。
  “我明白了,不过郑军长也是有意栽培,我该怎么拒绝才好?”
  “说你能力不足就行了。”何玉铭淡淡地一笑,“若是他真想栽培你,就该知道过早的提拔无异于捧杀,依我看他早有别的安排,说这番话的意思无非就是‘年轻人好好干,以后有你的好处’,这种空头许诺所有的上司都爱用,看来郑军长也不能免俗呢。”
  纪平澜也不傻,一听就明白过来了,原来所谓升职只不过是他在自作多情而已。
  出现这样的谬误,只能说在战场上他是有两把刷子了,在官场上他还嫩的很。面对着何玉铭意味深长的笑容,纪平澜羞愧了。
  第二天他们就带着何韵秀和护卫车队出发去了重庆,陪都重庆经历过前几年连绵不绝的轰炸,如今到处都是被炸塌的废墟,一眼望去满目疮痍。直到不久之前,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也就是后来俗称的飞虎队成立,才算是给这个多灾多难的城市带来了一点曙光。在被狠狠地打了几巴掌以后,日本轰炸机再也不敢像过去那样嚣张地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
  虽然威胁还没有真正远离,但废土上的人们已经顽强地开始了重建工作,车队进城时看到到处都搭着脚手架,街边码着一堆堆用过的砖块或者表面有焦痕的原木,这些都是人们从废墟里扒拉出来,准备盖新房用的,这个城市正以惊人的速度抚平创痕。
  何家的宅邸位于市区边缘的一处山脚,想来开战初期很多人逃到重庆,房子确实不好找,宅邸外观看起来也颇为陈旧,老旧的白石灰墙壁上爬满了蔓生植物,但内部的装潢还是很见档次的,并且低调、清净,至少不易招来炸弹。
  纪平澜本以为会在这里遇到何国钦,紧张了一路,等到了地方才知道,何国钦由于事务繁忙加上路途遥远,基本上很少回家,一直是住在宿舍的,连二姨太也搬到宿舍去照顾他了,现在住在家里的除了一些下人,就只有何啸铭的妻子,何玉铭的大嫂顾琴。
  顾琴热情得体地招呼着小叔和他的战友,这也是个书香门第出生的良家女子,何国钦确实给长子找了个不错的媳妇,不仅家教良好,谦和大方,而且还很能生养,这会儿何家的长孙已经两岁,顾琴又怀上了第二胎,肚子已经可以看得出明显的隆起。
  何韵秀是闲不住的,小侄子都没抱热乎就急着赶到市里找爸妈,何玉铭自然也去了,父子见面寻常得不能再寻常,何国钦什么也没提,何玉铭自然也就不会去自讨没趣。
  以纪平澜跟何玉铭的关系——不论是暗地里的还是明面上的,他都应该暂住在何家才对,所以尽管纪平澜心里有些惴惴,还是不得不以客人的身份在何家住了下来。
  接下来无非就是开会、汇报、吃饭、应酬,换个地方再开会。如果说有什么地方是让纪平澜觉得迥异的,那就是何玉铭的受欢迎程度。
  何玉铭过往虽然也招人喜欢,那无非是由于高学历外加长得帅,但他本人太过低调和冷清,倒还没怎么招蜂引蝶。而如今何国钦正当得势,女儿又和佟家联姻,何家的势力如日中天,巴结他们的人都快挤破了门槛,还没成家的二公子何玉铭自然就成了交际场上的香饽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