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奇幻玄幻>太一道果> 太一道果 第405节

太一道果 第405节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
  《阴符经》的经文和不立文字的法门混在了一起,打破了那空无之意,同时令得识海中又显化出一朵金色的莲花。
  正法眼藏不落文字,也不着于形,能施展此法者,要么就是有相关的道果,要么就是境界达到了佛陀般的程度。以此传法,其意近乎于道,本是无形,但此刻遭到打破,却是变成了有形,落入了下乘,效果大失。
  不过,也正是因为落入了下乘,才让姜离有了吃下的机会。
  识海中,一只黄云拥簇的竖眼撞向莲花,两者碰触,莲花崩散成无数莲瓣飞舞,而竖眼也一下子被散成了数不尽的文字,那一朵朵黄云更是散成了一团氤氲之气。
  姜离借姬继稷的黄天香火来碰撞真如居士的正法眼藏,就如同姬继稷篡夺天之道一般,以人念堕佛意,将上乘佛意打入了下乘,也借着佛意打散了人念。
  姜离的元神化作龙蛇,飞到二者交接处,身形如太极中央的那一道弧线,隔绝两方,又勾连两方。
  而姜离本人则是先是一静,万念皆空,清净祥和,又在突然间身形一震,带着悠然之色,徐徐长吟:“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流,问君身在何处?无过去心,无将来心,无现在心,还汝本来面目!”
  他周身毛孔都似在发光,肌理透彻,似佛,似道,似神圣,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天地唯此一人,又好似远离天地,超脱世外。
  “施主此举,却是让正法眼藏落入了下乘,本来施主在三品之前,都无需担心修行问题的。”真如居士见状,露出一丝遗憾之色。
  本是不立文字,现在变成了一句佛言,这无疑是属于下乘,失了真谛。
  “但也唯有如此,才能够将居士的东西,变成我的东西,不是吗?”姜离笑道。
  他很贪心,不愿放过眼前的机会,也不贪心,只拿自己能够拿到的。
  【借假修真,借佛意、人念以固自身之修行,庄周道果的融合终于有了进度。】
  因果集适时地刷新了一行文字。
  第252章 真如之意,佛本是道?
  “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流······有心即有所在,无心即无所不在,还其本来,即无相对,包容一体。”
  真如居士点出姜离所言之意,叹息道:“施主好佛性,可惜不愿入我佛门。”
  所谓如来,即是如其本来,讲究的就是照见自我之真性,姜离此言若是走到终点,未必不能达到佛修之至高境界。
  他虽然没有全盘接受真如居士的正法眼藏,却也从其中悟出了高深佛理,如此人物,真如居士都想给他一棒,直接将他击晕,赚他入佛了。
  “可惜了。”真如居士相当惋惜地道。
  ‘我也很可惜啊。’
  姜离相当遗憾地看了眼石桌上的三样物事。
  他违背童年的理想,当不成齐天大圣了。
  这三个道果和姜离所行之道不符,混世四猴不入天地人神鬼,也不算蠃鳞毛羽昆,其道果属类,该是妖魔鬼怪中的怪属,也可能和妖属搭上些关系,斗战胜佛则是百分百的佛属,怎么算都和姜离的人神之道无关。
  他若是选择了当齐天大圣,过往晋升的人属道果也会因为转途径而威能有失,并且相当于放弃了炎帝道果。
  似这样代表人文初祖的道果,怎么可能为非人之存在所容纳。
  更别说金箍还有坑了。
  所以这童年理念,也只能忍痛放弃了。
  ‘当真是可惜了,我正好缺四品道果。’姜离心中叹息。
  三品和二品都已经有着落了,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晋升的炎帝道果,出意外的话,距离三品也还远,倒是不急。
  唯独这四品,就是接下来要晋升的品级,且由于姜离现在身处的境地越来越险,道果选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战力。像是齐天大圣这样以战力称雄的道果,那当真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可惜,这和姜离无缘。
  心中一时间波澜起伏,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不合就是无缘,既是无缘,便是再如何惋惜,也是无用的,倒不如着眼于脚下,走好当下之路。
  姜离站起身来,行礼道:“今次是姜某承居士之情,他日若有差遣,姜某定当尽力助之。”
  虽然真如居士是想要度姜离去当和尚,但他没玩强买强卖那一套,也不会说一句“施主与我佛门有缘”,就直接套麻袋抢人。甚至于,真如居士还送了大礼给姜离,这人情,到底还是得认的。
  姜离不敢说涌泉相报,但他日若有能力,定会倾力相助。
  “那迷者就认下这人情了。”
  真如居士也不矫情,坦然认下人情,然后道:“施主的庄子道果还在迷者之手,还暂借迷者三年,三年之后,施主也该有承载此道果之力量了,届时,这道果,迷者双手奉还。”
  三年!
