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奇幻玄幻>太一道果> 太一道果 第742节

太一道果 第742节

  只能说能够走到至强者这一步,尤其还是在末法之后走到这一步的,还真是没几个简单的。
  ‘而他之前故意坐视天君对我出手,也许当真是想要让我被迫接引苍天之力。甚至现在他提到业如来,也是想让我产生危机感,甚至带着提示的意思。因为他,是真的有可能让业如来对我出手。’
  ‘他和业如来的合作可是已经有百年之久了。’
  姜离心中思忖揣测着大尊的意图,已是基本能确定他的想法。
  虽然到现在还不知道大尊的最终目的,但基本能确定他眼下的目标就是让姜离接引苍天之力,和苍天沟通。
  ‘可惜,他不知道我容纳的不是天子道果······’
  心中念头急闪,姜离表面上丝毫不见迟钝,直接说道:“诸位,大战告终,暂时歇一歇吧,业如来虽是晋升,但想要抹除波旬真灵可没那么容易。”
  “波旬随众生之欲而生,当初的如来没能抹杀他,现在虽是五浊恶世,波旬也早已陨落,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彻底磨灭的。”
  话是这么说,但二品终究是二品,哪怕业如来还有波旬真灵制擘,也绝非三品能够匹敌的。
  哪怕是至强者,对上业如来也绝无胜算,毕竟他也是至强者。
  不过在场的众人皆非寻常之辈,哪怕是心中有忧虑也不会因此而受到太大影响。刚经历过一场大战,此时也确实需要休息一番,恢复功力,疗养伤势。
  总不能因为担心业如来就一直挺着吧。
  当下,众人就一同落到了灵台山上,进入唯一一处完全无损的建筑——无佛寺中暂做休息。
  无佛寺虽是寺庙,但不供奉佛陀菩萨,空余的禅房倒是不少,不会出现房间不足的情况。
  姜离在晋升三品之后,堪称永动机,即便是连番大战,受了不少伤,也依旧处于全盛状态。他受的伤都不重,呼吸几口就能恢复的七七八八了。
  于是,他找了处大一点的禅房,让自家的师傅、师姐、师叔祖在内调息,自己却是悄然拐到了无佛寺后方去。
  这里是觉者曾经的闭关场所,也是他出关之后一直打坐的地方,是菩提树所在。
  而现在······
  当姜离来到此处之时,菩提树还在!
  不光是菩提树在,甚至连树下的身影也还在。
  只是那以往的白衣变成了黑衣,如天人般的清净身姿变成了天魔再世之身。
  业如来他竟是没有真正离去,而是暗中留了下来,甚至他就在无佛寺之内。
  那道身影负手立于树前,一只手拨动着念珠,帽檐下一片幽暗,只有几缕白发露出,随风飘动。
  他就这般看着姜离,诡秘幽邃的气息无声扩张。恍惚间,眼前的世界似是变换成了另一方天地,周边空间扭曲变化,光怪陆离,充溢着莫测和幽深。
  就在这转眼间,周边天地便似化作了魔域,隔绝于尘世之外。
  二品和三品确实有着极大的差距,眼前的这道身影已经是达到了新的层次。他若是对姜离出手,姜离就唯有遁逃一条路可以选择。
  但是,姜离面对业如来时,却不见丝毫顾忌之色。
  “我该叫你业如来呢?还是觉者?”
  姜离不疾不徐地问道。
  业如来闻言,拨动念珠的手指微微一顿,然后带着一丝玩味之意,道:“哦?何出此言?”
  “业如来是觉者的另一面,而觉者这个称呼的反面,应该叫做‘迷者’吧?”
