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那模样,要多滑稽有多滑稽,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阿魏的脸瞬间变得通红,她低下头,看了盘中的糕点,心中暗自庆幸:还好没有把糕点摔坏。
  褚淳贤看着阿魏那窘迫的模样,心中觉得十分有趣。
  她强忍着笑意,说道:“免礼吧。”
  赵祈对褚淳贤说道:“这就是为我诊出身体中毒的小神医阿魏。”
  阿魏长得憨态可掬,天真活泼,惹人疼爱,只是身在宫内,太过天真就容易被人利用。
  褚淳贤嘱咐道:“祈儿,阿魏是你从宫外带回来的,若将她留在你身边,恐会引起太后怀疑。不如让她做我的贴身侍女,太后也不会多说什么,毕竟云光殿有太后的人监视。只要阿魏不在外人面前展露医术,就不会被怀疑。”
  赵祈道:“淳贤说得有理。”
  她又对阿魏叮嘱道:“日后在人前,你只需好好吃饭,想吃什么就吩咐御膳房去做。你饭量大,吃饭又香,你记得这便是我让你入宫的原因。”
  还有这般好事,阿魏自然高兴。
  赵祈又对锦清说道:“她往后就交由你照看了,你要确保她在宫内的安全。”
  “陛下放心。”锦清神色郑重,她很清楚,阿魏虽然看着不着调,行为举止也有些古灵机怪,可她却关乎着陛下的性命安危,自己万万不可大意。
  淳贤继续说道:“阿魏,陛下身上的毒你要尽快解开,你若需要什么药材,告诉郑宓表妹,让她出宫去寻。你切记在宫内务必谨慎行事,稍有不慎露出马脚,对陛下,对屋内所有人,都会是灭顶之灾。”
  阿魏愣愣地点头,“我现在选择出宫还来得及吗?”
  众人一愣。
  锦清则是对她的胳膊又是一顿扭掐,没好气地说道:“你少说这些反复无常的话,入了宫,就是陛下的人,你想走,没门!”
  阿魏疼得龇牙咧嘴,眼中噙满了泪花,可怜巴巴地说道:“陛下快救救我,我就是说着玩呢,锦清姐姐又欺负我!”
  这两个人明明今天才初次见面,却已经吵了好几次嘴。
  赵祈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撑着额头,看着她们,脸上已显露出丝丝倦意。
  褚淳贤道:“祈儿,可是累了?”
  赵祈捂着嘴打了个哈欠,轻轻地点了点头。
  众人退出了养心殿,只有褚淳贤留在殿内。她看着赵祈,安慰道:“祈儿,你也不要太过难过。身在帝王之家,往往身不由己。”
  赵祈心中跟明镜似的,她知道褚淳贤这是在担心她知道先帝要毒死她的事情后,会暗自伤心难过。
  可是她又不是原主,哪里会为无情的帝王之家而伤心,她只是为天下女子受困于制度的压迫而感到悲哀。
  赵祈长舒一口气,说道:“父皇已经薨逝,我就算再恨他、怪他,也于事无补。我只能把握好眼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褚淳贤听到这番话,心中宽慰,“你能看开,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只是话说完,褚淳贤便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赵祈向来孝顺,敬爱先皇和太后,如今知道他们害她,怎么会如此平静呢?
  第21章
  褚淳贤心中升起一股不明不白的疑虑,她的眉头微微皱起,再次将目光投向赵祈,发现她已经十分疲累,身体靠着椅子睡着了。
  褚淳贤看着赵祈疲惫的面容,不由得又心疼起来,她轻声走到赵祈身边,伸出手,轻轻柔柔地抚摸着她的脸庞,唤道:“祈儿,去榻上歇着吧。”
  赵祈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不经意间与褚淳贤对视,褚淳贤眼神里的关心和情谊尽数投射在她的身上,赵祈轻轻“嗯”了一声。
  这一觉睡得神清气爽,傍晚时分,太后宫中的时嬷嬷给赵祈送来了参汤。
  时嬷嬷端着参汤,恭恭敬敬地说道:“陛下,太后吩咐老奴给您送来参汤,让您补补身子。”
  这参汤每隔三日,太后便会命人送来一碗。赵祈每次喝下后,都觉得身子确实比以往舒坦许多。
  她吩咐锦清接下参汤,一脸愧疚道:“有劳嬷嬷了,母后日理万机,还如此挂念朕,朕实在感动。朕明日去给母后请安,自从朕感染风寒以来,已经好些日子没见过母后了。”
  时嬷嬷见赵祈喝完了参汤,说道:“太后时不时提起陛下,总是不放心陛下的身子,担忧陛下过于操劳,伤了龙体。”
  赵祈面上一暖,轻声说道:“朕晓得母后对我关爱之心,时辰不早了,若无别的事情,你先退下吧。”
  越听越心烦,她忙将人打发走。
  时嬷嬷恭敬地行了个礼,不紧不慢地退出了殿内。
  阿魏端着果盘,从殿外走了进来。
  正巧和时嬷嬷打了个照面,时嬷嬷停下脚步,直直地看向阿魏,才转身离开了养心殿。
  赵祈见阿魏进来,喊她到自己跟前,指着剩下的汤药汤底,神色凝重地说道:“你看看这汤药有没有问题?”
