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奇幻玄幻>太一道果> 太一道果 第44节

太一道果 第44节

  第66章 作孽啊
  律令,乃善走之神,在神话中的天庭体系内,是专门负责传达雷部讯息的使者。
  以前的道士行法,一般都是请神相助,尤其是祭天或者求雨之时,所以他们都会在末尾加上一句“急急如律令”。意思就是说符咒如律令般快捷,直达天界,让天界的神灵相助。
  律令道果的第二种能力,便是“急急如律令”这一言的显化。
  姜离的典籍不是白看的,他在书海中遨游了这么久,对于玄门典故不说了如指掌也差不多了,自然是第一时间确定了那人容纳的正是律令道果。
  他心中思索,表面上则是做出恍然状,“原来如此,先前正好有一姜氏之人展现雷法和极速,我还想着本派何时有这等道果,没想到是太平教的。”
  “那此人当是和太平教有所关联了,须知律令和黄巾力士皆是太平教独有之道果。”向枢使笑道。
  【向枢使的眼中闪过意味深长之色,显然是对太平教万分在意。此前他刻意提到太平教,保不准也是在提醒公孙青玥要提防太平教。】
  因果集上闪过这么一行字。
  太平教的律令比朝廷的神行太保还要有能力,这无疑体现出一个相当不妙的苗头。再加上太平这个和造反扯不开关系的字眼,未来说不定还真会引出一番风雨。
  ‘不光是鼎湖派,其余地方也是风起云涌啊。’姜离心中感慨道。
  容纳李淳风道果之后,姜离在玄学易术上的天赋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他的直觉也越发敏锐。如今,姜离已经有预感,一场风波开始酝酿了。
  “太平教和姜氏有关?”公孙青玥也是说道,“此教以黄帝为信仰,在百姓中信众甚多,若是和姜氏有牵连,怕是种祸不浅。向枢使,此事,我会告知师父,由她来亲自定夺。”
  “是。”向枢使低头道。
  “另外,此次唤神行太保来,是要朝中派人调查一些姜氏分家的去向和处境。”
  公孙青玥说着,将姜离汇总的名单交给向枢使。
  向枢使在上面快速看过一眼,回道:“姜氏分家,我等一直有所关注,调查这些不难。”
  神行太保行走各地,既是信使,也是最好的密探,朝廷的情报网便是以神行太保为基建立的。而姜氏无疑是当下朝廷的关注之重点,向枢使对此也是颇有了解。
  “需要多久?”
  “不出七天。”
  “七天?”公孙青玥看向姜离。
  见姜离微微点头,她便道:“那就七天。有劳了,向枢使。”
  “分所应当。”
  向枢使又行了一礼,然后再度如烈风般离开。
  在他走后,公孙青玥看向姜离,妙目生波,转着灵动的心思,“你想用家族来威胁宗门内的姜氏弟子?”
  “我是在让他们融入宗门。”姜离纠正道。
  “我看是你想有自己的拥趸(dun)。”公孙青玥嗤之以鼻。
  让姜氏弟子融入宗门?
  且不说他们能否融入,就说姜离自己,会愿意失去这些助力吗?
  不可能的。
  他姜离心眼小到和女人都斤斤计较,怎么可能放过这到嘴的鸭子。
  “行事周全点,莫要被人抓住了把柄,”公孙青玥提醒道,“有的人未必愿意看你得逞。宗门之内,不乏不信任姜氏之人。”
  这里的姜氏,指的自然是姜离和天蓬长老了。
  要是当真所有人都信任天蓬长老,那天蓬长老也无需避嫌了。
  宗门终归是一个集体,而一个集体最不缺的就是各异的心思。
  “正想领教一下真传的高招。”姜离平静说道。
  术士道果的演绎之法,是多用占算,算的越准则进度越快。姜离敢问在这方面,没有同辈之人比得上他,他过去所进行的无数次占算,都将成为现在的资粮,令得他在容纳道果之后的起点高出他人一截。
  而李淳风的具体演绎法······
  姜离看向因果集。
  【你感觉到自己和道果的融合加深了。】
  这么一行字突然刷出。
  李淳风不光在玄学上卓有成就,还在历法、气象、天文、史学、算学等方面皆有建树,曾编纂和注释《晋书》、《五代史》、算经十书等典籍。
  是以,李淳风道果的演绎法之一,便是梳理前人之学,整理注释成册,以传世间。
  姜某人虽然没做过对经学典籍的编纂、注释,但他在某方面确实契合了道果的演绎,以致于他的道果融合进度一直在提高。
  因为契合度不算高,所以速度不快,但胜在持之以恒。
  孔夫子有言:食、色,性也。
  这一句话可谓是鞭辟入里,世人可能会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但绝对不会对这二者不上心。托齐长生的福,鼎湖派弟子深刻认知到了自己对本性的追求,也让姜离的道果融合进度一直没停下。
  从这里来看,因果集所蜕变的道果,不光是和姜离自身相当契合,并且还能呼应他的需求,符合他的想法。姜离在此前有了相应的积累,蜕变的道果也会向着这方面倾斜。
  因果集这金手指可谓是相当的贴心。
  ‘就是这种做法······唉,作孽啊。要是李淳风有灵,知道自己的道果被这样演绎,他怕不是会气得起死回生。’
  姜离面无表情地想着,然后开始寻思下一本书该怎么写。
  他本已经打算在写完《少侠阿宾》之后就真正金盆洗手,奈何世事不如人意,姜离也只能感叹造化弄人了。
  这时,公孙青玥问道:“收到情报后,你打算如何下手?”
