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说白了就是要大周送上女人和钱粮,换回大周失去的领土,获取一时的太平。
  “陛下,关于西夏使者所要求的事情,不知陛下有何打算?”
  赵祈看着说话的人,虽不知对方是谁,但是他站在众官员前头,语气颇为傲慢,想来是个大官。
  对于西夏让公主和亲这事儿,赵祈有些印象,书中写过这段,赵家子嗣单薄,到先帝这一代,子女仅有三人。
  长女是孝懿皇后之女赵祈,现今已是女帝,是不可能去西夏和亲的,二女,高太后之女赵禅,年仅十五,刚及笄,封号景嘉还未招驸马,还有个幼子赵礼,先帝薨逝时,幼子刚满四岁。
  原主和太后既不愿跟西夏打仗,又不愿公主和亲,便从民间选出百名容貌秀丽的少女送给西夏王子,又怕西夏王子生怨,不愿归还西平县,就在钱粮上给予了西夏双倍补偿。
  赵祈读小说时,看到这辱国殃民的一幕最是生气,真真是人傻钱多,大周不亡,天理难容。
  赵祈装作茫然不解的模样,问道:“朕尚无对策,不知爱卿可有法替朕解惑?”
  “老臣有一计。”
  “你且说来。”
  “景嘉公主千金贵体,自然不能去西夏荒蛮之地,陛下可选良家女子,收为义妹,赐公主名讳,代替公主和亲。”
  赵祈点头,“爱卿此法甚好,不愧是朕的股肱之臣,若各位臣子都如爱卿,替朕想出妙策,朕何至于为此事日夜忧心。”
  “为陛下分忧,是老臣的本分。”他语气颇有些自得。
  赵祈嘴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笑,眼神毫无温度,“朕记得你家中有一小女与朕皇妹一般年岁,朕收你小女为义妹,封其为公主,代替朕的皇妹,去西夏和亲可好?”赵祈不知他家境,只是猜测古人多三妻四妾,子女也不在少数,先吓一吓他。
  果然,对方面色不善,没了刚才的傲慢之气,忙跪下来,“陛下,臣幼女是臣老妻晚年生下,臣的嫡女,实在是去不得啊。”
  “爱卿爱女之心,朕甚为感动。”
  那臣子听女帝这么说,用袖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知道女帝这是不把心思放在自己女儿身上了。
  又听赵祈耐心询问:“爱卿认为场上官员,谁家女儿合适?”
  那臣子听后,又是满头汗,往日都是提出计策就允了,不知陛下今日为何问出刁钻的问题来为难他,“陛。。陛下可选民间女子,代公主和亲。”
  站在末排的年轻官员,听不下去了。
  站了出来,大声道:“齐大人,大周和西夏几十年战乱不断,边疆百姓和将士死伤无数,西夏士兵人人得而诛之。你若让百姓女儿代公主和亲,百姓将如何看待朝廷,你是陛下的辅政大臣,提出此法又将陛下置于何地?还是齐大人认为,你的女儿是掌上明珠,百姓的女儿就可视为草芥?!”
  齐大人明显恼羞成怒,怒斥道:“朱宝贞,你区区六品翰林院修撰,有何资格指责本官。”
  朱宝贞撩起官袍跪了下来,目光直视女帝毫无畏惧,言辞恳切不卑不亢,“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周百姓皆是陛下的子民,何来高低贵贱之分,陛下万万不可将百姓子女送去和亲,伤了大周百姓的心,更是不能让公主去西夏和亲,不然大周颜面何存,必遭他国耻笑啊!”
  赵祈看着殿下跪着的年轻俊美官员,冰冷的目光柔和下来,朱宝贞此人在书中可是景嘉公主的官配。
  朱宝贞才华横溢,俊美无双,这些都不是赵祈能记住她的关键。
  赵祈记得这个配角的原因,是因为朱宝贞真实身份是个女子。
  大周不允许女子登科入仕,朱宝贞自幼读书,空有一身才华,无处发挥,她自觉文采不输男子,时常想为何男子可以科举当官,女子却不行。
  母亲离世后,家中仅剩她一人,她心无牵挂便女扮男装考取科举,一举夺魁,只可惜这样才貌双绝的佳人,在大周被灭后,也死的很凄惨。
  “朱卿说的也很有道理。”赵祈犹犹豫豫不知怎么办才好。
  又见一旁站出来一名精神烁烁的武将,他双手抱拳字字铿锵地说道:“陛下,老臣徐岩鄂请兵一万与西蛮鞑子决一死战。”
  一听要打仗,场上文官武官吵成一团。
  眼见情势有些收不住了,赵祈开口问:“高太傅,你可有高见?”
