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入山海> 第34章

第34章

  后来,整个工业区傍山而建,正好就在这一整片废墟之上。那场天降野火还被编排成了一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民谣,凤凰山下麒麟湾,为工业区近年来高歌猛进的商业氛围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可那明明很有可能,就只是一场普通的山火。
  就像澳尔康千禧年的烧鞋事件从一开始,仅仅是一场仓库的意外失火,反而被敖家人营销成了“销毁不良品”的运动,从此名声鹊起。
  “……我下午在金成的办公室,我说,我的心里也有一团火。”
  繁荣和衰败在麒麟湾仅一河之隔。挑高而望,周遭的自建房陆续被拆除,商品房拔地而起。宋洲却还是能在豪庭苑的绿化带里,很偶尔地,看到会反光的鞋配件小垃圾。
  就连他三年前在温州一见钟情的高云歌,白天也在鞋厂里。
  幼时田野里的鞋扣,面容模糊的外地女人,童年姐弟俩的取名,大学期间的论文,破败教堂里的木牌……所有的一切都指引着他在新的一年,再次来到这里。
  二十年前的温州,二十年后的山海。
  “是命运指引我来到这山海。”他用一种坦然的释怀的语气,以及勇气:“我要办一个厂,我接受了我的命运。”
  第27章 我的baby呢!
  宋洲说,他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这对于连意义是什么都解释不清的高云歌来说,无异是灵魂上的冲击。
  他的心砰砰跳动,甚至有要落泪的冲动!真的不开玩笑,如果再有人拿着小册子来问他信不信这个世界上有神,他肯定会笃定地点点头,说今年跟了个好老板,宋洲是麒麟湾的唯一真神。
  他为之动容!宋洲一把抓住他的肩膀,两眼放光:“所以你一定要多支持支持我啊,小夜莺!”
  高云歌:“???”
  高云歌嘴巴比脑子快:“你放心,我今年都会跟着你的。”
  话锋偏转地猝不及防,却只留给人答应的余地。
  宋洲小表情很丰富,说金成的大老板娘也很意外他居然还挺理想主义。她很感慨,宋洲就赶紧把话补进去,年轻人创业不容易,老前辈一定要多多支持啊。
  大老板娘当时的表情也和高云歌如出一辙,被架在了那里,除了支持,就是多支持。
  而鞋底厂还能怎么支持鞋厂?不就是欠帐。
  多支持,就是多欠帐。
  这年头做生产,资金的流动最要紧。宋洲手头不是没有现金,但工厂持续的运作不能只靠他自己掏老本来垫资,夏夏选品几分钟前也传来了最新一次直播的销售数据,夏之心承诺发货即付款,宋洲也要等七天以后才能收到第一笔货款。
  如此,宋洲必须和供应商们都在回款周期上达成共识。皮料和鞋底是材料的大头,等洛诗妮的产能真的稳定,宋洲也会自己出面,和江浔皮革的老板谈判后续的合作和结款方式。
  宋洲听邹钟闻说过,江浔皮革的档口里也是老板娘在忙前忙后,只要是女人当家,宋洲就有信心把这些年纪可以当自己妈的女人搞定!
  万事俱备,可以开线!
  宋洲当晚激动到睡不着觉,漫长的等待过后他只是一眯眼,再睁开,就是十点半。
  等他着急忙慌,潦草得洗完脸刷完牙,头发都没打摩丝就开车到厂房楼下,他已经能隐约听到整个工业区里,只有洛诗妮的楼层有鞋机和气泵的工作声音。
  别提有多稀奇。
  整个麒麟湾,第一个开工的,居然是个新厂。
  宋洲在电梯里就满怀按捺不住的雀悦,巴不得把“洛诗妮老板”几个大字嵌在脑门上。他之前有多骄傲,电梯门开后就有多大跌眼镜。
  ——只见流水线上一眼望到尽头,只有十二个人,且除了钳邦手是个精瘦中年男子,其他人全都染五颜六色的头发,跟他那条五颜六色的流水线,还挺般配。
  宋洲一度怀疑这些黄毛全部年龄加起来没有两百岁。
  都成年了的吧!宋洲从流水线头往里走,都不敢开口问。他缩着脖子,走路姿势偷感很强,鬼鬼祟祟到看不出是这个工厂的真正老板。他惊讶极了,想不通高云歌从哪儿搜罗来这么多黄毛的,高云歌就在黄毛堆里。
  他戴着蓝色口罩,口罩边缘的正中央需要捏出明显的角度,才能和高挺的鼻梁服帖,只露出的半张脸被碎发有遮住了一部分,显得整张脸更小,一个手掌就能遮住。
  他应该是从年底开始就没剪过头发,低头时,刘海已经长得遮住双眼。高云歌时不时会把头发往后撩,那双眼显山露水后眼皮褶皱明显,眼窝深邃,眼珠子乌黑,不管是看着人还是看鞋,都带着一种不言而喻的认真和责任。
  高云歌在流水线前段最后一道工序的位置上,一手拿着被鞋帮包裹的鞋楦像自由女神像拿着火炬,一手握着荧光画笔。他在教一个工人如何给鞋帮面的边缘划线,这样后段的工人刷胶水时有参照,鞋子做下来不容易溢胶或者缺胶。
  他会告诉工人你的步骤很重要,尽管那只是最普通的工序。整个车间就像是高云歌实践大讲堂,他在给黄毛们上开学第一课,教学和讲解时事无巨细。
  黄毛教官高云歌一扭头,见宋洲上午就来车间了,他也很意外。
  第一天开工的流水线上人员太少,材料的摆放并不密集,高云歌完全有空余,一边盯着工人们的动作一边问宋洲:“你怎么来了?”
