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陛下所言甚是。”郑宓和朱宝贞附和道。
  赵祈又转眸看向朱宝贞,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宝贞,你这两日定要格外留意自身安全,切不可单独行事,以免遭人暗算,我让郑宓派两名侍卫暗中保护你。”
  朱宝贞领命,感激涕零地拜谢陛下圣恩,才缓缓退出殿外。
  赵祈则神色凝重地和郑宓细细说起自己心里的那些盘算和担忧。
  郑宓轻轻皱起眉头,态度诚恳道:“表姐你忧心的事儿,也正是我所发愁的。那叛王留下来的士兵,长久滞留京中仿若隐伏的暗礁,时刻令人惴惴难安。我心里一直想着能早点回边疆,将这些士卒带回,悉心加以操练整饬,使其能为国效力。只是若一股脑儿全部带回,路途又远,路上保不准会出什么乱子,我实在是怕会出事。要不然咱们把这些士兵分成两拨,安排其他信得过的将军,带着一部分士兵去西平县训练,也好用于抵御西戎蛮夷的侵扰。”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赵祈应着。
  可这个时候,究竟选派何人带着这群士兵去西平县就成了一道难题。朝中武将,能担此重任堪以大用者寥寥无几,而且也不是跟自己一条心的,赵祈也信不过。
  郑宓思忖片刻,提议道:“不如让徐岩鄂将军带兵前往西平县。徐将军战功赫赫,威名远扬,在将士们心中威望颇高,由他统兵,士卒们自会信服,难生反叛之意。”
  赵祈轻柔眉心,微微颔首:“只能如此了。”
  郑宓又接着说道:“表姐,我还有一人想向你举荐。我曾与你提及,徐玟此人能文能武,才略非凡。我若不在你身边,可由她护你安危。我抽调五千精锐亲兵,交予徐玟调度,有她悉心护持,我才能安心离去。”
  赵祈听了郑宓的话,心里暖呼呼的,话语间皆是为她考量,说不感动都是假的。
  郑宓看似豪爽不羁,实则粗中有细,这番安排又恰好巧妙地化解了她诸多隐忧。
  “你所举荐之人,我放心,待如意坊建成,我便将她提拔上来。”
  这事儿敲定后,郑宓回营中安排。
  赵祈又和褚淳贤说起了户部。
  “户部是朝廷的心,心若被污浊侵蚀脏了,那整个朝廷亦会病入膏肓。如今户部无我可信之人,真是令我忧心。”
  褚淳贤劝道:“户部向来由高太傅一手把控,其势力盘根错节,你要是想安插自己的人,恐怕不容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赵祈心中也明白,褚淳贤所言句句在理,可脑海中始终萦绕这用人之事。
  古往今来,无论哪朝哪代,人才皆是治国安邦、经世济民的根本。
  人才匮乏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诸多想法难以展开。
  眼下她是体验到了无人可用的难处。
  褚淳贤见赵祈依旧愁眉不展,又说道:“陛下,户部人选你不妨考虑一下徐玟,待到郑宓从边疆回来,局势稍稳,你可将她提到户部任职,她虽在朝中根基尚浅,但她是徐将军之女,户部众人总要给上几分薄面。此外,我瞧着李年安和朱宝贞同属一届科举,也是三甲之列,才学定当出类拔萃,若人品得当,不妨用上一用。”
  赵祈一听这话,脑子里就想起以前的事了。
  刚穿到这儿的时候,她第一次出宫在酒楼内就碰到齐明善,齐明善言语狂妄,引得锦清和他争论。
  当时站在齐明善旁边的就有李年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赵祈对李年安也没什么好印象,“李年安这个人,我还得再好好想想。”
  至于徐玟,先将她调到身边细细考察一番,瞧瞧究竟是否真能担当大任,委以重用。
  褚淳贤忽然伸手轻掩胸口,微微轻咳一声。
  赵祈见状,忙高声唤道:“阿魏,快来瞧瞧贤妃这是怎么了?”