  第289章 迷者觉者,本为一体
  “就仅仅是因为这个?”业如来道。
  “要说理由,还有很多。比如结果实在是太好了,灵台山遭逢大难,觉者还有曾经的两位大士观世音、文殊都已经陨落,佛国完全顺势翻开新的篇章。还有观世音和谈无为参与了此次大战,也可以算是杀害觉者的凶手之二,继任者大可名正言顺地清洗佛国上下。”
  姜离将原由娓娓道来:“且觉者也早就安排好了后事,甚至做好了交托准备。比如觉者入灭之后,佛国没了至强者,已是无力与大周为敌,和大周缔结友邦之约也让人无可指摘。当知晓了真相之后再进行反推,理由到处都是。”
  “不过,要说我的怀疑,那我可以告诉你,就仅仅是因为这个。”
  姜离本就是个多疑的人。
  尤其是在和觉者有过往来,建立交情之后,甚至在知晓觉者和业如来本为一者之后。
  而现在,怀疑似乎成了真相。
  “是啊,就仅仅是因为这个,就够了。”
  业如来继续拨动念珠,“道君、天君,还有大尊,他们早就和觉者还有业如来打过交道,印象早已经根深蒂固。广力、韦陀,还有慧能和慧轮两个弟子,他们敬畏觉者,明明是该距离觉者最近的人,又远远不够接近。”
  “数十年前,迷者改变自称之时,他们也许有过疑惑,但也仅仅是一瞬,便归结为迷者的自谦和心中生迷。毕竟是当初的大战导致了数十万生灵死难,慈悲为怀的觉者理该忏悔,理该心生迷惑。”
  这话姜离懂,憧憬是距离理解最遥远的感情嘛。
  至于后面对“迷者”自称的解读,姜离就更懂了,当年他也是这么解读鲁迅先生的话的。
  甚至对于知晓业如来和觉者二者关系的人来说,“迷者”这一自称就更为合理,毕竟觉者是当真心生了执迷,导致了业如来的出现。
  固有印象早就已经定下,难以改变。
  就连姜离也仅仅只是有过怀疑,毕竟这只是一个自称而已。作为强者,谁没几个听起来就高大上的自称呢。
  直到见识了觉者的种种布置之后,才将怀疑捡起。
  可即便如此,姜离也没有证据,只有各种猜测,一直到在此地见到了业如来,才算是真正有了把握。
  觉者为佛,迷者···为魔!
  觉者和迷者乃是两面,此刻又是一体。
  “那么,”姜离回归原来的问题,“我该如何称呼居士?”
  是业如来?还是觉者?
  “觉者和业如来本为一体,百年的坐关之中,二者心神相通,互相制衡,才会有‘觉者不出世,如来不出关’之说。不过他人绝对想不到,觉者和业如来会在这过程中重归于一念,业如来重新回归到觉者之身。”
  业如来含笑说道:“觉者、业如来皆是我,不过现在,还是称呼我为‘业如来’吧。毕竟觉者已经死了。”
  听到这一言,姜离算是心中一定。
  毕竟业如来再怎样也是觉者的魔念,如果可以的话,还是觉者更适合当盟友。虽然觉者也是老谋深算就是了·······
  “他人更不会想到,只要晋升仪式完成,最后都会是居士赢下所有。”姜离亦是笑道。
  若是胜过如来道果中的真灵,那么便是觉者晋升。
  若是觉者最终失败,那便由业如来收场。
  至于晋升仪式······有第三方相助,又岂会完成不了?