  阿魏赶忙放下果盘,仔细查看起汤药来。
  她拿起汤匙轻轻搅动着汤底,闻着那股淡淡的药味,然后端起碗将剩下的汤底一饮而尽。
  过了一会儿她说道:“陛下,这确实是上好的补品,只是里面含有少量的流珠成分。偶尔食用,会增强气血,但服用过量就会慢性中毒,损伤筋脉。”
  赵祈也曾怀疑过这参汤有问题。
  她还命郑宓拿着剩余的汤底,到宫外找郎中询问过。
  郎中说是上好的补药,她也就放下戒心喝了下去。
  没想到这参汤真的有问题。
  “陛下,你无需担忧,我已经写好了方子,让郑宓去配解药了,只是这参汤往后是不能再喝了。”阿魏宽慰道。
  赵祈点了点头,暗自庆幸,若不是自己一时善举遇到了阿魏,自己恐怕就要慢性中毒而亡了。
  第二天一早,赵祈就去给太后请安了。
  她一进永寿殿,就看到太后一脸怒容地端坐在檀木椅子上。
  那朱宝贞跪在地上,身体挺直,而赵禅则在一旁闹着脾气,脸上写满了不满。
  “儿臣来给母后请安了。”赵祈先行了个礼。
  “起来吧,你身子不好,还能有这份孝心来看哀家,真是难得。”高瑾玉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和慈爱。
  赵祈直起身子,目光投向跪在地上的朱宝贞,好奇问道:“朱宝贞,你一早跪在母后跟前,是为了什么?”
  朱宝贞见赵祈发问,犹如见到救星一般,赶忙说道:“陛下,微臣是想恳请太后收回要赐婚的旨意。”
  赵祈佯装不解地问道:“能成为驸马,这是多少青年才俊求之不得的事情,你为何不愿意呢?”
  朱宝贞迟疑了一下,轻声说道:“微臣……微臣……”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犹豫,似乎在寻找合适的措辞。
  还没等朱宝贞把话说完,赵禅便倔强喊道:“我不嫁,我不嫁,我就要等君烨哥哥回来,他一定会平安从西平县回来的!”
  高瑾玉终于受不了女儿的无理取闹,愤怒地一掌拍在桌几上,震得桌上的茶具都微微颤抖,她指着赵禅呵斥道:“自西平县大捷已经过去了有些时日,燕君烨就算是没死在战场上,也应该有消息了。你堂堂大周公主,难道要为了一个死人守寡吗?”
  赵禅听到太后这番话,眼泪一下子就落了下来。
  她呜咽着说道:“君烨哥哥没死,他肯定会平安无事地回来的!”
  高瑾玉看到女儿这副模样,心中更是恼怒。
  她站起身来,大步走到赵禅面前,扬起手来想要给她一巴掌。
  赵禅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然而高瑾玉的手最终还是没有落下来。
  高瑾玉缓了缓语气,柔声劝说:“禅儿,朱宝贞性格稳重,样貌也胜过燕君烨,又是状元之才,你还有哪里不满意?”
  赵禅答道:“她哪里都好,可她不是君烨哥哥,再好我也不要。”
  这又是个脑子里只知道情爱的蠢东西!
  要不是因为朱宝贞,赵祈连看都不想看这个便宜妹妹一眼!
  她心中另有一番打算:拉拢臣子也并非一定要让她成为自家人,要是将来恒郡王长大成人,朱宝贞转头去扶持恒郡王,那她岂不是养虎为患?
  毕竟赵禅和赵礼可是亲姐弟!
  不行,绝对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不如现在就帮朱宝贞一把,让她对自己感恩戴德,这样往后也能为自己所用。
  如果她们二人真的有缘,也不必急于一时。
  这样想着,赵祈开口劝道:“母后,禅儿既然心不在朱宝贞身上,又何必强求呢?”
  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你的女儿都喜欢别人了,你就别上赶子勉强朱宝贞了!
  朱宝贞听到赵祈这句话后,心中松了一口气,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她感激地看向赵祈。
  赵祈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朱宝贞立马会意,跪在地上,对太后磕着头说道:“微臣也并非不识好歹之人,既然公主不愿意,臣也不便强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