  姜离心中一动。
  以的晋升速度,三年之后,至少也是四品,等到了那时才能承载庄子道果,那这道果的的品级,八成是三品。
  也不知这真如居士拿这道果作甚,他的佛属道果应该和庄子道果难以契合才是,就算是以道器形式存在,都难以发挥其威能。
  不过真如居士既然肯给,姜离自然不会客气,当即应下,然后道一声“请”,便出了石亭。
  熟悉的衰亡腐朽之气再度席卷而来,却在触体之时,被隔绝在外,姜离全然不受五浊恶气影响,数步之间,已是消失在黑雾之中。
  而在石亭中,慧能看着姜离远去,嘴唇微微蠕动,终是忍不住道:“佛国正需要这样的人才,为何······”
  “强扭的瓜不甜,更别说,未必能扭得来。”
  真如居士平静说着,看了一眼巫山的方向,眼中闪现星空般的奇景,“一人之身承继三族之因果,能收也就罢了,不能收,也无需强求。”
  毕竟巫山上还有一个风氏的强者在那。
  别看如今那边打得激烈,真要是想出手,大尊还是能出手的。
  毕竟姬继稷的化身已灭,现在不是姬继稷拖着大尊了,而是大尊拖着姬继稷。
  说到这里,真如居士目光顿了顿,又看向石桌上的三样物事,“走吧,替这金箍找新的主人。三年,最多三年,迷者就要晋升。”
  “届时,迷者将再与李伯阳一战,且无论成败,佛国都将迎来清洗。还是需要未雨绸缪,找好中坚之辈以担重任。”
  “还有人选?”慧能有些好奇。
  能够承载这道果的,可不是泛泛之辈,本以为就只有姜离一个人选,没想到还有备选。
  “自然是有的。”
  真如居士将手按在金箍长棒上,“这一次来此,便是因为金箍棒有了感应。”
  其貌不扬的长棒此刻正泛着明灭不定的金光,棒身上显露龙纹凤篆之痕,还有星斗铺陈之纹。
  到了此时,这金箍棒才终于显露出了不凡的气象。
  “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心猿一体两面,甚至可称其为行者之二心。比起姜施主来,这一位,实际上和此道果更为契合。”
  真如居士不疾不徐地道出一名:“六耳猕猴。”
  话音落下,真如居士轻轻挥手,石亭便渐渐化虚,带着亭中的两人消失不见。
  ······
  ······
  ‘消失了。’
  五浊恶气中,姜离停步,‘在五浊恶气之内还可自由往来,这是道果神通,还是什么秘法?’
  ‘还有,这真如居士的佛法······’
  姜离细细感应着识海中的那周转不息的,如同太极般的形体,同时心念一动,有净土般的虚影浮现。
  ‘竟是和魔罗剑典如此契合。’
  虽然只是接受了传法,还未将其融会贯通,并且统合诸般领悟,但是姜离已经能察觉到魔罗剑典的法门和真如居士的佛法道行相当之契合,恍如系出同源。
  而魔罗剑典又和庄周道果的【心外物化】神通颇为肖似,经常被姜离一同化用。
  三方联系之下,姜离竟是发现真如居士所传之法,和自身之所学有所相合,与道果亦有相通。
  佛本是道?
  第253章 炁体源流,截杀巨猿
  魔罗剑典和真如居士的联系倒是有些出人意料,思及记载魔罗剑典的袈裟材质非凡,在佛国的地位不低,说不定业如来在佛国时,就和真如居士交情深厚。
  甚至有可能,他们会是师兄弟,或者师徒。
  佛国的觉者成名百数十年,在业如来横空出世之前,他便已经是三品圆满,这样的人物多年未收徒,突然在二十多年前收了两个徒弟,这未免叫人感到稀奇。
  很多人都怀疑,觉者也许还有一个徒弟,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被抹去了而已。
  那个人,便是业如来。
  业如来横空出世,没人知晓其过往,按理来说,就算是受到道君点化,也不该毫无痕迹才是。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会让世人将业如来和觉者不存在的徒弟联系起来。
  并且这说法还颇有市场。
  只不过因为缺乏足够的证据,使得这说法也仅仅是说法,没能成为事实。
  只是现在看来,此说法未必是空穴来风啊。
  当然,这些对于现在的姜离而言,最多只算是趣闻,他并没有那么多的闲暇心思去关心觉者和业如来的二三事,姜离当下最主要的,还是利用好这来自于真如居士和姬继稷的馈赠。
  尽管真如居士的正法眼藏所传之法被打入了下乘,但对于姜离来说,也依旧是够用了,并且还有姬继稷的《阴符经》呢。
  有心即有所在,无心即无所不在,还其本来,即无相对,包容一体。这是姜离经过传法之后所得来的领悟。
  天道万化,包罗万象,这是《阴符经》的根本。
  两者表现形式南辕北辙,但在立意上,却是大为类同。
  是佛本是道,还是道本是佛,这些对姜离而言,实际上并不重要,关键的是佛、道之间存在的关联,使得两者可为一体。
  大而化之,天地万物皆可为一,就如庄周道果中的神通【齐物与一】一般,将诸法合为一体。
  ‘洞悉万物之关联,化万象为一体,使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大宗师的智慧不断地运转,汲取着外来之精华,得出自身之所需。
  ‘就像是一个个互相契合的齿轮,嵌合成新的整体,我要做的便是找出其相通点,使其合一。’
  ‘于我而言,道即是一,合众为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