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奇幻玄幻>太一道果> 太一道果 第618节

太一道果 第618节

  剑者,直来直往,剑修也当一往无前,以养锋芒。
  但这说到底,乃是将自己的心境向着剑靠近,以此心境合剑道。太白真君斩去了自身杂念,本质上其心已是如剑一般,无需刻意维持,不会因为暂退而有损锋芒。
  对于他来说,剑道可不是如此不便之物。
  孙悟空闻言,微微点头,算是明白了,然后他立即就问道:“你口中的那个姜檀越呢,这家伙先前也是得了便宜就跑,没点斗勇之心,你该不会想说他也修太上忘情之道吧?”
  “这么嘛······”觉者的话语有点卡壳,然后他笑着摇头,道,“姜檀越进退由心,乃是真性情,虽不是太上忘情,但心境倒也不差。”
  “你直说不要脸便是。”孙悟空讥笑道。
  高情商:真性情。
  低情商:不要脸。
  对于姜离这个得了便宜就跑的人,孙悟空的怨念可比对太白真君还要大,抓到话头就毫不犹豫嘲笑,一点都无佛陀的宽容心怀,心眼相当之小。
  听到这么直白的话,觉者也是露出笑意,然后转头看向一旁,道:“姜檀越,迷者可没说你不要脸。”
  话音落下,孙悟空就一个弹跳,向后一步,金箍棒已是在手,满眼狐疑地看向觉者的目光所及之处。
  姜离,何时来的?
  怎么他的火眼金睛以及新得到的六耳神通都未发现。
  心中思忖之际,孙悟空都有些怀疑觉者是在开玩笑。
  然而下一刻,淡淡的光影闪动,两道人影由虚化实,直接出现在孙悟空和觉者的眼中。
  “我很好奇,是哪里露了破绽,理论上来讲,此时的我应该连因果之线都已经收敛了。”姜离一边说着,一边不着痕迹地松开了雨师的手。
  这一路过来,他就这么握着雨师的手掌,之前没人见到也就罢了,现在现身了,可不能继续握着了。
  “呔!”
  见到姜离就这般出现,孙悟空不由轻喝一声,抓着金箍棒就要来上一棒。
  得罪了大圣还想安生?
  没门。
  “大圣且慢。”
  好在觉者及时叫停,这一棒终究没打出去。
  “大圣,远来是客,可莫要让姜檀越小觑了齐天大圣的待客之道。”
  觉者以精准的话语点中了孙悟空的自矜之心,让这猴子哼着声放下金箍棒,再看向姜离,道:“姜檀越的先天一炁单论造诣,已是在文殊之上,连大圣划的金圈都挡不住檀越。甚至于,檀越还将自身的因果给收束起来,让他人难以发觉。”
  “我猜还有个但是。”姜离接言道。
  “但是,”觉者笑道,“檀越这收束因果之能,还有个不算缺点的缺点。迷者早就发现了,檀越所处之地的因果会主动向着檀越靠拢,就像是一个无形的漩涡,吸扯着因果。
  这种吸扯无形且微妙,即便是能看见因果线的易道宗师也难以察觉,但迷者正好在因果之道上有那么一点小小的造诣,能够发现这不起眼的变化。”
  觉者说这话时,如果在指间比出个小宇宙来,那就更形象了。
  姜离光听觉者之言,就有这种感觉。
  他心中腹诽觉者之余,也是思索起觉者所说的变化来。
  收拢因果线的能力,是姜离在得到觉者传道之后,根据因果集的能力而新开发出来的。随着自身的道行、境界精进,姜离察觉到自己已是渐渐能够真正用起因果集来。
  上一次收束因果,把天谴引到自己身上是如此,这一次也同样是如此。
  在因果收束之后,即便是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没有发现姜离接近的痕迹。
  只是姜离没想到,收束因果竟然还有这种外在变化。
  一直以来姜离都只知道因果集会收集自己的因果,用来蜕变道果、收拢道果,他还是第一次知道收束因果之能的具体表现。
  姜离想到此处,犹豫了一下,还是打算询问因果之道上的能人,“以居士之见,此等体现可有害处?”
