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奇幻玄幻>太一道果> 太一道果 第373节

太一道果 第373节

  这自然是要让天璇帮助占算,推导凶手了。
  “本宫已经算过了,”天璇道,“杀人者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便是连因果和天机都被掩盖,他将自己隐藏得很好,本宫亦是占不到结果。”
  “妖神教?”开阳长老低声喃念。
  基本上说到无法占算,就都会想到妖神教,由于某位至强者做的手脚,妖神教之人可谓是人人自带天机隐藏,想要占其所为、所在,就要先过这位至强者那一关。
  “这搅屎棍!”开阳长老也不由骂起了这位至强者。
  开阳长老其实也怀疑妖神教。
  没办法,谁叫妖神教是最容易做到此事的人呢,妖神教会成为背锅教,不是没有理由的。凡是查不出结果,占算不能的事件,都可以推给妖神教,甚至妖神教那边也是愿意承认的。
  不过此事背后,应当还有其他玄虚,出手者就算是妖神教之人,背后也未必没有其他人唆使。关键,还是动机。
  ‘而这动机,很快就有了。’姜离幽幽想道。
  关于凌无觉之死,其实还是有一条线索的,那就是凌无觉如何知道姜离情况,并作出针对的。
  ‘云九夜也该怀疑起这消息的源头了,他必然想要进行追查。不过,以他的心机,应该不会自己亲身去调查,而是会想办法让开阳长老去查。’
  姜离对情况洞若观火,已是能够预测到下一步的变化。
  他只需要默默等待,等到开阳长老追查到何罗神身上,然后借势出手,便可除去何罗神这一目标。
  这时,两股气机自天上飞来,旋即有两道神光落下,庄严神圣的气息,代表着神属道途的身份,且还是五品。
  和仙属道果在五品时会拥有腾云驾雾的神通一样,五品的神属道果,也基本有飞天的神通,且飞行特征相当之明显。
  那两道神光落到水面上,露出了两道魁梧的身影。二者皆是面方脸阔,一副粗豪汉子模样,身披棕色甲胄,脚蹬黑靴,一人左手持混铜降魔杵,另一人则是右手持精铁荡魔杵,一左一右,如同镜中倒影,颇为对称。
  “蜀王府门客任海(唐合),见过诸位。”
  两尊铁塔似的身影齐齐行礼,同声道:“我二人奉蜀王之命,请诸位前往王府一谈要事。”
  “看来皇叔是等不及了。”
  天璇见状,淡淡说了一声,便道:“带路。”
  众人御空,随着这蜀王府的两位门客去往郡城。
  ······
  ······
  作为四品的王爷,负责镇守蜀郡水脉,蜀王的地位之高,在诸王中也是位列前茅,便是梁州刺史也不敢对其有丝毫不敬。
  然而,如此地位的蜀王,却居于郡城中不算热闹的明德街。王府虽显堂皇,有王家之相,但若是撇除那些歇山转角、重檐重拱的皇家规制,这王府看上来和一般的富贵人家差之不大。
  任海和唐合二人带着天璇和姜离一行人进入王府,直入前厅。偌大的厅堂中,整体摆放着两排四方椅,椅子间隔则是一张张小方桌,放着茶水。
  只不过此时在座的众人,都是无心饮茶,各自面色凝重。
  上首位置,则是两张太师椅左右并列,一张上面坐着高冠博带,面相威严的蜀王,另一张则是空着。
  而在左右,前首坐着四品,玉虚观的申侯道人、道德宗的文虚道人赫然在列,还有一身着蓝袍的老者,也同样坐在前列,和四品对坐,但他自身境界当是未到四品。
  这该是梁州的刺史了。
  姜离还看到了张道一以及那想要降妖的玉虚观弟子,他们都坐在下首。
  除了太平教和昆虚仙宫,也就只有玉虚观的那位屠龙道人未出现了。
  任、唐两人带路过来之后,就主动去厅堂大门左右站着,如同两尊门神。两位长老去前首空着的四方椅坐下,天蓬长老边走,身形一边缩小,转眼间就变成了常人高,那长着虬髯的脸庞竟是多出了几分儒雅。
  云九夜也是靠近前面的一张四方椅上坐下。
  他入了五品,还是掌门真传,论地位,接近一众四品,为他空出的位置排在张道一等人前面。
  云九夜之下,还有一张椅子空着,那应该是给姜离准备的。
  不过天璇只是看了一眼,便道:“徒儿,你坐到前面去,你是姜氏之主,可位列三公,之后还要出战,当在前首。”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是目光波动。
  直言让姜离出战,是认为姜离的实力还在云九夜之上。
  而说到“姜氏之主”,则是要蜀王和梁州刺史为此背书,支持姜离获得姜氏家主该有的待遇,比如三公之位,还有权臣三件套。
  这一点,之前在神都时就已经提出过了,但被宗室和一众朝臣给暂时搁置了,现在又提,显然是天璇认为时候到了,该推姜离上去了。
  梁州刺史面色一正,却不出声,蜀王则是沉吟一会儿,看向姜离,道:“公孙家主的意思,是姜少主已经晋升五品了?”
