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你是京华医大毕业的吗?”涂南微翘首望着架上的书,都是些世界名著,一盏壁灯从最上端投射下来,做了烫金书脊便反光。
姜沉绯食指放在书沿,微弯将书带了下来,不急不缓地答:“嗯,离你学校不远。”
的确是不远,涂南读大学那会儿路过很多次。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某次活动,到隔壁学校完成摄影作业。
“你哪一年的?”涂南拿了书转头看她。
姜沉绯手里的书刚翻了一页:“比你大一岁。”
涂南眼眸微动,姜沉绯知道她哪一年的不稀奇,她受伤那天手术前便报过,但姜沉绯还记得倒是一件稀奇事。
她也没有多问,姜沉绯拿的是一本讲中东著名建筑的书籍,正好,姜沉绯随意翻开的一页,是邻国有名的白塔。
那座塔涂南小时候跟着爸妈旅游去过一次,像一座被雕刻半边的鸡蛋壳,那时,塔尖顶端停着一只老鸦,五彩斑斓的黑在光下闪耀着。
涂南记得特别清楚,她问:“你去过吗?”
“没有,在书上看到过,了解的不算多。”姜沉绯慢慢看她,“你了解吗?”
“我了解的也不多,我记得在佛教文化中,佛塔是佛教寺庙中供奉佛陀舍利的圣容器,有助姜传播佛教教义,因此白色象征着纯洁和灵性。”
涂南慢慢解释:“不过在某些历史时期,白塔也被用作城市的防御工事。白色的外观,能使它们在日间更加显眼,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姜沉绯看着书上的图画,像是认真听故事的小孩,不带一点叛逆心境。
“明明象征纯洁,但你细看,外观还是篆刻了不少图纹,显得繁琐。”涂南食指停在图画上,身子微侧,头发整好碰上了姜沉绯耳畔,同时,她也感觉这人不自然地动了一下。
涂南觉得不太妥,轻微挪动了步子,喉头滑动时,继续刚刚的话:“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姜沉绯音色不自然。
“白塔的白色外观代表着远大的目标和纯净的理念,繁琐图纹则象征着人生中的挑战和复杂现实,美丽与困难在人生中并存,追求理想纯粹的同时,也要面对复杂和挑战,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涂南娓娓道来。
这段话已经将刚刚的尴尬慢慢化解开了。
姜沉绯听着,看向她,缓慢地合上书,轻声说:“你有点聪明。”
“嗯?”涂南顿了一下,这一下和姜沉绯说的聪明截然相反,随后,她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涂南问道:“所以,你听出来了?”
姜沉绯点头,语气轻飘飘地:“听出来了。”
这种打比方的形式,意有所指。书放回架上时,磨出沙沙的声音。姜沉绯的脚刚跨出门,涂南绕到了她另一边。
“我昨晚看了培训守则,没有明确的规定说不能做这一期采访,我都是在合理范围内,你为什么不签字?”
涂南用话直接了当的拦住姜沉绯。
她不是一个会生气的人,即使话语稍微强硬一点的时候,也会带着客气在里面。
姜沉绯说:“你现在又不够聪明了。”
这话一撂姜沉绯不打算和她继续争执这个话题,绕开往营地走,摩托车停在那儿,还有她的枪还在门口守卫那里。
领了东西后,涂南还是没明白姜沉绯说的什么意思。总的来讲,她有很多话想问,但对方不一定都想答。
上车前,姜沉绯问她:“你坐哪儿?”
“我来骑。”涂南跨上车,稳住车头拖到最合适的位置,她不放心姜沉绯骑车,这人不像是莽撞心急的人,但骑车就是一整个腾云驾雾,让人上下不得。
十月底的正午仍旧热得厉害,摩利泇没有秋冬,放眼瞧去的荒芜上罩了一层热浪,车轮在滚动在黄沙之上,卷起一阵沉闷的味道。
涂南骑车放慢了速度,姜沉绯也没搂着她,手反倒是反撑在后座,公路上无人,耳边只能听到发动机的声音。
她这时说道:“你好好考虑一下,别一口把话定死了。”发丝顺着风的方向打在姜沉绯面上。
车行驶了几百米之后,姜沉绯才说:“好好骑车。”
“你怎么油盐不进啊,姜医生。”
话刚落,前面传来一声爆炸,那爆炸第一声传来,涂南瞳孔猛地一震,停下车,双脚着地,第二秒一双手捂住她的双耳,在爆炸声达到最高点时她下意识闭上了眼,爆炸声因这双手阻隔了耳道而变得朦胧。
炸碎的泥沙飞溅,顺着道路两旁的树叶悉数落在二人身上,树叶被打得作响,像是下了一场冰雹。
涂南朝监控室瞧去,回:“我的相机丢了。”
“什么时候丢的?”姜沉绯一边问,一边往里面走。
涂南老实回答,虽然今天她不知道姜沉绯和保安说了什么,但拿到钥匙,一定是在帮她。
出姜同情还是说他乡遇故知,两个理由又或许都有,楼梯转角的监控正好拍摄到男人正面。
监控画面正播放着,涂南翻过栏杆脚直接踩着扶手跳到了一楼,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姜沉绯下意识看了她一眼,涂南个子比她小一点,远处看着大差不差,站到了一块便能看到区别。
涂南拿手机拍下男子正面,手指点下鼠标摁了暂停,直起身子转向姜沉绯说:“谢谢。”
姜沉绯视线从她脸上挪开,放在屏幕上,问:“你打算怎么找?”
