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道果 第374节
他的年纪和上清派左轻鸿相近,岁数都是姜离的两倍,较真起来都不算是同辈人,但面对姜离这一指,他却有种双方岁数反过来一样。
仿佛他才是那二十左右的年轻人。
“莫邪。”
念动剑现,一道剑气乍起,显化出奇古剑器,剑势激荡,以破云冲霄之势迎上指劲。
玉虚观的剑诀乃是讲究虚实之变,却又和魔罗剑典之虚实不同。剑者取一剑形,以气成剑,炼虚成实,将其化作实质之剑,又炼实成虚,化实剑为剑光,就如同大圜剑一般,如此聚散由心,心剑合一。
李观明所取之剑形,正是古剑莫邪,且其道果炳灵公·黄天化曾经正是以莫邪宝剑为载体,和他的契合度极高。
这一剑刺出,剑气大有石破天惊之势,凌厉锋芒便要洞穿指劲,那道指劲如水滴般被一剑两分,划成两截,然后,贴在了剑尖上。
先天一炁瞬间融入了剑气,明光火焰在剑尖浮现,先天火炁以气为源,迅速蔓延。
李观明的剑势立时大减,剑尖被同化,让他的剑再无向前之势,但莫邪气剑聚散由心,李观明只是一个动念,便将剑尖舍去,同时心中大为讶异。
‘这便是被称为气道本源的《气坟》······’
这先天一炁,对他的克制实在太过。
但是,并非无计可施。
李观明倏然起身,避过被同化的剑尖,五指变化,剑气至极至快,如光似电地射向姜离。
气本无质,其速自是远快过实质的剑器,此剑便发挥剑气之特点,甫见其出,剑气便已临身。
“当!”
姜离身上自发浮现护身之气,先天一炁震荡剑光,发出一声清脆声响。
那剑光经过一个碰撞,势未尽,锋锐更甚,如狂风,似暴雨,激荡纵横,如云,似霞,变化莫测。
最重要的,还是快!
快到令感知都难以捕捉,令神识都跟之不上,快到先天一炁便是接触,也要被至快的剑刃切割或者甩开,甚至连李观明自身的反应,怕是都跟不上此剑之速。
想要操纵此等剑速,唯有一法——算。
李观明五指不断掐算,预先演算剑路,做到快一步,乃至快十步的御剑,如此便是意念神识稍慢,也依旧能够操纵剑式。
这和姜离学过的楼观剑法类似,但难度远远超过楼观剑法,并且······
“若是遇到算力卓绝之人,此剑诀可未必管用。”
姜离眉心处隐有光华流转,所有的剑光轨迹都被捕捉,先天一炁出体,显化剑气之形,以破云散雾之势,正中每一道剑光。
当当当当······
碰撞之声不绝响起,仅在刹那之间,无数剑光剑气碰撞,形成华丽又冷冽的一幕。
“太乙神数,这道人倒是有心气,想要效仿广乘道人。”天蓬长老开口赞道。
玉虚观的广乘道人,精通太乙神数、北极神数,以术算合剑诀,其剑之快,其势之凌厉,堪称绝顶,因为广乘道人完全放弃了圆融,剑剑至极,剑快近光。
光之快,天下无人能及,就连广乘道人自身,都无法将剑器如臂驱使,只能用极高的术数来提前演算,进行操纵。
每逢与人交手,以术数进行演算,然后将剑式提前设定好,一瞬间,便是千招万式倾泻而出,败敌于刹那之间。
李观明现在便是效仿广乘道人之剑,以至快至极之剑对付姜离的先天一炁。
“可惜,他的剑到底不够快,他无法捕捉,不代表姜离也捕捉不到,而且姜离的算力也在他之上。”申侯摇头叹气。
这家伙,真把自己当垫脚石了,完全是冲着试剑去的,没点胜负心。明知对方乃是易道高手,还用此法应对,摆明是想着精进自身,没想着争胜。
如此下去,不出三息,李观明必败。
但在这时,姜离突然开口,轻喝道:“你也来吧。”
目光落向张道一,一道剑气凭空而生,直奔张道一而去。
明明还在和李观明交手,可这道剑气论及凌厉,完全不下于李观明。
“无量天尊。”
张道一轻诵一声,手中拂尘扬起,飘然若柳絮纷飞,但在瞬息间,浩瀚气机乍现,千丝万缕的拂尘爆发出海啸般的刚猛,打得剑气一声爆响。
浑黑的五浊恶气聚拢成形,又有小部分转化成阴阳之气,汇入自身,令得张道一之气势迅速攀升,超越自身品级。
他是六品,但他所修炼的九天荡魔真诀却是能够化五浊恶气为灵机,做到在末法时代吞吐天地之气,古法和今法同修。张道一之功力,远在其余六品之上,也就只有修炼《气坟》之人能与其比拟。
若无姜离,他才是真正做到六品胜五品的同辈第一人。
张道一并未动用五浊恶气,而是一掌推出,掌势纳两仪,轰然将交错的剑光剑气打出个缺口,直击姜离。
比起李观明的快,张道一的掌劲在于一个雄,雄厚,雄浑,荡魔真气浩浩荡荡,无所不破,若非有诸位四品暗中限制,这气机能把厅堂直接荡破。
面对一快一雄的攻势,姜离却是依旧不见动作,始终一手负于身后,巍然而立。先天一炁自周身穴窍出体,转眼成阵,无数的术文符箓承托着巨大的阵盘,形成场域。
气机浮动,阵盘转动,莫邪剑光不断溢散出剑气,转眼间就化作了一团元气。荡魔真气排斥万气,彼气越强则越显霸道,但随着淡淡的涟漪出现,空间出现扭曲,沛然之气竟是反向着张道一奔涌而来。
“嘭!”