  褚淳贤轻轻按住她的手,柔声道:“我无事,不过是略感疲惫罢了,并无大碍。”
  阿魏在殿外听见皇上焦急地喊声,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急步走进殿内,来到褚淳贤身前,伸出手指为褚淳贤仔细把起脉来。
  过了一会儿,阿魏松开手,恭敬道:“陛下尽可宽心,娘娘脉象平和沉稳,只需多多休憩,便可恢复元气。”
  赵祈听了阿魏的话,这才稍稍放下心来,又也觉得自己刚才有些过于紧张,难免让褚淳贤觉得自己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褚淳贤又说道:“我眼下真觉得有些困倦乏力了。”言罢,缓缓起身,她也是真的疲倦,身形不由自主地轻轻一晃。
  赵祈眼疾手快,立刻伸出手去,稳稳扶住她的腰肢,关切之声脱口而出:“淳贤,小心。”那声音里,往昔的伪装和疏离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关心和怜惜。
  褚淳贤在赵祈的搀扶下,渐渐稳住身形。
  赵祈见状,这才慢慢收回手,略作停顿后,清了清嗓子说道:“阿魏,好生扶着贤妃娘娘回殿中歇息。”
  第50章
  赵祈也不愿细想自己刚才那番反常的举动,只当是一时情急罢了。
  毕竟当下烦心事着实不少,桩桩件件都沉甸甸地压在她心头。
  褚淳贤身子有伤,本就需要安心调养,赵祈实在是不忍心事事都拿去和*褚淳贤商议。她心里清楚,褚淳贤向来心思细腻,对诸多事务又极为上心,若知晓了这些烦心事,必定会思虑过重,如此一来,定会影响她身体的恢复。
  可诸多事务无人商量,赵祈只能自己默默思忖应对之策。
  户部是朝廷的财库,都是些老家伙守着,暗里不知道捞了多少油水。
  她正愁着不知该从户部哪处着手进行整顿,没成想那严煜自己撞上门来。
  如今他教子不严,闹出这般丑事,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将户部右侍郎之位空缺出来。
  待得时机成熟,便可逐步安插自己的心腹之人,如此一来,在户部这一关键部门,便能有更多助力,行事也会更加顺遂。
  赵祈暗自思忖,自己身边真正可用可信之人,实在是屈指可数。
  这马上又到春闱之期,若是女子能够科举入士,那局面将会大为改观。
  毕竟女子入朝为官,在这男尊女卑观念仍根深蒂固的世道中,她们若不忠于皇上,又有谁还能给予庇护?她们唯有紧紧依附于皇权,尽心竭力辅佐自己。这样朝廷之上也能多些新鲜血液,或许能打破如今这有些僵化的局面。
  女子登科入仕这想法一旦提出,朝廷这些腐朽老臣又会阻拦。他们视女子入朝为官为离经叛道之举,定会想尽办法维护现状,绝不肯轻易让步。
  这事儿得想个好办法。
  直接强行推行肯定不行,阻力太大,说不定还会引发朝堂动荡。
  最好太后能同意,有她劝高太傅事情也好办的多了。
  可当下的局势着实棘手,身边能够为她所用的人才实在是寥寥无几,赵祈眉头微蹙,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思索间,她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或许可以先从地方入手来解决人才匮乏以及吏治方面的问题。
  地方官员众多,他们的表现参差不齐,先仔细查看地方官员的政绩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那些政绩做得相当不错,可却一直未曾受到提拔的官员,背后或许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隐情,说不定是被上方的势力刻意打压,导致他们空有一腔抱负和能力,却只能屈居低位,无法施展。
  而反观那些轻而易举就被提拔上来的官员,上任之后却毫无作为,没能做出半点拿得出手的政绩,这般情况显然就是自身能力不足,却还占着职位尸位素餐,白白耗费朝廷的俸禄,耽误地方的发展。
  若能下功夫将这些情况一一摸透,揪出那些在地方上尸位素餐、胡作非为的不良官员,将他们清理出官场,以正吏治,让地方的政务能够重回正轨;另一方面,也能为那些有能力、有抱负却被埋没的官员腾出空缺,让他们有机会施展才华,为地方百姓谋福祉,同时也能扩充自己可用之人的队伍,增强朝廷在地方上的治理力量。
  她想到此处,又不禁叹息。
  要是现在朝堂局势稳固,各方势力都能安分守己,那该有多好。
  如此一来,她便能亲自到地方上去巡视一番了,看看地方的真实状况,与百姓和基层官吏交流,而不是被困在这京城之中,仅听各方的汇报,难以辨别真假虚实。
  可现实却容不得她这般奢望,如今她人是根本走不开的。这宫中本就是人事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暗流涌动,稍不留意就可能陷入他人的算计之中。更何况,还得时时刻刻提防着燕君烨往宫中安插人手,所以她每走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落入他人精心布置的陷阱,到那时,别说整顿吏治、扩充人才了,恐怕连自身的安危和这好不容易坐稳的皇位都难以保全。
  她一心操劳着朝堂之事,而严煜这边也有了新动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