  道君还有大尊这两位再如何神通广大,也不可能突破两方的阻拦,打断觉者的晋升仪式。所以,从一开始,结果就已经定下了。
  无论成败,都是觉者晋升,只是有着晋升的道果会有所不同而已。要么成佛,要么化魔。
  “成佛,化魔,实际上并无区别,佛魔皆是我,便是那如来佛祖,也是唯‘我’独尊,”
  业如来说到这里,露出一丝惋惜之意,“可惜,我的弟子还有同修都没能领悟到这一点。他们的‘我’,被我给压住了。”
  这便是“破庙中佛易,破心中佛难”的道理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韦陀他们也算是信徒——觉者的信徒,只不过他们没那么盲目,也没那么狂热,没有失去理性而已。
  所以,“迷者”这一自称始终没有让他们有丝毫的怀疑。
  这种程度的信任和敬畏实际上广存于世人心中,韦陀他们并不算异常,但若想在佛法上有着大成就,还是需要打破这心中之佛。
  并非是要他们像姜司空这个满肚子坏水的人一样多疑,而是要做到认清自我,唯“我”独尊。
  当然,最后一句就不需要多说了,免得让小心眼的姜司空生气。
  至此,这一场大战的最大疑问得到了解答,最终的胜利者是觉者,也可以是姜离。
  觉者晋升,且还将佛国留给了姜离,虽然从名义上来讲,是由地藏王继任首座,但实际上,佛国已是注定要受到姜离统辖了。
  从此以后,姜离的道果神通也会将佛国囊括在内,佛国的国势也将为姜离所用。
  【当这个结果确定之后,姜离敏锐察觉到青帝道果和自身的融合有所加深,但是······】
  【并不算太多。】
  姜离看到了因果集上出现的文字,也感应到了道果和自身因果的融合。
  作为至强者,其感知已是能够洞悉自身所有,把握到道果的融合进度并不算难事。
  ‘不算太多······’
  姜离忍不住心生愁绪,‘开疆拓土在青帝道果的演绎之法中并不占主导啊,将佛国纳入统辖之中也只融合了一部分而已。’
  伏羲作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乃是历史上可以确定的第一位王者,其道果演绎之法是定然和统治有关的。可从现在情况来看,单纯的扩大疆土并不能满足姜离的演绎需求。
  虽然理论上只要确定演绎方法之一,就完全能够靠着数量去堆到圆满,但是就眼下这进度···拿下一个佛国都只能推进一小部分,想要堆到圆满,该有几个佛国啊。
  以姜离对道果的把握来看,少说得再来七八个佛国,才能将青帝道果演绎圆满。
  而且这七八个佛国不能单单只有领土面积,还得有人,并且有堪比佛国的文明水平才行。人才是统治的根基,疆域是用来供养人的。
  ‘待到我在大周登基,应该还能有一次提升,可想要圆满,还远远不够。’
  大致估算了下后续的提升,姜离也只能放下靠着统治方面来堆到道果圆满,‘如果是黄帝道果,这方面的提升绝对远比青帝道果要大。可青帝···或者说伏羲,他涉及的方面有些太多太广了。’
  心中霎时闪过诸多念头,虽然姜离隐藏得很好,但业如来还是察觉到姜离的思考量一下子增多。
  这位如今可是天魔波旬,对于心念的感应已是堪称登峰造极,即便是姜离,也隐隐被业如来察觉到了心念的波动。不算多,顶多也就是发现姜离这平静的表面下一下子思绪如潮涌,但也足够了。
  不过,他似乎对姜离的思考有点误解。
  “姜檀越大概还有其他猜测,也罢,”业如来轻笑道,“地藏王,带着大圣过来吧。”
  话音落下,光怪陆离的魔境变成正常,只是边缘处还存在着若有若无的屏障,隔绝内外。
  一道漩涡般的口子出现在半空,随即一道金光落下,现出孙悟空的身影,后方还飘落了一个僧人。
  从其身形来看,这该是一尊法相。
  “姜施主,请见谅,贫道因宏愿之故,不能随意离开阴世,只能以法相来见。”
  那僧人正是转轮王的模样,只是比起过去的转轮王来,眼下这僧人更显平静悠远,带着一种清净祥和之气,比起旁边的斗战胜佛来还更像佛陀。
  “你这和尚,果然是没死。”
  孙悟空看到业如来,咧了咧嘴,却不见意外。猴子也许不像姜离那样一肚子坏水,但灵觉相当之敏锐,也不会把觉者当成佛来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