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奇幻玄幻>太一道果> 太一道果 第853节

太一道果 第853节

  清光不再不断泯灭,而是出现了“生长”的趋势。尽管依旧不敌消泯速度,可转机已现。
  “三清乃元气灵机之源,世间灵机皆出自于三清天。三清天被五浊恶气覆盖,源头病变,流出的灵机自然也是化作了恶浊。”
  姜离的另一身看着三清天之间的变化,徐徐说道:“反之,若流出的恶浊有了变化,作为源头的三清天也当出现相应之变。”
  当然,想要以“流出”彻底改变“源头”,那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可只要有变化,哪怕是再如何细微,也算是一种收获。
  更何况,姜离并没有想过能够直接改变根本,他现在最需要的,反而正是这种浊煞不断转化清气,清气又不断吸纳浊煞进行转变的过程。
  浊化为清,是姜离需要的。
  清化为浊,也同样是姜离需要的。
  他不光是能够参悟元气灵机,同样也能参悟末法导致的五浊恶气。
  逆转先天的姜离并不惧恶浊,不只是因为姜离修持了九天荡魔真诀,更是因为姜离之道乃是“一”。
  先天五太乃是炁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浊煞也同样是灵机的另一面,其根本和灵机乃是一体的。
  他人无法从中获得收益,所以离开了三清天,因为对他们来说末法没什么好参悟的,可姜离不同。对于姜离而言,如今的三清天反倒是一块宝地。
  三清之道和末法的互相对抗,能够令姜离不断扫清前路的迷雾,看到目标。
  人间的清浊转化助长道果融合,三清天的清浊对抗则是增长姜离的道行,可谓是一举两得。
  “太始之后,便是太初,太初无形无质无体,乃是比混沌更元始的状态。也许,所谓的元始,便是如此吧。那么按照这般算来,元始祖炁便等于太初之炁了?”
  姜离参悟清浊之变的同时,也在思索自己的前路。
  太初之炁,又名“先天一炁”,听其名和《气坟》的先天一炁一致,但前者却是远高于后者。
  《气坟》的先天一炁只是基础,乃是人之先天所诞生的一种至精至纯之气,以此合万象则生万气,为人之先。
  而太初之炁的先天,则是真的先于天地之先天,乃天之先。
  也许,炎帝在开创先天一炁之时,就参考了此名。
  “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最初的一,便出现于太初。至于太易,应该是最初的无。”
  姜离细细思忖,“这般想来,我之追求倒是和元始殊途同归,然而真要说最初,还属太易。真要说“一”的起点,实际上也是太易。”
  得益于道果的演绎,姜离只觉智慧的火花在不断迸发,他在汲取着青帝道果之中所蕴含的感悟,同时也在通过【人文初祖】来辅助完善着自己的修行之道。
  而姜离自身的成长,又反过来推动清浊转化,令得灵机从神都向外,不断扩张。
  如此,就达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
  时间在一日日过去,仅是半个月的时间,以神都为中心,方圆千里的区域就已是被灵机所覆盖,难见浊煞。
  若有浊气,也被纳入地下,归于地脉。
  清浊乃是天地之基,转化清浊并非是将浊气消除,而是将恶浊化为清气,将纯粹的浊气归于地。
  在这实践之中,清浊厘清,哪怕是处于冬季,也有种奇特的生机感。
  在寒冬的严酷之下,生机被埋藏,但等到春来之时,万物生发,埋藏的生机破土而出,崭新的天地将会出现。
  腊月已经过了大半,春季不远了。
  并且,明年会是五浊恶气活性陷入低谷的一年,正是天地助力之时。
  现在的精进速度不是上限,甚至明年开春之时也非是上限,那只是爆发的开始。至于上限到底在哪里······
  “我也不知道上限在哪里,”
  三清天中的姜离负手俯瞰,仿佛要看到人间,“但我知道,这会是敌人阻止我的最后机会。”
  虽未施展【帝出乎震】,但此刻姜离的话却是如同化作了定数,诉说了未来。
  ······
  ······
  同一时间,人间,扬州,东海郡。
  正在海边眺望沧海,看着千里之外连天迷雾的大天尊突然回首,看向了神都方向。
  他的视线直直落到那冲天的灵光之上,神色缓缓凝重。
  “吾一直以为,姜离容纳的乃是天子道果,可现在看来,却未必如此。”
  姜离摆脱了天子道果的限制,大天尊是知道的。
  他甚至知道姜离早就脱离了寿数之限,不似历代天子那般只能在晋升之后活六十年。
  天子道果便是由苍天所出,姜离摆脱限制之时也是将因果还于苍天,大天尊又岂会不知?