  尽管在姜离破劫之时,见证者就已经有所猜测,但真正见到之后,依旧有些不好确定之感。
  太快了。
  云九夜会成为同辈人中第一个晋升的,是因为他有着天君公孙弃这个师父,且自幼修行,早就打下了根基。虽然他也是到了十几岁时才开始进入九品,但他在此前可是打了十年的根基啊。姜离有什么?
  尽管他拜师天璇之后,待遇不下于人,但在此之前,他可是全靠听外门长老讲课和自学的啊。
  如此精进速度,太过骇人,让人忍不住怀疑姜离是否一味地晋升,没有在每个境界打下扎实根基。
  “之前渡劫,略有感悟,使得道果圆满,之后侥幸晋升。”姜离十分谦虚地道。
  此言既出,令得众人齐齐心思浮动,便是之前就基本确定的云九夜,也是有所悸动。
  他想起了当日何罗神之言,若姜离入五品,则他不可敌。
  蜀王闻言,眼中浮现厚土之色,一双眼瞳隐隐拉成竖形,威严如龙,无形的威势立时扩散,如暗流般冲向姜离。
  姜离只觉身形一重,如有山岳沉于肩背,厚重无比,但观察周边,却是发现其余人都无异状,仿佛那威势不存在一般。
  ‘仅仅是针对我一人······’
  姜离洞察入微,随即身形一松,肩膀一震。
  蜀王只觉自身之气势如中空处,瞬间落空,却又遭一股无匹之力碰撞侧面,将山岳般沉凝的气势顶了开来。
  只见两道土黄流光在姜离身周闪过,陡然外震,隐约可感厚重之势。
  “果然是五品,”
  蜀王念头一动,流光自散,然后赞道:“且根基之雄厚,可谓匪夷所思啊。公孙家主,若是姜离出战,本王愿意上表朝廷,请封三公。”
  虽然只要最后的天河关不破,金堤就不算毁,但若是能够保住其余两座堤坝,还是要尽力保住的。
  鱼嘴分流,辟水口引洪泄洪,有这两座堤坝在,可让天河关压力大减。
  蜀王可不会以为在只留天河关的情况下,无支祁会选择罢手。就算无支祁罢手,龙宫、太平教也不会。所以在见到姜离之根基,且其愿意出战后,蜀王当即就允下诺言,为姜离背书。
  但一旁的梁州刺史见状,却是开口反对道:“便是根基深厚,也还是初入五品,王爷,老夫以为当派遣五品圆满之修士出手,方为稳妥之策。”
  “贫道也认为不妥,”文虚道人随后开口,“年轻人固然是天赋过人,但论及修为和搏杀经验,却是未必比得上早入五品者,若要出战,还需慎重。贫道以为,不如让可出手者论教一番,择出最强者出战,如此方是最佳选择。”
  这道人挂起一丝笑,扫视了眼在场的众人,尤其在姜离等年轻一辈上停留了一下,“诸位认为如何?”