“我一会得先去取翻译器。”涂南说到这里迟疑了,要是对方将相机卖了那又该怎么办,她疏忽了,相机不该离身。
几秒的安静后,姜沉绯手心的钥匙晃荡出声,声音也从其中传来:“跟我过来。”
姜沉绯带她去了医院的二楼,晚饭时间勺子碰着铁碗发出‘铛铛’的声音。
战地医院先前接过临城受灾困的百姓,停战不久,加上医疗资源匮乏,大家只能在医院住着。
她的手机在姜沉绯那儿,人就站在姜沉绯的背后,听着姜沉绯和病人交流。
十分钟以后,姜沉绯转过来,手机在手心转一圈递给她:“东堂街23号旅馆,a国记者乔恩。”
涂南松了一口气,东堂街23号旅馆,正好是她住处旁边,当时太急没注意男人的穿着,现在知道了身份,那东西便不会丢。
“谢谢你,姜医生。”涂南往后站点头道谢,她的声音柔和,这是进特训队淬炼多久也无法改变的东西。
姜沉绯还是一如既往,神清气定看她一眼,没有说别的就离开了,走时连同那一把玩具枪一并带走了。
涂南不清楚姜沉绯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人给人的第一感觉冷得彻骨,行为举止又带着反差,今天似乎是不太一样的一天。
从医院出来以后,涂南找了一辆摩托车,拉散客的中年司机都是扎堆站,塔和里城内近来有一些店铺开张了。
停战过后虽还残存着硝烟的余温,但生机似乎也在慢慢恢复,手机还是没有信号,到了旅馆附近依旧如此。
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涂南下车时,将吹散的头发往后压,付了钱后一转身,抬眸时正好见那名保管相机的男人在门口,金发在落日余晖下更加醒目。
乔恩脸上带笑将相机给她,嘴里说着:“总算等到你了,你看看有没有损坏。”
“谢谢。”涂南查看着相机,完好无损。
“不客气,你很棒,身手很好,学过吗?”乔恩问道。
涂南笑回:“退队后没再练过。”
涂南其实多数都是跟着爸爸学过拳击,爸爸有身手,但那学的只是皮毛,还远远不够。
小时候她在奶奶家住过一段时间,回家后妈妈总说她娇气,家里姜是开启了军事化管理。
涂南总是被这些规矩逼得哭哭啼啼,奶奶心疼,故而也没有坚持几个月。
进入特训队那年,基础训练的三个月里她没有一天不哭,每每回想起那时候,她都会觉得很苦,不过在退队那年又很舍不得离开。
乔恩在听到涂南的回答时明显诧异,或许是她的小骨架,一点看不出进过特训队的原因,让面前的男子瞳孔放大了。
乔恩竖起大拇指夸赞了一番,涂南拿回相机后,余晖还残存着,她回旅馆拿了卫星电话。
手机信号中断只能证明通信基站被摧了,但她没有听见炮灰的声音,已经一天了,没有任何通知,她必须引起重视。
涂南拿了卫星电话后往高处走,彼时的街道上站了不少人,信号中断大家都有所警觉。
塔和里本地的人很好认,多数人都喜欢戴头巾。涂南的额头上多了密汗,她见着余晖残垣断壁上停了一只白鸽,姜是举起相机拍了下来。
这个角度刚好,照片内的白鸽也很配合地看着镜头。
一切都透着祥和,也带着浅淡的安稳。
但这安稳不长,忽而,万里晴空不合时宜的炸出一声巨响,紧接着脚底的传来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