  可现在看来,大天尊还是出现了错判。
  “这股生机,这种演变之势······来年开春之时,便是生机爆发之刻。姜离,他拥有春神的神通。”大天尊的声音格外低沉。
  姜离的道果,大天尊同样是知晓,虽未曾察觉到真相,但能确定姜离容纳的一直都是人属道果。直到四品之时,姜离容纳了清源妙道真君道果,才拥有了神属的一面。
  可清源妙道真君并非春神,姜离四品以下的道果之中都不该有春神的神通。
  那么,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他在三品之时,拥有了春神的神通。
  “青帝的神通。”
  大天尊扯出一丝笑容,“吾到底还是小觑了他,竟是在神不知鬼不觉当中,还原了天子道果的本来面目。”
  “看来,是没办法暂时抛开神州之事了。”
  第17章 旱魃临鼎湖
  腊月二十三。
  鼎湖又下了一场大雪,整个乔山岛都是一片霜白。
  通往天枢殿的台阶上,积雪被扫了一次又重新落下。刚刚来到的玉衡长老见状,轻轻挥袖,将积雪悉数拂开,然后忍不住眉头微皱。
  负责这部分石阶的宗门弟子,有些怠慢了。
  如今的鼎湖派已是有了新的掌门,正是曾经的天璇长老公孙元希。但是她本人却是不愿换下天璇之名,同时也不想搬出天璇殿,毕竟那里可是承载着她和两个不孝徒弟的所有回忆。
  所以,天枢殿就空置了下来,作为平日里议事的地方。
  这一来二去,倒是让本就位于山顶之处的天枢殿附近冷清了不少,以致于负责此处清扫的内门弟子都懈怠了。
  思及此处,玉衡长老就下定决心,回头让人好生整治一下。
  正要入殿,却闻后方传来辘轳声,然后就见到一道残影自下方一路冲了上来。
  玉衡长老眉头更是紧皱,目光牢牢锁定了残影,清晰看到其真面目。
  ——那赫然是坐着轮椅的开阳长老。
  只见开阳长老双手快速推着车轮,一只轮子直接落到石阶旁的斜面,也就是梯膀上,另一只轮子悬着空,就这般风驰电掣地上了石阶,转眼间就来到了天枢殿前。
  “嗞——”
  轮椅一转,一个飘移,划出了一些距离,然后恰到好处地停在玉衡长老身前。
  “善!不枉某家这些时日苦练技巧。”
  开阳长老很是满意地拍着扶手,如是说道。
  而玉衡长老的眉心都皱出了个“川”字,斥道:“你一个长老却玩这些巧技,成何体统。”
  “某也是没办法啊,”开阳长老叫屈,“这不是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嘛,某当初可是被直接腰斩,甚至上下半身都会毁了大半。”
  所以都过了半年多了,还没恢复,这也是很合理的,不是吗?
  也正是因此,开阳长老才没被新任掌门派去挖首山之铜。
  他还不知道这是天璇看在姜离的面子上,不和这个以往动辄叫“娘们”的莽夫计较。不然的话,以天璇的小心眼,别说是坐着轮椅了,就是瘫了,也得用手指爬过去老实挖矿。
  玉衡长老听着这个理由,也是有些没脾气,只得拂袖,正要入殿,又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道:“最近外门之中流传着一些风言风语,有碍掌门威仪,你开阳殿就在外门,回头你让人探听一下,到底是谁在乱传谣言。”
  那是有关新任掌门和其二弟子的谣言,传的是有模有样的,让玉衡长老听了都忍不住剑眉怒扬。
  他先后派人抓了不少弟子,结果源头始终未断,没过多久又有谣言出来,闹得外门那是乌烟瘴气的。
  “哈,谣言嘛,你越是处理就越麻烦,倒不如搁置着,没多久就散了。”
  开阳长老浑不在意般,笑道:“没办法,谁叫姜天子在这方面的名声不太好。你是不知啊,神都那边到现在都有流传姜天子和长公主的风流韵事呢。”
  简而言之,开阳不想管。
  他当然知道这些风言风语来自于哪里,不就是开阳殿后方道法阁里面的老万头吗。
  老万头可是在姜天子都认可的长辈啊,他要说什么,十有八九是出自姜天子之意。
  开阳长老私以为,这是要为今后之事做铺垫啊。
  所以,这个谣言,我开阳武曲罩了。
  说着,开阳长老有些怜悯地看了眼玉衡长老,双手在两轮上一搓,轮椅直接蹦起,飞过了天枢殿的门槛,进入了里头。
  此时,天玑长老已是先一步到了,正在和一个身着黄色华服的中年男子交谈。
  开阳长老一入内,便向着此人抱拳,行了个很有江湖风格的礼,“见过师叔祖。”
  中年男子见状,也是露出了笑容,道:“开阳,还有玉衡,久违了啊。”
  他身上萦绕着若有若无的神光,显然也是神属道途的修行者,但比起开阳、天玑、玉衡这三人,此人身上的神光更为纯粹,甚至都不好遮掩,散发在外,并且和周边地界隐隐呼应。
  有此表现的神属道途修行者,基本上都是地祇。
  事实也正是如此,此人名为公孙策,乃是这八百里鼎湖以及天元洞天的地祇。
  思返谷的神域就是公孙策所覆盖,在八岐和雷神进犯鼎湖之后,也是公孙策将神域显化出来,护住鼎湖。
  姜离那一次返回鼎湖派,清洗天君部众之时,公孙策便以神光和姜离打过照面。
  他年岁已高,即便是身处于神域之中,也不好以本体行动,以免消耗本就不多的寿元,是以基本都是以神光化念行动,驱动神域策应己方之人。
  像是今次这般现身,开阳和玉衡已是多年不曾见到了。
  公孙策见到二人露出诧异之色,笑道:“掌门和雨师元君搬回了上清洞天,天元洞天也是由此受益,倒是让老夫的实力有所增长,算是能够在外行走一段时间了。”
  说掌门,掌门便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