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奇幻玄幻>太一道果> 太一道果 第412节

太一道果 第412节

  尽管在水患起时他就第一时间赶回岳陵城,以自身的道果能力堆积土石,再加上岳陵城本身就处于地势高处,使得城池免遭水患,但若水患一直继续下去,岳陵城也迟早坚持不下去。
  就不说粮食问题了,光是那些越来越肆无忌惮的妖修,就足以让人焦头烂额。
  还有,作为梁州刺史,萧西涯辖管诸郡,其余各地的问题也需要他处理,否则朝廷追责,他怕是也要遭灾。
  现在好了,水退了,且因为持续时间不算长,其余各地的情况应当还不算糜烂。
  正当城墙上众人惊喜之时,突然有眼尖之人看到了远处的人流,以及几杆竖着的大旗。
  那旗面上,“太平”两个大字迎风招展,边上则是饰着龙纹。
  “军旗!”校尉当即大喝,“戒备!”
  军旗和普通旗帜不同,有着严格的规制,一眼就能看出。而太平教只是宗派势力,根本就没资格竖军旗,如今却是携军旗而来,其反心都不说昭然若揭了,完全是摆到明面上了。
  刚刚还欢喜一片的城墙又变得冷肃,士卒奔走,搭弓挽箭,以最快的速度做出防备,只待太平教之人进入范围,便是万箭齐发。
  然而,待到那人流走近,城墙上的冷肃却是开始迅速瓦解。
  老人,妇孺,乃至孕妇,走在前方的是大量的难民,其数量足以用万计,形成了人潮,一下子竟是不好看到边。
  而在这些难民之后,太平教的黄巾力士手持大旗,在前方引路,那小巨人般的身形简直是鹤立鸡群,让人一眼就看得分明,更别说还有大旗了。
  太平教就是为造反夺城而来,这一点他们根本就不加掩饰,但想要迎击太平教,首先得解决前方的难民。
  “这······”
  校尉感到头皮发麻,气得目呲欲裂,“无耻之尤。”
  数量达十万以上的难民潮涌来,虽是手无缚鸡之力,更无兵戈在手,但却有种无形的压抑动摇着士兵的心神,让他们不敢下手。
  校尉双眼都瞪出了血丝,喘着粗气,眼看那难民潮将到射程之内,他终于忍不住低吼道:“大人,此地危急,还请回府衙,坐镇中枢。”
  声音中透着决意,更有一种疯狂。
  再不动手,难民潮来到城前,己方就将陷入被动,所以不得不做决断了。
  至于请萧西涯回府衙,那只是让他能够脱离责任关系而已。
  萧西涯便是城中最强之人,既是五品,又是地祇,身在地祇神域,便是四品要杀他,也许费些功夫,再如何危急,他也是最后一个死的。
  但回应校尉的,却是低沉的三字,“开城门。”
  校尉闻言,当即便道:“不可啊,大人,若是开了城门,城内的百姓也将沦为俘虏,到时候······”
  他的话还没说完,萧西涯已是将手按在其后颈,轻轻一捏,便叫这校尉昏了过去。
  “老夫没有选择。”梁州刺史缓缓摇头。
  他是地祇,有护卫地方之责,难民不是敌人,杀戮难民只会招来怨恨,引来道果排斥乃至反噬。
  以往这些事情都是由阴律司来解决,地方官员只需要对付反贼即可,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地方官也将直面艰难的选择。
  而且,一个校尉担不起责任,到最后,朝廷要追责,还是得要刺史负责。杀戮十万以上的难民,便是有功,下场也不会好。
  并且这城还不一定能守住。
  一旦城破,太平教绝对不吝于对他这个刺史下手。
  成功是死,失败也是死,都是死,还是死的遗臭万年,与其这般,倒不如开城门,放人入城。
  “开城门。”
  萧西涯再一次重申。
  周边的士兵已是六神无主,听到刺史下令,当即就下意识地奉命行事。
  于是,岳陵城的大门缓缓开启。
  梁州首府,沦陷。
  ······
  ······
  长空之上,雷霆疾走,势若千军万马奔腾,席卷过梁州,直入豫州。
  雷光中,可见宗正和关玉山的身影,二人乘着雷云一路从白天追到黑夜,从梁州追入豫州,却始终没有看到姜离的踪影。
  宗正的眉头越锁越深,最终忍不住按下雷云,落到下方的官道上,伸手取出一个金印,低喝道:“本地郡守,携神行太保来见老夫。”
  声音通过金印,辐射一郡之地,不多时,前方不远处的地面升腾起一股白烟,两道身影在内中出现。
  宗正也不管郡守,直接向着另一个身着劲装的人问道:“可发现姜离的行迹?”