张道一拂尘与掌齐出,却还是被震得衣袍飞扬,身后桌椅崩裂,整个人都向后倒飞。
文虚道人当即一挥手,一股柔和之力接住了张道一,同时深深地看着那依然在运转的法阵,“于战中解析武功术法,化消攻势,扭转空间,小道友之才情,当真叫人惊叹。只此一招,小道友在五品之中便难寻敌手了。”
最重要的,是姜离始终不见动作,一直站桩输出,便已经挡下了张道一和李观明两人。
“谬赞。”姜离云淡风轻地说着,头顶冒出淡淡的白烟。
惊叹归惊叹,负荷也是真的大,惊世智慧当真是够惊世的。
第214章 蜀王之疑,军神五兵
一招击退李观明和张道一,甚至让文虚道人发出五品中难寻敌手的惊叹,这出战资格,姜离似乎是十拿九稳了。
但梁州刺史还是有所不愿,在姜离的观察下,他明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对自己颇有敌意。
这老者看向张道一,又想了想,看向云九夜。
张道一其实不算对姜离毫无办法,若是使用五浊恶气,当可让法阵失效,但以张道一的实力,就算是近身搏杀,也依旧不是姜离的对手。
所以,梁州刺史试图将希望寄托于云九夜。
然而云九夜却是立马就说道:“姜师弟之实力,为兄深感佩服,出战之人,非姜师弟莫属。”
他言辞恳切,没有分毫不满,同时也堵住了姜离逼迫出手的选项,让姜离心中微表遗憾。
云九夜是打定主意隐忍,当缩头乌龟,不与姜离交锋,甚至连试探姜离实力的心思都没有。因为,在他试探姜离实力的时候,姜离也可以试探他的底细。
“既然如此,便由姜离出战了。”
天璇拍板说着,同时对着姜离道:“徒儿,接下来你便常伴为师身边,以防宵小作祟。”
大尊很是坏心眼地给出了盘外招的建议,但是有天璇护着,除非是三品出手,否则姜离基本不会有碍。而代价,就是姜离需要和天璇朝夕相处,寸步不离。
这么想想,姜离都觉得大尊的算计固然会给他带来危机,但实际上,却是变相给姜离提供了和师父的相处机会。
难不成大尊当真是风满楼?
决定了五品出战之人后,就轮到了四品。可供选择有二,一是蜀王,他修炼的是《形坟》中的黄龙变,一身戊土真气深厚无比,还拥有神通【九天息壤】,能克制水猴子无支祁。
二,自然是天璇了。
理论上天璇出手则必胜,但是让三品战力来打四品,也不知道大尊这裁判肯不肯。
“由皇叔出手吧,”天璇说道,“无论大尊是否同意本宫出战,都不能将对方逼迫太紧,尤其是太平教,他们已无退路,无论成败,都会一搏,我等需要时间。”
这时间,自然是用来调集人手、兵马,对付太平教的了。
哪怕是三战全胜,太平教也不会就此偃旗息鼓,所以时间还是必要的。
大尊似乎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给出了颇为宽裕的时间。这一位是不光让朝廷这边不舒服,让另一方也不是太爽利,不愧为搅屎棍之名。
偏偏两方怎么不爽,大尊既然出面了,那就得照他的说法做,否则这毫无顾忌的家伙还不知会做出什么事来。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大尊失去制衡了。
若是天子尚在,集一国之力,以其庞大体量,大尊的宙光神通绝对无法对他起作用,天子理论上算是克制大尊的。偏偏天子搞得自己众叛亲离,然后被大尊不讲武德地偷袭了······
理论上对宙光神通免疫的天子,却因为失去了支撑和垂死状态而中了招,也让大尊失去了制衡。
众人考量了一下,也觉得天璇此言在理,便决定让蜀王出战四品。
至于三品······
目前来看,就只有天璇能出手,但真要是摇人,也未必摇不来人,甚至可能摇来天君、道君两位至强。
前提是天君不暗中阻扰,以及大尊这个裁判不下场打人。
三品之战不好说,众人便暂时将其搁置了。
之后,天璇便直接带人离去,看上去没有留住王府的打算。
虽然蜀王也是出战者,但由于蜀王如今似乎和昆虚仙宫有关系,蜀王妃据说便是昆虚仙宫之人,鼎湖派众人可不会就和敌人住一屋檐下。
不直接质问蜀王,已经是为大局考量了。
甚至可以说,若非天璇要护着姜离,她本人都要暗中出手查探了。
蜀王那边也是相当默契地没有挽留,显然也是有此考量。
双方告别,各自离去。
天璇一行人将要行出王府时,后面突有一声呼唤响起:“道友请留步。”
众人闻言,默默加快步伐,就连从容的天璇都是如此。
这一声“道友请留步”,威能实在太大了,怕是连三品都不愿多听。根据宗门的典籍记载,玉虚观的先人当中,可是有申公豹道果容纳者和三品之死有关的案例的。
“唉,等等等等,贫道没动用神通,等等贫道啊。”
申侯从后方快步走来,连声呼唤,却还是没能让众人止步。
最终,还是申侯的师侄李观明赶到前头,方才让众人暂停步伐。只不过,申侯道人也得留步,不得上前。
“诸位前辈。”
李观明过来行了一礼,然后送上一封信件,道:“此乃师叔在来王府时收到的信件,内中记载和贵派有关之事。师叔有一言要晚辈转达给诸位——大局为重。”
说罢,李观明便让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