  众人安静下来。
  高太傅站了出来,他心有疑惑,让女帝上朝,只是为了应付一下百官,对于如何应对西夏和亲的要求,他与太后早已经商议好了,先找一名良家女子让女帝认其为义妹,赐公主封号,陪嫁侍女百人,在钱粮上按数量奉上,只求西平县尽快回归大周。
  这条计策他让齐大人先在朝堂上提上一提,试试众人口风,最后女帝顺着答应下来,事情也就解决了,可没想到半路杀出个朱宝贞和徐岩鄂,女帝性格犹豫不定,没有主意,要是听信了他人和太后各执一词,起了矛盾可就不好了。
  赵祈暗自打量这位位高权重的高太傅,容貌上跟高太后有几分相似,却比太后老了很多,五十来岁的样子。
  高太傅躬身回道:“臣认为陛下心中定然是有了想法,不如告知众人。”
  赵祈心想,老东西真是老奸巨猾,一句话就把问题抛给了她。
  她装的也累了,松了松身子,问道:“徐将军,一万士兵行军一个月需要多少石粮食?”她身体不好,声音也有些气虚,可场上众官员无一人敢出声,默默听着。
  徐岩鄂声音如钟,“回陛下,六万石粮食足以。”
  “二十万石粮食足够我大周派遣三万多兵马行至西平县,徐将军若给你三万兵马你一月内能否收回西平县。”
  “臣,定然不辱使命,与西平县共存亡。”徐岩鄂目光如炬,难掩激动,本就该由他去和西蛮作战,陛下非要派遣燕家小儿做主帅,没了命不说还丢掉了西平县。
  众人都没想到,平日里优柔寡断唯太后命是从的女帝竟然主战。
  高太傅上前一步说道:“陛下的想法,可与太后商议过。”
  赵祈一愣,“未曾。”
  她轻轻咳了两声,“此事,待朕先与母后商议一番,再做定夺。”
  众人略有深思。
  赵祈瞧着很满意,她又咳了几声,不紧不慢地说道:“有事起奏,无事朝散。”
  百官见女帝身子不适,也没人再说什么。
  赵祈退朝后坐着銮驾去永寿殿寻太后商议此事。
  永寿殿内,还有一人早早来拜见太后,是昨日才入宫的褚淳贤。
  第5章
  赵祈坐了一路轿子,身子难受,头晕目眩。
  到了永寿殿见褚淳贤也在,勉强扯出一丝笑意,“爱妃也来给母后请安了。”
  “什么事情让陛下这么着急,额头上都是汗?”褚淳贤边问边拿出锦帕体贴地给赵祈擦拭脸上的汗。
  赵祈没躲,两人身高差不多,面对面站着,为此她还侧了脸,让褚淳贤擦拭更方便些,外人看来两人如胶似漆,很是亲密。
  其实赵祈正愁着怎么跟太后开口提起上朝之事,听褚淳贤主动问起,她借着话头说道:“今日早朝,大臣们为着西夏使者提出和亲的事情争论不休,吵得朕心烦意乱不知怎么办才好,下了朝朕急匆匆的来找母后,想问问母后的意思。”
  太后问道:“皇儿,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赵祈斟酌地说道:“女儿本来想散些钱粮,在挑些年轻女子送给西蛮人,换回西平县,只是。。。”
  高太后见皇帝说话吞吞吐吐的,颇为不耐地开口道:“只是什么?”
  “大周和西夏征战有几十年了,百姓苦不堪言,现有西平县三千百姓被西蛮残忍虐杀,可想而知朝廷送到西夏的大周女子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不仅如此咱们还要给西蛮奉上几十万的钱粮,要是真给了他们,百姓会如何看待朝廷,现在大周尚算风调雨顺,朝廷还能维/稳安定,要是遇上荒年,百姓揭竿而起,最先恨的就是皇室。”
  太后没有做声,赵祈又继续说道:“眼下正值秋分,西夏国物资匮乏,要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为了储备过冬,他们狼子野心,尝到甜头怎么会就此收手,待到来年开春,定会卷土重来,到时候受苦的是边疆战士和百姓。朝廷或许可以继续用女人和钱粮平息战争,往复几次,大周国库能撑多久?”
  赵祈话说的又急又快,微微有些喘,褚淳贤扶她坐下,又递上茶盏,让她润润嗓子。
  茶水滑过喉咙,赵祈舒服多了,见太后还在犹豫,她瞧了一眼褚淳贤又有了想法,“母后,我和贤儿同为女子,将来无法拥有子嗣,我身子也不好,这皇位也不知能做多久,待我不在,继位之人,得到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周,要他如何治理?”
  “你是否已经有了打算?”太后开口问她。早有人来报,说朝上皇上要派兵夺回西平县,皇上一贯软弱,最怕争端,怎么可能会选择主战,定是有人背后教唆,她眼神瞟到一旁的褚淳贤,压下心头的不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