  “启禀大人,并无姜氏少主之行迹。”那神行太保立即回道。
  从梁州到鼎湖,一路上都有神行太保分布,搜寻姜离行踪,及时提供消息,但是没了向怀义的顺风耳,想要找到姜离,又谈何容易。
  便是遍地撒网,加上姜离本身毫无绕远路之意,但若是姜离不想,这些神行太保又如何能够找到他。
  宗正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的眉心顿时就皱出了个“川”字。
  姜离本身气运之盛,少有人及,外加有神农鼎镇压气数,想要找到他,就只能用不那么玄学的方法。可顺风耳已经被宰了,而容纳千里眼的修行者,虽也在南天司中,但那是长公主的心腹,可不会接受调遣。
  甚至于,神行太保现在的行动都是瞒着长公主的。
  长公主姬陵光虽是执掌大权,但终究无法全盘掌握朝中各方,以姬氏宗正的能耐和权力,想要使点小动作不说是轻而易举,但也非是不可能的。
  宗正身上闪现的雷光,隐隐流露出一股苍莽强横之气,显然是心情不太美好。
  但这种时候,狂怒只能凸显出无能。
  他按捺住心火,接着问道:“鼎湖派那边呢?”
  “已经派人前去通知鼎湖派正在隐修的太上长老,另,阴律司业已在鼎湖周边进行布置,还有荆州晦庵先生携格物天弓赶来。”
  神行太保以简练的言语道出大概布置,令得一旁的关玉山都不由震撼于此次应对之隆重。
  通知鼎湖派长老,显然是欲要让鼎湖派内部之人有所准备,阴律司之布置,显然也非是小打小闹,还有那晦庵先生,乃是扬州朱氏的家主,曾任太学五经博士,被称之为祭酒之后最有希望晋升三品之人。
  这是层层布防,势要让姜离功败啊。
  自己等人之前只能算是临时挡路的先锋,说不定还身兼试探的棋子。
  “甚好。”
  宗正则是面色稍霁,然后也不多加停留,又一次驾起雷云,带着关玉山往鼎湖派赶去。
  既然前方已经布防好,那他要做的,就是在这一头堵截,两向发力,誓要拿下姜离不可。
  这姜氏子,是不能再任其成长了。
  然而,眼看着距离鼎湖派越来越近,宗正却始终没能察觉到姜离的行迹,且随着距离的接近,也鼎湖方向也不见有消息传来。
  若是姜离已经在鼎湖被阻,神行太保肯定会往这边传消息才是。
  ‘也许是姜离还未抵达。’
  宗正这般安慰着自己,稳定不安的心。
  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认为姜离会越过防线,已经回到鼎湖派了的。
  可这种不安,随着距离的缩短,正在不断加深。
  正当宗正心神躁动之时,他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了一股雄浑的气机。
  “先天一炁!”
  宗正大喜,携风雷而降,落到气机出现之地。
  一条如蛇一般弯曲江流半围绕着山野之地,应该是刚下过雪不久,岸边的野地、岩石上还盖着一层白雪,寒气森冷,却也露出冬季雪景的独特美感。
  这条江河,名唤“东江”,直通鼎湖,到了这里,距离鼎湖派就不远了。
  但姜离却是偏偏在这里停下了脚步。
  岸边一块巨石上,一袭白衣随风飘扬,姜离负手而立,抬头望天,眼中的星斗、干支、卦象运转,玄妙的轨迹显露了无尽奥秘。
  他看着雷云,目光直落宗正之身,道:“你终于来了。”
  在最后的一段路程之前,姜离停下了脚步,因为他要等追兵前来,他要带着对方的首级回返宗门。
  第262章 天生邪恶的姜氏小鬼,老夫这就······
  残月当空,黯淡的月光落到积雪上,映出无形的阴寒,一丝丝杀机混合在寒气之间,令得夜风更加冷冽。
  宗正居高临下地俯瞰,面色逐渐出现了变化。
  姜离似是对四品的到来早有预料,见到宗正的出现,毫无该有的震骇。
  他明明还能再往前,甚至可能潜回鼎湖派,却选择止步,主动迎接追兵。
  线索交织,一个答案要从宗正的心中浮现。
  “你要杀老夫?”
  察觉到这一点的宗正竟是没多少怒意,只感觉到极强的荒谬。
  宗正确实抱着赔上性命的决心来追杀,但他的赔上性命,是为了姜离之死赔命。在毙杀姜离之后,天谴将会到来,让宗正为背盟付出性命的代价。
  至于会被姜离所杀,宗正从未考虑过。
  这个结果,是如此的荒谬,如此的无稽,以致于宗正在察觉之后的第一反应不是发怒,而是嗤笑。
  “无知小儿,以为凭借外力挣得几分风光,就小觑了四品。”
  讥嘲之色在脸上闪过,随之出现的则是浓浓杀机,宗正周身气机勃发,本就因为残月而显得晦暗的夜幕越发深沉。
  “姜氏一族果然是天生狂悖,老夫今日就替大周除去你这祸害。”
  “轰!”
  话音落,轰鸣起,气劲震荡空气,如闷雷滚动,刹那之间,雷音直似震破天地,气浪滚滚而来。
  姬氏绝学·夔鼓雷音。
  宗正已是将这门音功绝学练至大成,其身便似一面雷鼓,身躯一动,皮膜便如鼓般震荡,雷音出体强袭。
  虽是嗤笑姜离的狂妄,但宗正并未因此大意,而且他已是对姜离抱着必杀之心,为免夜长梦多,便果断先行下手。
  而他这般一出手,气机牵引之下,姜离亦有所动,天子望气术洞察入微,一道气柱冲天而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