  “老夫赞成。”梁州刺史第一个附言道。
  蜀王亦是露出了沉吟之色,然后点头道:“这确实不失为一个选择。”
  已更一章,请半天
  抱歉了,第二更推迟半天,和之后的两章一起更吧。
  我也知道信誉不行,最好不要请,但是不能硬着头皮写不行的文啊。水患这部分是这一卷的结尾,我不敢说写的完美,但至少不能草草收拾啊。
  所以想了又想,还是请了半天假。
  其实我码字速度也不算太慢,有灵感的话,一个小时能码两千,之所以不给力,还是没灵感啊。当然,也有可能是午夜有灵感buff,我听说不少作者也都是午夜更新。
  之前欠了六千字,还了两千,现在又加三千,一共七千,我努努力,明天先把今天的还上吧。
  过了这道坎,应该不会卡了。
  第213章 站桩输出
  道德宗文虚道人、梁州刺史、蜀王,皆表赞同,玉虚观的申侯见状,捋着长须道:“贫道观姜小道友天资绝绝,面相不凡,当有三品之姿,让姜小道友出战,贫道是没意见的。不过,既然几位都这么说了······观明,就由你来当第一块垫脚石吧。”
  坐在下首的一个清俊道人闻言,面露无奈之色,道:“师叔,哪有这般说师侄的?”
  “不然呢?让你出战吗?”
  申侯道人没好气地道:“你连一条蛇妖都打不过,真要是出战遇上之前那蛇妖,岂非是白白送掉一败。”
  他这般随性的言语,倒是冲淡了此时有些紧张的氛围,同时也将话题引向了所谓的蛇妖。
  “蛇妖?还请申侯道长细说。”蜀王连忙问道。
  金堤之战关系着蜀郡安危,甚至于关系大半梁州是否沦为泽国,蜀王可不敢放过任何一点可能。
  “先前在沧水中部,贫道和师侄遇到一半人半蛇的妖修,头顶还长着一对奇形怪状的角,看不出具体容纳的是何道果,但实力却是强横的很,”申侯道人简单说道,“贫道这师侄想着降妖,结果差一点被妖降了,所以就莫要将他列为出战者了,当垫脚石还差不多。”
  “半人半蛇,头生双角······”天璇闻言,略加思索,然后道,“也许此人不是妖修,而是觉醒了血脉的大尊族人。目前已知大尊可能为伏羲后裔,掌握洛书河图,若此人是大尊族人,其实力在五品当中绝不容小觑。”
  她毫无异状地将猜测道出,不知道的,还当真以为天璇是猜的。
  姜离见了都要说一声厉害。
  别人不知道那“蛇妖”是谁,天璇还能不知道吗?
  沧水中部······天璇和姜离的关系就是在那里突破的,“蛇妖”是谁,她便是猜都能猜出来。
  她这一言道出,众人皆是心中凛然,因为若这“蛇妖”非是蛇妖,那问题就大了。打个简单的比喻,觉醒了龙蛇之体的伏羲后裔,就相当于觉醒了神农之相的姜氏族人。
  姜离觉醒了神农之相,就有姜氏正统在姜离之说,此人觉醒了龙蛇之体,自然也有相同的说法。
  而在此世之中,正统,一般都代表着强大。
  如果不强,谁愿意尊你为正统。
  天璇这么一说明,姜离的重要性又凸显出来了。虽然没有三皇血脉才能打败三皇血脉的说法,但姜离的神农之相确实为他增加了不少分量。
  “如此就更该比试一番,以保证胜算了。”梁州刺史断然道。
  说着,他向蜀王拱手,道:“王爷,还请借用府上演武场一用,以便交手。”
  这一位是一意要让众人论出高低,以此来决定出战之人了。
  但他的话还没说完,姜离就开口道:“不必麻烦了,便在此处吧。”
  他屈指一弹,一道指劲便射向身着一袭青色道袍的玉虚观李观明。先天一炁至精至纯,无惊天之气势,却让李观明面色凝重,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倏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