  “自是以雷霆扫穴之势,行摧枯拉朽之举,”姜离的目光放空,似是能看到不久的未来,“若是连亲族安危都压不过对主家的忠心,那便是再多努力,也起不了作用,便成全他们的忠诚吧。”
  换言之,便是死。
  至于天蓬长老所说的只诛首恶······
  姜离会尽量让站到自己这边的族人下手,手上少沾点血的。
  他姜离确实是只诛首恶,但其他人就未必了。
  第67章 诛心
  当国家机器真正启动开来时,其效率和能力将超出任何一方势力。
  都不需要七日,在第五日,相关的情报就已经得到交到了公孙青玥手中,再由她交给姜离。
  然后,时间到了七月初一。
  这一日,是七日一度的外门讲课之日。轮值的外门长老将于开阳殿中讲解修行之事、道果融合之法,诸多还没拜师的外门弟子皆会前来听讲,并找机会向长老提问。
  姜离当初也是听讲的常客,在刚开始的两年时间里,他一次都未缺席过讲课,只是后来随着修行感悟的加深,外门长老所讲的浅显法门已经不适用于他,才渐渐缺席。
  而今姜离重温旧梦,倒是有种难言的感慨,因为他这一次,不是在台下,而是坐于台上。
  宽阔的大殿尽头,有白玉般的讲坛伫立,方圆九尺九,高达三尺三,取数之极意、三三之妙,上有一蒲团,一铜磬,乃是玄门通用的讲坛规制。
  姜离一袭外门弟子的青袍,却施施然行上讲坛,于蒲团上盘坐,相貌虽是年轻,却是有着不下于外门长老的气度。
  那些先一步到来的外门弟子见到有人上讲坛,想要开口声斥,又见到姜离的面容,顿时有些迟疑,不知是该喝止还是该无视。
  姜离在数日之前连败数位内门弟子,外门已是风传他的威名,不少人都猜测姜离早就晋升八品,只是还未上报宗门,更替身份而已。
  并且,外门还有人风传姜离和内门真传公孙青玥关系匪浅,二者很可能有一腿。
  如此有实力,有背景,说不定他上讲坛就有外门长老的首肯,冒然去声斥他,那是吃力不讨好,倒不如静观其变,看看事态发展。
  只能说能成为鼎湖派弟子的人都不笨,也许没大智慧,但绝对能算得上聪明,知晓人情世故,以致于并没有发生什么喜闻乐见的打脸事件。
  还有些弟子,则是在见到姜离之时面色微变,然后悄然退出了开阳殿。
  片刻之后,他们又回来了,带着更多弟子前来。
  这些人里也许有对姜离感兴趣的,毕竟姜某人风头正盛。
  也有些,则是追随其余真传弟子,前来打探情报的。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姜氏之人。
  等到讲课开始,偌大的开阳殿竟是出现了拥挤之态,青的红的,两种颜色的衣衫挤满了大殿,外门弟子和内门弟子皆在。两百多个蒲团都不够人坐的,不少人都站着挤成一团。
  “铛——”
  似是在神游天外的姜离睁开双眼,拿起手边小槌敲击铜磬,发出清脆之声,传荡殿内。
  正在窃窃私语的众弟子顿时一停,同时注目于讲坛之上。
  到了这时候,讲课的长老还未至,显然是默认今日的讲坛归姜离了。
  那么姜离会说些什么呢?
  或是好奇,或是疑惑,亦或者是戒备,各异的心思藏在众人心中。
  姜离在讲坛上居高临下地环视四周,清晰看到呈现各种波动的气。
  气神相连,他们心中的波澜,也让自身之气出现了微不可查的波动,让姜离看到了众人的复杂心思。
  “诸位师兄,师弟,”姜离环视一周后,发出清朗之声,“今日姜离在此,不讲修行,而是想讲一桩和你我,与宗门皆是息息相关之事。”
  “昔年,姜氏主家迁居海外,诸分家各奔东西,其中有一部分人,拜入了本派。为了防止家族的恩怨牵连,他们改名易姓,以各种身份进入宗门,自此生活了下来。”
  姜离并没有说到宗门的顾忌和姜氏的企图,而是以一种相对妥帖的方式掩去了矛盾。
  因为这并不关键。
  关键的,是他们接下来的选择。
  “得宗门之庇护,姜氏族人不说事事如意,却也远离了家族的恩怨,得享安宁,但他们所在分家却是处境不佳。势力大衰的姜氏,成了他者眼中的肥羊。”
  说着,姜离打开储物袋,取出几个卷宗。
  而听言的众弟子中,有人已经开始察觉到不妙,心生焦虑了。
  “冀州真定郡,第二十三脉分家,三年前遭强人袭杀,家族死伤过半,如今已是迁出郡城,于郡内一小镇落户。”
  姜离打开卷宗,口齿清晰地念道:“冀州常山郡,第十六脉分家,遭人设局,欠下巨债,变卖家中商铺以偿还,改姓为许,迁往他州。”
  “冀州巨鹿郡,第十九脉分家,家族两分,一支留于巨鹿,一支迁往清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