  这话问的宋洲能跳脚,但碍于老板面子,忍住不发作。
  他把高云歌往后拽了两步,避开流水线上的工人,压低声线问他:“我的baby呢!”
  高云歌:“???”
  这么简单的英语单词他还是听得懂的,他之所以大脑一片空白,是捉摸不透这位麒麟湾唯一真神的圣子究竟是谁,又遗落在哪里。
  “还是说已经打包成盒了?”宋洲眺望流水线的几个品检和装箱的工人,无不遗憾道,“我的孩子,我错过了你诞生的全过程。”
  高云歌总算是听明白了。
  合着宋洲还挺有仪式感,把洛诗妮开工生产的第一双鞋,称为自己的孩子。
  高云歌拿起最近一个架子上的2307,双手奉到宋洲面前。那互动远远看着,还真像朴实的管理应对刁钻老板的检查。果不其然,宋洲拿起那双鞋就要顺势搂在怀里,他面色瞬变,把鞋扔回给高云歌,说:“这明明是双38码。”
  流水线运作时,鞋楦会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放下去,通常内销款最小的是35码,最大的40码,洛诗妮生产的第一双鞋,只可能是35码。
  宋洲看出高云歌是在糊弄自己,妄想狸猫换太子,高云歌向他行了行礼,也压低声音:“普天之下皆是您的子民。”
  宋洲一眼望去能看到近两百双新鲜出炉的2307,他眯起眼,为自己的多子多孙而满意。
  车间里并没有十一点的提示音。
  但就是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所有人都不约而同放下手里的工作,不需要跟高云歌打招呼,就自由自在地离开。只有两个人围到高云歌边上,毛发一红一绿,全都揉着手腕,唉声叹气。
  高云歌面对工人的时候跟对宋洲完全是两幅面孔。
  宋洲年纪肯定比黄毛们大,但高云歌跟他说话时总带着点哄,连带着声调都微微扬起。高云歌面对这些真小孩时却很严肃,说他们过年在家打牌的时候怎么不嫌手痛,黄毛们说就是因为牌打多了,刚开工强度太大,实在是不适应。
  “怎么,下午又要少人?”邹钟闻从设计间里探出头,一双眼炯炯有神,跃过架在鼻梁上的镜片看向高云歌。
  两个黄毛也仓皇不见踪影。邹钟闻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折叠的纸巾。
  他先醒了醒鼻涕,说话的声调也变了:“这样子不行的,已经少于能开线的最少人手了。”
  高云歌有办法,他另辟蹊径:“下午我会把人再集中起来,先做完前段,再全部去做后段。”
  邹钟闻表示怀疑:“这样做鞋效率低下不说,那几个小伙子一看就是头一年出来打工的,会这么多手艺吗?”
  “明天才过元宵,会提前出来找工作的确实都是些没经验的,”高云歌带他们笨鸟先飞,“但就算不会,我可以教他们。”
  邹钟闻直接傻眼:“这是能一下子就教会的吗?”
  宋洲积极参与:“需要我来帮忙吗?”
  “不用,你有更重要的任务。”高云歌指向电梯门,要把宋洲赶出去,“别的材料我都不担心会接不上,你赶紧去催金成送鞋底。”
  宋洲不明所以。
  但是高云歌看向自己的目光充满希翼,仿佛他承载了全厂人的期望。高云歌要让他去催什么鞋底?哦,还能有哪个型号,制作2307需要的jc23010。
  已知金成昨天已经给他送了一千两百双,流水线慢慢悠悠的,可以撑到金成后天再送货。宋洲还没招到合适的文员,他先自己整理夏之心的报单,夏夏选品的流量稳中向好,短短一两天订单就累计了三千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