  既然已经被发现这方面的端倪,姜离干脆就直接问了出来,来解一解自己的疑惑。
  “因果过重,本身就是一种负担,境界低时尚且无碍,但当境界能够察觉因果之时,过重的因果就会有碍于心境和修行,不过迷者看檀越却是一点都没有这方面的影响。”
  觉者想了想,道:“其他的影响,应该就只有一个了,便是因果所代表的人或物会随着因果的牵引而和檀越联系起来。简单来说,便是周边之事容易涉及到檀越,无论是好是坏。”
  姜离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了一下——是个事逼。
  难怪总感觉自己一直处于风暴的中心,原来是因果集在害我。
  也难怪自己这么专一而孝顺的人会走上冲师之路,原来是因果集误我啊。
  ‘错的不是我,是因果集啊。’
  姜离展现出极为高绝的心境,哪怕是因果集的负面影响也完全没能影响他的心神,轻易地抛开了负担。
  “看檀越的样子,似乎有所得?”觉者含笑道。
  “只不过是想通了一些事情而已,还要多谢居士解惑。”姜离脸上不见一点端倪,仿佛此事无关紧要。
  觉者见状,也不追问,只是道:“能帮上檀越,于迷者而言亦是一桩功德。”
  “那居士不如再行一桩功德,”姜离却是借机接问,道,“适才在外边听太白真君所言,三品以上活不过末法,敢问居士此话何解?”
  姜离会来见觉者,主要目的还是为此事。对于他来说,此时任何有关于道果之源的消息,都是弥足珍贵的,说不定就能够解决自己要面对的难关。
  觉者听到姜离之言,也不知说他是一点都不客套,还是一点都不要脸。
  他微微一笑,按下心中难得的波澜,道:“其实很简单,就单纯是天塌下来,由高个先顶罢了。当末法降临,最先接触到这灾劫的便是和天地关联最为紧密的存在,也即是站在顶峰之人。作为高个,他们便是不想顶,也不得不顶,以致于最先陨落在末法之下,只留下诸多道果。”
  “实力弱小者因果个子不够高,反倒有概率活过末法。不过在末法之后,天地大变,以前的修行者躲得过末法,也未必能在五浊恶世中生存。后来又和妖魔鬼怪开战,平灭了同样活过末法的敌族,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些活过末法的修行者也基本亡故了,取而代之的是道果修行者。”
  “原来如此。”姜离恍然。
  以前确实有听说末法之时最先陨落的就是那些强者,只是没想到其中还有这种关联。
  越强,就越早遭殃,需要以身扛雷,难怪强者都陨落了。相反,那些弱者在强者扛住雷之后,反倒是得了生存空间,得以活过末法。
  不过——
  “能够站在天地顶尖的皆是不世出的人物,应该没那么容易彻底陨落吧?”姜离问道。
  眼前的孙悟空便是典型例子,他就是死而不僵的代表。
  “檀越一语中的。”
  觉者颔首道:“大能到底是大能,便是遭受末法,也未必彻底陨落。既是留下了道果,那更进一步留下真灵,也未必不可。三品道果中,当有少数至今依旧留有原主痕迹,二品道果更是十之八九还留有真灵,这其中······”
  他突然低下声来,语气幽幽,“佛属道果该是最多的。佛门重因果,且佛门之中上至佛陀下至罗汉,皆有借香火修行,即便是在末法之中,也能得到香火的支持。双重影响下,五浊恶世会不断侵蚀道果真灵,佛属道果也该是最后被侵蚀殆尽的。”
  姜离猛然看向孙悟空,却见他也正好看来。
  “这种苟延残喘的方式,俺老孙可不稀罕,”孙悟空撇嘴道,“可谁叫老孙还是斗战胜佛呢。”
  当事人也这么说了,足见佛属道果确实是最能撑。
  不过再能撑,也难堪岁月。即便是如观世音和文殊这等大士,也终究没能在五浊恶世之中一直死而不僵,如孙悟空这般能撑到现在的三品少之又少,几乎可说是没有。
  这算是好消息,至少对于天璇等人是。
  而坏消息是——姜离预计要容纳的炎帝道果,原先乃是二品。
  道心崩溃,请假一天
  如题,道心崩溃了,还请给我一天时间调整心态。
  谢谢。
  第152章 金刚探转轮,真假美猴王
  “当当当——”
  灵台山上,钟响不绝。
  太白真君的这一次上门虽是被拦下,但引起的轩然大波可不会因为两个当事人的消失而终止。
  虽是不知孙悟空的身份,但当看其能和太白真君相较,就已是让人默认他为三品。而三品,无论是在何时何地,都是能够成为中心的人物,会引起不小的波澜。
  太白真君的上门、未知三品的出现,都让灵台山上下皆动。
  只是奇怪的是,按理来说最受关注的无佛寺周边却是毫无动静,明明未知三品最后进了无佛寺。甚至于,灵台山上的僧人还都十分默契地避开了无佛寺。
  这就导致明明其他地方人影纷纷,无佛寺周边却是空无一人。
  甚至,连在灵台山镇守的佛国四品也不曾见其人影接近无佛寺。
  不过在常人难以察觉的视界里,神念正在逡巡,围绕着无佛寺外的金圈,暗中观察。
  “竟然在我等丝毫未曾察觉的情况下又培养了一位三品,首座,你这些年来不是一直都在闭关吗······”
  灵台山的一座山峰上,有身形昂藏,披着红色僧袍的僧人立于山崖前,如大理石雕刻的面庞上带着一丝阴沉,望着远方熠熠生辉的金圈低声道。
  在这僧人的身后,便是覆盖大半山峰的宫殿群,其整体布置呈现曼荼罗之形,代表着其归属的流派乃是佛国八脉中的密宗。
  而能够在灵台山上占据这么一席之地的,也就只有密宗祖庭灵感寺。
  僧人观察着远方的佛寺,阴沉的心境连带着周边出现无形的沉凝,压人心魄,连带着不远处走近的青年也感到心中压抑。
  “金刚藏菩萨。”
  身着烈山袍的青年唤了一声,感觉到那无形沉凝稍加散去,才走到近前,道:“其余各脉皆不见动向,九华寺那边,慧轮和慧能这两师兄弟也还在转轮菩萨座前听法。”
  红袍僧人正是佛国六大菩萨之一,掌管密宗一脉的金刚藏菩萨,而这青年,则是当初代表姜氏面见文殊和观世音的姜氏前家主次子——姜逐流。
  当然,那次会面只是表面功夫,实际上姜氏主家早就在佛国中扎下根基。姜逐流在那之后就入了佛国,成为文殊座下的一员,也负责领导佛国这边的姜氏族人。
  而这金刚藏菩萨,便是文殊座下非姜氏的成员了。
  他是文殊的直系,也最得文殊信任,是以作为文殊的后手,稳固后方。
  只是现在看来,佛国这边的后方,金刚藏不一定稳得住。
  “转轮曾是最受首座看好的佛子,百年前,我等甚至都以为他会成为首座的亲传弟子,直到业如来的出现······”金刚藏说道。
  直到今日,佛国之中还是有不少人认为业如来本是觉者暗中所收之弟子,尤其金刚藏还从文殊那里知悉,业如来和觉者二人的功法可谓同脉同源,更是认定了此事。
  也是因此,他对于那转轮菩萨的立场有些不确定。
  转轮菩萨实际上更该称之为转轮王,他容纳的非是菩萨道果,而是十殿阎王中的转轮王之道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